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见的这一情况,交易大厅里的气氛顿时躁动起来,毫无疑问的,这是元奇再次出手托盘了!也只有元奇才有如此大的气魄!
相较于散户们的躁动和兴奋,所有的经纪行的分析员和经纪人却都在琢磨,究竟是什么情况?元奇又再次大手笔托盘,是为了稳定股市以缓解挤兑的恐慌?还是因为事情有了变化?
如果是前者,后期就还有可能跌,如果是后者,则意味着又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尽管朝野上下普遍不看好大清与英吉利在南非开战,但若是大清能象德意志一样出人意料的打败英吉利,那就意味着元奇将独霸德兰士瓦的金矿开采,这将是无与伦比的利好!
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段,必须尽快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所有的经纪行几乎都下达了相同的命令,一众经纪人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不同的门路去打探消息。
毫无疑问的,所有人关注的重点都集中在了南非,英吉利出动大批战舰和数万陆军进攻德兰士瓦已经不是新闻,是大清从南非撤军了?还是爆发战争了?如果南非没有动静,那么就是元奇为了稳定股市缓解挤兑恐慌。
就在各个经纪行和经纪人忙于打探消息时,股市大盘已经开始强劲的反弹,股市永远不缺乏冒险精神的投机分子,在并不了解真实原因的情况下,不少人义无反顾的入场,因为信息的不对等,他们只能赌,对他们来说,股市本身就是赌场!
下午两点,曹根生满脸欣喜,脚步轻快的走进书房,朗声道:大掌柜,冯子才从德兰士瓦来电。
见他满脸的笑容,易知足笑了笑,道:念——。
曹根生念道:电谕校长,总参谋部,职率旅部于昨日下午四点,以微弱代价,大败英军于比勒陀利亚城外阵地,摧毁英军火炮二百八十余门,歼敌一万一千余,俘虏二千三百余。随后另有详报。冯子才徐明亮。
这仗是怎么打的?赵烈文满脸的难以置信,就冯子才的二五三旅?
易知足笑道:汤盛才的二五四旅只怕还来不及赶到比勒陀利亚。
第九百五十三章 互不宣战
驻守比勒陀利亚的二五三旅只有六千人,围攻的英军却是有三万八千人,即便是构筑了防御工事,但在赵烈文想来,能够坚守住就算不错了,冯子才居然以微弱代价大败英军,摧毁英军火炮二百八十余门,歼敌一万一千余,俘虏二千三百余,这仗打的也忒神了!
他甚至有些怀疑冯子才是不是虚报战功,但估摸着这种可能性很小,略微沉吟,他才道:英吉利号称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内皮尔也非是酒囊饭袋,这仗究竟是如何打的?
英吉利强大的是海军,陆军不过尔尔,连德意志也不如。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冯子才能取得比勒陀利亚大捷,依仗无非是武器之先进,不论是火炮还是马克沁重机枪半自动步枪,都比英军优良的太多,双方武器差距之大,就跟当年米尼枪对滑膛枪一样。
当然,能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取得如此大捷,战略战术方面也必然极为出色,冯子才功不可没!
说着,他看向易正行,道:行之拟一份嘉奖令,全军通报嘉奖。
易正行微微点了点头,道:这个大捷可谓是及时雨,通报嘉奖会不会轻了点。
易知足笑道:战事还没结束,还不到论功行赏的时候。
有比勒陀利亚大捷,挤兑风潮应该能够平息。赵烈文斟酌道:不过,这事最好还是让报纸大肆宣扬一下。
这个无须我们操心,比勒陀利亚不乏各大报纸的战地记者,这会儿那些记者的电讯也应该传回各大报馆了。易知足边说边起身走到书桌边从抽屉里取出一篇文章,这是我写的一篇介绍马克沁重机枪的文章,惠甫润润色,后天再发。
马克沁重机枪?赵烈文接过扫了一眼标题就不由一愣,《超级武器,马克沁重机枪,当看到马克沁重机枪射速高达每分钟五百发子弹,射程达一千五至二千米,他不由的大为骇然,这些数据是真实的?
