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崛起诸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冬日之阳

    全军止步!

    高澄看到前面有人迎接,一摆手,吕岱立即下达号令。两万五千士卒齐齐的停下脚步,高澄带着刘关张三兄弟,还有陈到周泰两人迎了上去。出现在前面的两人,一个身材略矮,但眉目间自有一副英雄气度,另外一人身材魁梧,身披重甲气势凌厉。

    两人的身后,也跟着几个气息雄浑的武将高手。

    曹孟德!

    高澄一眼就认出了曹操,当年在长社的时候,他碰上了曹操的伏兵,差点一头撞上去。想到当年第一次见到对方的时候,他心中有些感叹,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他终于达到了和曹操相同的高度。




第七章 关东群雄
    刘备看到身披重甲的男子后,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低声的对高澄说道:使君,这就是名震北方的白马将军公孙瓒!也是我以前求学时候的兄长!

    高澄暗中感应着公孙瓒的气息,这位白马将军是幽州名将,早已是炼罡层次的超凡武将,步伐之间,蕴含着一种肃杀凌厉的气息。目光凌厉,威势十足。

    曹操和公孙瓒前来迎接,高澄当然要给对方面子,早早的便下马。

    看到对面一个身穿黑色长袍的青年,周围跟着几个气势不凡的大将走来,曹操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高澄的相貌实在是太具有欺骗性了,修炼了道家玄功,修为越是精深,容貌就越是显得年轻。现在他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个俊秀的青年。

    在知道庐江太守高澄前来会盟的消息后,曹操就早早的派人调查对方的底细,知道对方在几年前带兵剿灭徐州黄巾乱兵,因而发迹,被任命为庐江太守,成为太守后内抚流民,外征山蛮,将庐江治理的蒸蒸日上。在大汉每三年一次的考评当中,连续两次得到上上的评价。

    这种能文能武的人才,在整个天下都不多见。据说先帝在位的时候,曾打算将对方调到洛阳任职,只是有人作梗,这才一直呆在庐江这种荒远之地。

    据说高澄出身渤海高氏,属于高氏的一个分支,如今他在庐江扎根,算是扬州的名门世家之一!有他前来会盟,攻入洛阳的把握就多了一分!

    曹操心中想着,脸上却不显分毫,看到对方走来,他连忙上前笑道:这位就是庐江太守高子明吧!在下曹操,字孟德!已经在此恭候多时了!

    高澄拱手回礼,目光一闪,看到曹操后面有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由得一笑,说道:孟德兄传檄天下讨伐汉贼董卓,乃是大汉忠臣,在下早就听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气概不凡!

    两人按照大汉的礼仪相互吹捧几句,这时候跟在曹操后面充当亲兵护卫的曹洪,已经张开了嘴巴,露出不敢置信的眼神。

    高澄的相貌和当初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他一眼就认出了对方就是当年在长社城外,将他打翻在地抢走战马的黄巾高手。

    怎么可能?他居然就是被大兄称赞的庐江太守?曹洪心中震惊,但是他好歹明白眼下的情况,不敢大声的宣扬,等回到自家的地方再把这件事情告诉曹操。

    这时候公孙瓒也和刘备聊了几句。

    曹操目光一转,看到了刘备还有他身后的关羽张飞两人,猛地睁大了双眼,刘备暂且不说,关羽和张飞两人一看就是顶级猛将,尤其是关羽身体雄伟,相貌堂堂不怒自威,凛然气势仿佛高高在上的天神。

    子明兄,这三位是?曹操主动的询问道。

    高澄说道:倒是忘了向孟德兄介绍,这位是大汉宗亲刘备刘玄德,这两位是他的兄弟,关羽关云长张飞张翼德,都是天下难寻的豪杰!当年我前往庐江,多倚他们三位的力量才能击破山蛮!在听到孟德兄的檄文后,他们三位主动要求北上,准备为大汉尽一份力!

