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朝之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墨瑟!你想干什么?快把手枪放回去,放回去!”看到场面好像要失控,朱济世赶忙开口拉架,丘胖子现在是济世大学军事学院院长,还有个殖民地次官代表的身份,可不能让这个法国老头一枪崩了。

    “你,你想干什么?”胖子也怕了,上次和威尔海明的决斗算是教训深刻,他可无论如何都不想再来第二回了。

    “胖子,别害怕,我可没打算用这把手枪把你打死。”路易墨瑟将手枪放在桌子上,指着它笑道:“如果东方人的轻骑兵都装备上这种柯尔特手枪,用且战且退的战术和欧洲的重骑兵周旋——就像当年蒙古人的骑射战术一样,欧洲的重骑兵还能取胜吗?”

    “这个用柯尔特手枪……”威尔海明和罗伯特丘吉尔互相看看,好像这个法国老头的话有点道理。在欧洲,重骑兵一般都不配枪,他们的作战方式就是冲击。而轻骑兵虽然大多配属手枪或步枪,但是这种一次只能打一发子弹的火枪在战场上的作用并不大,多数情况下,轻骑兵还是要靠马刀作战,可是轻骑兵如果配属了柯尔特左轮手枪的话,六连发的火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路易,轻骑兵使用柯尔特手枪肯定会对重骑兵构成严重威胁的。”约瑟夫戴尔隆接过话题,“而且现在法国在北非的轻骑兵还配属了杰森式手榴弹,这种手榴弹的重量只有一磅重,可以轻松投掷到四十米外,要是几十颗一起丢过来,重骑兵还怎么冲锋?所以使用长枪和重剑,身穿胸甲的重骑兵已经被淘汰了,未来的战场应该是轻骑兵、炮兵和掷弹兵的天下。”

    “掷弹兵?排队扔手榴弹吗?”朱济世咧了下嘴,想象了一下战场上敌对双方的两个横阵在三四十米的距离上相互投掷手榴弹的场面。

    “也可能是轻步兵,”另一个身材消瘦,但是眼神非常犀利的法国人亨利德维基内忽然插话道,“轻步兵可以用散兵队形,在200米外射击掷弹兵,又可以用手榴弹杀伤靠近的骑兵,如果和轻骑兵、炮兵配合应该可以成为战场上的主力。”

    “不行,不行,”几个法国人当中个子最大的热罗姆皮尔摇摇手打断道,“轻步兵的战术不适合打肉搏,而且对骑兵的抵抗力太弱,如果轻骑兵承受住一轮手榴弹的攻击,就能轻易消灭轻步兵。除非轻步兵可以拥有射速更高的线膛枪,否则是没有办法成为战场主力的。”

    听了几个洋将的辩论,朱济世的眉头皱了起来,眼下这个时代似乎到了一场军事变革的前夜,自己发明的铵油炸药,美国人柯尔特方面的左轮手枪好像已经彻底改变了步兵和骑兵的作战方式,如果再有一种可以快速装填的线膛枪……呃,历史上出现的不是一种可以快速装填的线膛枪,而是一种可以快速装填的子弹!只可惜朱济世的脑海里没有一点关于米涅弹的印象。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103章 稳定压倒一切 上 求收藏
    求收藏、求推荐、求三江票,第四更奉上

    北京内城某处宅邸。一间很是疏朗轩敞的花厅,窗户上镶着洁净明亮的玻璃,外面的花园是一片洁白的雪景。花厅的地砖下都通了火龙,屋子里暖烘烘的,还摆了一桌精致的酒宴,宴席之上,只有两老一少还有一位中年人,周围也没有一个使唤人儿。

    “介春,这次和法兰西交涉的差事办得是极好的……这可是万岁爷的原话。”

    说话的是个老者,生得贼眉鼠眼,两个颧骨高高隆起,还留着八字小胡须,怎么瞧着都有那么点奸诈小人的样子。

    “这都是穆相居中调停之功,耆英只是遵照穆相之命行事,如今能得到圣上如此恩眷,实在愧不敢当。”

    另一个老者恭敬地拱手说道,此人正是进京面君的新任两广总督耆英,介春乃是他的字号。刚才同他说话的人,则是道光皇帝跟前第一重臣,军机大臣,文化殿大学士郭佳穆彰阿。

    “皇上还说了,这次差事办得最好之处,还不是同法人的条约没有折损大清颜面,而是探得了西洋虚实,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知道了西洋内情,将来就不会再吃亏了。”

    说着话,穆彰阿就把目光投向老老实实坐在耆英身边的白斯文,“白恩铭,是吗?”

