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崛起诸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冬日之阳

    高澄在成为县尉之后,立即将蒋钦还有裴元绍三人安排进了县府,担任马弓手的职位。

    至于吕岱还是负责水寨,而周仓沉着稳重,担任家兵的统领和张琛一起,把主要的力量用在维护田地商铺的安全还有高府的防卫上面。

    就在这时候,高泰也扫荡白马湖水贼的巢穴返回,他悄悄的回到高府,脸上有着压抑不住的喜色。

    在拜见高澄之后,看到四周无人,立即禀报道:公子,这次我们在水贼的巢穴中,搜出了大量的黄金,还有这些水贼以前抢的货物,锦缎盐铁还有来自交州的犀角玳瑁珠宝大概估算一下,这些东西价值数千万钱啊!

    高澄也忍不住震惊,数千万钱!居然有这么多,怪不得广陵的那些世家对水贼如此痛恨,这种损失可有些伤筋动骨!

    其他世家伤筋动骨,高澄却得到了巨大的好处,不仅将剿匪的巨大支出全部收回来,还平白得到了十几倍的利息!

    不过这些东西毕竟不是流通的五铢钱,还需要慢慢的变卖。

    高澄心中念头转了一下,说道:我们得到这么多黄金和货物,必须小心谨慎,不能让其他世家知道,不然的话,高氏肯定会遭到那些损失惨重的世家敌视,甚至还会上门来讨要货物!

    高泰连忙说道:公子放心,我已经带人将这些东西运到了白马湖的一个小岛上面,一定不会被人发现。

    高澄点点头,高泰虽然能力平平,但性格稳重心胸开阔,无论是吕岱还是周仓裴元绍,在他手下都能发挥所长。

    他做事自己十分放心。正想说什么,突然目光一闪,看到了贴身侍女甘玉快步走来,人还未走近,一股清新馨香的气息就隐隐传来。

    公子,府外有人拜访,说是徐州糜氏的管事!对方还带了五车的礼物!说是恭贺公子入仕!

    徐州糜氏的管事?

    高澄没想到自己刚接到任命,还没有前往县府正式上任,远在徐州的糜氏就得到了消息。他想到糜氏的瞬间,心中突然一动,自己不是有数千万钱的货物在手么,要是通过糜氏的渠道,一定很快就能将这些东西变现。

    他想到这里,立即让高泰前去迎接,不到片刻,一个熟悉的身影就出现在他的眼前。糜氏派出的人,正是当初有过一点交情的糜管事。

    恭喜高公子,成为淮安县尉!

    糜管事脸上堆着笑容,过来之后立即大礼参拜,然后说道:我家大爷听到高公子入仕的消息后,立即让小人前来恭贺!这是礼单,还请公子过目!

    高澄摆摆手,身边的甘玉立即上前,把礼单从对方手中接过。

    糜管事来的正巧,我正有事需要麻烦子仲兄!

    他带着糜管事和高泰一起来到大厅,然后把自己剿匪的收获说出来,想要和糜氏合作,通过糜氏遍布天下的渠道,将这些东西处理了!

    要是百万钱左右的货物,糜管事自己就能处理,不过眼下的东西价值数千万,他也不敢擅自做主,只能派人快速向糜竺禀报。

    糜氏的实力范围主要集中在下邳,和徐州的世家关系并不算太好,尤其是广陵位于徐州的最南部,这里的世家和糜氏根本没有多少往来。

    就凭之前救下他二弟和小妹的人情,糜竺就一定会答应这件事。所以高澄并没有太过担心,让高泰好酒好肉的招待糜管事,先前往白马湖的小岛上验一下货。

    第二日,高澄身穿官袍,带着绶带,腰间悬挂着一柄长剑,然后带着蒋钦和裴元绍纵马朝着县府所在的方向奔去。

    到了地方,县府门前的两个小吏连忙低头哈腰的向前迎接,恭迎高县尉!