    对于刘关张三人,高澄不乏溢美之词,口中对三人十分的推崇,但曹操能从高澄的语气中,听出刘备似乎并不是他的手下,而是相对于独立的一方势力。

    感觉到这点后,曹操心中反而更加的高兴,如果关羽和张飞是高澄的手下,他还有些不好下手招揽,现在好了,刘备手下没兵没粮草,他要是推心置腹的招揽,说不定能让三个人投靠自己。

    三位深明大义,在下佩服!曹操拱手赞叹道。

    刘备依旧是不动声色,拱手还了一礼,张飞脸上露出一丝兴奋,无论是曹操公孙瓒还是高澄,对他们兄弟三人都高看一眼,看来他们三兄弟马上就要声名鹊起了。

    众人相互认识后,曹操让身后的夏侯惇,为庐江人马指引安营之地,然后亲自在前领路,带着高澄刘备前往酸枣大营和其他诸侯会面。

    酸枣城内,到处是精锐士卒,这些士卒都是十八路诸侯精心训练出来的亲兵护卫,每一个都是踏上修炼之路的练力高手。炼罡炼魂境界的超凡强者也到处都是。整个天下的超凡高手,有一小半汇聚于此。

    诸侯大帐当中,十几路诸侯各自落座,这次在酸枣会盟,准备推举出盟主,事关重大,所以除了远在西凉的马腾之外,所有诸侯都亲自前来。

    推选盟主之后,诸侯联军就要分兵西进,和董卓正式展开大战。

    曹操率先进入大帐,高澄和刘备跟在公孙瓒后面紧跟而入,还未观察大帐内的情况,就听曹操大笑着给众人介绍。

    本初!这就是庐江太守高子明,率领精兵两万前来会盟,子明允文允武,乃是天下大才,有他会盟我们又多一份胜算!

    袁绍靠着家世背景还有本身的能力跪坐在最上首,他看了高澄一眼,不咸不淡的说道:既然前来会盟,那就入座吧!

    哼!两万兵马,杯水车薪而已,有什么用?袁术斜眼说道,对高澄十分敌视。他身后的纪灵浑身肌肉紧绷,右手已经握住了腰间的剑柄,唯恐高澄出手。

    其他诸侯如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徐州刺史陶谦都是冷眼旁观,尤其是陶谦,双目中隐含冷光,当初他有意举荐高澄为官,不想对方根本无视自己的好意,越过他在洛阳寻找门路,直接跑去了庐江郡。

    这样的行为,在他眼中就是背叛。陶谦性格刚硬,要不是看在对方前来会盟也是一路诸侯的份上,早就引爆了胸中的怒气。

    说起来袁绍袁术和高澄只是面子上过不去有了龌龊,而他陶谦才是真的和高澄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对于袁术的话,高澄神色淡淡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跟在他后面的陈到周泰两人则怒气勃发,对袁术怒目而视。

    对于高澄和袁氏兄弟的纠纷,曹操心中有所了解,为了缓解气氛,连忙继续给众人介绍:这位是大汉宗亲刘备刘玄德,大儒卢植之徒,今日也来会盟!

    说道大汉宗亲的时候,兖州刺史刘岱眼神一动,对着刘备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是大汉宗亲,也来看座!

    和刘备这个自称宗亲的不同,刘岱才是大汉皇室族谱当中有名的宗亲,伯父刘宠曾担任大汉太尉,他自己也有很强的能力,在刘氏宗亲当中,名声仅次于刘虞刘焉刘表。



第八章 西进策略
    这时候一个小校恭声指引,请高澄和刘备落座,他们两人的作为位于最后方,高澄和刘备并没有表现出愤怒,而是十分平静的坐下。

    在前来会盟之前,高澄已经预料到了这些人的态度,对此毫不在意。他来会盟主要是为了求名,只要展现出自己的实力,让天下的名士贤才知道他就达到了目的。

    坐下之后,高澄这才有时间观察大帐内的众人,这些诸侯每个人都有着不小的势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孙坚公孙瓒两人。不过公孙瓒前来会盟,并未率领太多士卒,所以声势稍微逊色一些。

    十八路诸侯,其中的核心,就是袁绍袁术韩馥孔伷刘岱曹操还有陶谦七个人!袁绍袁术暂且不说,曹操是檄文的发布者,地位有些超然。而韩馥孔伷刘岱陶谦分别是豫兖冀徐四州之长。官职最高!

