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宋做生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察熊
“你——”
眼见两人就要吵了起来,张扬冷声道:“好了,都闭嘴。”
见眼前的官说话了,两人赶紧闭嘴,不敢再说,只是眼神却是疯狂交锋。
“都先起来。”张扬说道。
两人依言站了起来,低着头。
“你俩再说一遍事情的经过。”张扬命道。
两人很快又把刚刚和高衙内他们说的话说了一遍。
马景明皱起了眉头,这件案子虽小,但似乎就是死结,没有任何办法!
高衙内小声道:“胖马,你看,张扬来了也没用,你看他也没什么办法,还是得一人发一个,不过我看他们俩还是要吵,不如把这个扔掉,再一人发一个,省的发的不均。”
马景明说道:“再看看。”
不仅马景明在看,周围的百姓都在看。
张老板做生意厉害,做官真的行吗会是一个厉害的官吗
张扬冷声道:“是谁在说谎,赶紧承认,待会儿真让本官查了出来,可就直接送到衙门去了!”
两人低着头,并不说话。
高衙内小声对马景明道:“你看,这招根本没用。”
“不见棺材不落泪。”张扬冷声道。小桃中文
“谁有棍子借我用一下。”张扬朝周围的百姓问道。
“我有。”其中一人将手中的锄头递给了张扬,“张大人,锄头行吗”
“行。”张扬接过锄头,说道:“既然你们不说,就让这个箩筐说!”
“啊!”
“什么”
“他在说什么啊...”高衙内迷惑的问马景明,“他刚刚说让箩筐说话”
马景明木然的点点头,这话好像自己也听到了。
“张扬,你没说错话吧还是我听错了,你说让箩筐说话”高衙内不确定的问张扬。
张扬点头道:“衙内你没有听错,就是让箩筐说话。”
高衙内奇道:“箩筐怎么会说话,你不会是糊涂了吧”
头一次,周围的百姓觉得高衙内说话还是十分在理的!
“看着好了。”张扬手中拿着锄头,指着地上的箩筐:“说,你到底是谁的箩筐!”
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想听箩筐真的说话。
“没有声音啊...”有百姓小声说道。
“嘘...”旁边的人赶忙提醒道。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仔细听箩筐是否说话了。
张扬再次审问道:“说!别逼我用刑!”
依旧没有任何声音。
人群中开始有些小骚动...
张扬不为所动,将箩筐一把抓了过来,直接倒扣了过来,抄起锄头柄就敲了起来。
敲打了几下,张扬蹲下将耳朵凑在了箩筐上,还认真的点了点头,口中说着嗯、哦之类的词。
随后张扬站直身子,大声道:“箩筐已经招了!”
“啊!”
“真的假的!”
无数的人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就连凑得最近的马景明、高衙内二人也是一脸迷惑,互相看了一眼。
那个箩筐说话了
似乎并没有啊...
“敢问大人,这个箩筐怎么说”两人中,卖面的人躬身说道。
“呵呵...”张扬笑着道:“这个箩筐说,答案就在它的下面!”
“下面”周围的百姓赶忙将目光投到箩筐上,张扬将箩筐挪开,地上有一些白色粉末。
“这是...”高衙内奇怪的看着地上的粉末。
“这是面粉。”张扬笑道。
“这代表了什么呢”高衙内摸着下巴思索着。
“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吗”张扬看向卖菜的人。
卖菜的人额头已经冒出了冷汗,但仍然强撑道:“这...大人什么意思,草民不懂。”
张扬笑道:“不懂这个箩筐若真是你拿来卖菜的,我敲打筐底,落下来的应该会有些许碎菜叶子和泥土,但落下来的却是面粉,这说明这个箩筐是这位卖面粉的箩筐,你还不肯承认吗!”
话已说到此,所有人都已恍然大悟,卖菜人也无言以辩,只得承认自己起了贪心,想把箩筐占为己有。
高衙内大声道:“早就知道是你!走!跟本官去衙门!”
第169章 巡城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回到大宋做生意 ”查找最新章节!
虽只是简单的一个案子,但张扬的名声却是稍显,连带着高衙内和马景明也一起沾光。
百姓们一说起来,说的是:京城里多出来三个绿袍青天!
若雨兴奋的对苏紫萱说道:“苏姐姐,你听说了吗”
苏紫萱拿起手里的茶杯轻抿了一口茶,道:“妹妹说的是什么事”
若雨道:“就是张扬当官的事。”
“哦...听说了。”
“昨天还断了一个案子,现在大家都说他聪慧。”若雨兴奋道。
苏紫萱对张扬的事情也十分上心,自然知道张扬昨天的断了案子,不仅如此,其中的细节知道的还比若雨的多。
“小聪明罢了。”苏紫萱哼道。
“苏姐姐,你还在生气呢”若雨笑着问道。
苏紫萱道:“我没有,不过就是断了个箩筐罢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没什么好说的。”
若雨微笑道:“姐姐连是箩筐的案子都知道啊...”
“只是恰好听到罢了。”苏紫萱仍然不示弱道。
“姐姐,你可别看就是一个箩筐,但换做别的官可就判不明白,就是去了开封府,都不一定能断明白,张公子现在名声大显!”若雨笑嘻嘻的说道。
“哎哟,妹妹,你就别一直提他了,最近你那首发如雪,可算是火了整个京城,大街小巷,谁都在传唱!”苏紫萱转移话题道。
若雨道:“这首发如雪也是张公子教我的。”
“......”苏紫萱无语。
......
......
