扛着鸡崽穿越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群华溪
看出了唐老板的疑惑,文琪把自己的计划简单跟他提了一提。
“玉米的产量很高,若是青阳村有很多人愿意一起种玉米,那你们就可以收购玉米来制作麦芽糖。比起价格较高的糯米,玉米会给你们省下不少的原料费。”
糯米比普通大米贵,而玉米因为好伺候,产量大,定价肯定会比大米还低。
发酵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唐老板带着文琪跟郑宇在工坊里找个地方坐下,泡上一壶好茶,开始聊聊最近的一些事情。
文琪住在青阳村里,只要不来镇上,基本上就不会知道最近有什么事情发生。就连村长都经常错过新政令的发布,因为朝廷下发什么公告,只有城镇会有专门的公告栏张贴新政策,而村庄是由各村长到镇里获取消息,然后回村再告知村里的所有人。
唐老板给文琪还有郑宇倒上茶水后,提到了银两事件的后续。
“府衙里昨天才派人出来贴了告示,说朝廷监督银庄制作了新的银票,称为交子,以后将用交子把银票完全替代掉呢。你们若是家里有银票,就带去银庄换成新交子吧。”唐老板说着,还叹了口气,“朝廷公示以后物品对应的交子价格按照铜板来换算,唉,虽然总体上还是没什么变化,但总觉得自己好像变穷了。”
“我先前就猜到新货币的价值会比银票高,你这么说,难道交子比银票的价值要高很多?”若只是一交子等于两银票这种程度的话,应当不至于会让唐老板叹气说穷的。
唐老板苦笑着摇摇头,“你自己去换一次交子就知道我的感受了,一万两银票换一千交子……换谁都觉得心里不舒坦。而且,一交子等同于一千个铜板,朝廷为了人们不需要带一堆铜板来交易,同时推出了小交子,小交子的价值是交子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跟现在银票的价值等同。”
朝廷弄得这么麻烦,还是想要让银票彻底退出交易市场啊。其实他们本意只是要禁止使用银子本身来交易,但是因为之前的银票一直跟银子互通,若是不改用新的纸质货币,人们还是难免会用银票的价值来衡量银子。
这件事虽然让很多人心里不太舒服,但毕竟官方规定了物品价格还是按铜板算,不会因为换货币而产生价格波动,人们最多就是嘴上抱怨几句,并没有闹成上次禁用银两交易时那样的乱子。
就这件事聊了一会之后,唐老板话题一转,提到了马上会发生的一件好事。
“郑宇你在大城里生活过,一定听过安都连戏的名头吧,顾氏戏馆一直说要把连戏带到所有的城镇,我们武泰镇太偏远,等了十几年,这才等到顾氏把戏馆开到我们这边来。”唐老板似乎很中意那个顾氏戏馆,眼中满是期待,“他们家已经在搭戏台子了,我去打听过好多次,他们当家的说最迟到十一月下旬,就能开始表演顾氏十几年来最火的几场连戏了。”
☆、第41章
关于玉米
唐老板兴致颇高地说了很久“连戏”,
但是文琪和郑宇两个人其实都没有去过戏馆,所以并不能理解唐老板的那种热情。文琪时不时附和俩句,唐老板就能一个人说许久,看来他是真的很喜欢去听戏。
在他们聊着天的时候,
负责制作麦芽糖的工人小跑过来,
说是玉米发酵的麦芽糖也做成功了,目前正要开始熬糖。a_c_t_d_d_j_z_l文琪一开始就没想过这件事会失败,
不然她就不会干脆地带着这些玉米来找唐老板了。
看着工人们热火朝天地把麦芽糖熬好、出锅,
弄到铁模具里冷却,文琪有种回到了现代工厂的感觉,
这让她觉得有点亲切。
唐老板用木筷沾了点糖浆尝了一口,
“甜度没什么差别,若是我们工坊里面确实需要很多原料,
