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九狱王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山

    望海城的粮船终于到了平安郡。

    去望海城的时候,洪武精卫拼了命,实在累了,他就稍微休息一会,如果不是有阿蓝,他非累死在路上不可。凭着无比的水性和毅力,他来到望海城。

    秋莱早已经派人来过,洪武德已经派出了一些粮船,他万没想到甲州等地的局势这么危急。他什么也不管了,全力为秋莱筹集粮食。

    经过秋莱、洪武德的一番治理,望海郡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粮,更富!人人都想着找机会报答秋莱,这下好了,机会来了。

    除去留有一定的备用粮食,洪武德迅速调集了全郡官府的粮食,望海城码头依靠着不少粮船,他把这些粮食都买了,他还组织庞大的船队,立刻前往安州,沿途在各大码头购粮。

    秋莱要修渠,洪武德征调了望海城所有水利方面的工匠。这个时候就充分显示出望海城的优势,来往的人多,各种人都有,其中当然有这方面的人才。听说是帮秋莱干活,还有钱可拿,这些人立刻就热烈响应。他们随着粮船一同出发。

    老百姓纷纷捐献钱粮,特别是以前地城的老百姓,只要能力之内的,他们都拿了出来。士绅、商人也大把地捐献钱粮,出钱出粮出船出人,没有一个敢趁机涨价。

    洪武家的人在码头收粮,满装一袋就运上船,船一装满就开船。

    开船要人,修渠要人,望海城的老百姓纷纷报名帮忙,什么钱不钱的,他们不在乎,就是想去安州看看秋莱。

    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无法想像!

    洪武精卫只在望海城休息了半天,他就立刻走了,他要先去元梦江各大码头通知,让官府先准备好粮食。去之前,他心里没底,怕各地官府不买账,他已经决定,如果有人敢不给,他就下手,哪怕死了也要弄到粮。就一个人,他去了,结果事情非常顺利。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

    秋莱不是以前的秋莱,洪武精卫不是以前的他。他是御前侍卫、监察御史、侍从武官,还是洪武家的人。秋莱的名气大,薛飞、药典、洪武精卫的名气也不小。各地官府没有秋莱的人,但是他们不敢推诿、拒绝,无论如何,他们也要给秋莱一点面子。




第175章 天下第一渠01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洪武精卫先在码头等着,等洪武家的粮船到了,他就立刻去下一个码头。走之前,他告诉洪武家的人,如果有人敢推诿、阻拦,就把这些人抓到安州去。哪里有人敢不配合洪武家是天光皇帝钦定的家奴,又是秋莱的人,谁敢得罪

    听说秋莱在为甲州筹粮,各大码头的士绅、商人和老百姓纷纷捐献钱粮。这是冲是秋莱的名声,更是为了梦神。梦神在天机国有极高的地位,就算钱粮不多,这却是极大的心意。有一些富商怕船不够、人不足,他们就地筹粮,派人运粮去安州。

    天秘城的沈万山一得到消息,他就立刻就地筹粮,同时派人四处购粮,立刻派人往安州送粮。他是尽力,却没有尽其所有地干,他还要为自己和秋莱留点本钱。

    天秘城的士绅、商人和百姓也自发地捐献钱粮,出船出力出人,支持甲州。

    秋莱的人急行来到火石镇,召集官员、士绅和富商,要求他们捐献。由于火石镇离甲州太远,其间水路不通,因此他们只要钱,不要粮。经历大灾后,火石镇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可是这些富贵之家还是很有家底,既然是秋莱要,有人多给,有人少给,家家出钱,他们就筹集到了一大笔钱。随即,他们带着钱前往各大码头,采购粮食,即刻运往甲州等地。

    望海城紧靠元梦江,元梦江和梦神河有长梦渠相连,安州紧靠梦神河,水路相通,从元梦江到梦神河,一支浩大的运粮船队慢慢汇集而成。这是一条人心之江,奔涌向干渴的安州。

    天无雨,人心如雨。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整个天机国从来没有这么齐心过,为了救甲州,无数人在出力,这力量如天风一般,奔涌、聚集,势不可挡。

