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谋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粥
温琅笑道:“其余人出手一样有这个风险。所以只剩两条路,一是陛下出手,二是……他心甘情愿地接人。”
韶亓荇沉吟,眉头渐渐舒展,左手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玦。
温琅闻言一笑:“看来殿下已有成算。”
韶亓荇道:“不急,来日方才。”
☆、第155章
七月十三,大伙儿在襄山为团团办了一场盛大的抓周礼。
不光林贵妃这个亲祖母,连承元帝也百忙之中抽了时间过来观礼。
众人在前院见到承元帝亲临,倒也并不惊讶。先前几个皇子嫡长子的抓周礼,承元帝便是再忙也会出席,先太子遗腹女福仪郡主周岁时更是由承元帝亲自抱到抓周的桌案上的。如今团团虽也是个女孩儿家,但到底她是韶亓荿的第一个孩子,承元帝重视也是常理。
站在人群里的五皇子韶亓荇目光一闪,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站在他身旁的韶亓箫。
就连韶亓荿的女儿满周岁,承元帝都会亲至;就不知轮到他家的女儿时,会有如何的荣宠了……
韶亓荇想到那个侄女特殊的生辰日子,心中嗤笑。按照承元帝那样重视亲情的性子,加之他本就很喜欢这个小孙女,这周岁礼便很有可能叫承元帝放在大兴宫里,在圣寿节结束之后一起办。
他倒是有些期待,等他前头那几个皇兄们听到这个消息,脸上是怎样的精彩纷呈了!
承元帝政务繁忙,与政事堂商议完要事后才过来。
林贵妃便先行一步,她一大早就从雅风宫到了韶亓荿的避暑庄子上,特特抱了团团好一会儿,直到抓周仪式开始前才依依不舍将孩子递给了韶亓荿抱。
之所以不交给郑苒,除了她有孕在身不方便之外,还跟她那坐着坐着就能睡过去的样子有关。看她一眼不见就开始瞌睡地点起脑袋来的模样,任谁都不放心把团团给她抱。
林贵妃本就对郑苒这个儿媳十分满意,大婚之后,婆媳俩一个在宫里一个在宫外,平常见得少,自然二人之间的摩擦也是几乎没有,倒是越处感情越融洽。
此刻见了儿媳如此,林贵妃丝毫没有不满,反而有些心疼。她仔细看了看郑苒的面色,私底下扯过儿子到一旁嘱咐道:“我观阿苒的气色不如先前怀团团时红润,这胎最后几个月了得好好养着。你脾气急,就多控制着自个儿一些,别将阿苒气着了。产后就坐双月子吧,别落下病根来。”
韶亓荿这几个月来每回陈老太医来为郑苒把平安脉时,他都会抓着老太医问这问那,将陈老折磨得多添了许多白发的同时也对郑苒的情况了如指掌。
心知郑苒生完这胎后近期是不宜再有孕的,韶亓荿一直找不到机会与林贵妃说实话,此刻她自己提起来了,他便也顺势将陈老太医的话与林贵妃提了。
林贵妃气笑,道:“你这傻孩子,该不会以为母妃就从来没关心过自己孙子吗?陈老太医从你府中出来,母妃便会将人叫过去详细问问的。只是担心阿苒心中有负担,才从来不说罢了。”
韶亓荿摸着脑门嘿嘿笑一声,才道:“母妃,万一这胎又是女儿呢?阿苒生完之后最好休息几年再怀下一胎……母妃你那里……”
林贵妃看了儿子半响,试探地问道:“你想纳妾?”
韶亓荿一愣,飞快摇头道:“母妃你别乱说,阿苒好好的,我纳妾干嘛?养个人还要花钱,劳民伤财……”
林贵妃第一次知道“劳民伤财”竟然可以这么用?
