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国城兄放心!奕?朗声道:南非之战,朝野上下,倾力支持!

    放下电话,易知足随手点了支烟,南非之战,压根不存在什么倾国之战,真要到倾国而战的地步,他会果断的从南非抽身,之所以分送德兰士瓦金矿的股份给朝廷,一则是出于需要,如巨额的财富,元奇不可能独自吞下,再则,他也想借次将消息散播出去。

    一旦英国人得知德兰士瓦金矿储量如此之大,又得知元奇给朝廷白送股份,以争取朝廷支持倾国而战,必然会增兵南非,而且对于南非之战充满信心。

    当然,如果奕?等内阁大臣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严守口风,也无所谓,大不了另外再想办法就是,不过,在他看来,就算奕?想严守口风,估计也难以做到。

    京师和紫禁城一样,就象一个巨大的筛子,压根就没什么秘密可言,元奇以庆贺朝廷宣布立宪的机会,给度支部赠送了德兰士瓦金矿二成股份的消息很快就在官员之中传开了,赠送给皇室一分股份的消息也随即传开,引起了不小的议论,一时间元奇准备出兵南非的消息迅速的散播开来。

    英国公使威妥玛一直在密切的关注着京师的动静,很快就得知了这一情况,元奇主动将德兰士瓦金矿的二成股份送给朝廷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为了争取朝廷的鼎力支持,之前的判断果然没错,元奇确实不甘心放弃南非!他马上就将这一消息向国内禀报。

    朝廷正式宣布立宪的消息原本是大清各大小报纸报道的重点,但很快,这一热点就被元奇向朝廷赠送德兰士瓦金矿股份所取代,原本已经偃旗息鼓的主战派顿时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卷土重来,在报纸上撰文极力鼓吹南非之战!

    原本就因为元奇银行突然提高放贷利率而下跌的股市因为这一消息再次出现大跌,挤兑之风也再次抬头,一时间,朝野上下再度引发南非之战的热议。

    大掌柜真可谓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赵烈文夹着几份报纸走进书房,道:眼下才是西历元月,是不是早了些?

    跟随在后的易正行却道:平白给朝廷二成的股份,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些。

    易知足放下手中的报纸,道:我倒是巴望着英国人在南非早些开打。说着他伸手让座,打的越早,伤亡越大,一俟未免的铁甲舰抵达南非,距离战争结束也就不远了。

    赵烈文不解的道:大掌柜希望南非早开大,直接向英吉利宣战不跟干脆?何必绕那么大一个圈子?




第九百四十六章 英军司令
    直接向英国宣战?易知足瞥了两人一眼,道:若是直接向英国宣战,英国人必然先攻打马普托港,咱们不宣战,英国人就只能先打德兰士瓦。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易正行有些疑惑的问道。

    区别大了。易知足缓声道:德兰士瓦远离开普敦和维多利亚港,又不通铁路,重型火炮难以运输,而在轻型火炮和轻武器方面,我们占据绝对的优势,战争率先在德兰士瓦爆发,能对英军造成极大的伤亡!

    马普托的情况则不同,英国海军战舰不乏大口径重炮,一旦开战,马普托只怕很难坚守。

    听到这里,赵烈文已然是反应过来,德兰士瓦先开打,则大清占据优势,而马普托先开打,则英**占据优势,一先一后,对于战事本身而言并无多大区别,但对于国内来说影响就大了,因为元奇还要应对国内的金融战!

    只要大清在德兰士瓦战场率先取得大捷,国内的金融战就会轻松许多,相反,若是一开战马普托就被英军攻陷,那就是雪上加霜!

    还是大掌柜思虑的周全。赵烈文由衷的道。

    不是我思虑的周全,而是因为我想借这机会获得更多的黄金。易知足笑道:英国人主动将黄金送上门来,咱们自然不能客气。

    说到这里,他看向易正行,道:至于说给朝廷两成金矿的股份,这是应该给的,如果不是处于立宪初期,至少应该给朝廷四成的股份,以后再慢慢增加罢。

    给朝廷四成的股份?而且还是应该?不说易正行,就是赵烈文一时间也反应不过来,为什么?