    高澄心中念头飞快的转动,理顺这些诸侯的关系。其中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名义上都归兖州刺史刘岱统御。刘岱一个人,就相当于五个诸侯联合!

    不过占据帝乡南阳郡的袁术冀州牧韩馥以及袁绍的名声,都在刘岱之上,尤其是山阳太守袁遗还是袁绍的从兄。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连韩馥都是袁氏举荐而发迹。所以袁绍才能高居首位。

    除了刘岱名下的四个太守外,长沙太守孙坚为了得到粮草还有器械的支持,投靠了南阳太守袁术。广陵太守张超归陶谦管辖。

    剩下的北海太守孔融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扬则不偏不倚,属于中立派,谁也不得罪。所以十八路诸侯的地位排列下来,袁绍第一袁术第二韩馥第三刘岱第四。曹操和孔伷陶谦依次排列。

    至于高澄这个庐江太守,属于扬州管辖,和这些关东诸侯隐隐有着隔阂,被下意识的排挤到了末尾。

    高澄心中正思索着,突然感应到一道目光传来,他微微抬头顺着目光的方向看去,只见冀州牧韩馥的身后,有着两为身穿精甲的大将。其中一人相貌英武,年龄约莫在二三十岁左右,正在打量着他。

    看到对方注意到自己后,这个英武大将还露出一丝笑意,对着高澄点头示意。

    坐在高澄上方的是北海太守孔融,他气度儒雅,让人一见就有好感。高澄低声问道:文举公,在下想请教一下,韩公背后的大将,不知是何来历?

    孔融乃是儒家孔氏嫡传,早已将儒家的功法修炼到高深境界,他能够感应到高澄同样有着强大的炼魂修为,心中对他不敢小看。

    听到高澄请教,孔融也没有自持身份,低声的回答道:他是韩文节麾下大将高览,另外一人是冀州上将潘凤,据说都有万夫不当之勇。

    高览?高澄心中一震,原来是渤海高氏的嫡系子弟到了。自己在庐江的事情,应该早已被渤海高氏打探到。怪不得表现出这种态度。

    高澄这时候身居庐江太守的官位,身为酸枣会盟的诸侯之一,地位早已超出了渤海高氏的限制。当年渤海高氏的先祖,也不过是一个太守而已。

    高澄占据庐江,已经有了成为州郡世家名门的底蕴,所以无论是渤海高氏,还是高览这个嫡系子弟,都不敢对高澄这个分支子弟有丝毫的小看。

    韩馥似乎注意到高览的动作,侧身低声的询问,高览也没有隐瞒,将高澄的身份说了出来。韩馥神色恍然,原来高澄是渤海高氏的分支子弟。也算是出身冀州。

    想到这里,他顿时对高澄另眼相看,隐隐将对方看做自己麾下。端起酒樽,遥遥的对高澄举杯示意。

    这时候大帐中的诸侯已经开始商议进兵的策略,其中河内太守王匡曾和袁绍一起攻入皇宫斩杀张让,属于袁绍麾下势力。

    他精修儒家功法,已经达到了超凡层次,看到众人议论纷纷,不禁目光一扫,直接站出来说道:诸位,大家会盟联手攻打董卓,必须有一位盟主主持大局,约束兵马,如此才能凝聚数百万大军的力量

    众人都明白王匡站出来的意思,下意识的看了袁绍一眼,眼下除了袁绍之外,还真的没有人有资格担任诸侯盟主。

    曹操早有计较,当即出来说道:本初诛杀张让为国锄奸,并且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名传天下,正是盟主首选!

    韩馥孔伷刘岱等人都没有什么意见,汝南袁氏乃是天下第一世家,袁绍又是袁氏的代表,他不担任盟主,谁敢上位?

    高澄在最后方,看着众人纷纷推举,神色淡然不动,推举盟主的事情还轮不到他多嘴。

    不出意外,袁绍和原本时间线一样,成了诸侯盟主。随后在酸枣城外立下高台,除了马腾之外,十八路诸侯共同歃血为盟。

    一番折腾之后,似乎是有了共同点,众多诸侯相互之间气氛不再那么尴尬。回到大帐,袁绍意气风发的坐在主位。开始下达命令。

    在下不才,被推选盟主,定当有功必上,有过必罚,攻入洛阳,救天子于水火!

