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九狱王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山

    一是,不当孤臣。山雪一直以来都是孤臣,他知道再不能这样下去。仔细考虑好了怎么治理千会郡,他召集官员们商量。官员们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即不得罪也不出力。如果是以前,他一定会据理力争,当场翻脸,现在他不会了。以天光皇帝和国法为理,以现在郡内的情况为由,表面客气却坚持原则,他让所有官员都同意了他的想法,仅仅口头同意不行,他还要官员们在公文上签字。他派人给会州太守送去公文,同时也给天光皇帝上奏折。他已经想好了怎么对付太守,已经做足了思想准备。

    山雪不再像以前那样不通情理,在保证自己刚正品味的情况下,他开始和官员、士绅们来往。合理合法的,他找机会主动帮助,也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官员们不领情,他也不在乎,他知道自己积怨太深,一时半会打开不了局面。

    二是,拉拢士绅。士绅被逼捐,他们恨得了秋莱和山雪。山雪把他们找来,旁敲侧击地告诉他们,他绝不会让他们白白捐献钱粮,只要有机会,他一定给他们名和利。只说空话没有用,他拉着他们一起参与治理千会郡的事,合理合情地给他们一定利益。同时,他还借机威胁,只要有谁不听他的,他就绝不客气。士绅们已经认定山雪,他们根本不信,只是表面答应。山雪也不在意,他知道,只有事实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三是,转变思路,流民是财富。流民是负担,不要说别人,以前山雪都这样想,现在他完全转变了思路!有人就有力,有力就有钱粮。经过这次的事,他深刻明白了一点,只要有民心就能办成事。

    四是,以农为本,大力开荒,大力开发水利工程。流民太多,山雪用以工代赈的办法,从千会城开始,在全郡大力发展农业。要有粮,就要有良田,要有良田,就要有灌溉,要有灌溉,就要有水。千会郡内有河,既然有水源就要利用好。现在是穷,只要把地种好,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要做好这件事,就要有钱粮,就必须要有士绅、商人的支持。以官府的名义借贷,给恰当的利息,如果有人不借,他就会以合理合法的理由去查。这样一来,没有人敢不借。他还和士绅、商人们签订文书,让他们带着流民们去开荒、建设。士绅、商人和老百姓都获利,这是他的原则和目的。士绅不是傻子,商人更是精明,有人的确不愿意帮忙,可是有人愿意投资,因为他们看到了其中长期而巨大的利益。山雪的人品起到了重要作用,谁都知道,他说到一定做到,绝不会玩花招。

    五是,不死种地。种地是要种地,什么地方适合种什么,不能一概而论。稻、粟、豆、麻、桑、茶、果、禽……他知道老百姓比他厉害得多,就充分利用有经验的老百姓,让他们带头去做。他有一个原则,先要保证粮食产量,让老百姓能吃得上饭、吃得饱饭,然后才能种其他作物。他懂千会县,也懂千会郡,结合其他地方的经验,再加上有老百姓帮忙,他做这件事即有心得也有信心。

    六是,重视商业。以前他即不懂也看不起商业,现在他非常重视。有商就有钱,有钱,就算没有粮,也可以从其他地方买到粮。发展农业为本,保证有粮,有了商,有了钱,就更保险。和商人们商量过后,他下大力气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发展陶瓷手工业。千会郡有好陶土;郡内有一定的产业基础;陶瓷业要烧木头,郡内山林茂盛;陶瓷好卖,销路没有问题,有地利和产业优势,他自然乐得其成。树再多,总有一天会烧完,他一边卖树,一边派人种树,以造福子孙。除此之外,他还鼓励各行各业发展,鼓励商人们雇佣流民,而且以官府的名义作保。

    七是,家人团聚。山雪把家人从老家接了过来。以前他有国无家,现在他要有家有国。

    山雪怎么做,秋莱根本不知道,他和薛飞、药典正在前往不知道往哪走的路上。




第88章 医术 医道 医梦0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风笑。

    薛飞不屑地说:“我说你这个人有没有意思我们没叫你,你为什么跟着我们”

    药典叹了一口气说:“一个人要是不要脸了,天都怕。你说说你吧,长得没人样,你能说一句人话吗什么叫跟着咱们这是一起走!”

    “可笑!”

    “可笑你才可笑!什么奉国将军,简直就不是玩意!石头,你这人……”

    “你叫我什么”

    “石头!”

    “绿毛,你再敢……”

    “我有什么不敢的你叫我绿毛,我为什么不能叫你石头你又臭又硬,比茅坑里的石头还不如!”

    “你这是找死!”

