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金钢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外乡人
而这个时候被晾了差不多有半个时辰的绿柳仍然站得腰板挺直。
她们做宫女,站岗那是基本功。半个时辰于绿柳来说,跟毛毛雨差不多了。
她早就觉得这位看起来面善慈祥的老太君可不是她面上那么好相处。
她又是被甄贵妃‘一番好意’送到荣国府的,别说下马威,就是更可怕的事情她都做好了准备。
“老二家的,这位是绿柳姑娘,宫里的贵妃娘娘赏给老大做房里人的。她身后的,是娘娘赏下来侍候她的。一团的孩气,你回头再挑你些侍候的人给绿柳。
挑个好日子,办上两桌席面,在那之前便让绿柳住在,住在元姐儿西边的三间屋子吧。”
王
分卷阅读40
夫人听了一怔,转头看向一身宫装的绿柳,心里不由得想到了荣国府的爵位。不过婆婆的威压在前,王夫人转瞬间便回过神来,这会儿子绿柳还不是大伯的妾室,绿柳不算啥,甄贵妃的面子却是要给的。于是一边扭头让人去打扫元姐儿小跨院旁边的供奉佛堂的三间厢房,一边笑着让人给了绿柳一份见面礼。
绿柳笑着收了,又屈膝向王夫人道谢。之后便一脸乖巧的站在那里,等着旁人安排。
贾母看了一眼王夫人,便转头让人带绿柳下去休息了。
至于正在打扫的厢房能不能休息,这不在贾母的考虑范围里。
绿柳跟着贾母屋里的丫头一路来到了‘元姐儿西边的三间屋子’时,才知道这间屋子并不是都给她俩住的。
中间那间供着菩萨,左右两边的屋子才是给绿柳住的。
不过鉴于绿柳算是半个主子,而她身后那位则只是个侍候半个主子的小丫头。所以她是没有自己的房间,贾家的下人也不会特意给她收拾间屋子的。
她要么就算在绿柳床下的脚榻上,要么就跟着荣国府的丫头睡大通铺。
本来这小宫女还在想着睡哪里呢,王夫人就让周瑞家的挑了两个荣国府丫头送过来给绿柳。
姨娘一般只有两个丫头,但绿柳好歹是宫里出来的,王夫人便没算那个一起跟来的小宫女,又按贾家的规矩给她配了两个。
一时人送到,那两个贾家的丫头又怎么会同意‘一团孩气’的小宫女干上夜那么重要的事?两下里一夹攻,就将这小宫女弄到了贾家丫头的大通铺去了。
绿柳就坐在那里,仿佛没有看见两个丫头使心眼弄走她带来的人一般。
那淡定范,与二姑娘贾迎春如出一辙。
只是二姑娘那是自我放弃,而绿柳这会儿却是自我救赎。
同样的事情,因为目的不同,结果自然也是不同的。
等到小宫女被贾家的丫头挤走,绿柳才拿出宫里历练出来的手段将两个贾家丫头拿捏在手心里。
当然,那已经是绿柳进府好几天后的事情了。
给贾赦和绿柳挑纳妾的吉日这种事情,王夫人一定弟媳妇做起来便有些个尴尬。于是王夫人在这一日的晚膳后便亲自捧了本黄历去跟贾母挑选。
贾母看都不愿看一眼,只问王夫人可有吉日。
王夫人说了几个,贾母指了一个一个月后的日子,这事便定了下来。
王夫人好奇宫里的事情,尤其是好奇甄贵妃与贾母,以及绿柳之间的谈话,从贾母那里出来,王夫人脚跟一转便朝着元姐儿的小跨院行去。
她去的时候,元姐儿洽巧还没睡。王夫人便打发了一屋子的下人想要问问元姐儿今儿白天在宫里发生的事。
元姐儿见王夫人这样,简单的说了一下今儿的行程。王夫人听了并不满意。半晌,才对元姐儿说道,“你大伯那人色令智昏,又是个浑人。倒不似你老爷,读书上进,人品端方”王夫人又说了几句贬贾赦而褒贾政的话,就是希望她这闺女出门见到贵人的时候多夸夸她老子,除了赐妾这种事,其他的好处都可以分给贾政的。
听了这话,元姐儿整个人都惊了,只能木木的点头。
这兄弟俩明摆着就是一丘之貉,你糊弄谁呢?
