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生存危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沣
第697章 道法自然!
论起吊书包么,在场的这帮勋贵子女,怎么可能跟全属性文曲星相提并论何况还是文武双曲星!不过现场的学生,根本不在乎孙大将军讲什么,只要他开讲,就有无数的学生愿意听。当老师最欢喜的时候,就是成为学生的偶像,前世的孙老师差零意思,今生他做到了。“顺安城之战中,安南人占据绝对优势,我军一万五千将士,面对五十万大军。我军看似孱弱不堪,实则掌控安南王室,让勤王军队进退失踞。”安南一战,已经成为一个传奇,民间各种版本的传故事,早就把孙大将军传的神乎其神。但是孙大将军自己讲解,这还是第一次,学生们很想知道全景解读。一万五对五十万,换一个人领军,恐怕被遮蔽日的军营吓尿了,怎么可能有勇气打仗孙大将军却战而胜之,还是全歼对手,这是一次经典的以少胜多战役!铭公子娓娓道来:“当我们从海岸登陆作战,一举夺取王城,就已经注定成为战争的主人,随后的胜利不言而喻。”攻城战、野战和守城战,然后是袭营战,再之后是反杀,这一系列的手段,还真是艺术化了!女学生一个个听的俏脸通红,仿佛她们置身战场,面对数十万的敌军一般紧张。再看讲台上的孙大将军,却如茨轻松惬意,仿佛那不是一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战,而是一次春季赛马!这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当时看到敌军设营之处弊端,查阅古籍判断当地气候变化,设定水攻为上。然后我军夜袭安南水师,扫清水淹七军最后一个障碍,随后在山中布置。”太子朱慈烺忽然站起来:“对不起老师,我想请问,气候变化真的可以做到预判吗”咦不简单啊!其他人都像是在听热闹,太子殿下却注意到关键点,没错这一战的关键不是人!不是孙大将军如何勇猛,不是三军用命令行禁止,也不是安南人战斗力如何渣,最关键的恰恰是那场台风!确切的是台风带来的强降雨!这一点其他人居然没有注意到,实话孙铭还真有点失望。铭公子点点头:“老子有云:有物混成,先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地母。故而行事当人法地,地法,法道,道法自然。”朱家人本就信道,现在孙大将军用老子学,让朱慈烺听的有滋有味。不到十岁的娃娃能懂吗孙铭不相信:“老子的话大而化之,其实简单来就是,气候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我们抓住这样的规律,自然就能借东风为我所用!”狂啊!这位居然自比诸葛孔明,那可是智慧如海的人物,孙大将军真的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么细细想来,诸葛丞相一生功绩,似乎除了新官上任三把火,其他的还真是乏善可陈。赤壁之战诸葛亮是打酱油的,有他没他那一仗都要打,七次北伐似乎算不得成功。“比方四季变换,比方南方的梅雨季节,比方北方的开江风和落叶风,这些气候现象每年都会出现,这就是科学规律。”&n
第698章 太子有请!
孙铭笑笑:“第一关之战,金人妄想以送亲名义叩关,带十二万精兵送亲,是送亲还是侵略不言而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军料敌机先,为保证行动的隐蔽性和突然性,抢先一步从城子峪关绕道第一关外埋伏。”“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我们放过送亲先锋,就是金人三千重装步兵,随后灭杀支援部队重装骑兵,后续部队攻城部队,最后才是炮轰中军!”每一次听孙大将军讲战例,都让学员们心潮澎湃,每一次都纷纷亲临战场,亲身感受战火硝烟!“孙子曾: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此次远征沙俄人,夜袭伏击千里突袭,每一次战斗都料敌机先,这才是战争的艺术!”哗哗哗!全场掌声雷动,战争的艺术啊!定远侯世子邓甫志大吼一声:“大将军威武!”“大将军威武!”“大将军威武!”全场喊声一片!半晌孙铭双手下压:“其实我更希望,是我军对敌军超越时代的装备碾压,而不是人数和战术的碾压。”铭公子想起: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如果有可能,他想要把加特林机关枪搬上战场。战略战术固然是一种艺术,但是如果军事工业足够强大的话,简单粗暴的战斗方式,才是军人喜欢的好吧!