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朝之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儿臣知道。”朱国雄点点头,当即背诵道,“资本会逃避动乱和纷争,是胆怯的。这当然是真的,却不是全面的真理。像自然据说惧怕真空一样,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

    这段对资本的评论,被马克思加入了他的不朽名著资本论,而朱济世和朱国雄都是读过资本论的。

    朱济世笑着点点头,“为了300%的利润就不怕死刑倒是未必,真正的大商人都是很爱惜性命的,但是在法律所允许范围之内攫取最大之利润,则是每一个商人都具有的本能。在长途海运成本日益低廉的时代,生产必定会从成本高昂的地区转移到成本低廉的地区。而人口必然会从生活水平较低的地区转移到生活较为富裕的地区。

    如果将我们所居住的星球变成一个资本、货物、人口完全自由流动的超级自由贸易区,那么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收入水平的差距一定会缩减到最小。可将来的世界如果真的变成这样,朕辛辛苦苦建立大中华帝国又是为了什么呢?”

    “父皇的意思……儿臣明白,大中华帝国是一个封闭起来的乐土,只属于我华夏子民。”对于父亲的理想,朱国雄如何不知道。现在被朱济世稍一提点,已经明白了这个“易货贸易”的好处。

    “资本、货物、人口的完全自由流动只存在于大中华帝国内部。而对外的资本、货物、人口流动必须进行管制,只有这样大中华的土地、资源才不至于让外人进来享用,财富也不会因为贸易而流往他国。而这个易货贸易的办法正中父皇的下怀,只是儿臣有一点不明白……”

    “不明白恩格斯和英国革命委员会为什么要提出易货贸易?”朱济世微笑着看了看儿子——虽无雄才大略,但不失为聪明之君,而且眼界开阔,熟知天下之事。对于这样的继承人,朱济世还是非常满意的。

    “如今的英国已经失去了殖民地,而且本土狭小,资源匮乏,难道不应该追求自由贸易吗?”

    “追求和得到不是一回事儿!英国革命委员会可以求,但是你和拿破仑四世会给吗?”

    朱国雄摇摇头。

    “既然求不到,不如退而求其次,用易货贸易和我们还有罗马帝国开展平衡外贸。而且恩格斯还拉上了德意志帝国……估计英德会组成一个关税同盟,在内部实行自由贸易。然后以英德联盟的名义来和咱们还有罗马帝国讨价还价。雄儿,你会和英德联盟做买卖吗?”

    “会。”朱国雄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英德联盟和罗马帝国的平衡对大中华帝国是有利的,大中华帝国只能用贸易向英德提供支持。可是……英国工业怕仍旧会大幅萎缩的。”

    “短期而言必然如此,但是看长期恐怕也未必不能找到出路。”朱济世笑着摇了摇头,他可是分明记得后世英国本土几乎没有什么工业了。“英国工业过往一直是靠外需维持的,将来只能转向国内市场为主,虽然不如国际市场那么庞大,但也有将近3000万人口,其实也不算小了,3000万人口市场为什么不能支撑起拥有几百万工人的英国工业呢?”(未完待续。。)r527( )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1509章 内需才是根本
    3000人口的市场说大不大,说小其实也不小了。+乡+村+小+说+网 手*机* annas.r虽然不能和拥有7亿5000万人口的大中华帝国市场相比,但是相应的,在英国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口也远远比不上将来完全实现工业化后的大中华。如果几百万英国工人的产出不能在3000万人口的英国市场中消化。那么将来1亿或是2亿劳工支撑起来的生产,又如何在大中华市场中消化?