圆房的日子定下来了,自是要通知绿柳一声。
绿柳在正式成为贾赦的姨娘前,是有资格来给贾母请安的。这样的大家礼数,绿柳做得很到位。
贾母从不留膳,等早上请了安,绿柳便回自己自己的房间里用早膳。之后元姐儿在贾母那里用过早膳后,便会回自己的院子跟着于嬷嬷学习宫规和各种才技。
每每路过绿柳的房间时,元姐儿都在想着贾母瞧不起妾室,却精心教养亲孙女去做妾。
这样很讽刺的有没有?
好吧,她承认贾母看不上绿柳,还有其他原因在里面。但送亲孙女去作妾也是事实不是?
“姐,住在佛堂的那个女人真的是我们老爷的新姨娘吗?”因为每次绿柳去给贾母请安都是避开了贾府的所有主子去的,再加贾母的态度,住在贾母院里的贾琏一直到绿柳进府第四天,才听到风声。
元姐儿正悬腕描红,听到贾琏的话,可有可无的点了点头。
蠢狍子却疑惑了,“不是说我们老爷要娶新太太的吗?”
“那并不冲突。”元姐儿放下笔,又将手腕上的沙袋解了下来。她对于这种速成的练字方法非常的想要咆哮,不过她也知道这个时代的女人,没有多少时间是用来学习这些事情的,也是只能默默的忍耐了。
“琏儿,这个世上是不公平的,也是扭曲的。男人可以一次性娶很多个女人。但女人却只能一次嫁给一个男人。”走过去拍拍蠢狍子的头,“所以你们老爷可以在一年里娶很多人回去。”
贾琏眨巴眨巴眼,似懂非懂,“所以是因为我们老爷娶的太多了,那个女人才会住到佛堂那里的吗?”
元姐儿:这娃倒底是怎么得出这种结论的?
就在贾琏注意到绿柳的时候,绿柳也已经将注意力放在了贾琏身上。
绿柳是官府做过登记的良妾,身份差不多就跟后来的尤二姐一样。良妾在正室死后被扶正的,俗称为填房,在礼仪待遇上视同续弦。然而这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此种“有辱门风”,宁肯再娶良家女也不肯将妾扶正。
所以甭管贾赦有没有正室,绿柳这辈子也只能是姨奶奶了。
其实绿柳这样的身份还好一些,丫鬟抬起来的妾如果被扶正,这就表明她们可以和她们以前服侍的人平起平坐,这对那些主子们是很大的一种侮辱。
想想看,如果平儿被扶正成链二奶奶,宝玉与三春姐妹还有林妹妹等人见到平儿时就都要对她行礼问好了,这让这群天之娇子的脸往哪里搁,又成何体统呢!
这要是带出去应酬,是要被同一个圈子里的官宦人家笑话的。也因此,像贾家这种大户,是绝对不允许妾被扶正这种现象出现的。一日为奴,终身就再无出头之日。
绿柳知道自己的路也就这样了,再想到自己被甄贵妃赏过的那碗药,绿柳担心自己这辈子都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于是便想要拉拢贾琏为将来做考虑。
她无子,贾琏失母。她想要趁着邢氏没嫁进来之前,与贾琏打好关系。只是她才有点行动,贾母那里就发现了。
然后赏下一些佛经,让她在圆房前修身养性。
绿柳看着那厚厚一摞佛经,无语了半天。然后换了身衣服,又让人拿着这些佛经去荣庆堂给贾母请罪。
她一个宫女字都认识不了几个,能看得懂佛经上辣么多笔画的字?
甭逗了。
作者有话要说: 王夫人:亲
分卷阅读41
闺女胳膊拐往外拐,心塞
第29章
绿柳带着丫头,
脚步轻盈的来到荣庆堂。贾母就坐在里面跟着一帮子老嬷嬷打牌,
听到小丫头传话进来说是绿柳姑娘来了,贾母似是没有听到一般,继续盯着手里的牌。
都是人精,
一屋子的人立马从贾母的态度上知道了贾母的意思。
彼此不动声色的使了个眼色,这一回算是真的明白了贾母不待见这位绿柳姨娘了。
既然贾母不待见,
那她们的态度也要有所改变。
贾家的下人最会跟红顶白,见风使舵,不过绿柳却不是那么容易被人轻易折辱的。
绿柳在荣国府住了没几天,这会儿子还在二月里。
如果说南边的二月春风似剪刀。那京城的二月,春风就是那铡刀一般的存在了。
绿柳出门前就换了厚衣裳,
不但如此,她换的那条裤子还是膝盖处加过厚的。此时站在荣庆堂的院子里,
时间不长,也不会感觉太冷。只脚底的凉气,
却也让人极难舒服。
鞋底还是太薄了,
回头再加一层兔毛吧。
绿柳一边分神想着如何改进绣花鞋鞋底,
一边还在想着贾母会晾她多久。
贾母晾了她多久呢?
