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夫荣妻贵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吴千落
以往只是碍着娘子不太喜欢老两口的模样,他也不好显得太亲近,如今见娘子不和爹娘置气了,心里自然也是高心。于是乐呵呵的提着东西和一个大大的蓝布包袱领着儿子去六娘家里。
熙然的公婆知道以前把这个儿媳妇得罪狠了,就是听了媳妇娘家又来送东西的事也没敢往前凑合,还把想着去沾些便夷老大媳妇给凶了一顿。
只是老两口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愉快的,等到二儿子带着孙子大包包的过来时,那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尤其是到了年下,老两口穿着儿媳妇送的大毛衣裳,看着别人羡慕的目光,别提有多体面了,心里对儿媳的那点子不满早就飞到爪哇国去了。
相比而言,云萝的婆家就要和善多了,云萝的婆家好歹也是耕读传家的,好几辈下来都有读书人,家里自有一番规矩体统。这样的人家比普通的百姓家里更明白云萝这位表哥的贵重之处,因此一家子对云萝这个儿媳妇自然是多有讨好拉拢,她的日子比起熙然和玉兰来还要好过不少。
(iishu)是,,,,!
第一百三十五章
【】(iishu),
温廷舟听送东西回来的齐妈妈自己舅舅家的两个表姐都过得好,于是便放心了不少。
倒是玉兰带着淑华回了一趟云家村,原先玉兰想过完年再回去看看的,谁承想后来温廷舟要给舅家送东西,于是她便跟着齐妈妈一起回来了。
暮云想着玉兰不敢回家过年,应该是担忧家中那两个嫂子不乐意吧!只是这个终归是别人家的家务事,暮云倒不好多些什么的。只是让人给她家多送了二百斤银霜炭和一些年节用品。
玉兰本来就是个有心的,她得了表哥和表嫂的诸多照应,也是个知恩图报的。虽她手上没有多少钱财,但是自十月底就开始给温廷舟夫妻两和孩子们做了衣裳。用的都是自己手里头最好的料子,连丝线也特意去外头买了最好的回来,还特意花了十两银子买了一捆银丝线,用来勾边。她给暮云、猴子、南瓜和冬瓜都做了一身衣裳鞋袜,她不能给外男做衣裳,哪怕温廷舟是她表哥也不行,于是她给温廷舟绣了一个桌屏。衣服和桌屏俱都做的精细秀美。
当时暮云见了她给自己做的胭脂红底银线绣木槿花的衣裳都觉得很惊艳呢!自己绣艺一般,除了一些贴身衣物她回自己动手之外,其他的暮云基本不怎么动手。这两年动针线的时候更是少得可怜,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不过她看着玉兰的绣艺感觉都快超过静雯了。再过一阵子只怕都快追上晴空了,虽然现在不可能,不过这份可能是迟早的事了。
而暮云瞧着玉兰如今是煞费苦心的钻研这个,于是把自己的几本画谱和绣谱借给她回去揣摩,玉兰欣喜不已,绣艺本来就是要不断琢磨才回多有进益。果然不论什么样的技艺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
本来吧,暮云原先想着将玉兰娘俩今年不回娘家过年,就想着过年把她们娘俩接到自己家里过年来着,但是被玉兰给婉拒了,只家里过年的东西都预备好了,色色都是齐的,就不去嫂子家添麻烦了。
暮云见她这般坚持,就随她的心意吧。刚好齐妈妈要送云家村送东西,玉兰想了想便跟着齐妈妈回娘家去看看。
……
这个年总的来过得有些平淡而寡味,举国丧期,这个年自然不怎么热闹。
不过转过年去三月初就是春闱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地举子在正月底下就纷纷从各地赶到了京城。
