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农女致富攻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陆家小娘子

    “要是算命先生说得对,你三叔早就考上了秀才。”陆氏没好气道。

    说好听点,叫做算命先生,难听点,就是一个江湖骗子。

    反正瞎说就行了。

    准了的话,也是瞎说,鬼知道他跟多少人说了这个。

    总有人瞎猫碰上死耗子。

    不准的话,无非就是骂人一声江湖骗子。

    仅此而已。

    “不一样,给三叔算命的人是个江湖骗子,但是给哥哥算命的,一定是个高人。”许宣认真的反驳道。

    当初陆氏不知道咋想的,就带着儿女去算命,担心遇到江湖骗子,于是就找了县里的一个比较有名的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是有自己的一家店铺的,也算是有迹可循。

    虽然许久不曾去县里了,但是也经常听到算命先生的事儿,应该也是没跑。

    不像是给许三郎算命的先生,人都不见了。

    “那算命先生光知道说好话。”许二郎无语道。

    给许熙算命说他以后会大富大贵,给许阳算命说十三岁到十五岁之间有一道坎,如果跨过去了,此生一切顺利。

    许宣则是说一声绝非池中之物。

    反正好话都说完了。

    陆氏不全信,但是对许阳的婚事是很在意的。

    十三岁到十五岁之间的大坎,大概就是结亲的事儿。

    毕竟女子的坎不多,都说成亲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要是嫁得不好,以后生活必定是不会幸福。

    所以,陆氏千挑万选。

    但是许宣和许熙的,她半信半疑。

    男人让人羡慕的无非就是两种状态,大富大贵,封侯拜相。

    许熙脑子活络,一看便知,说他是大富大贵,原本也没错。

    许宣安静一些,所以说他未来能封侯拜相,也没错。

    反正全靠猜。

    “娘,指不定他说得也是对的呢,就不许咱们家大富大贵”许阳好笑。

    以前家里没有读书人,一直蜗居在乡下,没有盼头,能理解。

    如今不在乡下了,日子也顺利了,有点盼头,也是应该的。

    “行了,我知道,我这不是不给你们压力吗年轻人啊,太累了,我不希望从我这儿,再给你们任何的压力。”陆氏莞尔。

    盼着儿女未来飞黄腾达,是她身为母亲的期盼。

    但是,看着家里每个孩子都很努力,许宣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因为知道入学晚,一直都比别人努力一些,陆氏都看在眼里,也心疼。

    其实于她而言,孩子懂事听话,就已经是很好了。

    &




第130章 搞事
    “表哥这话说得,真的是折煞了我们。”陆氏牵着孩子进门后,道:“这去镇上做生意,无非就是给孩子念书罢了,哪能赚到银子,还比不过你在乡下呢,听说你手里都有十亩地呢,都是好田,好家伙。”

    “哈哈哈,话不能这么说,这乡下种地,也赚不到多少钱,你也知道的,是吧”姜大郎哈哈大笑。

    “还真的别说,你们种田估计拿到的银子更多,要不是因为有孩子在念书,我们可不愿意搬到镇上去。”陆氏半真半假道。

    这镇上做生意,成本不少,就算是生意看着好,但是都是小本生意,未必是会赚到大钱。

    姜大郎也是听人说罢了,他没有亲自去见过,也不知道。

    “你这搬去镇上,也并非是没有好处,闺女的婚事定了下来了吧听说对方还是个秀才呢,以后就成了秀才娘子了,有姐夫带着,以后你家小儿子也能考得好吧”姜大郎说完话,看了一眼姑姑和姑父。

    这许三郎考了这么多年,都没考上。

    陈耀文年纪比人小,这都考上了。

    姜大郎这话,果然是带了刺的。

    姜氏的脸一下子黑了。

    “这考试的事儿,靠的是本事,也是命数,谁说姐夫是秀才,弟弟一定是秀才”姜氏忍了忍,还是决定开口了。

    陆二郎是秀才,也不见许二郎是秀才啊。

    许熙也没去念书。

    这种压根就是没有办法传承的。

    “是,娘说的对,表哥别胡说了,这孩子今年刚入学,也没学到点啥,以后能不能继续念,都不知道呢。”陆氏忙自谦道。

    这话说完了,姜氏这才稍微的松了口气。

    “今年刚去学啊”姜大郎有点嫌弃的意思,又道:“那现在应该是在初级班吧”

