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开始当大佬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舍庄
“小歌啊!你们要参加的开学典礼,是不是在隔壁市啊”干了杯酒,老爸问道。
“爸你也知道”郑歌好奇。
“废话,你爸我又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最近都传遍了,听说隔壁市建的这所希望学校,能容纳上万人就学……”老爸没好气道。
郑歌笑笑,道“消息不假,可有些夸大。这所学校不是希望小学,而是一所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学校。另外,这所学校也容不下上万名学子,也就能容纳7000人左右。”
老爸点点头,感慨道“这也不差了,起码那个县里,以前连正儿八经的初中都没几所。那个县啊!不仅是贫困县,也是知识普及率极低的一个县。现在希望工程在那里搞这么大一个工程,去发展教育,相信很快就能改变现状了。”
郑歌摇摇头,说“一个地区的现状,不是一所学校就能轻易改变的。具体如何,还要看当地官方了。”
“唉!”老爸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好了,吃饭吧。”老妈招呼道。
众人这才转过话题,边吃边聊起来。
……
吃过晚饭,郑歌也没在家里多留。
陪着老爸老妈聊了一阵,知道二老困倦了,才和二老告别,带着赵雨桐等人离开了家。
“前面有个美食街,这会儿正是热闹的时候,我们过去逛逛。”走在街上,郑歌笑道。
“好啊好啊!”陈小雨拍着小手,道“郑哥,听说洛城有很多景点,到时候我们也去逛逛咋样”
郑歌笑道“洛城的景点多了,几天功夫可逛不完。等明天开学典礼结束,先带你们去龙门石窟逛逛。”
“嗯嗯!”
陈小雨等人连连点头。
……
在街头逛了一阵,又去美食街吃了个夜宵,郑歌一行人来到别墅。
住了一夜,次日一早,吃了个中原省的特色早餐,便坐车来到隔壁市里,一个偏僻的县里。
上午9点20分,郑歌一行人来到xx县的希望学校。
刚到校门口,还没进去,就见到一个女记者,站在摄像机前。
走近了一些,只听这个女记者说道“据了解,这所学校占地100余亩,可容纳近7000人在校学习、生活,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大家可以看到,这所学校规划完善,环境优美……”
“媒体真多。”
走远了一些,赵雨桐笑道。
“毕竟是希望工程,斥巨资打造的一个教学项目,引起媒体关注,也不意外。”郑歌摇头道。
这样一个大型工程,能落在中原省的这个小县里,不得不说,也有郑歌的面子。
不然,全国那么多教育落后的地区,凭什么选择这里
如果不是洛城地区教育完善,那这所小学,绝对会落到洛城。
毕竟希望工程建设校园,目的是为了帮助教育落后的地区,普及教育,让更多的孩子,走进学堂。
如果这所学校,落到一个教育完善的地区,那不得被人质疑、指责啊!
“央视都来了。”
赵雨桐指着远方道。
郑歌看去,只见一行人,正游走在校园的各个区域拍摄呢。
“联系一下章会长。”
郑歌对罗新雪道。
罗新雪应了一声,拿出手机。
不一会儿,郑歌和章峰会面。
“郑总,我来介绍一下。”
见面后,章峰指着身旁几人介绍起来,都是当地官方,以及中原省的一些领导。
教育部门,和慈善管理部门,也有来人。
有几位还是老熟人。
郑歌和这两个部门的领导们,已经很熟悉了。
只是有些遗憾,老熟人尹占国没来。听这次来的领导说,尹占国升职了,已经是教育部门的大领导了。
这次开学典礼,尹占国虽然没来,但也有关注。
……
和一众领导笑着攀谈了一番,时间差不多了。
开学典礼是在大操场里举行。
一名名朝气蓬勃的新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操场上站好。
首先是唱国歌,升国旗,然后是领导讲话。
郑歌也上台讲了几句。
之后,学校师生有组织了几个活动。
至此,开学典礼差不多就完成了。
第1150章 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现在有多少学生”
xx县希望学校,开学典礼结束后,郑歌和校长边走边聊。
“只有3000余人,还有近4000个位置空着。学校正在紧急招生,争取让方圆村镇的孩子们,都招进来。”
说着,校长叹了口气,道“这里教育非常落后,当地人很多都不注重教育,认为读书是无用的。”
“甚至,很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来上学,还不如在家干活来的实在,起码可以减轻家庭负担。”
郑歌听着默然无语,都是穷惹的祸啊!
