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动战国的小蝴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言经纶
“晋阳君不必如此,你的心意寡人心中甚为明白,当得起寡人的夸赞。诸位大臣可还有事想要奏禀,趁着晋阳君在此尽管说来。”
赵王满话音刚落,刑部尚书善阳君赵霍就站了出来奏禀:“启禀大王,河间郡郡守冯无无视国家律法,于河间郡横行无忌。此乃冯无在河间郡所犯罪证,还请大王一观。”
赵括看了一眼善阳君,情知这是赵霍准备在地上继续树立刑部的威信,要让刑部秉公执法深深的刺入到赵国每一个官员的心里。
这也是赵括之所以愿意和善阳君握手言和的原因所在,赵霍之前虽然有向上之心,但是作为司寇向来都是不偏不倚,而且不仅严于律己,还能规束手下。
这样的一个人简直就是为刑部这个衙门而生之人,赵括相信善阳君赵霍肯定能够在这个位置上震慑每一个赵国官员。
空仓看了一眼赵括,却发觉赵括并没有什么恼怒之意,连忙跑下来接过赵霍的奏书交予赵王满。
当然这都是走一个过场,如何处决还是要看赵括此时心中作何感想。
看着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了自己身上,赵括遥遥托说道:“善阳君既然有河间郡守冯无的犯罪的证据,本君自然支持善阳君所为。不过涉及地方官员,刑部可与吏部共同审断此案。若是冯无确凿无疑,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吏部尚书莫正宙耳边听到赵括点名,立刻出声说道:“如此甚好,而且吏部将河间郡圈定为察举选官之地,自然不能出现知法犯法的郡守。”
莫正宙的回答让所有人心头一凛,很明显这是赵括站在了赵霍这一边。
想起刑部在邯郸让人谈虎色变的情况,所有人不自觉的缩了缩脑袋,唯恐善阳君的目光转向自己身上。
刑部尚书赵霍的奏禀对于赵括来说只是一个开胃菜,他的目光随即转向了默然不语的毛遂身上。
毛遂一见到赵括的目光,立刻明白了现在就该御史台前去表演了。
在他的示意之下,御史台六大监察御史之一隆盛就站了出来,高声说道:“启禀大王,臣下弹劾赵前在邯郸鱼肉百姓、无法无天,此乃臣下弹劾奏书,呈交大王一观。”
隆盛话音刚落,另一位监察御史朱南再次站了出来:“启禀大王,臣下弹劾翰林院右学士楼昌贪污受贿,又与逆臣赵滨勾结之嫌疑,此乃臣下弹劾奏书,呈交大王一观。”
另一位监察御史岳冈也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启禀大王,臣下弹劾赵宁又与逆臣赵祺勾连之嫌疑,此乃臣下弹劾奏书,呈交大王一观。”
御史台的监察御史接二连三的弹劾,而且都将矛头直指赵国宗室,让这些官员全都看傻眼了。
他们也是参加过几次廷议之官员,从来没有见过御史台会有如此大的动作,要说背后没有赵括示意,打死他们都不信。
赵王满看见案几上如此多的竹简就头大,连忙低声嘱咐空仓:“去,把这些弹劾奏书全拿到寡人亚父那边,让亚父做决定。”
空仓赶忙抱住竹简跑到了赵括的身旁,将六卷竹简全部放在了赵括身前的案几上。
赵括看了一眼赵王满,随手抽出一卷来仔细的看了起来。
众位大臣全都不敢打扰赵括,一时间整个大殿居然陷入了莫名的沉静之中。
良久之后赵括才从竹简中抬起头来,举着手中的竹简严肃的说道:“弹劾赵前的奏书为谁人所为”
听到赵括点名隆盛立刻就站了出来,施了一礼说道:“启禀相国,此乃下官所为。”
“尔之奏书之中只有所弹劾之人赵前的罪状,本君且来问你,可有证据乎”
结果赵括刚刚说完,就见隆盛梗着脖子说道:“回禀相国,无有证据!”
赵括顿时大怒,将手中的竹简狠狠的扔到了案几上,清脆的声音在静谧的大殿中格外刺耳。
“混账,无有证据竟然敢弹劾吾国宗室成员,谁给你的胆子!来人,给本君拿下!”
赵括的突然暴怒让所有官员都懵了,在他们看来毛遂可是赵括嫡系中的嫡系,御史台出面弹劾宗室之人岂能没有赵括的示意。
不过看着赵括怒发冲冠的样子,似乎又不是那么一回事,就好像毛遂突然要在这个时候与赵括决裂。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端坐主座的赵王满,除非毛遂有赵王满的授意,难道说这个年幼的大王已经对事事插手的赵括不满了
“相国且慢动手。”当看来王宫侍卫已经在赵括的吩咐下准备锁拿隆盛,毛遂这才慢条斯理的开口说道,“敢问相国,吾御史台可曾有错”
赵括长笑一声,盯着毛遂说道:“尔等御史无有证据竟然敢弹劾宗室之人,竟然还能强词夺理说自己无错”
毛遂对于赵括的愤怒视而不见,低垂着眼帘说道:“回禀相国,在下官看来,御史台无错!”
