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宋做生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察熊
若雨赶忙去捂小青的嘴,“快别说了,没有的事!”
小青唔唔唔的说道:“迟早...”笔下文学520
“闭嘴。”
......
把小北留下看摊,张扬与晴儿一道去了大相国寺,小北郁闷的自语道:“我也想去看热闹。”
没多一会儿,孙老头气喘吁吁的赶了过来,小北赶忙招呼道:“孙老,摊子你来看,我这就去看热闹!”
也没等孙老头答应,小北已经撒欢跑了,只留下孙老头在原地发愣。
大相国寺。
“来者何人”寺前有门卫守护。
“咦”张扬好奇的看着眼前一左一右的门卫,衣着为何会是甲胄
“我是张扬。”张扬自报家门。
“张扬哦,你可以进,不过要搜身!”
“还要搜身这有什么讲究”张扬不理解,不过是和方咏一众才子吟诗词而已,又没有什么重要人物。
“我的丫鬟可以一块进吗”张扬问道。
“不可以!”门卫冷冰冰的说道。
“哦...”张扬心中已然有数,门口是士兵把守,还要搜身,恐怕是皇上来了!
“行了!进吧!”守卫搜完身,摆摆手示意张扬进去。
“咦...刚刚好像还不是这样的门口不是方公子府上的两个下人吗”围观的人不解道。
“慎言!”立刻有人拽了拽他的衣服,小声嘀咕几句,这人立刻闭了嘴。
由于张扬的摊子收了,没什么可玩的,再加上才子们吟诗词本就是历年的活动之一,很快大相国寺前聚满了人。
“你知道吗,今晚张老板和方公子比拼!”
“张老板,口福居那个傻老板要考武举的那个”立刻有人疑惑道,“他俩有什么可比性吗”
“张老板的才华可不比方公子差!”之前说话的人强调道。
“不都是瞎传的吗怎么可能,张老板就是一厨子,你说画画我倒是信,毕竟张老板就是因为这个受的封赏,不过他傻...你说吟诗词,我觉得不行!”
“你看着吧,我觉得会势均力敌!”之前的人信誓旦旦的说道。
“我看不行,张老板绝对输,输的还不是一般的惨!”这人也十分坚信自己的判断。
“来来来,二位,光说有啥意思,赌一把如何”高衙内不知又从哪钻了出来,再看身后,马景明、王宣尉已到位,京城三霸再聚首。
“我要是会这些个之乎者也的东西就好了!”马景明一眼便看到了门口身着甲胄的守卫,心里跟明镜似得,真的是读书人有太多的机会,习武,却是毫无希望。
王宣尉保持自己一贯的沉默,看着灯火通明的大相国寺,心中似乎若有所思。
“各位安静一下。”许兴再次做起了主持。
“首先,让我们恭迎圣上!”许兴转头跪下,阁楼上的才子们也纷纷跪了下来。
“圣上!皇上真的来了”围观的人交头接耳道。
“门口的士兵,这还用说...”立刻有人嘲讽道。
无论说什么,此时都已经跪倒在地,赵佶身着紫金华袍,笑道:“都起来吧,朕今天就是来凑个热闹,与大家一起听听才子们的诗词如何。”
赵佶发话,跪倒在地的人都站起来了,看着灯火通明的阁楼,那里才是万众瞩目的中心。
第96章 不公平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回到大宋做生意 ”查找最新章节!
阁楼上的才子们兴奋的浑身颤抖,这可是皇上!
如今皇上就在眼前,距离自己不过十米的样子,身着紫金服,雍容华贵,不过长什么样子却是不知道,谁也不敢抬头去看,那样算是冒犯。
张扬不太在乎这些,抬头看了看赵佶,心中感慨:果然是大帅哥,本来人就帅,人到中年,气质也上来了,又风流多金,还是皇上,真是...人生最高追求!
可惜...就是国家被他搞的乱七八糟的!
张扬低着头胡思乱想之际,楼下却是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
“那个紫金袍的人就是皇上吧”
“没错,应该是!别人不能用金色!”