当然。否则怎敢以我的笔名见报?易知足笑道:这些数据都是经过多次测试综合得来的,作为世界第一款全自动武器,马克沁重机枪开启了一个全自动武器的新时代,也彻底终结了骑兵时代,遇上马克沁重机枪,骑兵就只能给步兵做饭了。
赵烈文笑道:这句话可谓是点睛之笔,得加进去。
易知足点了点头,随即话头一转,给马普托汤灶生发报,严加提防,英军在比勒陀利亚战败,颜面大失,极有可能会急于在马普托扳回些颜面。
比勒陀利亚已经开通有线电报,但却是军管,本身就是部队架接的线路,一般情况下根本不对外开通,大败英军之后,在向易知足报捷之后,才对滞留在比勒陀利亚的战地记者开放。
在易知足接到捷报的半个小时后,大清几家面向全国发行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几大报社几乎是同时接到了从比勒陀利亚发来的电报通讯——比勒陀利亚大捷,南洋海军陆战队以少胜多,马克沁重机枪杨威南非!
股票交易大厅,下午一开盘元奇就高调强势托市,股指迅速企稳反弹,并且逐步走高,所有股票尽皆飘红,稳步反弹,这种情况下自然没人愿意抛卖,都惜筹观望,而急于入场的则不断的提高买价,推动股指展开一波强劲的反弹,尽管盘面局势一片大好,但成交量却是极小,因为基本上没有卖盘。
距离收盘的最后半个小时,情况却是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开始是突然在高位上涌现数额巨大的卖盘,在被迅速的吃掉之后,接着又是一笔,这种情况持续了不到五分钟,一笔接着一笔的大卖盘接连涌现,见的这情形,交易大厅里一片哗然。
很显然,不可能是元奇在边拉边抛,这个时候元奇不可能做这种事情,而且操作手法也不会如此拙劣,如此大的卖单出现,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有资金规模很大的经纪所在抛售,随后引起其他经纪所跟风抛售!
见到这种情况,原本还因为买不到股票而担心发愁的投机者不由的心惊胆战,纷纷迅速的撤下已经挂上的买盘,即便是再迟钝的人现在也反应过来,肯定是出了重大的事情。
然而就在交易大厅里的人们惊疑不定,议论纷纷的时候,所有数额巨大的卖盘不论价格高低,都被迅速的一扫而空,尤其是元奇银股,价格直线拉升,径直以三千万的超级大单推顶,强行封涨停!
这种极为罕见的大手笔的多空激烈交锋,令的交易大厅里一众股民目瞪口呆,很明显,是元奇再度出手了,看的出来,元奇托市的决心很坚决,而且资金量也巨大。
对于信息不对称的股民来说,跟庄尤其是象元奇这种堪称巨无霸的大庄无疑是最为明智的,这实际上也是在股市摸爬滚打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见的元奇坚决做多,原本心生退缩和尚在观望的众多股民都不再迟疑,纷纷进场。
比勒陀利亚大捷,首先说明了一个实事,大清和英吉利在南非已经爆发战争!一些经纪行对战争结局抱着悲观的态度,尽管大清取得了一场陆战大捷,但不能就此说明大清有赢得这场战争的希望,毕竟最终决定这场南非战争的不是陆战,而是海战!
出于这点判断,这些经纪行才做出决定乘着元奇托市的机会,尽快清空所有的股票。当然,也有不少经纪行认为大清最终能够赢得这场战争,元奇从组建团练到成军,到取代八旗绿营成为大清的主力军,打了大大小小无数一仗,从无败绩,既然敢于在南非与英吉利开战,必然是有所依仗!
这次在比勒陀利亚亮相的新武器——马克沁重机枪也让他们增添了不少信心,陆战有新武器,海战难道就没有新武器?据说,比勒陀利亚大捷的关键就是重型陆战炮,这至少说明大清的火炮要优于英吉利,凭什么就对大清没有信心?