青阳村出多少玉米,我们全部接收。”没等文琪高兴,唐老板接着说:“但是,
虽然我们对切糖这些产品有信心,但并不能保证它们就真的能卖得好,若是工坊的生意太差,那我就不能说会把你们那边的玉米都买下来了。”
作为商人,唐老板不会把话说的铁板钉钉的,总要给大家留点后路。不过他这种担心或许有点多余,到时候他能不能供应得上武泰镇的糖类需求都不好说呢。
文琪并不在意唐老板没有给予确切的答案,她只要确定玉米这东西有能销出去的价值就行了。等村民们真的种出玉米,
就算唐老板这边没法全部接手,她也有办法弄出新的东西来消耗它。
唐老板知道村里人不喜欢走夜路,就没有留文琪他们吃晚饭,而是让工人装了些今天做好的糖送给他们,还说等顾氏戏馆开
分卷阅读59
张的时候,他会找班主讨两张戏券赠予他们。
那个连戏听起来就像连续剧一样,文琪对此有点兴趣,若是有空闲时间,也不妨来镇上看一看。
回村的第二天,文琪就去找了村长,提出希望村里有人一起种玉米的请求。在村长同意后,她带着人到她还没收完的玉米地里,现场估测出亩产量,还说明玉米的易打理、易收成特性,当时就有人动心了。
按照文琪的说法,玉米产量远高于水稻,村民们可以将一些土质不太好的地用来种玉米,这样即使它的售卖价格要比水稻低,村民们也会获得相当不错的收益。
青阳村大部分人都靠着土地吃饭,黄橙橙的玉米一看就让人心里舒坦。比起水稻需要管理稻田的水位,玉米更容易伺候,收成时也只需要用手掰下来,晒干后剥下玉米粒就行了,而不像水稻要弯腰割稻、晒稻、打稻、脱粒才能获得大米。这样的作物收成居然还比水稻高,哪个农民会不动心?
之前文琪把家里剩下的绝大部分陈年玉米都给了郑宇家,他们还没有吃完,刚好把那些玉米粒简单煮一煮,给村民们尝尝。大部分村民都挺喜欢玉米这种新口味,即使不好卖,留着自家吃也很划算。
青阳村一半的农户愿意明年就跟着一起种玉米。文琪表示第一年的种子由她来提供,作为交换,村民们得优先把收获的玉米卖给唐老板那个工坊。
村民们本来想按照稻种的价格来买玉米种子的,但是文琪坚决不收。因为她觉得村民们尝试新作物是承担着一定风险的,她要是收钱,难免会有人心里不舒服。
她这两亩地玉米留下的种子,足够供给大家种五十多亩地,等到玉米收成的时候,青阳村到处都有黄橙橙的一片,看起来一定很美。有了这种期待,她自己亏点银钱也是开心的。
村长从文琪这拿了一个玉米,按照她说的贮存方法,先晒干了,然后仔细包裹好,让人带去给安都的苏家。这次他没有写什么推荐信,只是说对这种作物有点好奇,希望苏家能告诉他这是什么而已。
整个九、十月份,青阳村都处于很忙碌的状态。今年风调雨顺,家家的收成都不错,但是文琪各类作物的亩产量最亮眼,在知道稻田养鱼可以增加水稻产量后,不少人家私底下过来找文琪,问她能不能教他们也在稻田里养鱼。
文琪当然不会拒绝了。不过为了减少风险,她并不建议村民们跟她一样,在一亩地里放那么多鱼苗。其实一亩地的最佳投苗量是一百到两百条之间,她自己是中途捞了一次半大的小鱼,这才没有出问题。
对于新手来说,首次尝试稻田养鱼,可以先在一亩地里养个一百条试试,这样即使发生鱼疫病,家里的损失也不会太大。至于要养什么鱼,生命力强的鲫鱼是最佳的选择,然后村民们可以混一些草鱼在一起养,自家平时捞几只做菜也挺不错的。
十月份的农忙一过,鲁祸头、阿杨他们赶紧忙着请人翻新旧房子,袁大袁二也开始修建房屋。除了留在青阳村的这四个,郑宇另外的兄弟们也陆续搬去了其他的村子,开始了新的生活。贤郎村跟青阳村来往很方便,陆八他们搬过去之后,还能时常过来串个门。