    两人主动的牵过三匹马的缰绳,将坐骑牵到马廊,自从知道高澄即将来上任,这些县府的小吏还有书佐都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唯恐一不小心招惹到这位高公子。

    高澄嗯了一声,随后进入县府,先去拜见了县令黄尊,然后召集县尉的众多僚属,开始正式的上任。

    县尉,这就是我们淮安的县勇名册,还有积攒多日的文书!几个书佐在高澄这个声名在外的县尉面前,根本不敢耍什么花样。

    高澄在上一个世界做了多年的皇帝,早已锻炼出了能力,简单的翻了一下,就知道如今淮安的情况。此时随着天下大乱,豫州兖州有将近千万的流民,开始向四方流浪,化作流民,黄巾不灭,这些流民就会越来越多。

    此时淮安城内也有了流民的身影。其中有些身强体壮的流民一路逃生,在路上就因为食物而四处劫掠,蜕变成了贼寇。这些人实力不强,不敢招惹名声在外的世家豪强,而是将目标放在了寻常百姓身上。

    在高澄训练水兵的这两个月,已经有不少百姓遭到了这些贼寇的毒害,只要出了淮安城二十里,随便找到一座山林,上面肯定隐藏着占山为王劫掠四方的盗匪。

    高澄看到这些,不禁皱了皱眉,淮安处于两淮要地,和其他地方相比还算富饶,也因此引来了大量想要活命的流民。

    此时算算时间,距离长社之战已经有了好几个月,皇甫嵩和朱儁灭了豫州的黄巾之后,肯定已经兵分两路,皇甫嵩北上对付张角,朱儁前往南阳对付张曼城。

    不出意外,黄巾覆灭在即。

    可是黄巾覆灭只是乱世的开端。到时候大量的黄巾乱兵没有活路,肯定会蜂拥来到兖州青州和徐州这些富饶之地。抢夺粮草。

    黄巾乱兵的事情暂且还轮不到我来操心,先想办法对付淮安境内的这些贼寇吧!

    高澄心中微微叹气,在他看来,如果不把越来越多的流民安置起来,这些人为了活命,迟早会蜕变成盗匪,到时候贼寇只会屡剿不止,可是安顿流民梳理民政乃是县令的职责,他这个县尉只能负责兵事,不能擅自越权。

    随后他定下神,飞快的将积攒的文书处理了,这些文书大多是关于县勇的钱粮账目,以及兵器维护之类的东西,没什么大事。

    等到文书处理干净,他立即把蒋钦和裴元绍叫来,让他们各自带领一百五十的县勇,先去剿灭城外的虎头山和大石山的贼寇,这两个山头的贼寇这些天,已经害了附近十几条百姓的人命,十分猖狂。必须先行铲除。




第十二章 刺史(第二更)
    上任县尉之后,高澄雷厉风行,立即派出蒋钦和裴元绍两人出城剿灭淮安境内的盗匪,这两人都有着练力七层以上的实力,对付一帮乌合之众手到擒来。

    不到一日,蒋钦和裴元绍就带人突入山林,将两个山头的盗匪全部擒拿,斩杀盗贼首级,其他的盗匪被震慑住,一时不敢有丝毫的动作。

    在高澄的命令下,手下的两个大将连续出击,将整个县境的盗匪清扫一空。抓起来的俘虏有些不好处置,县令黄尊既不想轻易放过这些人,也不愿意手上染血将这些人全部斩杀。一时之间没有良策。

    最后高澄和他商议一番,干脆将这些俘虏还有来到淮安的众多流民,直接将这些人全部安排到城外的农庄之中。

    外面的两万亩地,正缺少人力开垦,此外淮安境内还有一座小型矿脉,出产生铁。被俘虏的盗匪全部安排到矿场去充当矿工,开采出来的铁矿,还能打造兵器。

    经过这一番动作,淮安境内顿时变得干净许多,盗匪绝迹,民心逐渐安稳。高澄的名声伴随着这番剿匪安民的行动,变得越发响亮。

    在三国世界,一个好的名声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刘备出身贫寒,手中无兵无财,但是凭着好名声,不断的有大将主动来投,糜氏甚至将所有家业捐献出来,以助他成事。

    要是刘备的名声不大,绝对无法开创蜀汉的基业。

    县境安稳后,高澄顿时变得无比清闲,除了偶尔处理一下文书,就开始修炼先天功。这门功法在达到超凡境界之后,正在逐渐吸收天地间的先天元气,慢慢的改变着他的肉身。

    让他的力量精神力还有真气不断的纯化增加。

    炼罡境的第一重乃是罡气境炼魂第一重是以气养魂!这个阶段的修炼,都是水磨工夫,只有等罡气和精神力量分别达到肉身的极限,才能各自进阶下一重!先天功融合了三门功法的精髓,此时也处于这个阶段!