见的元奇态度坚决,直接将作为龙头的元奇银股封涨停,这些经纪行也不再犹豫,跟着进场与元奇争夺筹码。
在距离停盘的十多分钟里,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范围大规模的换庄就此拉开,成交数额之大,速度之快,都是极为罕见的,到的停盘,已有十多只股牢牢的封在涨停,股市全线飘红,沪指从大跌七十多点变成暴涨一百三十多点,以至于停盘之后,仍然有许多股民不愿意离开,意犹未尽的议论着,探讨着这从未见过的景象。
号外,号外,清英开战已成定局!
号外,号外,南非开战,比勒陀利亚大捷!
股市停盘不久,大街小巷就响起了一连串的卖报声,动作迅速的《沪报以最快的迅速推出了号外,及时报道比勒陀利亚大捷,由战地记者撰写的通讯稿远不是冯子才干巴巴的捷报所能比的,将比勒陀利亚的那场战事记叙的活灵活现。
所有的号外瞬间就被抢购一空,整个上海都为之轰动,争论猜测了几个月的南非战争终于还是爆发了,而之前一直誉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英吉利居然和法兰西一样都是银枪蜡样头,将近四万大军攻打只有六千兵力防守的比勒陀利亚,居然还败的如此之惨,而且那比勒陀利亚连一般的县城也不如,连城墙都没有。
消息传开,元奇银行总行以及各大小分号外排的老长的兑换纸钞的队伍登时就散了一半还有多,既然英吉利徒有虚名,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又有什么必要非的遭罪兑换现银?纸钞实则比现银方便的多。
当然,也有人坚持排队兑换,毕竟对于这场战争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的看法都不一样,而且真金白银确实更令人省心安心。
次日,上午,英国驻沪领事馆,二楼办公室里,詹姆斯诺斯科特一边喝着红茶一边翻看着一张证券报,相比于南非的战事,他对上海的股市更有兴趣,元奇昨天托市的行为比上一次更为明显,而且效果也出奇的好,虽然他认为这有悖于自由竞争精神,但不得不说,这么做确实有利于稳定股市。
只要元奇不倒,清国的股市就很难崩溃,而且外国资本也很难恶意做空打压清国的股市,与元奇抗衡,实则就是与整个清国抗衡,没有哪家有如此大雄厚的实力,不过,清国的这种模式,却是没人能仿效,这元奇纯粹就是一个怪胎!
笃笃笃轻轻的敲门声响起,随即,领事麦华陀推门进来,一脸抱歉的道:很遗憾,有关比勒陀利亚的情况,可能要明天才能得到明确的回讯。
没有我的电报?詹姆斯问道。
我想,应该也要等到明天。麦华佗说着从办公桌上的雪茄盒里取出一支雪茄在他对面坐了下来,他心里也很郁闷,比勒陀利亚的战事清国都传遍了,英吉利驻华的公使领事却还没收到确切的消息。
他不清楚,一旦两国宣战,他们会否撤离回国,按照惯例,两国宣战,是肯定要撤离的,但清国却是公然承诺,任何情况下都会保证外籍人员的人身自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而且英清两国的经济和商贸太过密切,真要撤离,想要再恢复就太难了,法国俄国美国德国等哪一个不是巴望着英清开战,好趁虚而入取代英吉利在华的地位。
比勒陀利亚战败,这事肯定不会假。詹姆斯缓声道:我决定暂时停止兑换白银,继续下去已经没有意义。
早该收手了。麦华佗闷声道:到目前为止,元奇所展现出来的实力只是冰山一角,从金融经济方面打击清国,这不现实。
詹姆斯笑了笑,道:我倒是对那位元奇大掌柜,镇南王,很有兴趣,这是一个极度矛盾的人,能不能引见一下?
极度矛盾的人?麦华佗点燃雪茄喷出一股烟雾,这才摇了摇头,很难,他轻易不见外人,就是我都很难见他一面。
笃笃笃的敲门声响起,他打住话头,道:请进。
一个参赞拿着一份电报进来道:詹姆斯先生,您有份来自开普敦的电报。
接过电报拆开扫了一眼,詹姆斯轻声道:内皮尔在比勒陀利亚战败,损失惨重。驻泊在西蒙军港的舰队主力正在集结。顿了顿,他接着道:我想目标应该是马普托。
略微沉吟,麦华佗才道:不对,若是打马普托,应该先向清国宣战。
詹姆斯斜了他一眼,清国宣战了吗?说着,他指了指桌子上的报纸,报纸上只是刊载了一份声明,清国与德兰士瓦签订有安全保障条约,从头至尾,报纸上就没出现国宣战的字眼。
顿了顿,他接着道:你再想想,为什么清国之前要公开宣布,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保证外籍人员的人身自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麦华佗愕然道:你是说,不宣战?
