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九狱王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山

    开始官府还能管一管,随着帮派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大,后来根本管不住。管不了也不想管,经过多年的纠缠,天城和地城慢慢形成了一种默契。

    天城不管地城,地城的事自己解决;天城的人不会到地城去,地城的人也不被允许进城;如果有地城的人敢在天城犯事,就会严惩,地城的帮派必须交出犯事的人。天是天,地是地,这是规矩,人人必须严格遵守。

    这种乱象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望海码头。

    码头是望海城最有油水的地方。官府不敢也不可能管整个码头,为了平衡利益,官府就让地城的帮派管一些地方,当然税还是要交的。为了争夺码头的利益,地城的各帮派打得你死我活。打来打去,他们定了一个规矩:轮流坐庄,大家分钱。每三个月,几个帮派一轮换,收到的钱一起分。都是一时之利,各帮派只管收钱,其他不管,这样一来,码头不才怪!

    “外城”是望海城外城的外城。

    天城简单,地城复杂,外城也简单。

    离望海城五里的洪武镇,人称“外城”。洪武镇是洪武家的地盘,洪武家是本地第一大家族,他们专职造船,有人有钱有地,无人敢惹。

    望海城是船城,除了码头,还有造船港,这就有了第三方势力——洪武家。

    望海城有两个造船港:一个是官府的,人称为“上港”;另一个是洪武家的,人称为“下港”。

    官府设立了“舟船局”,专业负责为皇室、官府建造官船。由于经营不善,“舟船局”行同虚设,基本上所有的官船都是在下港建造。洪武家建造好船后,运到上港,这就算是“舟船局”造的船。女生小小说

    官府一分钱不给,洪武家还得干,他们得到的好处是官府的保护。因此,洪武家垄断了望海城的造船业,只此一家,别无他号。要做到这一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一代又一代拼出来的。

    洪武家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还没有望海城的时候,他们就在这里以捕鱼为生。随着望海城的发展,洪武家也飞快地发展了起来。

    一个家族想发展,要靠以下因素:一是有能人,二是团结,三是肯干,四是有钱,五是有人。无论有没有本事,历任族长都没有大的失误,一直带领着族人稳步发展。洪武家的人非常团结,吃苦,能干。这两点是洪武家能立足望海城的最核心的原因。借助望海城的发展,洪武家挣到了钱,有了钱就能吃好、住好,男人们就能娶到媳妇,有了媳妇就能生孩子,有了孩子家族就能壮大,家族壮大了就能挣更多钱。……这样一来,洪武家的人口持续增长,财富逐步积累。

    可是这还不够!

    洪武家想大发展,必须有一位或者几位有本事的族长,洪武重八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没有他,洪武家不是还在捕鱼,就是只能到地城去要饭。

    洪武重八做过和尚,当过军官,做过生意,在各州游历,虽然没读过书,但是长了见识,有了胆气。回到洪武家后,因为有见识、有本事,又侠肝义胆,他被推选为族长。

    以捕鱼为生,洪武家会造船、补船,望海城在发展,需要建造、修补大量的船只,这给了洪武家机会。

    看到洪武家只会造小船,而且造船水平还不行,再看到望海城发展这么好,洪武重八就下定决心,带领全族造好船、大船。为了造好船,提升造船技艺,他带领全族节衣缩食,花重金,到处请能工巧匠,带着全族人跟着师傅们勤学、苦干。与此同时,他还带着族人修建建造大船的干船坞。从此,洪武家慢慢有了名气,也挣到了钱。有了好处,从他开始,以后的族长都恪守了这个传统,带领着洪武族快速发展。从捕鱼到造船,洪武家越干越精,越干越专,一代一代技术传承、积累,便有了精湛的造船技艺,还有一大帮造船好手。有了技术,就能造好船、造大船,就可以挣更多的钱,也就可以更好地发展家族。可以说,只要是洪武家的男人都是造船的好手。只要是洪武家造的船,人人都信任,别人也愿意出钱让他们造船,哪怕价格高一些。