    “找死怎么了,我天生就找死!叫你石头是便宜你了,否则我就叫你茅坑里的石头!”

    这两个人不能见面,见面就是吵。身为大军统帅,薛飞一向话不多,他必须内敛、沉稳,可是面对药典,他简直就变成了另一个人。药典就一市井混混,可以说,他是秋莱、薛飞见过最不要脸的人。

    人不和,兽相投。阿风、阿宝、阿飞和阿臭都很好,四兽不同种却很投缘。人在说,兽在玩,你追我,我追你,你蹭我,我蹭你,它们玩得格外开心。

    仅仅斗嘴没意思,秋莱、薛飞和药典喜欢较劲,又闲着没事,他们的精力无处发泄,就开始各种比拼。其中一项就是,比谁骑术好,比谁跑得快。唯一

    秋莱有阿风,薛飞有阿飞,药典有阿臭,一比,药典就输得一败涂地。阿臭柔弱,药典骑术不行,他和阿臭的配合非常不好。药典为医欢,为医狂,他对其他事情都不太在乎。有了阿臭以后,他就把阿臭当马骑,没事还天天欺负阿臭,阿臭有时候对他好,也经常耍小性子。这样一人一兽怎么能配合好

    输了,药典就急,再加上薛飞在旁边冷言冷语,他就气得打阿臭。阿臭很生气,有一次还气跑了。如果不是阿风、阿宝和阿飞把阿臭找了回来,这一人一兽就断了缘份。还好有秋莱!他告诉药典一句话,让药典彻底变了。这句话是:医不了对阿臭的心,药典有什么资格医天下听了这话,药典盯着秋莱,神态诡异。自此,药典把阿臭当心爱的女人一样看待,他们的关系立刻变好了。

    人兽全力配合,阿臭进步神速。让秋莱他们没想到的是,阿臭竟然比阿风还厉害!样子丑,她跑起来却像仙子一般轻巧而动人。秋莱让药典想办法,好好调理阿臭,让阿臭变漂亮。药典却没这样做。天意如此!这样也好,人又脏又臭,兽又臭又脏,真是相配。

    有药典在,阿宝舒服不了。无论是比骑术还是休息,他喜欢扔阿宝玩,这次往树上扔,下次往地上砸,不把阿宝折腾得难受,他就不舒服。阿宝抗揍也老实,一般不反抗,可是它被惹急了也会打药典。当然它不会真打,如果它真下手,药典就成灰了。不要看药典不是东西,阿宝却喜欢和药典玩。反正,这对活宝闲不下来。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四兽打闹,玩耍,比拼,它们越来越亲密,成了铁杆小伙伴。再加上秋莱他们根本不管他们,它们更是开心成长,快乐自在。

    阿宝是送的,阿风是捡来的,秋莱得到这两头异兽很容易。

    薛飞的阿飞来得容易也不容易。薛飞是孤儿,从小跟着英九空长大。小时候,薛飞到山里练功,机缘巧合遇到一只噬魂豹正在产崽。一连生下了九只小豹子后,母豹死了,薛飞就把小豹子们带回了家。小豹子们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活物就是薛飞。从此,一人九兽成了亲密的小伙伴。然而,事情永远不会这么快乐而简单。当它们刚刚开始吃肉,英九空做了一件令薛飞无法接受的事。英九空把九只小豹子关到屋里,不给吃喝。九天后,英九空终于让薛飞去看小豹子,薛飞冲进屋里一看,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刺激。为了生存,九只小豹子互相残杀,只剩下一只,而且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它就是阿飞。那一幕,薛飞一辈子也忘不了。英九空告诉薛飞,噬魂豹一般会生两只幼崽,她只会养育其中最强壮的。九必取其一,这是天道也是人为。野兽想活下去,必须成为强者,人也一样。自此,薛飞带着阿飞刻苦练功,再也不敢偷懒。

    薛飞和阿飞的故事离奇,药典和阿臭的故事却离奇。

    药典是苦命人,从小是孤儿,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从小体弱,三天两头得病,无医无药,他就只能听天由命。

    几次大难不死,后来药典被一个跛脚土郎中收养了。土郎中医术很差,不过是一个招摇撞骗的神棍,他带着药典四处走,这里骗几天,那边卖点假药。医术差就算了,他却自认为有医学上的天赋,想调制出灵丹妙药。在各地收集医书、草药,他调制好了药,就拿药典做试验。……就这样,药典学会了认字、读书,吃过各种怪药,知道了各种杂七杂八的药方、药材,学到了不少厚颜无耻之术,体会了各种人间冷暖,增长了见闻。