半晌后,他叹了口气,道“这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好,我们要向家长们普及教育的重要性,上学读书的重要性。多举一些因读书而出人头地的成功案例。让大家知道,读书才是唯一出路。”
对于没钱没背景的穷人来说,读书真的是唯一出路了。
校长说“嗯!我们正在努力做这一块。”
郑歌拍拍对方的肩膀,语气略重道“以后这所学校就交给了,希望不要让广大捐款人失望。”
“放心吧。”
校长笑了起来。
这位校长名为刘景辉,年龄不算大,也就刚50出头。他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从这座贫困县走出去的大学生。
后来在一家小学当校长。
刘景辉一直想要改变老家的教育现状。
可他只是一个普通校长,根本无能为力。
直到希望工程基金会,宣布斥巨资,要在他老家xx县建一座涵盖三个学段的希望学校,他才毛遂自荐,找了上来。
经过希望基金会,还有教育部门、慈善管理部门的审核,才正式任命他担任这所学校的第一任校长。
……
和刘景辉聊了一番,指着前面一群人说道“好了,走吧,那边领导们还等着呢,我们过去吧。”
刘景辉点点头,跟着一起走了过去。
中午,郑歌陪同领导,在学校食堂吃了个午饭。
午饭结束后,省里及教育部门、慈善管理部门的一众领导们,便启程离开。
……
送走一众领导,休息了一下。
下午,乌云遮住了太阳,原本闷热的天气,变得凉爽起来。
趁着舒适的天气,郑歌和赵雨桐、刘浩等人,在校园里逛了起来。
毕竟来一趟,不好好逛逛,总感觉缺点什么。
“郑总。”
一个女声突然传了过来。
郑歌转头看去,有些意外,“舒记者,你还没走啊!”
来人是舒雪曼,曾在两次希望小学落成典礼上见过面。之前开学典礼上,他也看到了舒雪曼,只是当时人多,没打招呼。
“没想到郑总还记得我。”
舒雪曼打趣道。
“舒记者这话说的。”郑歌摇摇头,打趣笑道“舒记者现在可是新闻界的一朵花,想不记得都难。”
舒雪曼闻言笑了起来,闲聊了几句,她说道“郑总,能问几个问题吗”
“采访的形式吗”郑歌笑道。
“是。”舒雪曼点点头,“当然,也当是朋友的聊天。”
“朋友聊天吗上新闻吗”郑歌道。
舒雪曼说“郑总想上,就能上。不想上,我自然不会勉强郑总。”
郑歌笑了笑,道“走吧,边走边聊吧。”
舒雪曼点带头,一行人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
“郑总,我能问一下,这所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可以容纳7000名学子就学的学校,为何会落户到中原省”舒雪曼问道。
这所学校建设初期,就在社会上引发了关注和议论。
希望工程基金会,每年从社会上募集巨额捐款。
为了建设这所学校,基金会调动了巨资。这样一大笔巨额资金的调动,自然需要向广大捐款人公开了。
这是对捐款人负责。
希望工程基金会,能够一直保持着好名声,也是因为如此。
基本每笔资金的用途,都尽量做到公开透明。
当然,希望工程基金会体量越来越大,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全球的捐款。其中牵扯的利益,也越来越大。
很多时候,很难做到绝对透明。
毕竟体量大了,人多了,总会有那么一些老鼠屎的。
校园一条林荫小路上,听到舒雪曼的询问,郑歌摇头笑笑,道“过去的两年里,希望工程在全国各地,建设了近千所希望小学,让数十万失学孩童重新走进校园。”
“关于每所希望学校的选址,都是根据当地教育情况,严格筛选出来的。并且,我们还会在官网上发布投票,让广大捐款人,来选择学校的选址。”
“这所学校之所以会落在这里,也是广大捐款人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这个地方需要这样一所学校。”
“原来如此。”舒雪曼笑道“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听到郑歌说的数字,她也是吓了一跳。
没想到,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希望小学已经有了这样庞大的规模。已解决了数十万孩童的上学问题。
并且,这个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张。
这让她不由地感慨,郑歌身上的金身,也越来越厚重了。
而且,郑歌还是全国希望小学的荣誉校长。
这数十万学子,可以说都是郑歌的学生。
……
郑歌和舒雪曼边走边聊,一路游览着学校各处。直到一个央视工作人员找过来,舒雪曼才告辞离开。
“老郑,希望工程在未来,会不会建设一所大学”
看着舒雪曼离开,赵雨桐伸个懒腰笑道。
“大学怕是有些困难,未来可能会向上面递交一份申请,需要上面同意才行。没有上面同意,单单招生就是个难题。”郑歌摇摇头说道。
“希望工程,不是开始建设希望中学了吗可以直接从希望学校系中,招生啊!”赵雨桐笑道。
“路子走窄了。”
郑歌摇摇头,“好了,不说这个问题了,慢慢发展吧。”
赵雨桐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明天我要回一趟老家,你们要一起吗不行的话,我明天安排个导游,带你们去龙门石窟吧。”郑歌说道。
“去郑哥的老家吗可以可以呀!”
沈小琪拍着小手道。
“嗯嗯!我也想去郑哥的老家看看。”陈小雨、刘浩二人也是连连点头。
郑歌看向赵雨桐。
赵雨桐摊摊手,无奈道“你们都同意了,就不用征询我的意见了。”
“哈哈,也对,少数服从多数嘛!”郑歌也笑了起来。
……
在校园里逛了一阵,郑歌他们便启程,回了洛城。
晚上,郑歌陪父母二老吃了个晚饭,然后又上街,陪二老逛逛,说说话。
“爸,我明天准备回老家看看,你们要一起吗”
走在街上,郑歌对父亲问道。
“算了,我们就不回去了。”
父亲想了想,摇头道。
郑歌有些意外,但也没多问,转过话题,和老爸聊了起来。
另一边,赵雨桐和陈小雨、沈小琪两个小丫头,则和老妈一路上,欢声笑语的聊着,还挺投缘。
至于刘浩,就有些孤单了,腼腆的走在一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