她立时哭笑不得地拍了拍儿子,拍完了又长叹一声:“荿儿,阿苒若合你的心意,母妃自然不会干涉你们的事。人心隔肚皮,你不明白女人出于嫉妒,心就会变得又狠又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男人呢,若糊涂些的,连自己亲生子女的性命都会不顾了……你原本该有个舅舅的,若不是我当年失了警觉……”
韶亓荿自然晓得她这又是想起娘家的伤心事了,当下顾不得其他,上前安慰母亲道:“母妃,我长大了,以后有我护着母妃,还有姐姐妹妹。”
林贵妃收住了伤感,点点儿子道:“你啊,能顾好你自己,母妃就安心了。再说,你二姐姐可比你懂事稳当多了。”
二公主韶丰琳,向来于人情世故很是精通。她自嫁于荣航后虽住在兴安坊的公主府中,但她每个月都会陪着荣航回荣府三四趟看望父母,偶尔还在那儿小住几日,又从不在荣家人面前摆公主的架子,加之这几年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倒令荣府上下都极喜欢她。
重生之谋心分节阅读131
韶亓荿想到这个二姐,也确实有些佩服的。荣府是武将之家,虽然生性豪爽不会与文臣之家似的那么多弯弯绕绕,但同时也更不容易得到真心的接纳。他二姐以一介公主之身,如今却在荣家如鱼得水,确实不是说说而已。
他想了想,便道:“那我以后跟二姐姐一起照顾四妹妹。”
林贵妃听罢,舒心地笑了。
*
团团的抓周礼很顺利,小家伙抓了一本书和一个针线包,作为女子而言确是很不错的寓意了。
之后,承元帝当场赐了团团郡君之位,封号福德,又为团团取了大名——韶玉玮。
在场人等心中都有一杆称。
即使从得封爵位的时间和品级上,也可看出承元帝对几个孙女儿的宠爱程度。庶出的孙女中只有二皇子韶亓萱的长女得了爵位,不单是十岁以后才得,品级上还是差一级的县君。
而嫡出的五个孙女呢?最受宠的无疑是最小的那个——韶亓箫家的福昭郡主,不单刚出生就有爵,还是越了品级破格封了郡主;其次是先太子留下的福仪郡主,同样是越级,只她是满月那日封的,比前者晚了一个月,只是后来福仪郡主愈发胆小,才渐渐与承元帝疏远了;剩下的三个都是正常的郡君之位,但二皇子家的韶玉珍和四皇子家的韶玉婵晋封都是三岁以后的事,只有韶亓荿家的团团,倒是赶在了两个堂姐的前头。
如此之下,倒是有心思灵活的看出了一些门道——韶亓荿这几年来安分守己,可见承元帝这几年是颇喜欢他的,不然也不会对他的女儿恩宠有加。一时间,韶亓荿倒是被人刮目相看起来。
但韶亓荿却没空理会别人的想法,他忙着计较父皇给他女儿起的名字哩!
玮,意指珍奇的美玉。意思很好,可这名字读起来太拗口了,太难听!
他钻了牛角尖,第二日便跑去寻承元帝要求改一改闺女的大名。而后……他理所当然地被黑了脸的承元帝“请”了出去。
耷拉着脑袋的韶亓荿很不开心,自觉十分对不起女儿,就因为他的左挑右选、拖拖拉拉,害的女儿以后一辈子都得叫这么个难听的名字!
这件事还给韶亓箫也敲响了警钟——要知道,自觉这世上什么字都配不上自个儿的宝贝闺女、导致选择困难症发作的傻爹,可不止韶亓荿一个!
——圆圆现在还没大名呢!
韶亓箫这几日除了上冰泉宫点个卯,就是整日待在书房里翻书,意图找个天下第一地上无双的字来给女儿做大名,连圆圆都少抱了。
然而,不等他决定好圆圆的名字,天上就来了一道晴空霹雳!
一日他跟之前那样决定早些回去翻书时,承元帝召他过去。
等他进了冰泉宫的侧殿时,发现赵毅也在。
而后两个老头兴致勃勃地告诉他——他们已经为孙女/外孙女取好了名字!特意来通知他一声!而!已!