    本来洪武家是一个封闭的家族,洪武重八改变了这一切。他看到了望海城发展的大势,料定以后此城必是百国、百族之城。他要求全族男人多娶各国、各族的女人,他带头娶了几个国家和不同种族的女子当小妾,生了十几个儿子。他的本意是拉拢各国、各族,协调各方的关系,更好地做生意,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他却没想到,这给洪武家带来了更多的益处。这样的洪武家不仅得到了各国、各族的接受和喜爱、敬重,他们生出来的孩子也比较聪明、能干。这对于洪武家的发展来说,简直就是火上浇油。自此以后,洪武家积极和各国、各族联姻,他们生的孩子自然什么肤色、样子的都有。生意加联姻,这就像蛛网一样,洪武家建立、维护起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凭着这张“网”,洪武家获取了大量的利益,获取了财富,也积累了名望。

    洪武家能发展到今天,这不容易!望海城乱,想在这里立足,仅仅会吃苦,仅仅会做生意,这是不行的。除此之外,还要有拳头!现在望海城乱,以前更乱!外海有海盗,地城的帮派,还有各路牛鬼蛇神陆续而来,想得到这些人的尊重和屈服,不靠实力去拼,那是不可能的。洪武神功是洪武家祖传秘笈,即有水中功夫,也有陆上功夫,历代洪武家的男人都在练,却都是凑合,全靠个人兴趣。




第108章 天下第一奇妙海城0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洪武重八把洪武神功进行了调整、提升,定下了一条规矩,族中所有男人从小必须勤练神功。靠着神功,他带着全族人,在望海城的乱局中,打下了一片天下。由此,洪武家深刻体会到,拳头是多么重要。练神功,即长本事又强身健体,即能对敌又能更好地造船。到了今天,不要说洪武家人人是高手,他们至少比平常人要厉害得多。

    当然,一直以来,洪武家和官府保持着很好的关系,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洪武家少不了官府,官府少不了洪武家,这已经成了无法改变的事实。

    天时、地利、人和,洪武家成为了望海城的第一家族。没有人敢得罪,就连官府都要礼让三分。

    一城三世界。

    三足鼎力,局势稳定。

    天城繁荣富庶,歌舞升平;地城凋敝穷困,混乱不堪;外城一家独大,与众不同。互相依存却互不相干,三方已经形成了默契和平衡,如果这种关系被打破,后果不敢想象!

    为了更好地了解望海城的事,秋莱他们准备了两套衣服,他们先穿上了破烂的粗布衣服,先去地城。

    地城,城边之城。

    望海码头对着南门。为了保证货物的运输,从码头到南门,官府不允许有居民居住。这一段是望海城外最干净、平坦的地方。城外东、西、北的贫民区统称为地城。为了以防万一,官府长年关闭东、西、北门,只留南门使用。

    城外全是密密麻麻的低矮平房和破旧窝棚,把望海城包得严严实实,就连城墙根下都有房子。房子一间紧挨着一间,门对门,窗对窗,墙靠着墙,有些过道只有老鼠能通过。不用大声说话,在房间里叹一口气,邻居都能听到。根本没有布局,房子、窝棚建得乱七八糟,只要有空地的地方就住了人,巷子、过道如蛛网一般密布。有房子住的还算好的,还有不少人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哪里都有穷人,哪里都有贫民区,脏、乱、差,不是地城的特色,这里最大的特色是,不同地域、种族、文化的人齐聚于此。

    海外的住一起,同乡的住一起……不要看这里乱,却隐藏着分区。如果是新来的,住错了地方,就一定会倒霉。

    千会城外的贫民区差,地城更差。不是说这里比那里都不好,相比之下,地城最差就是民风。千会城外的流民连饭都吃不饱,但是人人和睦、团结,个个开心、快活;地城却是人心极乱,只讲利益,为了活下去,他们可以做任何事,哪怕欺负比自己更穷的人。