    薛飞的本事是英九空教的,药典却没有人教,他打架的本事完全是拼出来的。跟着土郎中到处骗,今天被打,明天被骂,在无数次打斗中,他自己悟出了拼斗的本事。的确比不了薛飞,他打地痞、流氓和恶霸一点问题都没有。

    药典十六岁那年,土郎中病死了。临死前,他把收集到的医书、药方都给了药典,还嘱咐药典,以后不要再骗人,一定要成为一代神医。这是他的梦,没有实现,他想药典帮他完成这个虚幻的梦。

    自此,药典一个人行走天下,却根本没把土郎中的临终遗言当一回事。因为他要活下去,就只能招摇撞骗,更重要的是,他已经被世俗浸染成了一个无赖、痞子和利益小人。那个时候他不喜欢医术,甚至觉得医术就是骗人的把戏。他只要钱,只要活,其他什么也不要。



第89章 医术 医道 医梦0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有一次,药典路过一个穷困的小村子,为了骗十个铜钱,他把自己配制的“灵药”,卖给了一户人家。有病乱投医!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如果不是孩子病重,如果不是药典实在太会骗人,谁会相信一个半大不大的孩子父母立刻给孩子吃药,孩子一吃就吐血而死。死状非常悲惨!亲眼看到,药典惊呆了。药草是从野外采来的,他根据药方配制的,他以为,这不过是清火的药,吃了和没吃一样,却没想到会吃死人。到底是孩子病死的,还是孩子吃药吃死的,这已经不重要。村民们要杀药典,还好药典有本事,他逃走了。

    自此药典得了心病,他全身火烫,每天浑浑噩噩。他是被乡亲们养活大的,却害死了一个孩子。这道心坎,他过不去。又悔又恨,他就胡乱吃自己调制的药,想一死拉倒。有一天晚上,他梦到了土郎中,土郎中又说了那些话。……这场大难后,药典又没死,他变成了另一个人。

    本来药典想把那些骗人、害人的医书、药方都烧了,他仔细想过后,却没有这样做。因为土郎中曾经说过,有些药方是有用的,医书里有些内容是对的。

    药典再次行走天下,却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跑。依旧到处行骗,更重要的是,他到处行访名医,拼命学习、提升医术,想尽办法在各地收集医书、药方和药材。为了试药性,他吃过无数种药,尝试过无数种药方。坑,蒙,偷,抢,骗……为了增长医术,为了获得医方、药材,他可以不择手段。反正已经医死过人,他也不怕再医死人,就在各地试他的药。他没有医书,所有的药方都在他的脑子里,他到处是师父,哪怕是那些不入流的土郎中。百病成医,从小和药打交道,了解世俗,他太聪明,再加上仔细琢磨,他听了就会,看了就会。他医死过很多人,救活过更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药典就是为了还债,对土郎中的话没有任何体会,他只知道要去这样做而已。当他多次医死人,又多次救活人,面对生死,面对谩骂、毒打,面对感恩、叩谢……再次经历各地风土人情,体会爱恨悲喜,看过人生冷暖和人性复杂后,他就真正爆发了对医术的挚爱。救人一命,是这样令人快乐!这远比金银珠宝、山珍海味还要令他满足。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态又有了新的变化。

    为施大善,不拘小恶!一位名医对药典说过这样一句话:医者父母心,医者虎狼肠。当时听的时候,他没明白意思,反而觉得是大言不惭,当有了更多的经历后,他这才明白真的。当面对一个病人,无方可循,甚至无适合的药可用,不治,他死在病上,治了,他很可能死在你的手里,这怎么办不治,病人能痛苦地活下去,治了,病人可能好也可能死得更快,这怎么办病人已经无药可救,病人和家属却苦求要救,甚至他们都觉得很好医治,这怎么办罪大恶极的人生了病,救还是不救……没有人教药典,他就只能自己去悟,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从小混迹于最底层,全身都是世俗的“毒”,医术又高明,他就按自己的想法,想怎么治就怎么治,想治谁就治谁。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有自己的标准。面对他想救的,他就救人;面对他恨的,他还就下黑手,让其不得好死。……他沉迷于医术,甚至几近疯魔!他用医救人,也用医“杀人”,心中有大善,却也更加“冷血无情”。他有了无比的快感,更有了无比的满足。当他把病理和人性、人心联系到一起时,他又有了新的感悟。