    白斯文拱拱手,笑道:“回穆相话,卑职正是白斯文。”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恩铭,你现在是行十万里路,游历西洋十数国,所见所闻,都是满朝文武所不知,而且,又是旗人,好好做,将来封疆部阁总是有望的!”

    白斯文忙站起身,朝穆彰阿就是一揖,“卑职谢穆相栽培!”

    穆彰阿点点头,语气忽然放沉,“恩铭,对朱济世此人,你似是极为忌惮?”

    “穆相,此人是朱明之后,又得英吉利王夫阿尔伯特亲王的提携,对西洋的奇淫技巧又极为精通,且家财百万……我朝不得不防啊!”

    白斯文这话出自肺腑,穆彰阿人老成精,自然听得明白,呵呵轻笑出声。

    “所以你就想暗招刺客,将其刺杀?”

    白斯文又是一躬,“卑职都是为了朝廷……”

    穆彰阿笑而不语,回头看看坐在自己身边的中年人,那中年人冲穆彰阿拱拱手,道:“恩相,学生以为,明抚之策可行,暗杀之计需缓。”

    “何也?”穆彰阿笑问。

    “朱明后人颇多,散落四方者何止万千?国朝200年来,犯上作乱者何几?何况朱济世此人早已是夷狄之臣,非我华夏之人,此所谓入夷狄者夷狄也。学生观其书信,虽言语失敬,但其中所提之法倒颇为可行,其意似乎还是想和我朝为善的。况且如今中西议和方定,海疆方安,谋刺夷狄大臣之事,最好还是慎重一些,以免再起边衅,搅得中外不安。”

    穆彰阿又看看白斯文,笑道:“恩铭,你以为曾涤生所言如何?”

    曾涤生就是曾国藩,涤生是号,眼下的曾国藩官拜侍读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和白斯文一样,都是从四品的官衔。不过却是京官,又是三考出身的清流,而且还是穆彰阿的得意门生,深知清朝官场规矩的白斯文当然不敢怠慢,忙冲曾国藩拱拱手道:“曾侍读所言具是正理,下官佩服。”

    曾国藩的话当然是代表穆彰阿的,而穆彰阿又最能揣摩圣意,看来道光皇帝真是被英国人打怕了……

    白斯文心里叹了口气,便没有再提朱济世,他不过是个知府,又不是军机大臣,何苦皇帝不急太监急呢?

    “不过朱济世若真到了香港,还是要严密监视的。”穆彰阿又低声吩咐一句,朱济世的事情就算翻过去了。

    其实他和耆英、白斯文说这些话,真是出于好意,耆英也是穆党,白斯文又是耆英门下,当然算是穆党一员。这两位圣眷正隆,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耆英早晚要入军机的,白斯文的前程也是一片坦途。如果不出意外,数年之后,穆彰阿一党又能多一位督抚了。所以穆彰阿不希望耆英和白斯文在面君的时候乱说话……明抚暗杀什么的根本不是皇帝老子想要听的,人家英夷的大臣爵士难道会让你白杀?别杀完之后又是大兵讨伐,到时候没有几千万两银子的赔款兵费根本过不去。谁要是在这个问题上踏错了步子,林则徐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

    “穆相,那么……洋务上面的事情……”

    耆英的话锋也转到了洋务上去,毕竟他也没亲眼过朱济世,也不知道朱济世在西洋的市面到底有多大。

    “洋务的事情不急……西夷既然远在数万里外,来回一趟也不容易,所以咱们也不用着急,徐徐推进即可。”

    穆彰阿的回答,让白斯文怔住,这洋务之事,原来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啊!

    “涤生,你怎么看洋务之事?”穆彰阿又问身边的曾国藩。

    “恩相,学生以为,其他的洋务都可以缓一缓,唯有练兵选将应该速行,如能依西洋之法练成数万精兵,国朝就再不怕海疆有警了。”

    曾国藩的话似乎是理所当然,八旗绿营的朽坏早就是尽人皆知,同英夷一战更是把脸丢到西洋去了,如果不赶紧练成一支精兵,将来再有西夷来犯,大清朝要如何对付?

