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狱王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山
十一是,感恩。秋莱写了一封感谢信。信很简单,他只写了这样几句话:魔兵是可怕,却敌不过各州军民的天地忠勇,更挡不住全国的无边情义。忠亲王秋莱拜上,万语千言,无可名状,以心致谢!他把这封信也发给全国。
相关的大事都决定好了,李非墨他们都在迅速执行,秋莱去众力城等地。这些地方和魔兵恶战过,他去看望功臣,祭拜英灵。他只会呆一到两天,军民却都知道他的心。他到哪里,哪里就是欢腾、爆炸。
这州到那州,这一路来去,秋莱真是拼命,他就像吃了疯药、神药,日夜不停,睡着的时候都想往前冲。除了阿傻、阿宝和阿风之外,跟着秋莱的只有几个亲兵,不要看他们只是亲兵,却是除了药典他们,就能打的人。每天累得没人样,他们却个个精神抖擞,兴奋得不行。
随着公文、《灭妖颂》和感谢信的传开,全国又是一片欢腾。秋莱没有夸奖具体哪个人,人人却觉得他夸的是自己。魔兵已灭,各州慢慢稳定,人人都觉得没有白干。没有几年,甚至十几年,力州、心州等地不能恢复如初,但是人人看到了希望。
天光皇帝一直在关注局势的发展,他急,他恨,他乱,他差一点发疯,当秋莱控制住了乱局,他又恨,又喜,又恨,又怕,又嫉,又乱。极品文人,极品皇帝,简直就要成极品疯子。
在他看来,天机国已经有了第二个皇帝!秋莱没有经过他的同意,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更可怕的是,人人都听他的。他的令,他的话就是“圣旨”,甚至比圣旨还有威力。
剿灭魔兵后,他早就想把秋来调回京城,可是他不敢、不能,他只能忍,只能等,只能煎熬。秋莱做得不好,他怕,秋莱做好了,他也怕。
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犹豫了再犹豫,天光皇帝下旨了。
一是,四大皇子平乱、治理有功,秋韵封为贤元王;秋山封为义元王;秋莱封被忠元王;秋水封为仁元王。天机国皇子有郡王、亲王和御王三个等级。御王等同于太子,是被封为太子的前奏。天光皇帝是奇才,再封王,他不能把儿子们都封为御王,于是他在亲王后面加了三个级别:元王、荣王和正王。
二是,秋丰一心为国,却治理、平乱无方,罚俸三年,保留亲王爵位。三年内如不自强自省,降为郡王。
三是,户部尚书、内阁大学士乐升调度有功,封为敬忠伯。
四是,刑部尚书方庄处事周全,协助平乱有功,赏三年俸禄,领内阁大学士衔。
五是,孙美被封为奉国将军、总督,管辖力州、强州、衡州和量州。平定魔兵之乱后,以祸乱军心、作战不力为名,秋莱已经撤了孙美的职,把他打发回力州,天光皇帝却重用了孙美。
六是,在秋莱免税的基础上,天光皇帝给各州再免除一年赋税。
七是,褒奖全国臣民,肯定其忠君报国。
八是,天光皇帝亲笔写了一篇《除魔令》,为此谱曲,明发各地。他以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个父子同心、君民同力的除魔故事。
九是,改心州为新州,改心魔山为九新山。
十是,同意秋莱所有任命的官员,还予以嘉奖。天光皇帝本想撤换一些秋莱的人,想来想去,他没敢这样做,怕闹出事情。
十一是,以治理、安抚为名,天光皇帝从文书院、都察院挑选了一些人,派他们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去力州等州巡视。一州一人,一州不少,这些监察御史不是临时职位,是长驻各州,监控秋莱的人。
十二是,把秋莱罢免的官员都调回京城,有些问罪,有些待罪立功,委以闲职。
十三是,薛飞提升为镇国将军,李非墨提升为四品长史,药典、洪武精卫、铁邪和阿傻提升为四品侍从武官,各赏两年俸禄。
十四是,不仅给秋莱的人升官,天光皇帝还提升了一些秋韵、秋山和秋水的人。秋丰的人不仅没有得到褒奖,有一些人还被捉拿问罪。