    还能为什么?自然是让朝廷或者说国家尽快富起来。易知足取过烟盒抽出一支香烟点上,缓声道:目前元奇富强,朝廷贫弱,这不是国家之福,必须逐步改变这一现状,德兰士瓦金矿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赵烈文迟疑着道:大掌柜不是急需黄金推行金本位?

    给朝廷股份,朝廷未必就能拿到黄金。易知足幽幽的道:新一轮经济危机又将爆发了,我国这次只怕难以置身事外。

    又要爆发经济危机?易正行犹豫了下才道:美利坚南北战争之后不是才爆发了经济危机,这才相隔几年?不是平均十年左右才爆发一次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有规律和周期,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延长或是缩短。易知足缓声道:立宪也好,共和也罢,都属于资本主义制度,都避免不了经济危机,你们仔细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化解或者是避免经济危机发生的办法。

    找出化解或者是避免经济危机发生的办法?易正行不由的一呆,这难度是不是太大了?他心里有些疑惑,难不成跟分给朝廷金矿股份有什么关系?

    南非,德兰士瓦,比勒陀利亚,南郊,清军大营。

    十几骑快马风一般的疾驰进大营,骑手着装杂乱一看就知道是布尔人,营门哨兵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任由这些布尔人直接进入大营,随着英军先遣部队抵达金伯利,比勒陀利亚气氛也一日日紧张起来,布尔人往来大营也随之频繁,上面早有命令,小规模的布尔人骑兵无须通报,可以直接进入大营。

    中军大帐里,冯子才端着一把小巧的紫砂茶壶站在大幅的德兰士瓦地图前沉吟不语,翻译快步进来禀报道:将军,保罗·克鲁格在外求见。

    请——。冯子才说着转身大步迎了出去,保罗·克鲁格是德兰士瓦新成立的国防军司令,亲自前来,他倒是不好怠慢了。

    一出大帐,冯子才就瞥见保罗·克鲁格大步而来,这家伙瞧着四十出头,蓄着络腮胡,身形颇为魁梧,神态威严,不苟言笑,两人早就打过几次交道,也算是熟识,到的跟前,克鲁格连一句寒暄都没有,径直道:哨探来报,英军四个旅约二万二千人已经抵达金伯利,正在向北挺进。

    听的翻译,冯子才神态轻松的伸手礼让道:进帐谈。

    进的大帐,克鲁格接着道:金伯利实际上是我国奥兰治与英国殖民地交界的地方,发现金刚石后被英国人强占了去,一旦越过金伯利,英军就算是踏入我国境内,贵军应该可以出兵了吧?

    他这话里带有几分怨气,得到英军向金伯利开进的情报之后,他就主张主动出击,打英军一个措手不及,毕竟英国已向德兰士瓦宣战,但对方却是一再推诿,非要坚持等英军进入德兰士瓦境内才肯出兵。

    冯子才没理会他,走到地图前才停下脚步道:另一路英军现在在什么位置?

    正向奥兰治的布隆方丹挺进,兵力约一万六千人。

    冯子才手指在布隆方丹的位置上点了点,缓缓的摇了摇头,这地方距离金伯利不远,英军两部可以说是遥相呼应,主动出击,他这点兵力着实是少了点,略微沉吟,他才道:不着急,再放近点,等英军两部拉开足够的距离再说。

    克鲁格冷声道:若是英军不拉开距离呢?

    那就按兵不动!冯子才沉声道。

    按兵不动?克鲁格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对,按兵不动。冯子才点了点头,我军另一部一直作为伏兵驻扎在莱邦博山口,咱们做诱饵,英军若是围攻比勒陀利亚,那一部就能南下切断英国人退路。

    这是想将这两部英军,近四万英军全部歼灭?克鲁格不由的倒吸了口冷气,这些清国人是疯了吗?他清楚的知道清军驻扎在莱邦博山口的兵力只有八千,合计一万四兵力,就算加上他们八千人也才二万二,想全歼三万八的英军?