这些却没有办法跟学生们:“只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工业支撑,我们的军队才能强大,我们的国家才能安定祥和!”浏河山基地没有了,明军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后勤基地,也许以后都不会有了。实话遇上朱由检这样的老板,真的很打击积极性,一次次让人失望,最终累积到绝望。他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换做前世的孙铭,真挺同情朱由检,也认为他是一个被亡国的好皇帝。真正到了这个时代才知道,朱由检才是大明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就像一个娃娃掌控机关枪。孙铭轻叹一声:“军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靠那些官老爷不行,靠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谈的儒生不行!”“只有靠在场的各位,因为你们学习的就是未来的科学,是超越时代的知识。”“能不能学以致用,促进华夏民族的科学技术快速崛起,超过欧洲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一切都要看各位!”没想到,孙大将军对自己有如此高的期待,在场的学员们越发激动,那是被认可的满足感和骄傲,肯定他们的是孙大将军啊!“所以请各位尊重每一位老师,因为他们能让各位学到真正的本事,不管是化学还是物理,包括数学、生物、地理,都是科技进步的必需品!”这堂课在掌声中结束,孙铭走下主席台,新城侯世子王俭凑过来:“大将军!您的军队还要人吗”啥意思孙铭笑了:“本伯的军队一向是战斗在最前沿,你父亲怕是不会让你……”&nbs
第699章 争鸣
一边长平公主盈盈一福:“见过老师!里面请!”这丫头,居然始终跟在太子身边,一直在孙大将军课堂上听课,不是应该在宫内的么孙铭回个礼:“公主殿下请!太子殿下请!”老师的身份不假,但是学院的老师,跟詹事府的老师,完全是两回事,皇室认可皇帝钦定的老师。按照孙大人现在掌握的信息,崇祯皇帝钦定太子讲读侍班官四员:礼部侍郎顾锡畴、詹事姚明恭、少詹事王铎、屈可伸。讲读官六员:礼部侍郎方逢年、石谕德、项煜、修撰刘理顺、编修吴伟业、杨廷麟、林增志。较书官二员:编修胡守恒、检讨杨士聪。侍书官二员:中书黄应恩、朱国诏。真正能被太子殿下当成老师的,实际上只有两位,一个是詹事府詹事姚明恭,一个是文华殿大学士——空缺!现在太子殿下当着众人面,居然主动对孙铭执弟子礼,周边詹事府各位做何感想男人一旦吃醋,就没有女人什么事了,特别是这个时代多少人羡慕嫉妒恨,那是真的可以杀饶!看看吃瓜群众杀人一样的眼神,就知道他们心中多大的恨意!只是这帮儒生,还真拿苦兀伯没有办法,而孙铭也不在乎别人怎么想,跟随二进入詹事府。幸好是詹事府不是文华殿,也就是传中的东宫,否则那些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估计都能把孙大将军杀死几次。房间内已经摆下宴席,这是早有准备么朱慈烺和公主一起:“先生请上座!”开什么玩笑!孙铭很清楚,现在他上座会造成多少麻烦:“太子殿下君臣之礼不可废,二位殿下请上座!”二人几番谦让,孙铭坚辞不受,太子殿下只好退而求其次:“老师这边请!”咳咳咳!原本礼部侍郎顾锡畴应当为尊位,现在太子殿下引导孙大将军上座,谁也不敢跟孙某人争啊!孙老师稍一刻起:“各位请坐!本人来詹事府乃是客人,倒是占了顾大饶位子,还请见谅!”见谅顾锡畴冷哼一声,这种鸠占鹊巢的事情,是万万不会原谅的。詹事府詹事姚明恭,脸上像是被人欠了八万贯一般:“应该的!主随客便么!”你是这里是你的主场呗孙铭也不在意,拿起酒杯向朱慈烺:“微臣敬太子殿下一杯!祝太子殿下鹏程万里,心想事成!”你当是春节拜年呢马上端午节了,跟过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你这是过糊涂了么顾锡畴怎么看孙大将军都不顺眼:“太子殿下还,不方便饮酒,苦兀伯有点过了!”朱慈烺倒是没所谓,孙铭笑了:“太子殿下可以以茶代酒,也可以畅饮果汁,谁敬酒一定喝酒的殿下您请!公主殿下您请!”少詹事王铎殷勤的为二位殿下倒上茶水,两位殿下齐齐举杯向孙铭示意,随即一饮而尽!别管是酒还是水,如此给面子还真不常见,两位殿下年纪不大,谱不!少詹事屈可伸都有点羡慕了,孙铭却没工夫搭理别人,他拿起筷子夹菜就吃,完全不管别人怎么想。&nb
第700章 打脸!