“哦...原来还有这样的规矩。”问的人点点头,今天又学到了,怪不得市面上没有卖金色布料的,甚至紫色都没有。
“那个身着白袍的就是方公子吧”
“没错,的确是方公子。”
“帅...”另一旁的女子已经露出了星星眼。
马景明左右乱转,想寻找那个自己心仪的女子,沈曦。
“喂,胖马,你乱转什么呢找谁”高衙内不解的问道。
“没,没事。”马景明随口说道,天色较黑,再加上大户家的女子出门都会带面纱,马景明转了一圈也没找见自己想找的人。
“小姐,那个人就是马景明。”一处角落,丫鬟模样的人对身边的小姐说道。
“哦...”沈曦点了点头,看了一眼,没有言语,从容貌上来看,沈曦是个清秀的女子。
“小姐,上次马景明给的保湿水和唇膏,那都是好东西,虽然小姐也有,但谁也不嫌多不是。”丫鬟说道。
沈曦说道:“怎么能随便接别人的东西,更何况,这东西还有其他含义。”
“嗨,他那是烂蛤蟆想吃天鹅肉,小姐不用理,您说的也对,东西收了,也许他还真有什么想法呢!”丫鬟继续说道:“要我说,小姐身份尊贵,虽说方公子这样的有点难,小姐,我不是说您配不上,就是这个地位...但我觉得许兴许才子,或者吴才吴公子,那都是可能的,谁要跟他一个武官之后啊!”
沈曦点点头,这话说的没错,武官意味着没有地位,虽说马时是散骑常侍,三品官,但实则还不如自己爹爹四品中奉大夫。
“别管他了,我们看才子!”丫鬟笑着对沈曦说道。
沈曦点点头,目光转向阁楼处。
“咦那个穿的灰蓬蓬的是谁啊怎么直接套个棉袄就出门了,这不是跟我一样吗”围观人发现了楼上不一样的一个人。
“那就是张老板!”
“张老板啊!哦...张老板今天怎么也不挑一件好衣服穿上,皇上都在场呢,未免太寒酸了!”
张扬也十分无语,本来是出来随便摆个摊,玩个套圈、写数字,与大家一块乐呵乐呵,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也没想过要登上大相国寺的楼上,站在万众瞩目的地方,出来摆摊的,谁会穿好衣服
赵佶看了一眼张扬,心中不由大感困惑,这人到底怎么回事,这么重要的场合,怎么穿成这个样子就上来了!
摸不透啊...赵佶大摇其头,对于张扬,赵佶总觉得这人与别人不一样,完全摸不着他的心思。
苏紫萱虽然站在角落,但作为女子,尤其是美丽性感的女子,显得尤为的醒目。
赵佶瞟了一眼苏紫萱,便没有再多看,和自己的李师师还是有不少差距!
“皇上,是不是可以开始了”许兴行礼道。九零看看
赵佶摆摆手,说道:“不用管朕,你们按照你们的来办就好,我只是看看。”
“是!”许兴拱手道,随后转过身说道:“规矩和以往一样,不论题材,不论主题,现场题写,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品鉴,之前大家知道的就不能算了!”
“嗯”张扬愣了,不论题材,不限主题,还是以前的规矩,恐怕所有人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琢磨了吧
这算什么现场比拼,全都是早就准备好的!
张扬扭头去看方咏,方咏露出一个笑容,样子显得十分可恶。
张扬脑子里的诗词自然不少,不过张扬就是看不惯方咏那种得逞的嘴脸。
“皇上,草民有一请求。”张扬单膝跪地道。
“哦你有什么请求”赵佶饶有兴趣的问道。
张扬说道:“我是方公子邀请上来的,皇上您应该知晓。”
赵佶轻轻点点头,这个自己自然知晓。
“草民并不知道这个规矩,不论题材,不限题材,我想,大家应该都早就准备好了吧...”张扬看向方咏。
“以前一向如此,都是提前...”有才子小声嘟囔道,不过越晚后声音越小,明显也知道说出来不好。
“皇上,草民以为这样不公平。”张扬说道。
“何以见得”赵佶反问道,虽然都是提前准备,但既然都是自己写的,那就能说明水平。
“皇上,你可曾想过这些诗词不是自己写的”张扬说道。
“不是自己写的”赵佶一愣,这个还真是没想过。
“皇上,您想想看,哪位读书人没有老师有的甚至都是知名的大儒。学生向老师求一篇诗词,这有何难到时在这念出来,徒弟风光,老师面上也有光,皇上,您说我说的有道理吗”
赵佶稍一琢磨,还真是这么个事!