    犹豫了下,他才道:我们国防军是骑兵可不擅长打战地战。

    不用你们打阵地战。冯子才道:你们负责从旁牵制就可,只要能够把英军牵制在比勒陀利亚,就足够了。

    克鲁格神情古怪的看着他,他着实是想不通,对方哪里来的底气,比勒陀利亚可不象清国的城池有坚固的城墙,就凭清军新构筑的这个阵地,面对六倍的英军,能坚守几天?

    冯子才缓声道:英军既然已经踏入国境,贵军不妨出动进行阻击骚扰,当然,如果能插到敌后,骚扰或者是切断敌人的补给线,就更好。

    克鲁格一愣,刻意迟滞对方的行军速度,让两部英军汇合来攻?

    是这个意思。冯子才笑着点了点头,接着话头一转,我国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英军司令官是谁,详细打探一下他的情况。

    金伯利,英军大营,指挥部。

    六十出头的陆军中将罗伯特·内皮尔叼着烟斗坐在大幅的南非地图前盯着布隆方丹的位置,原本他的打算两部汇合之后再稳步向德兰士瓦推进,但却接到加急电报,着他尽快进攻以试探清军的反应,尽管如此,他也没有着急,而是派出两个旅缓慢向威特沃特斯——德兰士瓦金矿发现地挺进。

    虽然从目前获得的情报来看,清军在德兰士瓦只有一个旅——六千人的兵力,但对于清军他一点不敢大意,大英帝国两次东征都被打的狼狈不堪,英国陆军从将军到士兵没有一个敢轻视这个对手,哪怕是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他也不敢有丝毫的轻率。

    他原本是驻印度英军总司令,被抽调前来南非担任总司令,在得知主要对手是清军时,他心里就有些担忧,工兵出身的他身经大小无数战,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晋升到陆军中将的,但是对于清军他却是有种莫名的不安。

    一直就在亚洲和非洲打转的他比国内的那些将领更了解清军,清军不仅是在武器装备上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而且在热兵器的作战方式上也一直领先欧洲各国,武器方面,米尼枪后装枪整装金属子弹手榴弹迫击炮后装炮都是清国率先发明列装,战术方面,散兵线堑壕战,步炮配合等都是清军率先运用到实战。

    真正让他不安的不是这些已知的东西,而是这么些年来,欧洲各国几乎都不知道清军的底细,有没有研发出新式的武器弹药,有没有新的战术?这些都不知道。

    而他之前建议的先让海军攻打马普托港,在断绝清军补给的情况下,对德兰士瓦的清军进行两面夹击的方案也被国内否决了,原因很简单,议会不可能通过对清国宣战,除非清国介入南非的战争,否则议会不可能赞同对清宣战。

    报告——。内皮尔转国身来取下烟斗,道:进来。

    将军阁下。一位联络官进来禀报道:怀特将军拉快马回报,遭遇布尔人小股骑兵骚扰。

    布尔人?

    是,确定是布尔人。

    内皮尔沉吟了下,才道:布尔人使用的是什么枪?

    回将军,没有提及。

    没有提及就说明很正常,内皮尔略微沉吟了才道:着他们提高警惕,放慢行军速度,另外,加快有线电报铺设,还有,设法与布尔人接触,我希望能与布尔人总统建立联系。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任安快步走进书房,敬礼后朗声道:大掌柜,英军德兰士瓦远征军司令系驻印度英军总司令——陆军中将罗伯特·内皮尔,以机敏顽强著称。说着,递上一份资料。

    以机敏顽强著称?易知足扬了扬眉头,接过资料快速看了一遍,他半晌没吭声,这个内皮尔确实不简单。

    1865年,内皮尔晋升为中将,同年当选为对阿比西尼亚远征军司令,去营救被埃塞俄比亚皇帝西奥多二世扣留的几十名人质。

    内皮尔率领5000人,经过70天艰苦的行军,穿越无人区和山险,走了400英里闯入埃塞俄比亚高原,他用精明的外交手段宣布,英军不是来征服的,只是来解救人质的。随后又用527万奥地利银币收买未来的皇帝约翰尼斯四世,为部队补充了补给。