    刚入学,不在初级班能去哪儿

    今年刚学的,大字都不认识几个。

    而且念书都很晚了,人家五岁念书,他九岁,能成事儿才怪。

    许三郎就是一个例子。

    念了这么多年的书,也就是姜氏还确信自己儿子是个有本事的人罢了。

    姜家早就是看不上许三郎了。

    “对啊,刚入学,一切都是刚开始的,哪能这么厉害,说往上走就往上走。”许宣点了点头。

    他并非是高调的人,也不喜欢炫耀这些,免得惹来麻烦。

    若是姜氏知道他现在到了进阶班,而许三郎还在基础班,怕是要恨死他。

    人最怕的是比较,恨人强,欺人弱,这是村里的风气。

    其他地方不知道,但是云苏村里,比较的人比比皆是,如今二房不在乡下了,也不想和这些事儿计较来计较去的。

    “你还在初级班啊,你三叔都到基础班了,你这不行啊。”姜大郎夸张道。

    “是的,三叔天赋比我高,没办法,其实三叔很厉害的。”许宣郑重其事道。

    说得姜氏都对他刮目相看了。

    这陆氏虽然不讨喜,但是生出来的孩子倒是不错,会说话。

    “你三叔真的很厉害吗”小姜氏闻言,过来问道。

    “那当然了,很多人去了镇学,都还在初级班,三叔都能到了基础班,到精英班的话,应该是指日可待的。”许宣认真的说。

    他知道三房最喜欢听什么。

    所以,他也挑三房最喜欢听的说。

    很多人从村学到镇学,多半都是在初级班。

    一般都要呆半年或者是一年,这才能去了基础班。

    这个的确是事实。

    但是因为那些人年纪都比较小,念书时间尚短,这才如此。

    只是许三郎念书时间很长了,不在精英班,意味着这些年的书有点白读了。

    而且不在精英班,在进阶班也好。

    可惜,他都不在。

    &n



第131章 不要脸
    汪氏知道自家的银子,多半是二房给的。

    要在二房的手里讨生活,自然是要帮着二房的。

    三房这么小气,肯留人下来吃饭,必定是有缘由的。

    汪氏很警惕。

    “大嫂这话说的,一顿饭的功夫罢了,耽误不了多少事儿。”小姜氏僵硬的挤出了一个笑容。

    “是啊,表嫂,你这话说的,跟把人赶走似的,这都分家了,留人吃饭关你啥事儿啊你这个管得也太多了吧”姜大郎也帮忙说话了。

    “不多不多。”汪氏摇头道:“我看老二家的早早就回来扫墓了,天刚亮就到家了,我寻思着应该是有事儿,赶时间,这人家都忙着,哪里像你似的,有空过来玩,你别耽误了人家。”

    汪氏这嘴,一般人还真的是比不上她。

    她正常的时候,说话也是条理分明的,而且,占理的时候,可厉害了。

    反正蛮横当中,还让人无法反驳。

    如今她嫌弃姜大郎,偏生姜大郎也只能憋着发不了气。

    “表嫂这话说的,哪有这样的。”只听到姜大郎忽然笑了,道:“我们表兄弟许久不曾见面了,再忙也不能一顿饭都不吃吧”

    “还真的是不能,我儿媳还在镇上呢,如今双身子,他们要赶紧回去,不然我儿子做不完,明天耽误了生意,以后生意不好,我儿子赚不到钱,我小儿子念不了书,我就怪你们头上。”汪氏泼辣道。