    “父皇的意思是英国将来可以通过内部需求支撑起产业?英国革命委员会能用社会主义解决生产过剩的难题?”朱国雄微微皱眉,生产过剩的理论早在19世纪上半叶就出现了,现在更是成了马克思、恩格斯这些社会主义理论家们研究的一个重点。

    按照他们的理论,资本家为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的榨取剩余价值,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利润,他们在使用相对剩余价值榨取手段时,为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自身的个别必要劳动时间,不可避免的导致了生产力的进步,从而导致社会上的商品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得到增加,而由于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必然导致商品销售市场的相对缩小,即导致了生产过剩的出现。

    同时,他们也将生产过剩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作为经济基础,不再适合经济基础现状的体现。是低层次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更高水平的生产力的证据。

    “嗯。”朱济世低声,“社会主义的办法应当是能解决生产过剩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朱济世虽然不是学经济出身。但是也知道后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没有经济过剩问题存在的。

    而这个时代的社会主义理论还没有发展到后世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只是单纯的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简而言之,就是由社会(政府)控制生产资料和产品分配,从而让生产和分配更加合理,让劳动者可以拥有更多的产品同时付出较少的劳动。这样一来。生产过剩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

    所以,理论上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应该有大量的工业品可以用于出口。也不可能累积起大量的黄金外汇储备,对于国际市场的需要也仅限于互通有无——毕竟一个国家很难拥有所有的工业原材料、生产所有的产品,总是需要通过国际贸易得到一些东西的,但是主要作为财富象征品的金银和外国纸币。肯定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大量收集储存的……至少这个时空的恩格斯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提出的新型外贸关心是不以获取贸易顺差为目的的。

    “父皇,这是不是说,我们大中华帝国的工业也只能立足于内部市场?”朱国雄的经济学水平明显高于军事外交,稍一思考就发现了问题。

    目前大中华帝国的工业总量虽然稳居世界第一,但是被7亿5000万人口一平均,人均数字就不是那么多了——当然,在拥有了半个地球之后,各种各样的资源人均一下也不是那么少了。所以未来的大中华帝国实际上也不需要通过外贸获得多少外部的资源。出口工业品的意义除了积累没有什么大用的金银和外国纸币,也就是让国内的资本家发财了。

    “除了立足于内部,我大中华的工业还有别的出路吗?”朱济世淡淡地道。“现在是7亿5000万人,将来早晚是15亿甚至20亿人……如果按照英国的城市化率,至少有10亿以上的城市人口,工商之繁盛将是现在难以想象的。如果不能依靠内部市场,全世界哪里还有市场可以消化?而且我们把商品卖给外国之后,打算换取些什么呢?我大中华帝国都已经占了半个地球。什么资源没有?而且还拥有北美的天选之国,农产品也不可能短缺。我们还需要有什么呢?”

    难道是花花绿绿的纸?

    “父皇说的是。看来将来我大中华帝国的工业品也只能靠内部市场消化。”朱国雄并没有露出什么忧虑烦恼的表情,“好在我大中华诸国需要建设的地方还有许多,数十年之内是不会有过剩之虞的。”

    “的确如此。”朱济世微笑着点头。

    有半个地球的土地、资源,自然就有半个地球需要建设。真不知道要砸多少亿吨的钢铁、水泥下去,才能把半个地球建设起来。现在考虑生产过剩,的确有些为时过早。

    “不过恩格斯在社会主义英国实行的办法,咱们还是要留心观察,必要的话还需借鉴一二。”朱济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茶盏抿了一口,“朕要看看,他能用什么办法,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让3000万甚至是4000万英国人过上均富的生活。”

    “父皇是觉得半个地球对于7亿5000万或者是将来的15亿、20亿华夏子民还是不够大?”

    朱济世轻轻转动着茶盏,点头道:“目前社会主义的理论只讲过剩而很少触及不足……工业生产是会过剩的,但是资源、土地从长远来说还是不够的。”

    20亿中华人如果想要过得和后世3亿美国人一样浪费,半个地球的资源的确不够,不过这也不是朱济世眼下需要操心的事情。

    “皇儿,你国卫弟从印度回来了,你可曾见过他?”朱济世放下茶盏问道。

    朱国卫是被芭伊女王带回应天的,因为在印度打了败仗,自然有点灰溜溜,不仅丢掉了国王宝座,连原先的侯爵都没有了,现在正在家里思过。而且还有些看破红尘的意思,整天往应天大昭寺里跑和长驻应天的第十一世赖喇嘛凯珠嘉措混成了忘年交。据说还想在应天大昭寺出家当和尚,呃,是活佛……

    “儿臣见过国卫了,国卫现在颇有佛性,据赖喇嘛的奏章上称,国卫弟很有可能是玄奘大师转世……”

    “唐僧?”朱济世扑哧一笑,摇摇头,“赖喇嘛是西游记的戏码看多了吧?”