    走了没多久,秋莱他们就遇到了五次打架,一次群殴。这些人打起架来,比梦州打仗的官兵还勇猛。更不要说,那些哭的,叫的,惨的,饿倒在地上不动的。

    走着,看着,秋莱一脸阴沉。千会城差,梦州差,这里更差!望海城是海上贸易大城,有钱有人有文化,地城却是这个样子。如果不知道这是望海城,还以为这里是哪个灾区。爱心999小说

    天城,城中之城。

    叫天城,从外面看起来根本不像。城墙年久失修,到处坑坑洼洼、破破烂烂。不要说有敌军来攻打,说不定哪来下雨、刮风,城墙都会倒塌。

    不过,城内就完全不一样了。城中没有一个乞丐、流民。街道干净、宽敞,房屋排列整齐,到处是高楼,到处是异域风情的建筑。街边都是店铺,街上人来人往,大多数人喜笑颜开。

    城内城外,两个世界!

    秋莱他们刚到南门,就被守城的士兵挡住了。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士兵们把他们赶走了。理由无非是,地城的人不能进天城。当秋莱他们换了衣服,就顺利地进城了。

    进城得交税,连普通老百姓也要交。带货的商人交得多一点,老百姓交得很少。每天进出城的人很多,就算再少,积少成多,这也是一大笔钱。

    药典和薛飞以为秋莱不会在天城看多久,他们没想到,秋莱在天城住了好几天。秋莱对什么都感兴趣,特别喜欢和商人聊天。从望海城的历史到现在的商业,从怎么挣钱到怎么请伙计,从粮食到货品,他总是在问,仔细在听。这几天他知道了很多,却也明白,他了解的还很少。在梦州的时候,从县到郡再到州,他以为自己对地方的治理已经很了解,到了望海城,他这才明白自己的短视、自负和不足。如果按梦州的办法来治理望海城,望海城就完了,反之也一样。虽然还有很多想了解,但是他还是走了,决定先去外城看看。

    外城,城外之城。

    洪武镇。

    离望海城往东,不到五里地,就是洪武镇。

    洪武镇背靠东海山,镇中的房子比天城的还好,用石、砖、木搭建而成,外现普通却粗犷而坚固。镇中的房屋格局有一些像军营,一列列一排排,非常整齐。镇中最大、最高、最好的建筑是洪武祠堂。这里供奉着所有已逝的族长和每一位族人的牌位。整个镇的规划是从洪武重八而来,一直延续、完善到今天。

    镇里有客栈、酒楼、茶馆、钱庄……这些都是洪武家自己开的店。酒水不贵,饭菜可口,服务周到,洪武家好客也做事公道,主要是为了接待各地来的商人,他们只想靠造船挣钱,能从这些挣一点小钱,就满足了。

    价格公道,能吃得好、住得好,还能保证安全,就算不是来买船的,很多商人也住在这里。有一些人听说了洪武镇的名气,他们只是来这里看一看,玩一玩。商人一聚集就有生意,有生意就有财富。由此一来,洪武家身不由主地往另一个方向发展,那就是贸易之镇。如果不是洪武家的人老实,洪武镇早就成为了财富之镇,甚至能把望海城比下去。事情不可能总这样,总有人会来改变这一切,或好或坏。

    药典当掌柜,秋莱和薛飞当伙计,他们假扮成买船的商人,一到洪武镇就得到了热情接待。



第109章 海之子0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洪武家的人带着秋莱他们参观洪武镇,把洪武家的历史、现状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不少人对洪武镇感兴趣,来的人多了,问的人多了,洪武家干脆就设立了一个规矩。只要有新客人来,就有专人带着客人们四处参观,给他们讲洪武家的事。这是小事,却有大用!这不仅有利于做生意,也利于提升洪武家的名气。本来只是来看看的,却喜欢上了洪武镇,想和洪武家交朋友、做生意。