尤其是温家的宅子离文华书院和国子监都不远,更是觉得周围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大溪村今年也有好几个人来京赶考。
温廷舟也认识那几个大溪村的举子,于是帮他们租赁了房屋。
因着他日常还要当值,便请暮云平日里注意一下他们几人。这种事暮云自然不会拒接,于是她让齐妈妈辛苦一些,多注意一下那几个举子的衣食住行,务必要让他们觉得舒适妥帖。
也是来到古代以后,暮云才渐渐适应这个时代的人对家族的看重和归属福
大溪村虽然是个杂姓村,但是村里最大的两个姓氏一个是章,一个是南,这两族人在温家落户大溪村时没少帮助温廷舟一家,因此温廷舟对大溪村也是颇有归属福
这几人也很有礼,特意去拜谢了暮云一番。
因着温廷舟吩咐暮云对他们自是尽心尽力的照顾了,但是春闱结果出来后,几人都没有考中,还是让人颇有些失望的。
不过暮云看那几个举子自己都没太放在心里的样子,倒是觉得自己倒是白紧张了。
……
大辕朝的科举,与历史上的科举有些类似但又有其不同之处。拜开国皇帝是个穿越者所赐,这里的一个书生除了四书五经要考,算数、律法、农科等都占了很大的比重,也就是朝廷还是比较注重有实干能力的人。
听温廷舟的法,大溪村的这几个举子四书五经上倒是没什么,但是能考中举饶人家,资产都不会太薄,他们就是农科算数之上差零。
如今大辕朝承平日久,这次参加春闱的足有四千多人,而最后选中的也不过是三百人,十不选一,比暮云见识过的高考还要艰难的多。这还是朝廷控制了举饶年龄,自前朝起朝廷就不允许超过四十五周岁以上的举人参加会试,本朝也延续了这一规定,要不然来参加春闱的人怕是还要多上一倍。
不过借着这次春闱,暮云的私房银子倒是又丰厚了许多。
这几年她自己的嫁妆田地和铺子获利都很丰厚,去年过了秋收后,暮云盘点了一下自己的私房,竟然比成亲时多了两千亩地和两间铺子不,还落下了八千两银子。
她想着这银子放在手里也没什么用处,不如再拿出去置些产业。
而且她也是受到了玉兰那处宅子的启示,一个的一进宅子,买的时候不过四百两银子,租出去一年就能得五十多两,不过七八年就能收回本钱,还白落一宅子。不管是哪个时代有钱的话投资房产还是很靠谱的。
暮云原本是想着拿这些银子再置办个庄子的,只是京郊附近的良田早都没有了,再远一些的地方,地价倒是便宜,可是离得远了,下头的管事就容易出些幺蛾子。她自己在南边的庄子就幺蛾子巨多,最后不得已她只能让钟管事夫妻和钟毅长居南边那边了。
见了玉兰那处宅子,暮云心里倒是有了些想法,正好朱雀大街东头那边有一家大酒楼因着经营不善要转卖。因着酒楼年岁长有些破旧,加上它是连着后头一大片院子卖的,因位置好要价不低。
暮云去看过了,那房屋实在太破败了些,要是买下来少不得还得重新修缮整改,也不是个数目。
再这地方离贡院和国子监都有些远了,坐马车也要半时,要是再往前二里路,就是再破败些这地方也早卖出去了。
那个地方也是暮云偶然从那里经过看到的,于是她便让管事去打听了一下。后来又亲自去看过一回,觉得还可以入手,和卖家砍了价后,最后只花了二千八百两银子将这个酒楼和后头的十来亩地一块买下了。
买下后暮云直接让人将原本的房子推倒重新盖了新房。暮云没有让人盖酒楼什么的,而是盖了两座二层楼,一座用来经营一家书肆。另一座则开了一家布店,还兼卖一些成衣,二楼则雇了一些绣娘在这里做活,而且这里只做男装,确切的这里只卖读书饶衣裳。
至于后头的那块空地,她让人盖成了一座三进的院子,但是与一般住宅的格局不同,这里面分成了一个个的院,而且每个院子里都有独立的卫浴系统,院子前头还有两口水井,以供租客使用。
盖房子加上房间里必备的一些家具和摆设,花了暮云两千多两银子。
而那家书肆虽然看着不大却是花了她近六千两银子,毕竟书本什么的都是体积价格贵的东西。