    十一世赖喇嘛打小就在应天长大,也没有什么大事要他操心,纯粹就是个享福人,平身最大爱好就是听戏。应天大昭寺里面还养着徽班建着戏台,平时最爱看的就是西游记题材的戏码,据说还喜欢亲自上台票戏演唐僧。

    朱国雄皱着眉,“不过国卫弟似乎也有点相信……据说他对那烂陀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和儿臣见面的时候还提出想在大明各地募捐些钱去重修那烂陀寺。”

    “呃……”朱济世想了一想,“你和他说过让他当爪哇王的事情了?”

    “已经说过了,不过国卫好像不是很感兴趣,他说自己不会当王,恐怕会令父皇失望。”

    朱国卫不会当王是肯定的,要不然也不会把大理王的位子丢了。

    “倒也诚实。不过爪哇王还是要他去当的……不会当也没有关系,因为爪哇的大政需要由大明朝廷指导,他这个王只管传播佛教、儒学就可以了。这他总干得了吧?”

    朱国雄皱起眉,“父皇,只怕也不容易……现在菲律宾、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群岛各处的土著正被一船一船的运往爪哇岛,加上爪哇岛上原有的土著,可能会聚集起3500多万人口。其中大部分是信奉真神的,小部分是信基督的,相信佛教的几乎没有。至于儒学就更难在爪哇岛推广了,因为这个岛上连认得中文的人都不多,何况儒家经典?”

    “不容易也要去做,真神教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们难道做不到吗?”朱济世停了一下,喝了口水,继续说道,“我大中华不仅有儒有佛,还有刺刀还有枪炮,还要在爪哇岛上驻兵30万……无论如何都能将3500万土著管理得服服帖帖!昔日荷兰人在整个荷属东印度都未必有3万驻军吧?”

    朱国雄想了一阵,对朱济世摇摇头,“父皇,南洋土著生性疏懒,管治倒是不难,但是要他们做事情也不易。”

    “那就像曾克奥巴哈皇帝学习,让华人农场主进去,把爪哇岛上的土地按照10000亩为单位低价出租大明的农业公司经营,附带条件是雇佣土著进行农业生产,一家农场分配300户土著……”

    朱济世说着自己心中的打算。爪哇岛一共有十二万六千平方公里土地,而且相当平坦和肥沃,开垦出一亿亩以上的耕地或种植园是毫无问题的。如果建立起10000亩为单位的大型农场,差不多可以有一万多家。如果每家大型农场分配300户土著,至少400万户土著的生活就有了着落,也有人可以对他们进行管束,教会他们如何耕种土地。按照每户土著有5口人计算,400万户就是2000万人,占到了爪哇岛上土著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而剩下的1500万土著自然也有活儿安排给他们——主要是从事建筑业,造桥修路兴建佛寺城市。

    总之就是要通过严格管束的劳动,让他们逐步建立起纪律和劳动的习惯。同时用宗教和儒学对新一代土著洗脑,再用儒学和佛学考试挑选出土著精英,逐步让他们接管爪哇岛的管理。这样数十年后,爪哇或许就能变成一个经济发达的富庶国家了……这也是朱济世对于所有大明藩属国的期望——用较少的资源和土地支撑起较为发达富裕的经济。(未完待续)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1510章 朱八戒
    时间到了1877年10月,秋风乍起,应天府终于到了一年当中气候最好的季节。+乡+村+小+说+网 手*机* annas.r连常年笼罩在江南工业区、南京老城区和紫金山北麓的烟雾也被秋风吹得无影无踪,难得让整个城市都充满了让人愉快的清新空气。更加上世界大战将要胜利结束的好消息传来,让这座大明帝国和大中华帝国的首善之都中,到处都是节日般的欢快气氛。