孙大将军微微一哂:“还自己不是夸夸其谈么清谈误国就是各位!”什么叫清谈误国顾锡畴勃然大怒:“苦兀伯请注意你的言辞!如此贬低儒学,别忘记自己的身份!”呵呵!怎么可能会忘记孙铭直视老顾:“我跟各位不一样,我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吸收儒学中的营养,摒弃那些没有意义的之乎者也!”姓孙的太狂妄了,顾大人很想反驳,只是苦于没有足够的弹药啊!孙大将军却是越越来劲:“太子殿下所学,乃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学,囊括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治国理念,各位不懂可以去听听,切莫做井底之蛙!”打脸啊!被孙大将军狠狠地打脸!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叫做是井底之蛙了!各位大人脸色异常难看,忽然发现自己错了,如果对所谓的科学有所了解,也不会被人怼的哑口无言。翰林院修撰刘理顺轻咳一声:“苦兀伯何必咄咄逼人儒学乃是大明国学,谁敢反对或者,孙大人想要违背祖制”忘鞍!拿祖制话算什么本事大明王朝各种祖制多了去,当初朱元璋还没传位给朱棣呢!这个有意义么孙铭冷笑道:“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泥古之士,学者患之也。礼贵从宜,事难泥古。语学术则泥古而不通,语才艺则执一而无取。”又又又开始吊书包!姓孙的不愧是状元郎,简直是张口就来啊!他的第一句“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出自《宋史刘几传》。第二句“泥古之士,学者患之也。”是欧阳修《笔驷不及舌》。第三句“礼贵从宜,事难泥古。”乃是王安石《乞皇帝御正殿复常膳表》之二。第四句“语学术则泥古而不通,语才艺则执一而无取。”是方孝孺《上蜀府笺》之三。论引经据典,全属性文曲星孙铭,从来没有让对手失望过,各位倒也都是博学之士,此刻却被孙大人堵得不出话来。编修吴伟业摇头晃脑:“泥古有何不妥违逆祖制乃是大罪,孙大将军真的想要挑战祖制吗”你缺心眼吧孙铭气乐了:“有些祖制必须遵守,有些祖制却时移世易,难道这点道理都不懂么”编修胡守恒轻咳一声:“此言差矣!祖制乃先人制定,孝道乃是大明立国之本,忤逆祖制就是大不孝!”还真是泥古不化,孙铭冷冷道:“夏虫不可以语冰!跟你等阐述治国之道,简直是对我智商的羞辱,还是谈点家乡美食吧!”詹事太监方拱乾记录今日所谈一切,这些都是要呈递给崇祯皇帝的,特别是孙大将军的话,更是皇上陛下亲自暗示过的。顾锡畴冷冷扫一眼孙铭:“此乃詹事府不是酒楼!难道孙大人自己不孝,想要置太子殿下于不孝的境地吗”孙大人自立祠堂,被很多人诟病,他数典忘宗,为了一己之私不肯回归孙家祠堂。只是这帮人错了,孙铭冷笑道:“在本座看来,大地大娘亲最大!难道各位只知有父不知有娘就因为你们的父亲能提供更好的帮助吗”&nb
第701章 做老师,他还是称职的!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末之生存危机 ”查找最新章节!
这么一点事,需要绕这般大的圈子,崇祯皇帝一点都不大气,爽快一点能咋地
害怕自己跟他要束脩么居然跟自己玩儿套路,身为皇帝,没有一点上位者的心胸。
看不起朱由检!孙铭站起身:“如此微臣告退!殿下有事随时找我,铭倧随传随到,请留步!”
两位殿下一直送到门口,直到孙大将军骑马离开,太子殿下和小公主才被护送进宫面圣。
午餐时间,崇祯皇帝居然还在批阅奏章,不得不说这位是一个足够勤勉的人。
当企业老总不行,当员工足够勤恳,属于老黄牛型干部。
问题是你勤勉可以,前提是需要走在正确道路上,否则只能是越做越错,越错越多!
见二小进来,崇祯皇帝终于放下手中朱笔,拿起手边的粥碗喝一口曼声问:“去见过苦兀伯”
两小规规矩矩站在一边,朱慈烺轻声道:“见过了!在詹事府见的,苦兀伯答应辅导儿臣功课。”
本就是很自然的,崇祯皇帝不相信,孙某人有拒绝太子殿下的勇气,再说这件事好处多多。
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当太子殿下的老师呢,一字之师也是老师,有没有名份重要么
在朱由检心目中不重要,皇上看向詹事太监方拱乾:“苦兀伯如何说”
方拱乾弓着身子:“苦兀伯说随时随地等候召唤,学院、翰林院和家中,随时随地可以去询问。”
嗯朱由检没想到,孙铭会如此的乖巧:“没提到……”
老方自然知道,崇祯皇帝想要问什么:“没有提到东宫,甚至没有提到詹事府。”
某人就是皇帝新衣的本皇,却总以为自己足够聪明,其他人都是傻瓜,不知道他真实的想法。
连一个宦官都知道,孙铭怎么可能猜不到,如此一来崇祯皇帝居然有点小失望,小孙大人居然没有想法么
难不成太子师那么不值钱朱由检放下粥碗问:“姚明恭等人如何说”
方拱乾身子更弯了:“他们不希望太子殿下学新学,言说儒学才是治国安邦之策,燕京学院所学乃是旁门左道!”