十五是,之前,天光皇帝派去五位禁卫军的辅国将军平乱,这些人全被秋莱赶回了京城。他没有治他们的罪,而是又在禁卫军军官中挑选了十人,五人封为辅国将军,五人封为镇国将军。
洋洋洒洒,天光皇帝发出了几十道圣旨,至于军队的粮饷,欠的抚恤金,各州还需要救济,他提都没提。这是一个可怕的天文数字!既然秋莱在各地建立了情义军,他就让秋莱的人去想办法。反正秋莱能干,秋莱的人愿意干,他就把这个黑锅扔给秋莱,再也不管。免了税,这就是天恩,他再不会为心州、力州等地花一分钱粮。
得到圣旨和邸报,秋莱真是气得要吐血,和李非墨商量过后,他立刻给各州下密令:凡是天光皇帝派来的监察御史,他们都不用理会,全心全意办实事就好,但是也不要得罪,场面上要过得去。
秋莱没有立刻回京城,他不像天光皇帝有那么多闲事,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没做。又过了大半年,直到整个局势没问题了,他这才出发。
这一次回京城,秋莱带回了五千多人,这些人都是各州的精英。哪里只有这些人现在力州等二三十个州的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是秋莱的人。秋莱还算有良心,他把最得力的人留在各地治理,相对差一点的留在身边。
这些人是人才,秋莱有满意之处,更有不满意的地方。为了历练这支队伍,和李非墨商量过后,他开始了不同以往的行进。
秋莱下了一道令:无论是文是武,所有人比拼各种本事。
此令一出,所有人兴奋。
都不是省油的灯,不是嚣张,就是有个性,如果不想出人投地,如果不想干出一番事业,他们不会跟着秒莱。在秋莱的带领下,他们一边前行,一边比拼,苦中作乐,乐中有喜,互相依托,互相帮助,互相成长,迅速融合。
有一些人不服李非墨他们,觉得他们只是比较早跟着秋莱,运气比较好。当真的比拼后,他们这才知道,所有的功绩都不是吹出来的,都是干出来的。当然,李非墨他们各有所长,有不少方面比不了其他人,他们的见识、眼光、经历和核心等等结合在一起,这些综合素质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就算铁邪差一点,经过甲州之战和魔兵之乱,他已经有了巨大的成长,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这些人一直跟着秋莱在各地治理、办差,已经知道秋莱的个性、作风和规矩,再加上这一次的历练,他们不仅有了进步,也更对秋莱忠心,也更明白要怎么学,要怎么做。
尽量不进城扰民,秋莱会时不时到沿途的城镇、乡村去看看,他感觉到的是,百姓的生活大不如前。几次往来于地方和京城之间,他的感触特别深刻,却毫无办法。
第203章 金钱下的暗斗01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玄天城。
秋莱第一次回京城,天光皇帝派秋丰、秋韵接,他第二次回来,秋韵来接,这一次没有一个皇子来接。
天光皇帝不安排,当然有的是人来接秋莱,秋莱不仅不在意,还特别开心。一路说笑,他带着老百姓们来到王府。看到府门外的匾额换了,他不仅不高兴,眼中甚至有了厌恶。
按礼制,秋莱回来后,他应该立刻去拜见天光皇帝,如果天光皇帝见他,他就要把相关的事详细禀报,如果天光皇帝不见,他就要等召见。他却没去,无论李非墨怎么劝,他就是不去。他不想见到天光皇帝,不想去演戏,只觉得和老百姓聊天舒服。
药典把抢到秋丰的珠宝都给了安心、郑图,让他们都卖了。得到的钱一部分用于王府的日常开销,其他全部发往力州等各州。
三天后。
老百姓们都走了,秋莱这才回去休息,他一进屋就看到了李非墨,立刻就说:“我累了,你去休息吧。”
李非墨却没走,只是笑着说:“我说几句话就走。”
秋莱无力地坐下说:“墨哥,我真的什么也不想干了。”
“你欠的钱不准备还了”
一听,秋莱的眼中就有了孤冷,他问:“哪里有钱”
李非墨却没立刻回答,而是说:“你欠了梦州的钱,你欠了甲州等地的钱,现在你又欠了力州等地的钱!你更不要忘了,欠了全国老百姓的钱!”