听到毛遂的话,赵括表现得更加愤慨了,给人的感觉恨不得诛杀毛遂此獠:“哼,本君倒想听听毛大夫如何给御史台辩解,若是说服不了本君,休怪本君无情!”
第269章 设立官学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扇动战国的小蝴蝶 ”查找最新章节!
毛遂并没有惧怕赵括的“威胁”,而是平静的说道:“敢问相国刑部职责又是如何”
“自然是管理刑罚,审理案情,本君之前安置六部之时已经讲得明明白白,毛大夫可还有什么疑问”
“既然刑部负责管理刑罚,又何须吾御史台越粗代跑大王和相国设立御史台,自然是希望广开言路。若是吾等御史台弹劾某人还需要去搜集证据,敢问相国御史台又如何为大王广开言路”
赵括皱起了眉头,看着毛遂说道:“就算如此尔等也不能捕风捉影,仅凭一己猜测就去弹劾朝廷官员。”
毛遂摇了摇头,直接否定了赵括的说法:“回禀相国,下官窃以为由御史台弹劾,再由刑部审查方为正理。大王和相国在设立御史台伊始就明告下官,为广开言路御史台中人即可风闻言事。”
“今次吾御史台不过是遵从大王和相国之令履行职责罢了,在下官看来隆盛并没有任何过错,相国又何必要处置御史台监察御史呢”
毛遂的一番话让朝廷上下所有的官员都耸然一惊,御史台若是不以言获罪,那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御史台下的监察对象。
出仕官场谁还没有半点自己的私心,若是监察御史们都可风闻言事,那可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所以毛遂刚刚说完,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赵括的身上。
若是赵括下令处置了监察御史隆盛,那么就证明毛遂的这一套说法并没有获得赵括的认可。
若是赵括将所弹劾的赵前、楼昌、赵宁等人交予刑部审断,那御史台就会瞬间在朝中威望飙升,甚至不弱于闻之色变的刑部。
“毛大夫之言倒是警醒了本君,为大王广开言路计,确实不能处置隆盛。那就将弹劾之人赵前、楼昌、赵宁等交予刑部审查,若是却有其事就由国法处置。”
说完赵括站了起来,虎目环视着四周说道:“今日本君就给御史台立下规矩,准许尔等风闻言事,属实者嘉奖,不实者不罚。”
毛遂立刻躬身施礼,平静的说道:“多谢大王和相国体谅御史台。”
所有的朝臣这个时候才回过味来,什么御史弹劾宗室赵括暴怒、御史大夫毛遂与晋阳君赵括决裂,统统他喵的是一场戏。
这就是由赵括背后授意,在朝堂之中树立御史台的威信,让刑部和御史台两把铡刀时刻悬在众人的头顶。
他们但凡有什么大的纰漏或是违反国法之举,就会被刑部和御史台盯上打死。
当然这只是朝中一小部分人的想法,通过招贤令招揽而来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心中有大抱负、大理想之人,自然能够看出这般举动的好处来。
等到毛遂退后之后,赵括回身向赵王满施了一礼:“回禀大王,臣下有事启奏。”
“晋阳君可直说无妨,寡人听着呢。”
“启禀大王,臣下观吾国宗室之人多有作奸犯科之辈,自觉甚是伤心。以臣下之见,当在唐院士统领下翰林院开设国子监,邀请闻名天下之百家学者在国子监讲学。无论是宗室子弟亦或是官员子弟但凡适龄者,皆可在国子监学习,敢问大王意下如何”
“晋阳君此举大善,臣下以为当可以施行。”最先站出来赞同的乃是刑部尚书赵霍,他家那位小儿子平日里仗着自家祖父的威望游手好闲。
而他自己也因为公事繁忙,疏于对自家幼子的教育。若是有了赵括口中的国子监,赵霍相信自己幼子定能幡然悔悟。
户部尚书虞卿在赵霍说完立刻开口说道:“臣下附议,国子监教习加上察举选官制度的完善,足以保证人才源源不断的留在吾国朝堂,臣下以为相国这番举动足以铭刻千古。”
赵括已然尽数掌控赵国政坛,他亲自提出来的谏议自然没有人敢去违背。
再加上此举很明显就是给宗室之人一个愿景,毕竟刚打了人家一棒子,自然需要给人家一个甜枣。
在赵王满的默许下,赵括的提议很快通过了下去。此事就交由户部和翰林院统一筹划,估计到明年五月即可顺利施行。
一场廷议随着赵括的最后一项奏禀之后就落下了帷幕,眼见众大臣皆没有需要奏禀的事情,赵括对着空仓使了一个颜色。
“若是无事众大臣可以退下,大王尚需要休息。”
“臣下告退。”