别的不说,就说方咏、许兴几人,当父亲的就是大学士、学士,写个诗词什么的自然没什么大不了的,又是给自家孩子,哪有不卖力的!
“你说的对!”赵佶点头,“朕要亲自出题!”
赵佶话一出,才子们的脸上五颜六色,什么样的都有,有气馁的、遗憾的、害怕的,也有面带喜色的。
以前除夕这一晚,大家拼的是老师、拼的是爹,今年似乎要拼自己了!
赵佶稍稍琢磨了一下,说道:“今晚是除夕,马上就是新年,就以新年为题,写一首诗或词!”
“这——”才子们一片哗然。
这太难了!
因为但凡说到过年,人们脑海里闪现的诗便是: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没错,北宋王安石的《元日》。
第97章 比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回到大宋做生意 ”查找最新章节!
王安石的《元日》深深的镌刻在所有才子的脑中,让自己写有关春节的诗词,一时间还真不知该如何写,似乎怎么写都无法和《元日》相提并论,准确说,连提鞋都不配。
张扬也是愣了一下,这个题目,用《元日》是最好不过的,“爆竹声中一岁除”,你看看,多好,多应景。
可惜啊,王安石已经吟过这首诗了,并且众人皆知。
赵佶露出一丝狡黠的神色,越是这种有难度的题目,才越能看出一个人的真实水平。
“开始吧。”赵佶轻飘飘的一句话,所有才子陷入了沉思当中。
方咏的确有点本事,没过多久,便摊开了纸,提笔进行最后的酝酿。
张扬则从怀里掏出铅笔,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诗句。
不,准确来说,是默写诗句。
张扬和方咏已落笔,周围的才子三三两两也都开始写下自己的诗句,不过与往些年不同,这一次大部分才子却是没能写下自己的诗句,现场作诗,既考验才思也考验急智,两者兼备的人还是少数。
“皇上说什么题目来着”高衙内又开了赌局,一时没听清楚赵佶出的题目。
“有关过年的主题。”马景明寻了一圈,没能找到沈曦,心中颇为遗憾,之前那两瓶保湿水也被退了回来,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
马景明不甘心!
“等有空再问问张扬。”马景明自言自语道。
“有关过年的主题靠!这个我会啊!”高衙内叫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宣尉说道:“衙内别念了,谁都会这个。”
高衙内一脸茫然,“不会吧,这可是名句,谁都知道”
“你也说了,都是名句,就连我都知道。”马景明在一旁接话道。
“靠!你都知道!”高衙内瞪着眼看着马景明,“看不出来啊,你也读过书!”
“咳咳,衙内,小老也知道。”旁边的小老头拱手道。
“......”高衙内不说话了,真是打脸。
时间一转眼便是大半个时辰,赵佶清了嗓子,说道:“诸位才子,可有佳作,尽管吟来!”
“遥看大地白茫茫,
又是一年好时节。
鞭炮声中乐开怀,
孩童尽穿新衣裳。”
一名姓魏的才子站出来缓缓念道。
赵佶似乎被呛到了,咳嗽了两声,点评道:“魏才子,这诗倒是扣题,但是似乎并不押韵,而且立意不深,用词嘛...比较直白,还需努力。”
“是。”魏才子赶忙跪地行礼,能得到皇帝的评赏,哪怕并不是夸赞,那也是无上光荣的。
“新年过节真热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