第一天就断了一桩案子,高衙内十分兴奋,昨天自己压着那个卖菜的一路去了开封府,周围的百姓见到之后无不议论纷纷。
虽说谈论最多的依旧是断案的张扬,但说起高衙内的人也不在少数。
隐隐的,高衙内也听到‘高青天’的名号,这可让高衙内兴奋极了,当晚拉着张扬和马景明在京城内巡视,直到宵禁后,高衙内还想抓个贼什么的,好在张扬一句‘晚上断案没人看’,高衙内这才放弃。
不过第二天,高衙内早早的就去叫张扬和马景明,继续巡城!
三人依旧顶着最差劲的一身绿袍,并排走在街上。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张扬抽出自己腰上的藏锋,擦拭着剑锋,继续道:“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说完,藏锋归鞘,十分帅气,路边不少年轻的女子都看呆了。
口中吟诗,手中持剑,身着官袍,青年英俊,相貌堂堂,这难道不是最佳的伴侣!
马景明扭头瞥了一眼张扬,心道自己真是不该和张扬走在一起,这厮的装b技巧好像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看看那诗念的,看看那剑耍的,别的不说,就剑归鞘这一个动作,还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
张扬面带微笑,间归鞘这个动作,自己的确专门练习过,作用嘛...
也的确就如马景明所说,就是为了装b!5599小说
张扬自小在电视上看到的江湖武侠人士,打完了架,都是剑‘嗖’的一下就插回了剑鞘了,看都不带多看一眼,实在帅的掉渣!
马景明抽出自己手中的刀,念道:“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念到此,便有人驻足倾听,马景明继续道:“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念完诗,马景明将刀鞘拿起,小心的将刀回鞘。
这首诗给人们带来的感觉的确是金戈铁马,视死如归的感觉,马景明手持宝刀的样子也的确很有气势,但和张扬比起来,还是逊色了不少。
别的不说,就是那一手面视前方,精准万分的将剑插回剑鞘的动作,简直帅爆了!
马景明也有些懊恼,这首诗是张扬教自己吟的,说一定要吟的豪气万丈,但马景明总觉得自己的表现似乎不够完美,至于最后那一手刀归鞘,实在没办法和张扬这厮比!
“这诗听起来好熟...”路边有读过书的人自言自语道。
旁边的人笑道:“兄台,这首诗自然出名,这乃是前朝王昌龄的诗,全诗乃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骝马新跨白玉鞍.....匣里金刀血未干。”
“原来是这!”之前的读书人恍然道。
“那,张大人吟的那首是...”读书人虚心请教道。
“那首...乃是贾岛所作!”那人笑道。
“贾岛从未听闻。”读书人忽然感觉自己或许读的是假书。
“呵呵,贾岛此人自然不如李白杜甫有名,不过贾岛有一个故事想必你有所听闻!”
“洗耳恭听!”读书人躬身请教。
“僧敲月下门,兄台可曾听过”那人笑着说道。
“啊—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可是那句”读书人惊讶道。
“就是这句。”
“这句是贾岛所写”读书人惊讶道。
“对!不仅是贾岛所写,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你可知晓”
“愿闻其详!”读书人熟读四书五经不假,但这些趣事八卦,却是知道的不多,现在有机会,自然愿意多听一些。
“贾岛夜晚拜访故友,谁料朋友不在,贾岛心有灵感,写下了这首诗: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哦...”读书人默默记下这首诗,虽然‘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一句自己知道,但整首诗却并不清楚,这就好比我们今天背诗一样,只知道名句,但要说全诗,那还真是背不下来!
“但是回去的路上,贾岛觉得‘僧推月下门’或许也不错。”
读书人点点头,的确,不管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似乎都可以,的确让人不好选择。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一路一直思考着是用‘推’还是‘敲’,结果不小心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里,被抓了起来!”那人笑道:“韩愈问贾岛为何,贾岛便将此事说了,韩愈建议用‘敲’字,敲门有礼貌,并且夜深人静,敲门发出些动静,岂不是更生动贾岛听后,欣然接受!”
“哦...原来竟有这样一段故事!”读书人啧啧称奇,这还真是自己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
“推敲,推敲,其实就是来自于此!”那人笑着说道。
“受教了!敢问这位兄台如何称呼”读书人拱手问道。
第170章 谁的牛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回到大宋做生意 ”查找最新章节!
“就是一读书人,姓名不值一提。”那人笑了笑,并没有说自己的姓名。
读书人暗自佩服,这个人如此年轻,却有如此学识,定然不是普通人,不过人家不说,自己也不好多问。
这年轻人衣着考究,面容干净整洁,一看就像是哪家的公子。
马景明念完了诗,便轮到了高衙内。
高衙内与两人的刀剑不同,手中拿的乃是长条板凳!
高衙内手持板凳,舞的虎虎生风,随后将板凳竖立在地,右手扶着板凳,哈哈大笑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的诗句...”这句诗倒是出名,之前的读书人也能分辨的出来。
如果说张扬的开场是帅、酷、潇洒,那么马景明的开场就是热血、勇悍,高衙内的则是有些搞笑...
尤其是一张长条板凳竖在地上,高衙内手持板凳的样子。
“好了,今天有没有什么案子要判!”高衙内将板凳放下,直接坐在了路中央。
“哎,你俩,别跟那站着,来坐!”高衙内招手道。
张扬和马景明互相看了看,最后也一左一右的坐了下来。
路中央,三个绿袍官服的人坐在长条板凳上,怎么看怎么觉得奇怪。
不过高衙内根本没那种想法,坐在板凳上感觉十分不错,可惜手上没有惊堂木,也没有桌子,要不然一定重重的拍下去,大喊一声升堂!
张扬心里有点发虚,小声问道:“衙内,咱们这算不算私设公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