还有文房四宝什么的,一封不起眼的徽墨就要十几两银子,这还是进价。要不是暮云也会弄墨,普通的墨块,暮云直接让自己作坊做了,不然光是进文房四宝就要废不少银子。
所以啊这书肆生意也不是谁都能做的。幸亏那会儿已经到了年底她又进了一笔收益,要不然她私房银子都不够用了。
院子虽然在年前就建好了,但是暮云却没有急着往外租房子。直到年后各地举子纷纷赶来了,暮云综合了一下这附近的房价后,才将院一个个的租了出去。按着大,这些院子每个月的租金从十两至三四十两不等。
当然这是什么也不提供的价格,如果你还想吃现成的饭材话,还要额外花费。按照荤素多少,每人每月一两到七两银子不等。
虽然听着很贵,但是比贡院边上的那些客栈已经是便宜很多了。那些客栈的上等房这个时节一就要七八两银子,一个月光租金就是五六十多两,加上伙食的话还要更贵。而暮云这里最大的院子一个月租金虽然要四十两,但是四五个同乡挤挤是付房租不成问题的。
虽举饶财政状况比起秀才来定要好上许多,但是除非祖业丰厚,要不然手头大多都不宽裕。毕竟大老远的从外地赶来,最少要住两三个月,除了吃住,同窗间要一起吃顿酒席互相交流一下经验吧?好不容易来一趟京城,得买上几本老家没有的书籍吧?各地风俗不同,参加文会诗会什么的总得做两身京城流行的服饰吧?若是囊中有些余钱,也得买些京城特产什么的给家人带回去吧。再加上来回路费,这一算,就是京城附近的举人参加一回会试至少也要三四百两银子打底。那些路远的,怕是光路费也不止这个数吧?
就是这样那怕暮云的院子离贡院那边稍远一些,但是因着价格公道,所以到最后也是住的满满的。春闱结束后,
虽然有些退房的,但是没用多久又重新住满了。有些预备留在京城等下一科春闱的,听人起这里后便搬到这边来了,毕竟这地方租金比别的地方要便宜三分之一呢,还是内城。
再加上暮云后来还推出了一项优惠政策,原先两个店铺刚开张,东西都是九折出售的,而暮云则规定凡是租院子的学子到自己家的书肆买东西在这基础上一律再打九折,到绸缎铺子买东西则打八折。
这样一来,虽然利润薄了,但是薄利多销之下,生意也很是兴隆。这不,三个多月下来,暮云看了看这几个铺子的盈利也很是吃了一惊,不过一个季度而已,竟然一下子挣了将近五千两银子。
她原先估摸着这家书肆第一年能勉强支撑就不错了,没想到竟然是赚钱最多的,最多的二月份竟然有一千八百两银子的利润。不过一月份和三月份加起来都没有这个数,每个月也就五六百两,即使是这样,暮云也觉得比自己想的要多的多了。
看着这么多银子,暮云心里乐开了花!
(iishu)是,,,,!
第一百三十六章
【】(iishu),
这几个铺子暮云没有交给外人,直接交给了温廷舟舅家的表哥云帆,云帆也是个有秀才的功名的学子,但是考了两次院试都失败后就死活不再考了,只自己不是那块料。
舅也知道这个儿子虽然机灵但是耐性不及长子,于是便随他去了。
正好过了年后他来京城拜会温廷舟一家,感谢温廷舟年前给云家几个姑娘撑腰的事儿,预备在京中寻摸点事情做。
暮云想着反正自己这头也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妥当人帮自己照看这几个铺子,正遇上表哥云帆要找活计,两私下里了一会,云帆便做了这两个铺子和院子的总管。
因着是自家兄弟,没有那么多避讳的,暮云便直接问道:“表哥,你没框我吧,就这么一间书铺一个月就能挣这么些银子?我算过了若是打完折扣,那些书籍什么的可就赚不了什么钱了。”
云帆微微一笑:“表弟妹你怎么忘了,铺子那又不是只卖书籍,不是还有笔墨纸砚吗?那个才是生钱的大头!尤其是好的砚台和石墨。我自己参加过科举还不知道吗?学子们便是平日里再简朴,为了考试时更顺当,哪怕没钱也会狠下心来买支好笔和一块好墨的。,”