    袁绍声音传遍大帐,目光落在左侧首位的袁术,这时候袁术神色中隐含不忿,他才是汝南袁氏的嫡子,只是名声没有袁绍大,就这么被众诸侯无视。心中十分不平衡。

    兵法有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公路总督粮草,为大军后盾!此外,河内太守王匡上党太守张扬分兵北上,由河内进军孟县,威胁孟津渡口!豫州刺史孔伷陈留太守张邈南下,威胁轩辕关!

    南北两路人马为疑兵,分薄董卓兵力,其余诸侯为主力,随我西进旋门关!

    这一番进兵策略,袁绍曹操还有他们麾下的一些谋士做了充分的考虑,奇正相辅,让人挑不出毛病。

    其中旋门关乃是洛阳八关之一,临近泗水,又称汜水关。

    在原来的世界中,汜水关旋门关还有虎牢关,都是一个地方!没想到在这方世界,汜水关和虎牢关分成了两地!不过也能理解,这方世界的面积广阔,汜水和虎牢距离变远,的确应该多设立一个关隘!



第九章 大军前锋
    高澄听着上方传来的声音,心中暗自想着,据他所知,董卓在河东郡布有重兵,由都督牛辅镇守,河内太守王匡和上党太守张扬能力一般,指望他们攻入孟县机会没有希望,并且就算他们侥幸进入孟津,还要面对黄河天堑。

    南路的轩辕关地势狭窄,不适合展开大军,易守难攻。能让诸侯联军发挥出兵多将广优势的地方,唯有汜水和虎牢。

    这时候袁绍目光在所有人身上一扫,沉声说道:两日之后,大军西进汜水,孙文台勇烈过人,为先锋大将!高子明胸有韬略,为副先锋,希望两位能攻破汜水,为大军立下头功!

    大帐中的众多诸侯听到这话,不禁一愣,不由得把目光落在袁绍和高澄的身上。在群雄之中孙坚的带兵能力公认最强。无论是当年的黄巾之乱,还是随后的大汉讨伐西凉的战役,他都参与其中并且立下大功。

    更不用说他为长沙太守后,屡次剿灭叛乱,平定一方。只要是消息灵通一些的势力,都听说过他的名声,对他的能力没有丝毫怀疑。

    其次是公孙瓒,他麾下的精锐屡次击破塞北蛮人,实力也很强,但他麾下多是骑兵,眼下攻打汜水虎牢,暂时用不上骑兵。

    而高澄是何许人?只是一个没有多少名声的庐江太守,有什么资格担任大军副先锋?陶谦和刘备两人倒是知道高澄的能力,而其他诸侯想了一下明白过来,刚才袁绍也袁术两人,对高澄都不怎么待见。

    现在突然任命对方为先锋,恐怕是打着借刀杀人的主意,让这个庐江太守一头撞在汜水雄关之上,董卓的兵马十分彪悍,到时候高澄就算不死,麾下兵马也要折损大半。

    在袁术下方的韩馥想到了这种情况,笑道:盟主,高子明从庐江远道而来,士卒还未休整,并且他手下只有两万兵力,怕是不足以威胁到汜水关,不如先让文台先行出发,等几日之后,再让高子明率领本部兵马前去支援?

    韩馥有意为高澄缓解压力,他不敢正面反驳袁绍的军令,所以想要从侧面帮忙,让高澄有时间休整士卒,以免士卒疲惫上阵。

    袁绍脸上露出淡笑,没有正面回应韩馥,而是将目光落在孙坚的身上,说道:文台从长沙一路奔波而来,不知可敢应下这先锋之位?

    孙坚没有那么多心眼,他从长沙不远万里来到酸枣会盟,为的就是彻底打响自己的名气,让孙氏成为天下名门。袁绍让他充当先锋,正和他的意思。

    他听到这话,霍然起身,慨然道:盟主有令,在下岂敢不尊?还请诸位放心,我这次兵进汜水,定教董卓知道我军之威!

    好好!文台勇烈,不会让我失望。子明,不知你可愿随文台一起出兵?
1...126127128129130...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