众人这个时间也没有什么需要奏禀的事情,转身离开了廷议的大殿。
而毛遂、虞卿、李牧这些人自然而然的走在了赵括的身边,看看自家君上是否还有什么吩咐。
赵括低声笑道:“今日毛大夫可是出尽了风头,这一次相信无人胆敢忽视你这御史台了。”
“君上说笑了,下官不过是顺着君上的意思行动罢了,真正让他们害怕的其实还是君上的威望。”
“大家看看,毛大夫都学会拍马屁了,以前可不多见呐。”
众人纷纷大笑,等到众人的笑声慢慢停止的时候,赵括接着开口说道:“李牧,兵部的整兵事宜要在暗中进行,邯郸中各国的探子不计其数,千万不可打草惊蛇。”
“下官明白,对于魏国准备动兵一事所有兵部只有左右侍郎姜盛和魏晨清楚,吾等自然不会外传。”
“你自己把握就好,对了,赵晔那孩子不错吧”
听到赵括提起他的儿子赵晔来,李牧抽了抽嘴角:“君上这不是看吾笑话嘛,以君上的兵法韬略何须再让少君拜到下官的名下,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
“呵呵,这可是吾家晔儿亲自求到本君这里的,估计是仰慕李尚书灭一族的事迹吧。”
“君上就不要折煞于吾了。”
赵括和虞卿、李牧四人出了王宫大门,突然对四人施了一礼说道:“本君有几位襄助真是荣幸之至,还望今后各位不吝赐教!”
赵括突如其来的这一手让虞卿等人猝不及防,连忙回礼说道:“君上说得哪里话,君上为吾国竭尽心力,吾等自当誓死效力。”
“多谢诸位,有本君一日,诸位地位就会如磐石一般稳固!”
第270章 元日来临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扇动战国的小蝴蝶 ”查找最新章节!
随着十月一点一点的流逝,十一月份的来临,赵国都城邯郸的所有人都开始准备起即将到来的元日。
赵国因为自诩晋国嫡支的关系,这些节日基本都是遵循了晋国遗留下来的日子。
而在周礼当中是以农历十一月作为正月,也就是一年最初的开始。
相比后世对于春节的重视,先秦时代向来都是认为春节乃是不吉利的日子。
所以他们会选择在这一天去进行驱鬼僻邪,来祈求自己明年可以顺顺利利。
而在晋阳君府上,赵括正带领着赵菡和自己的四个侍妾在府中用桃木制作神荼郁垒的神像。
他们需要在十月三十这一天将桃木制作的神荼郁垒挂在府门两侧,用这两个桃符去镇压可能在十一月初一为祸人间的鬼邪们。
而在元日当天赵括还需要和赵王满一起带领着群臣前往邯郸城外的傩神庙当中观赏傩舞、祈求上天赐赵国一年可以风调雨顺。
至于为什么要在元日当天举办傩舞,就是为了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很快就到了十月三十这一天,赵括将制作好的神荼郁垒神像交给了田仨,让他挂在府门之外。
而整个晋阳君府也在紧张的准备当中,毕竟明日就是元日了,赵母要带领着晋阳君府阖府上下祭祀先祖。
对承袭了周礼的赵国人来说,但凡涉及到祭祀就没有任何的小事,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
赵括好奇的看着府中的一切,上一次赵国元日的时候,他正好在代郡领军,就已经错过了一次先秦时代的春节。
这一次他自然想要看看先秦时代是如何渡过这个节日的,但是只是看了一会他就有些头疼。
关于这些祭祀的礼节也太多繁琐了一些,根本就不适合他这种后世的现代人。
而赵括的弟弟赵牧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忙前忙后的操劳着。
赵括当然也乐得清闲,偷偷返回到自己的小院当中,躺在坐塌上闭上了双眼假寐。
这边忙了一圈的赵菡见到自家夫君正惬意的躺在坐塌上,赶紧快步走了过来:“夫君,大家都在忙前忙后,你怎么如此这般”
赵括睁眼看了一下赵菡,顺手就将她搂在自己的怀里:“夫人也莫要操劳了,还不如陪为夫小睡一会。”
“哎呀,赶紧放开妾身。这要是一会阿姑进来了,这样成何体统。”
“放心,每年这个时候娘亲都要事无巨细的掌控全局,根本没有什么时间来为夫这里。”
赵括没有听从赵菡的意思,而是紧紧的将他搂在怀里,将脸颊埋入到赵菡的秀发当中。
赵菡挣扎了一番,眼见自家夫君根本没有放手的意思,最后还是乖乖的躺在了赵括的身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