    秋莱他们一直在码头等着、盼着。粮船才一靠岸,望海城的人就冲下来,围着秋莱又是哭,又是笑,又是叫,然而当他们清醒过来才发现,怎么就只有秋莱这么几个人。得知了万安城和怀安城之战,军民们就是哭声一片。没亲身经历,他们却知道甲州、安州有多难,秋莱有多难!除了随船回去再运粮的人,其他人都留了下来,他们要跟着秋莱再拼一回,再拼出另一个奇迹。

    人人都认为,如果不是秋莱,甲州等地就都完了,其实他们哪里知道,真正保住这里的,不是秋莱,而是那些无数为此拼命、出力的军民。就是在这样艰难无比的时刻,他们忍饥挨饿,出力出命。

    从万安城到平安郡已经是死地,几乎空无一人。粮到了,秋莱立刻派薛飞他们到各地调人。事态已经平稳,他们可以不用急,却没日没夜地急行,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各州军民拼来的,每一分都是血,每一口粮都是命。

    怀安城受到了重创,一得到消息,除了老人和孩子留下来,连男带女,只要能干活的,他们就立刻带着口粮来帮忙。

    各地已经有秋莱的人,他们立刻召集青壮劳力和工匠,由秋莱的人带队,即刻前往平安郡。

    秋莱的人的确会办事,他们力所能及地告诉所有人,秋莱打败了神皇章心净。不知道事情的内情,他们就连编带吹、活灵活现地把那一切的轰轰烈烈说得动人无比。各地的军民欢腾,去平安郡的,还没到,就已经士气爆棚。这样一来,就有更多的人去平安郡帮忙。

    各地的队伍如同急流一流,涌向平安郡。

    当第一批人来到码头,一看到秋莱,他们就围在一起痛哭,然后所有人都在痛哭。万安城和平安郡是什么样,他们都亲眼看到了,正因为看到了,他们才会如此动容。

    这就是秋莱!

    这就是他们要的那个秋莱!

    秋莱一直憋着,全身的血早已经在燃烧!他欠了债,欠了无数人的债,他要还,必须还!有了人,有了粮,他就发疯了。

    一是,扩建码头。沿河的码头太小,各地的粮船陆续到达,根本无法满足需求。秋莱派人赶紧整修、扩建码头。有望海城的人在,这都是小事,其中有不少人有经验,扩建过望海城的码头。这个码头承载着无数人的情义,秋莱特意为它取名为:万情码头。

    二是,修建粮仓。除了要修梦神渠,还要救济其他各州,没有粮仓是不行的。粮仓就建在码头旁边,有专人管理。

    三是,规划、修建梦神渠。

    说得容易,哪有这么容易。山雪有深深的负罪感,觉得甲州等地会变成这样,作为总督,他有天大的责任。他欠了无数条人命,欠了无数的债,他要还,用命去还。他带着人一直在查看地形,却根本不知道怎么办。打不了仗,拼不了命,他提出要修梦神渠,结果直到现在也没有拿出可行的规划。如果不是为了还债,他早就死了。

    秋莱没有怪山雪,怪也没用。望海城的工匠来了,安州等各地的工匠陆续到达,他召集工匠们立刻商量。

    人多力量大,专业人士就是专业人士,一商量就有惊喜。

    甲州的水利系统比较完备,虽然受了灾,但是河道、水渠还在,这些都是现成的水道,只要打通梦神河和甲州的水系,那就会一通百通。

    既然要修,就修好一点。梦神渠应该是一道总渠,先建起来,再慢慢打通各个州的水网,以后无论有灾无灾,都可以保障甲州、安州等多个州的水源供应。这样一来,这些州就会成为真正的鱼米之乡。

    安州境内有一条会梦峡,这是一条天然的水渠,还可以蓄水,用来调节水位,只要利用得好,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工程。

    更可喜的是,有老工匠说,以前梦神河流经过甲州、安州,因此有古河道,如果河道还在,那么就可以大大节省工程量。

    好主意层出不穷!