“这个债,我还!”
“知道还就好!”李非墨拿出一份奏折说:“你好好看看!”
秋莱看着,满眼寒光,他阴冷地说:“这个办法是好,可是父皇肯定不会答应。”
李非墨却说:“你这个儿子还不了解你爹!以前我们驱逐了秋丰、秋韵的门客和幕僚,后来又收拾了柴正和龚节,削减了秋韵的势力,现在皇上借魔兵的事整治了秋丰一派,表面上皇上会等一等,其实他等不了了。你抢秋丰的钱,你当他不知道秋韵拿了那么多好处,你当他不知道不,他都知道!这几天你在忙,我也没闲着。赵文派人传话来说,秋韵带着钱回到京城,他一分没给皇上,全都留着自己用。如果你是皇上,你会怎么想卫客那边也有消息。乐升可真忠心,他竟然把全部身家都给了皇上,换来了一个敬忠伯的爵位。这不亏!我问问你,乐升为什么给,皇上又为什么收”
秋莱却说:“我不知道!”
“你知道!梦州乱过,甲州乱过,心州乱过,各地还有不少灾乱,咱们的皇上已经穷得没办法了。宫里要用钱,平乱要用钱,赈灾要用钱,方方面面都要用钱,皇上哪来的钱他缺钱,而你呢,也欠着一大笔钱,你们父子一样,既然是这样,你们就都得一起想想办法。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怎么想,这出戏你必须唱完。以后你怎么做,我管不了,更不会管,但是这次你必须做到,而且要做好。我是奴才的命,凡事当然要听你的,如果你不听,我总不能杀了你。老九,还不了所有债,你总得力所能及地还一点,今天还不了,明天还,总有一天能还清。”
“好!既然要干,咱们就别像以前那样缩手缩脚。”
“行!你是主子,你说了算。明天你再不进宫,我就真宰了你!”
第二天一大早,秋莱带着李非墨进宫了,结果天光皇帝不见他,而是要他好好休息两个月。秋莱没走,他让卫客把奏折送进去,而且一定要等到天光皇帝。过了没多久,天光皇帝召见了秋莱。
小方桌,两碗细米粥,一碟小菜。
秋莱愣了一下,赶紧行礼说:“儿臣叩见父皇!”
“起来!莱儿,来,坐下。上次你陪着父皇吃过早饭,今天再陪父皇聊聊。”
“是!”看着简单的早饭,秋莱说:“儿臣不孝,没有办好差,连累父皇受苦了。”
天光皇帝笑了说:“父皇明白你的心思!来,你尝尝,看看宫里的粥和小菜和外面的有什么不一样。”
“是!”秋莱喝一口粥,吃了一点小菜,笑着说:“好像差不多,儿臣吃不出来。”
天光皇帝竟然说:“这是在外面小摊买来的,两个大子一碗粥,小菜随便吃。以前父皇去吃过,还是原来的味道。”
“父皇,很多老百姓连这个都吃不上。”
天光皇帝平和地说:“父皇知道!你在外面天天吃这些,这是代表父皇的心,父皇什么都明白。老百姓吃不上,我们父子要让他们吃得上,还要吃得更好。你的奏折朕看过了,喝了朕的粥,你就要办好差。”
秋莱站起来说:“儿臣领旨!”
“去吧!下次你再来,给父皇带肉和菜来。”
“是!”