    最后率部与埃塞俄比亚军队在阿诺基会战,埃塞军9000人阵亡而英国人只死了2个,最终战败的西奥多二世自杀。

    皮尔纳不仅成功解救了人质并放火焚烧了马杰达达城堡,掠夺了大批珍贵的历史和宗教文物,然后率领所有部队安全撤退。

    因其功绩,内皮尔获得了英国议会的赞许和2000英镑终身年金,1868年被封为马杰达达男爵,进入英国皇家地理学会。

    埃塞俄比亚高原号称非洲屋脊,气候地理条件比德兰士瓦所在南非高原兰德盆地要恶劣的多,想必也正是因为这一战,他才出任德兰士瓦远征军司令。

    把这份资料转发给冯子才,告诫他们警惕内皮尔的外交手段。易知足吩咐道:另外,再告诫他,万不可轻敌!

    待的任安告退,他点了支香烟起身踱到挂着的大幅南非地图前,英军三万八,陆战队是一万四,德兰士瓦国防军是八千,这是明面上的,实则布尔人远不止这点兵力,成年的布尔人男丁都可以说是合格的战士,布尔人的兵力至少可以达到一万二。

    必须的稳住布尔人,一旦布尔人被英军游说倒戈,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默然半晌,他才走到电话旁拿起话筒道:接东海舰队指挥部,找肖明亮。

    不多时,话筒里就传来出肖明亮的声音,校长——。

    铁甲舰队什么时候能够起航?

    回校长,最快也要等到二月底。肖明亮心里似乎有预感,随后试探道:南非开战了?

    快了。易知足声音有些沉闷,不用催促他们,你先回上海。

    学生遵命。肖明亮连忙应道,心里却是隐隐感觉到南非情况可能有变。



第九百四十七章 演练震慑
    一月的南非高原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茫茫草原上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各种各样的动物在草原上成群结队的出没,站在不高的山丘上眺望,令人心旷神怡,二十岁的小伙埃德尔嘴里咬着一根草根警惕的注视着下方的草原。

    这段时间在他们神出鬼没的打击下,英军的哨探已经大为收敛,压缩到了二十里的范围之内,而且英国人也学乖了,动辄十几二十人结伴出来,不太容易伏击。

    在草原上悠闲进食的一群斑马突然撒蹄狂奔,埃德尔立时警惕起来,连忙举起望远镜搜索,很快,他就看到了十几骑红色的身影,都起来,干活了!

    随着话音落下,在树荫下休息的十几个布尔人战士迅速的蹿了过了,德兰士瓦没有常备军,但每个成年布尔男人都就是战士,每个布尔人家庭都拥有枪支弹药,骑马和射击是每个布尔少年的必修课,这是生存的需要。

    领队弗兰德接过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下,一共十二骑,正朝他们所在的山坡而来,他谨慎的往后搜索了一段距离,见的后面没有敌人这才放下心来,轻声道:准备战斗。

    英军哨探根本没有发现就危险控制着马速均速前进,弗兰德耐心的等待着对方进入二百米的距离在才开枪,最前面的英军应声而倒一头栽下马来,默契的各自瞄准目标的布尔人纷纷开枪,几个英军接连载下马来,余下的英军反应过来迅速的跳下马背,各自寻找掩护。

    老规矩!弗兰德一扬手,顿时,八个布尔人迅速的后退牵出自己的战马翻身上马从两侧包抄过去,对他们来说这早已经是用熟了的战术,一部开枪牵制,一部两翼包抄,英军一个都逃不了。

    让弗兰德有些意外的是,下面的英军没有象以往那样开枪还击,而是直接就用枪挂出了白旗,尽管看见了白旗,所有布尔人都停止了射击但却不敢有丝毫大意,小心翼翼的从两侧包抄过去,命令英军缴枪。
1...586587588589590...6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