    人人兴奋,一身是劲。

    主意再好也没用,关键要能落实。秋莱、山雪立刻带着工匠们沿途查看地形、规划路线。



第176章 天下第一渠02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天下第一渠02

    让所有人兴奋无比的是:会梦峡是连通梦神河、安州、甲州的天然水道;一部分古河道还在,那是一条无名的荒芜峡谷。打通头尾,大渠必成!

    秋莱兴奋得差一点没吐血,可是他很冷静,知道这不是拍脑袋就干的事。又再仔细商量了商量,来去看了几次地形,所有人都觉得没问题了,秋莱这才下令,往疯里干!

    秋莱发起疯来,连自己都怕,他再次征召各地的军民。

    多少人

    五百万!

    望海城的事,安州的事,梦神山的事……这些事在军民中飞快传播,面对这样的事实,军民爆发出冲天的勇气,士气如天火一样奔腾、爆发、肆虐。不发钱,就管饭,就算是这样,所有人都要和秋莱再疯一回,干一件能流传子孙的千古大事,无论如何,他们也要把梦神渠修好,即为自己,更为后人。

    就这样,一场空前浩大的工程爆发了!

    除了修渠的事,秋莱什么事也不管,把各州的政务全都交给李非墨去处理。这么大的事,李非墨没来帮忙,他不懂修渠,一心一意在后方帮秋莱治理各州。

    秋莱吃住在工地,除了管理工程的各项事务,他力所能及地帮忙,哪怕搬几块石头也好。他不休息,不想休息,也不能休息,他总觉得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自己,恨不得一天到晚不停。

    仅仅秋莱一个人是不行的,薛飞、药典他们能帮他,他的部下能帮他,望海城的人能帮他,各地抽调来人员能帮他,不是有治理地方的经验,就是有处理重大事件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同心同德。对于这样浩大的工程来说,这是关键,甚至是核心。

    全部军事化管理!任何一事都有专人负责,任何一样东西都要物尽其用,每一粒粮食都不能浪费。

    临时搭建的木屋如海如浪一般蔓延;女人们在烧水,作饭,做鞋,洗、做、补衣服;密密麻麻的老百姓在挖土、挑土、夯土;山上到处是人在开石、运石;大夫们在熬药,治伤,治病;铁匠们在制作各类工具;万情码头在一边运营,一边扩建;粮仓纷纷建立……

    阿傻是第一民工!哪里有抬不动的,哪里有搞不定的,只要有他,什么事都成了小事。铁邪带着铁匠们帮他打造了特制的铁钎、锄头、铲子等工具,他更是如有神助。他本来就想干,秋莱一句话,他就发疯了。秋莱告诉他,这些人都是他的家人!老百姓都对他好,把他当亲人一样,这就更让他爆发了好好干的**。没日没夜,他吃得多,干得更多,秋莱是疯,可是他疯起来,比秋莱还疯。

    铁邪是第一工匠!除了要带着铁匠干活,他还要到各处帮忙,把他的力气用到极致。他没有薛飞、药典他们的治理的本事,却又不服输,绝不能丢自己和秋莱的人,于是他发疯一般地干。

    薛飞、药典和洪武精卫是“大将”!他们忙昏了头,可以说,他们是最忙的,比秋莱还忙。他们即要帮着秋莱处理各种事,管着各种财,协助各种关系,又要力所能及地去帮忙修渠。其中,药典最忙!要管大夫,要看病,要管各种杂事,要哄老百姓们开心,还要去帮忙干一点体力活,他忙得不知道天黑,却无比快乐。医术,医道,医世!他觉得这条水渠就是“医世”,药可以救很多人,水渠更可以救无数人。

    林小凡是“利器”!自从跟了秋莱以后,林小凡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依旧孤傲,依旧冰冷,心里的火却完全迸发出来了。管人,管事,他不会;干体力活,他看不上,他充分发挥了最大的本事,那就是,他有剑。以前他用剑杀人,现在他用剑修渠,开石,开土,开木……他专门帮军民干他们难办和不好办的事。

    秋莱疯了,工匠疯了,老百姓疯了,所有人都疯了。

    漫山遍野,无边无际,到处是人!