也才不过区区半个时辰罢了。
半个时辰,
也就是一个小时。在春风刮在脸上都带着一丝刺骨的庭院里,一站就是一个小时,
还觉得时间短的,
怕也只有在宫里历练一圈出来的绿柳会这么想了。
绿柳这辈子吃的苦,绝逼不是元姐儿这个没吃过啥苦的囧丫头能够想像得到的。
贾家的苍蝇都比别人家多长了一双翅膀,元姐儿还在跟着于嬷嬷教的宫规死磕,
就听她房里的丫头从外面带回了贾母在院子里晾绿柳的事。
元姐儿不知道绿柳那么个小心谨慎性子的人,是怎么犯在了贾母手里。不过她却知道以贾母现在还愿意晾着她的态度,这妹子短时间内是没有性命之忧的。
要是让这老太太捧着了,那才是危险呢。
让房里接受过于嬷嬷教导的丫头继续去老太太院里盯着后续发展,元姐儿又继续跟那些个大家规矩奋战了。
等到晚间,元姐儿去贾母那里用晚膳前,又听说了一个贾母发作绿柳的版本。
因为绿柳不识几个字?
这理由是不是太牵强了?
元姐儿整个人都有些恍恍惚惚?
这理由贾母那段数用这样的理由,是不是太跌水准了,咋想的呢?
元姐儿是晚膳前知道的消息,而贾母却要比元姐儿还要晚一些。
本来是可以早一些,只是担心贾母晚膳前知道这个消息会吃不下饭。下人们心里有默契便将这事放到了晚膳后再告诉贾母。
当然了,她们倒不是担心贾母会气得吃不下饭,主要还是因为贾府的规矩太奇葩。
主子气得都吃不下饭了,做人家仆人的,你能咋还能吃得下?
吃得下,也得吃不下呀。
干上一天活,到晚上还连顿饭都吃不上,谁特么会乐意?于是这个流言就被压了下来。
贾家的爷们一向是不关心这些琐事的,贾家的女人们,除了一个特意被人蒙在鼓里的贾母外,元姐儿是跟贾家下人一个思想。
有啥事不能让人吃饱了饭再说?
╮(╯▽╰)╭
抛开贾母和元姐儿,王夫人也是最快得到消息的人。然而,一个是她婆婆,一个是她大伯未过门的妾室。
她倒是有心将水搅混,不过却碍于绿柳的身份太低,让她没啥兴致。
这要是她未来的妯娌,呵呵,她必是要提前吃了晚膳再去告诉老太太这个流言。
不过一个妾,能给婆婆添点堵,这种小事,她就当做不知道吧。
消息是如何传出来的,自然是绿柳在出发去贾母院子里时就派了跟她一起出宫的小宫女去暗中行事了。
说真的,她们俩人在荣国府其实并不算是孤军奋战。
荣国府里除了她们俩个明面上的,自然还有暗地里的。
干大事的人,想的就会多。谁不害怕合伙人在背后捅刀子呢。趁着贾家向外采买下人的时候,安排几个人进府,那就轻松许多。旁人家安插个把人不容易,但在贾家,只要你找对了门路,使足了银钱,你就是安排一个营进去,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安排人进了贾家,就仿佛在贾家的心脏处吊了个绳子。你要是坑我,我就往你家里放龙袍,放谋逆的证据,咱们俩就一起玩完。你要是没坑我,那行吧,我手底下的那几个人,你就帮忙出一半的劳务费吧。
这是正常人家想要干点大事的正常套路。然而贾家那里,却让人一言难尽。
一群窝里横,只会内斗的。
旁的也不多说,绿柳趁着换衣服的时候,悄声的吩咐了跟着一起出来的小宫女去办这事,然后她就带着两个王夫人送过来的丫头去给贾母请罪。
所以就在绿柳站在贾母院里那一个时辰,阖府上下便开始传遍了绿柳姨娘是因为什么被罚站在老太太院里了。
因为她不识几个字。
流言这种东西,越离谱传得就越快。等到晚膳过后,贾母是阖府上下倒数第三知道这则流言的人。
倒数第一,第二就是贾母的两个天真不知事的儿子。
反正吃过晚膳了,你爱咋生气就咋生气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