    病在外,心在内。很多病不是因为病而伤身,而是因为心而丧命。一些病不是病,仙药不能医,不过是心上了锁。……药典有深刻体会,大夫的一句话可以左右病人的生死。大夫说病人死定了,病人不得好活;大夫说病人没事,就是绝症都能开心几天。这还不够,至少对于药典来说,这太浅薄!这一招是有用,却起不到关键作用。他自认为医术天下第一,当然要医透心,医好病。以前他觉得把病治好,把人救活就行了;后来他看病先问心,医病先医情,运用人性和人心去治病。他是喜欢骂人,他的确满口脏话,这是他行医的特色,他改不了也绝不会改!他把骂人和医术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套绝无仅有的高明套路。他把这个当“药”用!他用世俗之语去感化、说服病人,甚至是征服病人,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病能治、好治,用病人的背景、经历、人性和人心去推理病情,然后对症下药。随着一次次试用和精进,他修炼成了天下第一怪医!脏话是药,骂人是药,骗人是药,聊天是药,家人是药,药方是药……当药不是药,当药不仅仅是药,他的境界变了,医术有了颠覆性的提升。还是那些药,还是那些方,他运用得更加如有神助。不是他更有经验,而是他更懂人性、人体。伍九文学

    从医术,变医道!

    医术救人,医道救心!

    可是人会变!

    在海岛小国——转世国,药典又经历了一次蜕变。他到转世国的时候,那里正在爆发一种热带疾病。只要得病,三天必死。这种怪病如狂风一般,四处蔓延,死者达到数十万。

    药典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救人,却是跑!他没见过这种病,当然不会治。他想的很有道理:他跑了,还可以救更多人,他留下,死了就死了。两者相比,他觉得应该跑。他也是人,也怕死,也有求生的本能。可是再一想,他改主意了。

    如果转世国的人跑出去,别的地方也传染了这种病,那会怎么样

    于是,药典去找转世国的国王。他告诉国王,烧掉所有船只,断绝与外界的联系,召集全国的大夫,研制药方,破解怪病,全力救治病人。



第90章 医术 医道 医梦0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国王根本不听药典的大道理,他只想着跑,连生病的亲人都不管。国王要跑,官员们也要跑,他们要把老百姓留下自生自灭。药典立刻运用骗人本事,说自己有药,可以治怪病。国王已经急疯了,不信也得信,他派人试了药,结果病人的病情有了好转。二话不说,国王立刻吃药,觉得精神特别好,他又派药典去救人。药典告诉他,这种药特别珍贵,非常少,救不了那么多人。国王花重金买下了所有药,一部分留给自己用,其他分给自己人吃。为了以防万一,国王带着人还是跑了,却全都死在了海上。原来,药典给的是毒药!

    国王没白死,他帮了药典的大忙。病人吃了毒药有好转,虽然他们死了,但是这证明此病可医。药典发现了治怪病的药理,那就是,以毒治毒!

    药典豁出去了,就当自己死了。是要救人,却不能胡来。他相信,这种怪病不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定有其根源。他找来御医和京城的大夫,他一边带着他们用本地的药草试药,一边查看当地医书。在宫中的古老药方中,他发现了类似的病例,很多年前转世国爆发过类似的怪病。说得容易,却真不容易,怪病相似,却有不同。以古老药方为依据,药典带着大夫们,用本地药草调制药汤,开始不停地试药。在治死无数人后,他们终于调制出了医治怪病的灵药。带着药方,药典四处奔走,拼命救人。当怪病消失后,转世国的人口只剩下十之三四。如果国王冒死去想办法,如果全国齐心协力,没有药典,他们一样能战胜怪病。事实却是另一面!

    药典拯救了转世国,成了当地的“医神”,人人在传颂他,他却没有像以前那样开心。他跑到一个无人岛,指天骂地地发疯。他见过无数次死人,却没见到过这么多。那景象,太可怕!这都不算什么,比这更可怕的是人心的丧尽!怪病起,妖言多!为了治怪病,民间出现了无数种怪方,有些怪方甚至残忍到无法想像。……有人天生不怕怪病,他们就成了“神”。他们说什么,老百姓就信什么,他们甚至不信药典,还要杀药典。……在转世国四处救人的时候,他看到了至善,更看到了至恶!他一直认为老百姓是善良的,因为他就是靠这份善良活了下来,因此他才会不计代价地去帮助老百姓,去医心、医身。这是他要的医道!为此受累、发疯,哪怕被骂、被打,哪怕为了救人而治死人,他都觉得值得。在这样生死存亡的时刻,他认为,转世国的老百姓一定会同心协力,共度难关。然而他在转世国看到的是什么至善和至恶都爆发了!最善的是老百姓,最恶的也是他们。药典的信念崩溃了!谁善,谁恶他不知道人心、人性是什么,他不知道医道还有什么用,他不知道做什么有意义。
1...3435363738...1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