    笑声,叫声,喊声,骂声……号子声,吆喝声……敲打声,碰撞声……这百万人的热情改天变地,势不可挡!

    是浩瀚、壮观、激情,却也是煎熬!

    这么大的工程,不是请客吃饭。秋莱每天都吃不好、睡不着,天天担心出事。有人受伤,有人丧命,当一个个乡亲们倒下去,他感受到了无比的压力。这不是打仗,却一样要命!这却和打仗一样,一旦开始了,就必须咬牙打下去,没有回头路,哪怕万命归天!

    整个安州都疯了!

    安州的老百姓人人都知道修渠的事,为了帮忙,全州想尽办法节水种粮,宁可自己少吃一点,也要把粮送到工地去。哪怕每家只出一小把粮食,积少成多,这也是天文数字。

    各州也疯了!

    不能为修渠出力,老百姓们就不添乱,他们知道,安安分分就是在帮忙。他们看到了希望,有了坚持下去的力量,特别是那些甲州的灾民们,他们围着告示痛哭。秋莱一来,他们就多少能吃上一口,有了回家的希望,就算再苦,他们也愿意忍耐。如果不是没办法,他们非冲到平安郡去帮忙不可。

    秋莱已经派人去看着,没有官员敢推诿,不要说有多用心办事,至少不敢在这个时候惹祸。秋莱不讲情面,不要说有人看着,就是没人,他们也不敢。

    全国都疯了!

    见到了秋莱,见识了修梦神渠的壮观场面,而且还帮了忙,这是露脸的事。运完粮回去,运粮的人在各地开始大吹特吹。秋莱的各种传闻又开始在各地裂变一样传播。捐献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不少人去帮忙,其中有不少工匠。只要有钱的,敢不捐献,一定名誉扫地,会被活活骂死;各地的官员敢不配合,立刻恶名远播,被骂得不是东西。一来一去,这样一来,全国的钱粮再一次向安州汇集。

    一地一州疯狂,各州疯了,全国疯了。

    梦神渠已经不是一条渠,已经成为天机国的梦!



第177章 天下第一渠03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仅仅半年,梦神渠修通!

    当河水流过会梦峡,流入甲州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欢呼响起,无数人痛哭无声。

    这是一条生之路、命之渠,是用无数的汗水、鲜血和人命夯筑而成的神渠。

    甜美的梦神水如神水一般滋润着安州、甲州干渴的土地,以后这里会成为鱼米之乡,必然水美田肥,富庶安乐。等各州的水道打通,这一大片土地将成为人间天堂,以神水为生,以神水而乐,以神水而富。

    秋莱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祈求梦神保佑,告慰为修渠而离去的乡亲们。梦神渠的大坝旁立起巨大的石碑,上面详细说明了建造梦神渠的经过,还刻着牺牲人员的名字。除此之外,还有一片碑林,一块块石碑上刻着各地的地名,还有无数的人名,这些地方,这些人都为梦神渠出过力。

    李非墨呕心沥血,用三天写了《梦神渠记》和《天战》,无比真情、动容、煽情地记录了梦神渠的修建过程,以及万安城大战、怀安城大战和梦神山大战。更重要的是,他描述了全国各地如何患难与共,共同出力,一起保住了梦神之地。他本可以写得华美、矫情,却故意写得通俗、生动、易懂,他就是要写给老百姓看,让老百姓去传。为了传播得更快,他特地为此谱曲。写好后,他犹豫再三,要不要把天光皇帝写进去,最后他还是没写天光皇帝,而是把有关秋莱的内容删了。他明知道天光皇帝会因此不高兴,却偏偏要这样做,绝不是为了斗气,而是有更深的考虑。又仔细看了几遍,觉得没问题了,他这才派人送给秋莱。
1...7677787980...1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