    穆彰阿却摇了摇头,道:“练兵选将也需缓行,西夷兵强,首在械精,国朝的大刀长矛,终究不是西洋枪炮的对手。因而欲练精兵,必先把造枪铸炮之法学到手……”

    “穆相,法夷已经答应传授了。”耆英笑着提醒道。

    “这个不能急。”穆彰阿又重复了一遍“不急”,说道:“法夷传授造枪铸炮之法是好意,我国朝岂能没有表示?而这造枪铸炮之法又干系重大,必须由内务府选派能工巧匠去和法夷学习,学会之后,再回北京开办枪炮工房……这内务府是怎么办事儿的,介春老弟想必是知道的吧?”

    耆英摸了摸胡须,低声道:“广东佛山素来是冶铁重镇,能工巧匠颇多,上一回英夷来犯之时,还铸造过一位八千斤的大将军。”

    八千斤的大将军指一门八千斤重的大炮。这个时代西洋的冶金工业也就那么回事儿,转炉钢还没有发明,坩埚炼钢的工艺难度不高,一学就会,至于西洋铸造之法也不比中国先进多少,如果让法国人的技工去佛山带徒弟,要不了几年,佛山的枪炮就能不亚于洋货了。

    “介春啊,这西洋枪炮之犀利,可非**土炮可比!如果被民间工匠所掌握,这天下还能有宁日?”

    耆英顿悟,拍了拍额头道:“一时糊涂,一时糊涂,若不是穆相提点,面君的时候就要说错话了。这西夷造枪铸炮之法,必须由内务府牢牢掌握!这西法所练的精兵,也必须是八旗精锐!”

    听到这话,曾国藩心里面却是一声长叹,内务府的一个鸡蛋都敢要道光皇帝几十两银子,补个龙袍都是几千两上万两的开销!要是让他们来造枪铸炮,这枪炮还不得天价?至于这八旗精锐……这个西法之兵,不练也罢!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104章 稳定压倒一切 下 求收藏
    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三江票

    “穆相,国朝还是有银子的。”耆英似乎还不死心,试探着道:“收钱的路子其实还是很多的,前几年和英国鬼子开仗的时候,光是广州商贾的捐纳就有几百万两银子,眼下筹集赔款的银子大多也由广东来出。如果江南、湖广、四川也能摊派一点,怕是几千万两银子也筹得出来。”

    这话的确不错,眼下的大清朝还是很有钱的!虽然打了一场鸦片战争,近二三十年来大量的白银因为鸦片贸易外流,但还没有伤及根本。不过清朝的行政效率太低,对国家财富的掌握也非常粗疏。虽然整个国家的国民收入不会比英国差太多,但是财政收入却只有英国六分之一强——英国是9000万英镑,清朝大约是1500万英镑。然而清朝的财政如果要动用一些特殊手段的话,还是可以筹集到许多银子的,以往每遇大规模的国内外战争,清朝政府都会动用特殊手段压榨民间财富,每每总能筹集到巨款。

    “朝廷拿到几千万两,民间怕是要出一亿几千万两啊!今上仁厚,不忍如此盘剥民脂民膏。”穆彰阿只是缓缓地摇头,“而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万一激起民变,再来一次白莲教之祸,国朝恐怕承受不起啊!”

    这算什么道理?少花钱让汉人去办事吧,怕汉人不可靠;多花钱让内务府去造枪炮再练八旗兵吧,又怕刮得太凶老百姓承受不了揭竿而起!难道这大清朝就只能干等着西夷一而再,再而三地打上门来?

    “所以这洋务虽然要办,却要慢慢施行,事缓则圆,欲速则不达。林少穆当日就是太过急切了,所以才有英夷犯边之祸。”

    穆彰阿捻着胡子,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似乎对林则徐的严禁鸦片颇为不满。沉默了好一阵,穆彰阿才接着道:“老夫在朝为政多年,心得就是一个稳字,无论何时何事,都必须先求稳,再论其他,洋务之事也是一样的。”

    他加重了语气,话语像是锤子,一下下敲打在耆英和白斯文的心头上,“今上御极二十五年,已经到了求稳的时候了,谁也不能坏了天下无事的太平局面!”