    虽然严重了一些,但是万一这汪氏的儿子儿媳在镇上出了啥事儿,怪在他们的头上,那以后,真的是摘都摘不下来了。

    汪氏原本就是个赖皮。

    所以,不管怎么样,他们留人都不行了。

    没出事儿还好,问题不大,但是出了事儿,那就是个大问题了。

    “行行行,你说的都有道理,那下次我去镇上,老二,你可是要请我喝完水啊。”姜大郎忙道。

    这许二郎看着似乎是赚到了不少钱的样子。

    虽然不确定是多少,但不少就对了。

    一个月就算是没有十两,也有七八两,这在乡下,可是一个只能仰望的数字。

    若是他去了镇上,说是讨水喝,实际上,许二郎又怎么可能只是给他水,必定还会给他别的。

    吃上几个肉包子,也开心啊。

    “自然,若是表哥来,一碗水是能给得起的。”许二郎点头道。

    一碗水罢了,有不值钱,至于别的,怕是也不能给得起了。

    “哈哈哈,那以后你别把我赶出门就成。”姜大郎摸了摸鼻子。

    二房走后,汪氏看到小姜氏有点失落的神情,轻蔑一笑。

    以前没分家的时候,家里的好吃的好喝的都紧着三房的,所以三房被惯坏了。

    好吃好喝的,都是优先给他们。

    现在好了,分家了,好吃好喝的,都是留给自家了,三房现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哪有什么好吃好喝的。

    眼瞧着二房回来,带了不少的好吃的,就盼着人家留下来,蹭了人家的肉吃。

    着实是不要脸。

    这姜家的人都不要脸。

    不管是姜氏还是小姜氏,或者说是姜大郎,都不要脸。

    这边,陆氏回家后,关门起来,低声道:“小姜氏怎么这么大方了。”

    “不知道。”许二郎也纳闷。

    要说小姜氏,都是很小气的,当初分家,锅碗瓢盆都是分得很仔细的,一点差错都不会有。

    反正不会让二房占了便宜。

    如今二房几口人,这饭必定是吃得不少。

    这小姜氏难道真的不在意这些了

    “娘,人家惦记的是你的肉,你想多了。你要是过去的话,能白吃了”许阳无语。

    这陆氏,如此天真

    “哎…



第132章 思念
    回到了娘家,陆氏倒是也没有说婆家的不是,如今已经分家了,就算是出现一点小摩擦,其实问题也不大。

    那都是以前的事了,她也不想翻旧账。

    许宣刚回来的时候,就被小舅舅带走了。

    因为回来的时候是中午,所以,陆二郎回家吃饭的时候,看到了外甥,便带着过去问话,主要是考察一下他在镇上到底学的怎么样了。

    陆二郎相信自己的这个外甥,是个有天赋的孩子,以后必定能够走得更远,所以,现在每次遇到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希望考察他一番。

    说是考察,其实,也就是想看看他学到了什么样的地步,然后感叹一下天赋的重要性,仅此而已。

    对于这个外甥,他一直都是很骄傲的,能够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外甥,他自己没能考上举人的遗憾,也许这个外甥能够帮忙弥补一二。

    虽然说这个是外甥,也不算是最亲近的关系,他应该将他的希望寄托给自己的儿子才是,可儿子尚且在襁褓之中,下一次下场考试,恐怕还有十来年呢。

    所以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外甥。

    不过每一次考察之后,陆二郎都是一副我就知道是如此的表情,让许宣都不好意思了。

    “怎么样孩子学的还行吧”金氏问小儿子。

    “肯定可以,我没见过这么有天赋的人,以前我觉得我很有天赋的,可现在看来还是差了一点,以后,姐姐就等着享福吧。”陆二郎开玩笑道。

    “哪能享福呢,这孩子,以后就算是有再大的作为,那也是要造福百姓的,哪能中饱私囊,你说是不是”陆氏笑着道。

    “你说的没错,人人都以为,只要是走上了仕途都是能发财的,可现实并非是如此,以后就算是走上仕途,也需要造福百姓,不能因为一直私念,做出没有良心的事。”陆二郎点头。
1...3839404142...3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