    高澄如今身边没有敌人,有着充足的时间,所以就耐下心来,不断的积蓄着力量。而在他默默修炼的时候,藏在白马湖的大量货物,开始装到商船上面,经由淮河,转入泗水,来到了下邳城的糜氏库房

    数千万钱的货物,以糜氏的力量也无法迅速消化,耗费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将这些东西运到洛阳和冀州,卖给了那些没有受到多少损失的世家。

    货物不断减少,化作源源不断的五铢钱,有了这些财富,高澄才有着资本收拢流民,开矿炼铁。不断积攒着实力,并且伴随着剿匪厮杀,他除了三百精锐家兵之外,又训练出了三百县勇。当然这些县勇没有修炼功法,实力远不如高澄的家兵。

    时间慢慢过去,越来越多的流民从西方和北方涌入,淮安孙氏看到高澄的所作所为,也招揽了一下流民,开垦荒田,勉强给这些人一口饭吃。

    来到淮安的流民还能活下去,而其他地方的流民却处于水深火热当中,徐州还有青州兖州境内涌来越来越多的流民,不过大部分的世家豪门,都是各人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在越来越混乱的世道当中,他们首先要保全的是自家的基业。当然不会平白的消耗自身力量,来帮助素不相识的流民。

    在他们看来,安抚流民的事情属于官府的职责。

    高澄处于淮安城当中,却通过自家的商船,不断的收集其他地方的情报,在知道这种情况后,心中暗自摇头,可惜他不是广陵太守,更不是徐州刺史。要不然早就有所动作,绝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流民饿死或者变成盗匪。

    在乱世当中除了粮草之外,最为珍贵的就是人力,人口多就代表底蕴厚,无论是兵源还是钱粮,其实都是从寻常百姓当中征集。

    天下间的流民越多,大汉王朝的力量就越弱。这点高澄能看到,那些智慧过人的大臣,自然也能看到。只是朝堂上的事情,错综复杂,一件小事后面或许都有很多权衡交换。

    即便有大臣愿意上表,在经过朝堂的程序之后,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并且这时候大汉王朝最大的敌人,是黄巾贼子。整个王朝的力量都在镇压太平道,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在他们看来,流民的事情属于次要。等到黄巾覆灭之后,自然能轻松的解决。

    到了年末的时候,突然一道消息传遍大汉上下,太平道的张角在和朝廷大军作战的时候,不断消耗寿命使出强大的法术,召唤天雷狂风,击杀朝廷士卒无数,由于消耗寿元太过频繁,最终支撑不住,在广宗城内陨落。

    没了张角那震撼天地的强**术,冀州的黄巾兵顿时抵挡不住皇甫嵩的三河骑兵,被斩杀数十万,无数的黄巾乱贼四散。此时朱儁也平定南阳黄巾。

    几乎能撼动大汉的太平道起事,终于被镇压下去。不过和高澄预料的一样,大量的黄巾乱兵还有许多为了功法而投靠太平道的豪杰,朝着青徐之地涌来。

    为了剿灭残余的贼子,一个名士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坐镇下邳,准备剿灭黄巾残余之贼。

    新任刺史?不知是哪位名士?

    在淮安的县府当中,高澄和黄尊闲着无事,温着一壶酒,跪坐在软塌上对饮叙话。这些天,高澄可是从对方口中听到大汉王朝的许多消息。这可是商船打听不到的情报,听到之后,高澄有着很多收获。

    要不然,高澄这时候已经修炼去了,根本不会无聊到和黄尊温酒叙话。

    此时外面秋风萧瑟,黄尊惬意的端起酒樽,饮了半樽,抹了一把胡子,这才回答道:听说是曾任幽州刺史的陶谦陶恭祖!他是丹阳陶氏的子弟,不过门第和你我差不多,都不太高!我以前听说过他的名声,允文允武,能力非凡啊!