旁门左道崇祯皇帝一直闪过一丝厉色,一帮腐儒胆大包天,居然敢说自己让太子学习旁门左道!
这种话题一旦传出去,对太子殿下名声影响极坏,大明王朝好几位皇帝,都是被恶名所累。
而崇祯皇帝却是最在意名声的,包括家人的名声在内:“还说什么”
生气了方拱乾不敢不说:“苦兀伯说,国家大政方针需要数学统筹学和经济学,发展工业需要化学和物理,强军发展军事工业,更是离不开科学知识,说各位大人鼠目寸光,会带坏太子殿下!”
没想到双方交锋如此精彩,这不是简单的新学和入学之争,而是国本之争,是在争取太子的立场啊!
朱由检有点明白了,不是说他的太子师不重要,也不是孙大将军不在意,人家只是不在乎名分。
方拱乾继续道:“项煜说燕京学院的知识,是匠师的学问不是治国安邦之策。苦兀伯质问之乎者也和八股文,如何平复西南土司叛乱!”
如果孙铭在场,都会佩服方拱乾,身为宦官还真不容易啊。
只是在边上偷听一次,就能完美复述双方的话,这位比冯蘅还厉害呢!妥妥的最强大脑!
老方声音平缓不带感**彩:“苦兀伯言说儒生清谈误国,燕京学院的学问,囊括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治国理念,那些大人是井底之蛙!”
连朱慈烺都听傻了,没想到身边的这个宦官,记忆力如此惊人。
要知道,两位殿下都没记住这么多,充其量记住了中心思想。
而方拱乾却是精准复述:“刘理顺说儒学乃是大明国学,小孙大人想要违背祖制。”
一群废物!动辄搬出祖制说话,每一次都被孙某人碾压,就算一群猪,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
沉吟半晌朱由检忍不住问:“那边如何说”
“苦兀伯引用几句古言: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泥古之士,学者患之也。礼贵从宜,事难泥古。语学术则泥古而不通,语才艺则执一而无取。”
苦兀伯还真是用心良苦,崇祯皇帝都不清楚,这几句话的出处何在。
这位劳心劳力,没工夫看那么多书,幸好有人在耳边解读。
“吴伟业说逆祖制乃是大罪……”
哼!崇祯皇帝冷哼一声,这些老生常谈早就腻了,如果可能,朱由检很想把这些误国之臣全都宰了!
方拱乾赶紧低声道:“苦兀伯说:夏虫不可以语冰!跟你等阐述治国之道,简直是对我智商的羞辱,还是谈点家乡美食吧!”
他是真狂!朱由检挥手让方拱乾离开,再度看向朱慈烺:“太子以为如何”
朱慈烺老老实实回答:“大明立国二百多年,儒学还是有贡献的,只是时移世易。当今西方科技兴军,坚船利炮横行大洋,若是不做出改变真的要挨打,沙俄人已经打到家门口了!”
不到十岁的娃娃,都比那帮腐儒明白事理,只是这话更像是孙铭的语气。
这个不重要!朱由检终于有点欣慰:“做老师,他还是称职的!其他人辜负了朕的信任!”
说谁呢最近倒霉的只有周延儒大人,老周已经两上两下了,两次都是因为孙某人下课的。
此时周延儒的确很郁闷,此时他的家中来了一位客人,一个风度翩翩的中年人。
即便四十出头也看不出一丝油腻,绝对是一个老帅哥啊:“阁部何必忧心忡忡”
换做全民偶像时代,这家伙绝对吸引无数阿姨粉啊,没准还能吸引更多的少女粉,真真是太俊了!
这位就是曾经大名鼎鼎的小冯翰林的冯铨,曾经跟东林党人缪昌期搞出绯闻的家伙,他大概是有明一朝,好男风最醒目的一个。
老周初时跟他有同衾之好,后来则更喜欢追逐权利:“还不是孙承宗的小杂种,每次都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偏偏圣上对他欣赏有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