    抑郁了一年多的前大理国王朱国卫的心情也因为这天气舒畅了一些。今日沐浴,洗澡后换了身干爽的衣服,让几个从印度一路跟随过来的仆人——都是原来他身边大理近卫军的士兵——搬了张躺椅到院子中,舒舒服服的在树荫下躺了下来,又让人在躺椅前面摆放了书桌和文房四宝。挂了闭门谢客的牌子,准备好好的创作一卷佛经。

    他对佛祖的信仰多半是因为母亲郑妃的影响,在兵败印度之前不过是浅信,佛经是读过一些,但多是一目十行,从来没有潜心研究过。直到后来兵败被俘,在那烂陀寺遗址居住,才静心下来研读佛经,越读越觉得佛经上的道理是很好的。但是经文实在太多太杂,比不得基督教和真神教就简简单单的一本真经吃遍天下。如果要比谁的经多,佛教绝对可以力压基督、真神二教。

    但是在实际传播和斗争的过程中没有人跟佛教比经文多少,所以佛教就不是基督、真神二教甚至是印度教的对手了。甚至在大本营印度都被别的宗教消灭了。可见经多未见得有用,神佛太多了也拜不过来,反而不如只有一部经一个神的基督教、真神教容易传教。

    宗教这东西毕竟要面向普罗大众的。经多、神多就意味着繁琐,太过繁琐就不利于传播。而且经多、神多也不利于树立宗教的权威性,不如一经一神来得有利。所以佛教要复兴于印度、南洋,就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必须合满天诸佛为一,合万卷佛经为一。

    而在满天诸佛中最大一个佛自然是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佛教当以释迦牟尼为独尊而不问其他。至于那一本可以融合万卷佛教的如来真经。朱国卫决定自己来写!呃,他觉得自己在那烂陀寺悟道了。完全可以当佛教复兴于印度、南洋的祖师爷——不过朱国卫的兄弟姐妹们大多认为他发疯了……

    如来真经的创作思路早在那烂陀寺已经有了,就是保留佛理的精华。首先是平等——当然是众生法性平等,佛对众生的慈悲喜舍心平等,在因果报应面前平等。并不是说一个人和一头猪要平等相爱。而一头猪被人所杀所食也不是不平等,而是因果报应……

    其次是因果循环和轮回往生——这是佛教最精华的部分!朱国卫对此当然有自己的见解。因果循环和轮回往生是由佛陀掌握的,佛的信徒当然可以得到优待,而对传播佛教有贡献者更加优待。比如剃度出家,比如捐钱给佛寺,比如斋僧等等,都是可以得好报的。即使今生没有回报,来世也会有好报。

    当然,做善事一样可以有好报的。不过为恶者只要不是反对佛教,就不一定有恶报。因为对别人或是别的事物的恶也是因果循环的一部分,某人或某物倒霉那是因为前世做错了事情。今生要遭报应!而且即便所为之恶不是因果报应的一部分,为恶者也可以通过向佛祖忏悔和捐款赞助佛教而得到佛祖的宽恕——朱济世的这个儿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第三是信佛。对佛祖一定要相信,这是最重要的,只有相信佛,佛才会在下一次因果轮回的时候予以照顾,佛才能接受忏悔。宽恕罪恶。

    第四是极乐世界、阿鼻地狱和轮回往生等一整套佛教世界体系——当然,极乐世界是极乐的。阿鼻地狱是可怕的,轮回往生是有可能投胎到朱济世家里的……只要佛陀他老人家高兴,什么好事情都会有的,所以一定要信佛!

    在保留了佛教的精华之后,朱国卫又觉得佛教的清规戒律太多,这个不行那个不准的,自然相信的人少。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记才是真谛。所以在朱国卫的如来真经中只给佛教徒规定了八个戒律。

    一、不可信佛陀之外的神;

    二、不可杀人——从军作战者例外;

    三、不可偷盗;

    四、不可浪费;

    五、不可懒惰;

    六、不可欺骗;
1...13501351135213531354...13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