    丹阳自古多出精兵,陶恭祖乃是陶氏这些年来官职和名望最高之人,在丹阳有着莫大名声,他要是派人前往丹阳募兵,很容易就能拥有大量精锐!这位新任的刺史上任之后,绝对不会像上一任刺史一样软弱!

    高澄意识恍惚一下,微微皱眉,陶谦的生平过往他是知道的。不过按照原来的记载,陶谦应该在中平五年才会称为徐州刺史吧?

    现在整整提前了好几年时间。

    不过随后他心中失笑一声。这方世界并不是原来历史上的三国世界,连呼风唤雨的法术,还有力破千军的大将都能存在,原本的时间线只能参考,不能当真啊!



第十三章 征调(第三更)
    在高澄和黄尊在提起新任刺史的时候,这位日后的徐州牧,现任的徐州刺史正在下邳召见徐州各大世家的精英。

    其中曹氏乃是下邳第一世家,在听到陶谦担任徐州刺史之后,立即派出曹豹前来拜见。陶谦的名声传遍大汉,曾经担任幽州刺史又在朝中担任议郎,是闻名天下的名士,并且他的精神力量十分浑厚,达到了超凡炼魂的境界。

    这样的名士可不是前一任的刺史,无论是手段还是实力,都十分强大。陶谦手中有着大义,下邳曹氏不敢违抗。

    除了曹豹之外,糜竺也被召唤而来。还有名望很高的王朗,也在厅堂之内。

    跪坐在上首的老者,不苟言笑,神色刚硬,眼神十分的犀利。他就是新任的徐州刺史陶谦,出了名的刚直。

    在他的身边,有着两个文士打扮的男子,其中一人是陶谦的同乡笮融,另外一人则是琅琊人赵昱,笮融的长相略显阴沉,在陶谦的身侧一言不发,而赵昱和王朗有说有笑,相谈甚欢。

    诸位贤达,陛下任命老夫为徐州刺史,希望我能剿灭黄巾乱兵,平定徐州,不过老夫初来此地,还不熟悉这里的情况,不知各位有何见教,能助我一臂之力?

    陶谦一开口,正在说笑的众人顿时停下。王朗的名望仅次于陶谦,当先笑道:黄巾乱兵不过疥癣之疾,陶公允文允武,想必早有定策,陶公要是有令,我等听命就是!

    不过在下想要说一句,徐州兵马废弛已久,想要剿灭黄巾,首先要有一支精兵!并且还要有大将统领,不然很难挡住涌入徐州的数十万黄巾!

    王朗说的是徐州现在最大的问题。常年的安逸让徐州的兵马废弛,变成了乌合之众,根本不堪大用。这些人守城还能派上一点用场,但绝对无法和黄巾乱兵正面厮杀。

    陶谦闻言微微皱眉,要是给他一定的时间,他绝对能在丹阳招募一支精兵,可是现在黄巾乱兵即将入境,根本来不及派人募兵啊。

    赵昱乃是陶谦最信任的幕僚,他想了一下,说道:徐州兵马不堪大用,现在募兵也来不及了,不过我听说下邳曹氏和糜氏有着不少精锐家兵,不知能否暂时充当朝廷兵马进剿黄巾?如果能平定徐州,功劳不小,到时候陛下一定会下诏封赏!

    王朗听到这话,心中恍然,原来陶谦和赵昱心中打着这样的主意,想要收编曹氏和糜氏的家兵,可惜世家的家兵,乃是立足的根本,绝对不会轻易借出去。

    曹豹则没有这么好的修养,听到赵昱这话,脸上忽青忽白。恨不得一拳打死对方,不过这时候陶谦将目光转移过来,静静的看着他。瞬间让他感觉到了强大的压力。

    他额头渗出一丝汗水,本想咬牙拒绝,但这时候突然心中灵光一闪,冒出一个念头,连忙说道:陶公,我曹氏的家兵虽然精锐,但数量太少,即便借出去也难以抵挡数十万黄巾大军!我有一个想法,可以让陶公得到数万精锐!

    陶谦眼中精光一闪,说道:哦?不知是什么计策?
1...8586878889...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