据说,贤郎村那边的媒人都把陆八他们家门槛给踏破了,好些个待嫁姑娘愿意同他们结亲呢。他们来郑宇这显摆了一次之后,回去慢慢都定下了亲事。
武泰镇这边的民风很不错,村里姑娘们大多都淳朴的很,陆八他们收到媒人的帖子,大大方方地在贤郎村搞了个迁居宴席,把整个村子的人都请过去,同时也见到了那些被媒人提过的女孩儿们。
军人做事风风火火的,他们在宴会上偷偷观察着几个姑娘,等宴席一结束,就找媒人说了自己中意的人家。贤郎村实在是缺男郎,他们几个竟是都在年前把亲事给定下来了。
比起他们这种速度,郑宇这边就有点好笑了。只是每次他们故意说这事的时候,郑宇都在诚心恭喜他们,并没有觉得自己被嘲笑了,其他兄弟们反而不好意思再提这个话头,只能在心里祈祷他能早点达成心愿。
郑宇的金银花树都交给袁大袁二管理,但是他自己也并没有闲着。他找出家里所有记录着釉料配方的书本和纸张,把父亲特意标注的那几个配方抄录了下来。
或许就像文琪说的那样,他并不适合去做地里的活,但是,他爹曾说过他捏的瓷器土胚很有灵性,或许,他可以在这上面做点什么东西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回来的太晚了,只能写这么多,抱歉啦
☆、第42章
傻不溜秋的十一月
十一月到来之后,
村里人清闲了好多,往年这个时候,村里壮年青年们是要到镇上或者城里找点小事做做的,不过今年有鲁祸头他们要修建房子,
大部分村民们懒得往外跑,
就留在村里帮鲁祸头他们干活。
文婶子一家也在这时候回来了。她大闺女在十月中旬生了个大胖小子,现在虽然还没出月子,
但身体恢复的很好,
他们一家人就提前回村了。毕竟现在到了十一月份,大门大户的人家已经在筹备过年了,
文婶子觉得自己一家子不好帮什么忙,
再待下去,感觉像是要留在刘家过年一样,
所以跟女儿提前说了一声,就以要回家拾掇拾掇的理由告辞了。
回村之后,文婶子先随便把家里收拾了一下,
然后第一件事就是带着礼物去找文琪。
“琪丫头,我回来了,过来送点喜糕给你,你在家吗?”
文琪正在家里教轩轩识字,听到文婶子喊她的声音,一开始都没反应过来。她这都有几个月没见过文婶子了。
“在呢!”文琪把轩轩放进小车里,自己快步走到院子里去迎接文婶子,“文婶子,
你是今儿个回来的?之前路过你家还没见有人呢。”
“可不是今儿才回来的么。我刚把家里被褥都拿出来晒了,他们爷儿俩留在家里打扫尘土,我先把喜糕拿给你跟村长家,免得弄忘了。”文婶子面色红润,心情颇好,身上好像还长了些重量,看来那刘家对媳妇的家人很不错。
文琪接过文婶子手上的红纸包裹,然后邀她进去坐坐,喝杯热茶。他们离家大半年,回来后家里肯定积了几层灰,说不定忙着都没喝上一口水呢。
文婶子正是嘴干的时候,她家里的锅碗瓢盆都得好好清洗才能
分卷阅读60
用,回来后她先急着弄翻晒被褥,没空去洗锅碗,更别说烧水了。
她跟着文琪往屋里走,看到轩轩恍惚了一下,才想起来文琪领养了一个小表弟。“这是……这孩子叫什么来着,我见过他一次,竟是不记得名字了。没想到他都能自己站着了。”
“他叫陆文轩,文婶子也喊他轩轩就行了。他现在都一岁多啦,要不是怕他走路横冲直撞的,我也不会还把他拘在那学步车里。”
轩轩朝着文琪张开手,吵着要出来。他以前还喜欢在学步车里待着,但自从他真学会走路之后,就更乐意脱离车子的束缚,自己到处跑来跑去了。
这孩子是个静不下来的性子,文琪每次教他识字,他总是记了一个就想出去玩。文琪把桌上的识字本放他面前,让他自己看,“你一天至少要学会三个字吧,没学会别想着玩。家里有客人,你要是闹事的话,我这个月就不带你去外面玩了哦!”