离开皇宫,秋莱回到府里,和以前一样,和老百姓天天闲聊。过了两天,他就去拜访义元王秋山和仁元王秋水。
李非墨曾经没给秋山、秋水钱粮,三兄弟却不计前嫌,和好如初,他们聊了聊在外面平乱、赈灾的事,都无不感慨,很自然就说到了秋丰、秋韵。秋山骂,秋水说,他们都恨得不行,秋莱一说要筹钱的事,他们就立刻同意,表示全力支持。
没过几天,就有御史弹劾前任刑部尚书柴正和工部尚书龚节执有天通钱庄的股份,应该再查他们。收到奏折,天光皇帝没有任何表示,他把奏折发给官员们评议。
此事一出,又是惊天。
“柴龚案”已经审结,柴正和龚节被判斩监候,他们被关押在牢里,没有人想到会又起波澜。
秋山、秋莱和秋山的人纷纷上奏折,列举柴正和龚节的各种罪证,都是和天通钱庄有关的事。
机会来了,秋丰绝不能错过,按理来说,他应该趁机下手,暗中派人弹劾,把秋韵拉下水,他却一反常态,不仅没这样做,反而暗中派人去看望秋韵。秋韵立刻明白了,他没直说,而是派人给秋丰送去厚礼,作为二弟,表表心意。
第204章 金钱下的暗斗02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随后,秋丰和秋韵的人联合到一起,纷纷上奏折,他们的意思是:“柴龚案”已经审结,有人再次翻案,就是栽赃陷害、图谋不轨。秋韵还派人去看望柴正和龚节,结果被御前侍卫哄走了。
天光皇帝一看就知道,秋丰和秋韵联手了。他勃然大怒,严厉斥责了秋丰、秋韵的人,还找理由治了几个人的罪。同时他下旨:刑部尚书方庄、户部尚书乐升、左都御史何一新和卫客会同办案,一查到底。
卫客派御前侍卫,立刻把天通钱庄的有关人员都抓了。方庄和乐升派人封存了天通钱庄总号的库房及京城的产业,同时给各地下公文,把天州各处的天通钱庄查封,以便审案。
方庄、乐升、何一新和卫客立刻提审柴正、龚节等人,根据奏折弹劾的内容一条一条地查,很快就查清了天通钱庄的多项罪名。他们联名上奏折,详细禀报了案件的情况。
天光皇帝立刻同意了他们结案的意见,下旨严惩。
全国天通钱庄及其产业尽数被查抄、充公,涉案的所有相关人员都被依法查办,杀的杀,关的关,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
天通钱庄是天机国第一大钱庄,在全国各州、郡、县有大大小小的分号,相关产业众多。
乐升负责此案钱粮、产业的处置,他把没收的产业都变卖了,把所有珠宝、古玩、字画等送入皇宫,一大部分钱放入皇宫,一小部分用于梦州、甲州、新州、力州等州,其余补充国库,统一调度。
在乐升的建议下,天光皇帝免除了多个州的欠税。为了补偿乐升,他赐给乐升几处大庄园。
刑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方庄办案有功,被封为正忠伯;左都御史何一新领内阁大学士衔;兵部尚书于文清协助办案有功,领内阁大学士衔;卫客封为奉国将军、总督,不再掌管御前侍卫,管辖新州、魔州、情州和欲州。其他相关立功的官员都有封赏。
右都御史杨亮是秋韵的人,本来这个案子和他没关系,因为他上奏折支持不能查办“柴龚案”,被罢官,罚回老家悔过。刑部侍郎田子风接替了他的位子。
吏部尚书钱自书也是秋韵的人,还好他聪明,力劝秋韵不得,他就只能上了一道模嶙两可的奏折,即支持查案,又觉得要慎重,这才没被牵连进去。眼见事态不妙,他没和秋韵商量,以病为由辞官。天光皇帝同意了,却没让他走,而是给他安排了一个闲职,留任京城。文书院的内阁大学士吴永定接替了他的位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