☆、第156章
被两个老头抢了先,韶亓箫当然不乐意。
但谁叫这两个老头一个是天下之主,一个是他亲亲老婆的老父,都不是他可以轻易反驳的。二人联手打压下来,他丝毫没有反抗的余地。
于是圆圆不到周岁,便有了一个叫做“韶玉鸾”的大名。
韶亓箫很是低落,倒是赵敏禾在听闻后,沉吟了片刻后问他道:“这是父皇点头了的?”
得到他肯定的答案后,赵敏禾叹了口气道:“幸好八弟和阿苒都不是善妒的性子。”
韶亓箫疑惑不解。
赵敏禾道:“皇孙女中,二嫂和四皇嫂家的侄女都是他们自己府中取了后再报至皇家宗族的。只有三个人是父皇亲自取名的,除了圆圆便只有福仪郡主和团团。而福仪郡主大名叫做韶玉凤,如今圆圆取了‘鸾’字,二者都是祥瑞神鸟之意,只有团团只是个代表美玉的‘玮’字。堂姐妹俩得父皇亲自取名在时间上又这么近,太容易叫人对比了。”
韶亓箫笑了笑,道:“无事,他们这样大大咧咧的性子,叫他们去在意那些,反倒是为难了。”
赵敏禾赞同。
*
七月底回了襄京城之后,赵敏禾除了丈夫女儿和日常的交际之外,就把精力放在了操持陶卓和拨云的婚礼上。
陶卓父母双亡,也没有其他亲戚;拨云更是个不知自己来自何方的孤儿。他们二人的婚事自然是在郡王府里办的。
赵敏禾早在二人说定亲事之初,便放了拨云的卖身契,本想叫她就在府里安心备嫁,不必再来伺候。但拨云却很不习惯,仍旧跟在赵敏禾身边,贴身伺候的事也总是亲力亲为,从不假手于人。
赵敏禾阻止了好几次,她却依旧坚持,如此赵敏禾也不再勉强了。
拨云弄月是从小陪着她一起长大的,即使她回京后金氏和吴氏前后为她添过几个人,出嫁前更是一口气备上了多出一倍的人手,还多出了两个名叫染香、抚音的大丫鬟,但情分上,却终究比不上拨云与弄月。加之染香和抚音年纪小一些,为人处世尚且不如拨云弄月,这二人平日便不如后二者那么近身。
赵敏禾舒了口气,暗道拨云嫁了那弄月也快了,得叫自己习惯了才是。
她挑挑拣拣,为拨云备置了一份嫁妆,在拨云出嫁前给了她。
拨云识字,双手接过单子只看了一眼便连连推辞道:“王妃,这太多了。”
赵敏禾含笑道:“拿着吧。陶卓再如何都是个官儿,你自己那些东西平日不好穿戴出去交际。”
弄月也轻声提醒:“王妃带着我选了好久呢,你别浪费了咱们的心意呀。”
拨云翕了翕唇,到底含泪收了。
赵敏禾转而问起她和陶卓成亲之后的居处来。
陶卓家中在襄京城中有一座祖宅,但距离璟郡王府有些远,他来往不便,故而平日就住在郡王府前院单辟出来的一个小院子里。陶家祖宅似乎是寻了孤寡的老人家看家,他每个月才回一趟看看。
先前他是一个吃饱全家不饿的类型,又独来独往的,便不拘这些,成了亲可就不一样了。也不知夫妻俩有何打算。
拨云脸上带着羞赧道:“他说,他没离开王府的打算,便还是住在府里就好。殿下同意了,还特地叫人拨了个大院子给我们。”
赵敏禾闻言,自然欣喜。
*
拨云嫁人后不久,时间就来到了十月,很快便是圆圆的周岁。
现在韶亓箫赵敏禾夫妻俩开始苦逼女儿的生辰了。
跟承元帝一个生日吉是吉,可是一想到以后每次女儿的生辰就撞上天子的圣寿节,那还有几人会记得她的生日?