轩轩鼓着小嘴,气哄哄地拍着小车上的识字本,但被文琪瞪了一眼之后,又委屈巴巴地拿好本子,真的开始用手对着今天学的几个字在比划。
文婶子看着有点乐,小声对文琪夸赞他,“他才一岁多呢,就会自己学看书了,还这么听话,长大了一定很有出息。”
文琪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怎么跟文婶子解释,那小家伙就是根据她一开始说的话,定死了目标——每天最多学三个字,学会了之后死活就不会再看书了。不过他虽然不喜欢识字,但却挺喜欢听文琪讲故事,以及看她做一些奇怪的小器具。
上次文琪又做了一个自动喂食系统,轩轩被放在边上的学步车里,愣是眼巴巴地看了一上午。他似乎还想跟文琪一起制作小物件,但他人小、力气小、手脚还不太灵活,文琪找谢老四打了一副普通积木,教会轩轩堆积木之后就把他打发了。
要不是她最近想好好休息,她肯定会琢磨一下卡槽式跟铆合式结构,设计一款普通的卡槽结构的积木,或者更复杂的铆合结构的积木。不过那对于才一岁的轩轩来说,玩起来可能太艰难了。文琪弄了些好木材给谢老四,让他简单地打磨出大量各种大小的长方形、圆柱形、圆台形、三角锥形、正方形等形状的木块,这些原木色的木块被打磨光滑后,看起来跟现代高端的原木积木很像,让文琪自己都有点想玩了。
轩轩似乎天生就喜欢玩这些小设计,文琪没有刻意阻碍他的兴趣。听说平王朝还有“工造府”这一部门,里面的官员专门负责搜集、研究、制造好用的工具,要是轩轩长大后不喜欢家族的纺织生意,也可以试着往工造府里面发展。
文婶子一边分神看着轩轩在那学习,一边跟文琪说着她最近的情况。文琪自从上次去过刘家,之后也没再去看过,在文婶外孙出生之后,文婶考虑到刘家最近各种往来太多了,就没有特意找人通知文琪,所以文琪还不知道这事。
“对了,琪丫头,镇上的唐老板找刘家谈了生意,说等我外孙满月的时候,他们半价卖新出的切糖给刘家,让当做喜礼的一部分送人……这切糖不是你做的吗?”
文琪把自己跟唐老板合作的事情说了,她没太把这事放在心上,毕竟入股这种事,只要没能见到盈利的钱,就跟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文家在镇上也做了小生意,文婶子知道切糖的大致定价之后,能预估到这生意基本上不会亏。只要唐老板的生意一直做下去,文琪就一直能拿到一成的收益,怎么想都是一桩好买卖。
“你能多这一项赚钱的路子,我也就不怎么担心你以后的生活了。不过,”文婶子拉着文琪的手,对她说,“你现在年龄已经不小了,是该想想成家这事了啊!你可有什么属意的儿郎?我也算是你的长辈,可以帮你说说亲事。”
文琪还真没考虑过成亲的事情,她虽然已经开始融入这个世界了,但她总觉得没有经过现代那样的恋爱过程,好像就没法考虑结婚的事情一样。
这里也没有禁止年轻人自由恋爱,但文琪总是在忙这忙那,说到底关系好的男性也就郑宇跟他那些兄弟们罢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