    到得此刻,耆英和白斯文都已经明白来日面君之时该说些什么话了。总之就是要强调天下太平,四方无事。西夷远隔数万里,只能偶尔为祸,小心防备即可,洋务练兵之事,则需缓缓推进,以求万全……

    而此时,朱济世已经行了万里海路,绕过非洲大陆,抵达了英属印度的首都加尔各答。

    在海上漂了几个月后,又一将双脚放在无比坚实的大地之上,朱济世脸上却没有一丝笑意,反而眉目深锁,还不时在微微摇头。

    让朱济世原本的好心情荡然无存的,是加尔各答港口码头上堆放得满满当当的印度鸦片!加尔各答,正是英国——印度——中国大三角贸易的中段,从欧洲运来的货物,无论是纺织品、钢材、西药还是洋酒,都能在这里找到买家,印度的市场同样极为广阔。而从印度输往中国的货物,却只有一样东西,就是鸦片!

    说来也巧,刚一下船,朱济世就在码头上遇到一个熟人,就是当日将古柯树叶从南美洲带给朱济世的里卡多罗德里格斯。好一阵寒暄之后,罗德里格斯就告诉朱济世一个特大喜讯。原来东印度公司的商业职能,现在已经完全中止了!也就是说,现在无论是谁,都能进入鸦片贸易这个财源滚滚的行业,东印度公司不再管了。而且去年印度的鸦片大丰收,这段时间正好制成鸦片膏上市,价格差不多是一百多戈比一箱,算上出口税就是七八十两白银,运到香港就是两倍的利润!如果能运进清国境内,便是几百两银子一箱!所以罗德里格斯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就带了两条船从西班牙启程赶来加尔各答了。

    罗德里格斯拍着朱济世的肩膀道:“杰森,你有7条船,每条船可以装最少1000多箱鸦片,7条船就7000箱,每箱鸦片的净利润都不会少于150两白银,跑一趟,整整100多万两银子的利润可就到手啦!”

    “100多万两?能有那么多?”朱济世讶异道。

    “爵爷,真有这数的。”刘鹏忙凑到朱济世身边,低声道:“如果在东印度公司完全放开鸦片贸易之前,恐怕还不止100多万两,现在可能因为买的人多了,加尔各答的鸦片价格有所上涨,估计广州那边可能要跌一点,但刨去所有成本,100万两银子还是有的。”

    刘鹏是老生意了,说起鸦片生意真是头头是道。

    “至于出货的事情,爵爷不用担心,怡和行有这方面的路子,粤海关、广东水师的路子都通好了,直接把船开进广州天字号码头就行了,卸完鸦片马上装上茶叶、丝绸,然后运往欧洲……”

    “嗯,”朱济世在心里掂量着,问道:“除去租用的两艘帆船,济世行现在有8艘大帆船是可以跑远洋贸易的,都用来跑欧洲——印度——中国的航线怎么样?”

    “好啊!爵爷,这样的话,如果不出意外,一年300万两都能赚到!”

    刘鹏的话,把周围几个人的兴趣都勾起来了,竖起耳朵听他继续说下去。

    “当然,海贸不可能总一帆风顺,如果要跑欧洲——印度——中国的大三角航线,每年丢掉一两船人货都是正常的,要不然人人都来做海贸,这个利润就没有那么高了。不过咱们济世行有八条大帆船,可以承受这样的风险。即使考虑到沉船的损失,一年200万两还是有的。”

    这个时代的海上贸易果然是暴利!当然其中利最暴的,就是把印度鸦片卖去中国了!不过朱济世却还没有无底线到这种程度,他摇摇头道:“除了鸦片,加尔各答就没有别的特产了?”

    “军火啊!”里卡多罗德里格斯接过话题,笑道:“加尔各答兵工厂的褐贝斯滑膛枪闻名世界,拿破仑战争的时候,加尔各答兵工厂是整个反法同盟中最重要的火枪生产工厂,结果拿破仑在俄国意外失败,战争比想象中结束的早,连累加尔各答兵工厂出现大量库存,据说多达一百多万条,东印度公司的几百万英镑就这样沉淀在这些老掉牙的步枪上了。”

    “他们肯卖吗?”朱济世追问道。

    “怎么不卖?褐贝斯是一百多年的老枪,淘汰只是时间问题,现在不卖,将来几百万英镑就全打水漂了。”里卡多罗德里格斯耸耸肩,又道:“可是这些褐贝斯又能卖给谁?那是长杆滑膛枪,拿去防身太大,用来打猎没准头,只能装备军队,可是欧洲各国都有自己的兵工厂,不会买褐贝斯的。”
1...4344454647...13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