赵敏禾不禁揉了揉额头,对韶亓箫道:“本来以为我自个儿的生辰撞上中秋佳节,已经够不好的了,谁知以后圆圆过个生辰,会比我还苦闷。”
中秋佳节好歹重头戏只在晚上,她真要请别人给她过生辰,把宴席摆在晌午也可以。但圣寿节……白天要向承元帝贺寿,晚上宫里也有宴席,总不能把生日宴摆在早上吧?
但是一大早就请人过来观礼,这种事还真是前所未见哩。
韶亓箫正弯着腰,扶着圆圆的小身子在地上蹒跚学步。
听到这话他也很为难,立时便顿了顿道:“要不然咱们提前给圆圆办抓周?”
圆圆人小,却是个急性子。韶亓箫一顿住,她再怎么扑腾着小身子也只得在原地换着两条小肥腿踩地板,她立时急了,仰起毛茸茸的大脑袋着急地朝韶亓箫“呼呼”抗议起来。
韶亓箫回头,立时化身傻爹,哄道:“哎呀,父王不是教过圆圆,不是‘呼呼’,是‘父王’!”
圆圆眨着大眼睛,仰头继续叫嚷着“呼呼”,小身子却一个劲儿地往前倒。
韶亓箫失望了下,又很快配合起闺女的“行走”路线,双手叉着她的腋下往前走着。圆圆太矮,他得把自己的腰折得角度很小,才能稳稳地扶好她。
赵敏禾看着都替他累得慌。
看了一眼沙漏,她转头对父女俩道:“好了。今天差不多了,把圆圆抱起来吧,你们俩别累着了。”
韶亓箫很听话,当下便操起了圆圆走到赵敏禾身边坐下。
圆圆还有些意犹未尽,“啊啊”叫嚷着要下地。直到赵敏禾飞快将一勺鸡蛋羹塞进了她的嘴里,她才安静下来,专心吃起蛋羹来。
韶亓箫从林嬷嬷手里接过温热的汗巾,先给圆圆仔细擦了擦脸上细小得几乎看不见的汗,才往自己额上随手一抹便放下了。
林嬷嬷接过汗巾,道:“殿下,抓周礼是要讲究吉时,提前一日并不妥当。不如府里先请钦天监测一个好时辰出来?”
她的本意却并非真要选一个好时辰抓周,而是小郡主的周岁便是陛下圣寿,钦天监接到此事后必然不敢自作主张,一定会上禀陛下。到时提前也好,放在当日也好,都有陛下的指示在,就会少些麻烦。
韶亓箫蹙了蹙眉,他也想到了林嬷嬷所想的。但这么一来等于是在拐着弯儿提醒承元帝,他尚且有些疑虑。
还未等韶亓箫想好呢,就听外头有人来传,冯立人来了。
冯立人便是为圆圆的抓周礼而来——承元帝下了口谕,要将圆圆的抓周放在宫里办。
冯立人走后,韶亓箫思索了两日,终是在下一回抱圆圆进宫给承元帝看时提到了此事。
他并不反对圆圆的抓周在宫里办,只是他希望地点能在珑翠宫——昔日皇贵妃的寝宫。
承元帝扶着圆圆使劲儿攀着他想要自己站起来的小身子,对韶亓箫摇头道:“你不必这么小心,我本就只打算叫圆圆的抓周礼放在明光殿的侧殿办,到时候在正殿贺完了我的寿,移个两三步便是。若是放到珑翠宫,虽更加名正言顺,但珑翠宫位处后宫,也是不妥。”
韶亓箫想了想,还是坚持道:“即使是侧殿也是在明光殿中,那是朝会之地,父皇处理天下政务的地方。圆圆还小,我怕她受不住如此圣恩。”
承元帝叹了一口气,道:“罢了。但后宫确实不便外臣出入,不若安排在弘正斋吧。那是你们兄弟几个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他将圆圆举了起来,逗着小孙女道,“圆圆在那儿办抓周,没准儿长大了会是个才女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