    下港。

    望海城码头西边是上港,东边是下港。

    下港紧靠洪武镇,本来叫盼海峡,因为人人都叫下港,盼海峡这个名字也就没有什么人知道了。

    望海码头大,下港也不小。

    下港是一个“n”型大海湾,出口小,里面大,这里是天然的良港,易守难攻。

    这里有船坞、码头和货仓,本来码头不对外,只有洪武家自己用,现在也帮着客人、朋友装卸、存放货物。

    热闹非凡,热火朝天,到处是吆喝声、号子声,敲击声。各种声音在海峡中回响,的确是吵,却也是一首汗水之乐。

    在建的,在修补的,做好的,洪武家的,外地的……船坞里,码头上停靠着如林一般的船只,各种规格、形状的都有,很多船只都有明显的异域风情。

    这里还有不少渔船。洪武重八定了规矩,不能忘本。凡是渔民来修船、造船,洪武家都会收很少的钱,甚至不收钱。渔民都很穷苦,出海捕鱼要冒风险,祖上是捕鱼为生,洪武家不能亏待了本地乡亲。这个规矩流传了下来,洪武家自然得到了渔民的敬重。

    除了商船、渔船,还有战船。

    民间不可以私造、使用战船,战船都是官府派洪武家建造的。根据长年的水战、海战的经验,官府对各类战船进行了统一的规定。

    楼船,这是最大的战船,同时也是指挥船。

    火船,由楼船改建而成,用火箭、火油等攻击,烧毁敌船。

    冲船,船头有铜铁打造的巨大矛头,船速快,用于冲撞敌船。

    射船,船上有弩车、投石机等攻击武器,用于远程进攻。

    搏船,靠近敌船,运送大量士兵攻打敌船。

    飞船,用于冲击、突击、奇袭的快艇。

    哨船,用于侦查、巡逻的快艇。

    兵船,用于运输士兵、战马。我爱电子书

    粮船,用于运输各类物资。

    以人力、风力行进,为了保证航速,大多数战船多帆多桨。虽然有统一规定,但是各类战船并没有统一标准。根据作战需要,同一类的战船大小不一,而且各类战船也会灵活使用。

    天机国的战船分类精细,却长年没有任何技术进步,一直就是这些船,人人墨守成规。很多地方的战船年久失修,水师训练不足,军纪涣散。和神海国相比,天机国连边角料都不如。

    见识过神海国的宝船,秋莱对眼前的这些战船没有多少兴趣,但是他还是仔细去看,详细去问。以防海盗为名,他询问工匠们如何保护商船。外海有海盗,像秋莱这样的商人多得是,工匠们没有怀疑,他们答得仔细。为了防海盗,把战船和商船结合,洪武家建造的海船就是战船。只要有商人出钱,他们可以建造出远洋大船,甚至是集合商船、战船的远海舰队。

    正当秋莱他们和工匠们聊得正高兴的时候,人群一阵骚动,大家都抬头往海边悬崖上的岗楼看。

    悬崖边,岗楼上,一个人在海风中摇摆,随时可能会掉到海里去。

    一看就是一身鸡皮疙瘩!

    不要说跳,站在那里都会发疯。

    随着人群发出一阵惊呼,那个人纵身跳下了悬崖。洒满金光的在海上,一头怪兽从水中飞出。

    那是一条巨蜥!

    全身蓝如海,碧如天,它干净、漂亮得就像一匹锦缎。高如俊马,体态修长,一身如水的细鳞中有些许黑色鳞片,恰如蓝天中的少许黑星。侧扁的长尾上有锋利的背鳞,黑鳞逐渐增多,尾巴末端黑如墨。四肢粗壮有力,黑色的利爪如刃。扁平的脑袋中间有一条白斑,形如流水,白如天云。黑眼如金,没有眼白。细长的黑舌轻巧、灵动。

    人兽嬉戏,如鱼儿畅游。在水里这么久,他竟然没换一口气,他不是人,简直就是鱼!巨蜥跃出水里,他踩在巨蜥背上,纵起几丈高,纵身跳上悬崖,连纵带爬,不一会就来到悬崖上。

    有人大叫:“小六,好样的!”他一叫,不少人跟着叫喊、起哄。

1...4344454647...1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