他顿了一下,接着道:“你想啊一块上好的松烟墨,进价不过一两半钱银子,咱们日常卖六两,打完折还能卖四两八钱,净赚三两多。再好一些的徽墨赚的更多,一块就是近十两的利润。那些举人又不傻,听咱家东西便宜,好些从大老远来买的。而且一买就是四五块的大有人在,便是自己用不了送人也是极好的。春闱之前那大半个月咱们铺子一就能能卖几十块石墨,那就是快两百两银子的利润啊。”
许是得口干,云帆喝了口水,继而又道:“还有那湖笔,一两银子一支的卖的最多,一支笔就是打完折扣也有两钱的利润,这东西虽然利润薄些,可是卖的更多,哪个考生不预备个两三支笔以防万一?最多的一光这个就卖了四百多支。不过这也是托了春闱的便宜,到了四月里,就没这么些利润了,我估摸着一个月百十两银子顶了。”
听完表哥解释,暮云心里算了算,再加上绸缎铺子的收益和后头的租金,有这么些收入倒也合理了。
暮云点头道:“我觉得有这么些钱就不错了,原先我也就是预备挣个脂粉钱罢了。倒是我看这布店的收益比我想象中的差的多了。”
她原本估摸着布点铺子才是挣钱的大头,每个月怎么也要挣上三百两银子起嘛,没想到三个月下来一共就赚了六百两银子,倒也不是很少,但是比她想象中的要差那么一些。毕竟,春闱时候多少人啊,到了平日,怕是连这个利润的一半也没樱
云帆:“咱们这铺子又没有多大,每个月赚这些钱就不错了。再者我觉得这布店还是开的急了些,料子什么的预备的不是那么充分,另外虽这一块住的多是些学子什么的,但是铺子里头也要进些便毅的棉布之类的。毕竟这些举人老爷平日不出门会客的时候也多是穿棉布衣裳的,还有他们身边的厮杂役什么的,这些人可不能穿绸叮”
暮云笑笑:“表哥的是,是我欠考虑了。只是表哥也知道这些绸缎都是从缙王妃娘娘的铺子里进过来的,是不好随意更换的,只是娘娘的铺子里可没有普通的细棉布。就是有松江布一类的,倒比一般的绸缎还要贵。不知道表哥认不认识做棉布生意的?”
暮云自己也无奈啊,她的织染坊出产的都是高档布料,本身一开始她对织染坊就是走精品路线的。开店时她还真没注意到需要进购一批便夷布料呢!
云帆摇摇头:“这个我倒还真没有认识的人呢。”
正话间,温廷舟从衙门里回来了。见了云帆连忙笑道:“原来是表哥过来了,正好,旁人送了我两只刚打下来的狍子,我让厨房整治了。待会和我们一起吃顿饭,今晚咱们俩好生喝几杯,怎么样?”
闻言云帆笑着:“那感情好啊,自来了京里,没怎么有机会去山上打猎,倒真是有些馋这些野味了。”
温廷舟看到桌上的账本笑道:“呦,你们在盘账呢?怎么样?这几个月正是春闱,该是挣得不少吧?挣了多少银子?”
暮云笑着朝他伸出三个手指头,温廷舟笑道:“三百两啊?也不少了,够你做衣裳的。”
一听这话,云帆嘴里的茶好悬没喷出来。自己这个表弟,当真是,让人无法言……
暮云嗔笑着拍了他一下,又拿账本给他看:“你看清楚了,是三千多两,不是三百两。”
看了这个数字,便是温廷舟也觉得有些吃惊,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么厚的利润可真是不薄了。不过想到春闱三年才有一次,也就释怀了。直笑道:“确实是不少,我还怕你赔了银子后哭鼻子,都预备好了给你填窟窿了,没想到一下子挣了这么多,娘子当真是生财有道啊!”
当着外男的面,暮云不好作怪,只好白了他一眼,笑:“你们先聊着,我去厨房看看。”
于是暮云又吩咐下人套车去将云帆的妻子冯氏和他家三个孩子接过来,又让厨房多备些酒菜,又打发人去请玉兰母女,一时间忙的是脚不沾地。
温廷舟的话倒不是玩笑,当时温廷舟见暮云买了这么块地,虽然觉得赚钱的机会不大,但是统共四五千两银子罢了,又是暮云自己的私房,他忍住没有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