我想,如果元奇不是为了要稳定股市,缓解挤兑的压力,可能对比勒陀利亚的战事压根就不会报道。詹姆斯缓声道:不宣战对两国都有好处,毕竟战争不是在两国本土爆发,
而是在南非一个不属于大不列颠,也不属于清国的海外领土的小国爆发,有什么必要宣战?
作为外交官员,麦华佗对于这种情况一时间很难接受,两国互不宣战,却在南非大打出手,这算什么事?
不过,话说回来,不宣战确实对于两国来说都是好事,一来不会严重破坏两国邦交,二来,两国的外交官员商人留学生等都无须撤离,合作的工程项目甚至是商贸都可以不中断。
其实直白的说,这场战争就是两国为了争夺德兰士瓦的金矿,双方谈不拢,打上一场,谁拳头大归谁,如此一想,他心里也就释然了。
第九百五十四章 坚守十日
南非,东海岸,马普托。
随着清英两国在比勒陀利亚正式交战的消息传来,马普托的气氛就紧张起来,大量的修建铁路和港口的机器设备和技工开始陆续向那内陆转移,原本不愿意离开的黑人见这情况也意识到处境的危险,纷纷开始撤离,整个马普托人心惶惶,一片兵荒马乱的景象。
马普托东北方向距离海岸十余公里外也有一片纵横交错的战壕,这里是陆战队设置的第二道防线,这道防线的设立既是为防止英军远道登陆围攻马普托,也是为第一道防线失守预留的另一道防线,既可以坚守也可以掩护主力后撤。
汤灶生纵马沿着阵地外围的铁丝网跑了一圈,到的阵地入口处才勒马停了下来,时间有些仓促,这道防线的防御工事自然是有些差强人意,不过这里已经远离英军舰炮的射程,凭借着这道防线和武器优势,阻拦英吉利陆军已是绰绰有余。
旅长,是否要进去?跟随在后的亲卫请示道。
不了。汤灶生说着拔转马头,回指挥部。
回到城内指挥部,汤灶生前脚进的作战室,参谋长江八巷后脚就跟了进来,校长来电,英军驻泊在开普敦的舰队已经离港北上,目标应该是马普托。
来的好快。汤灶生边说边端起茶缸灌了大半杯凉茶。
江八巷缓声道:英军在比勒陀利亚载了个大跟头,自然是急于来马普托扳回一局。
汤灶生冷哼了一声,还真把咱们当软柿子了。
你看看。江八巷将电报递过去道:校长指示,让我们务必坚守到腊月二十五,也就是二月十二日。
国内发生大范围大规模挤兑风潮的事情,汤灶生也知道一些,腊月二十一,国内各衙门封衙,证券交易所停盘,腊月二十四,则是元奇银行关门歇业的日子,看来比勒陀利亚大捷只是缓解了挤兑的压力,如果马普托失守,可能又会爆发大规模的挤兑。
江八巷缓缓说道,英军舰队明天中午之前就会抵达,也就是说,我们要坚守十天。
十天而已,完全没问题。汤灶生不以为意的道:依仗着这两道防线,咱们就是坚守到铁甲舰队抵达,也问题不大。
听的这话,江八巷一愣,他是真没想道对方会如此乐观,铁甲舰队预计应该在三月底四月初才能抵达马普托,咱们能坚守那么长时间?会不会太乐观了?
汤灶生看了他一眼,道:那你是何看法?
英军急于挽回颜面,攻势必然凌厉,第一道防线能够坚守十天就算不错了。江八巷语气沉重的道:第二道防线,估计最多也就能坚持大半个月,这还必须是以极大的伤亡为代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