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谋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粥

    赵敏禾抱着小小的八郎跟宋氏招手说再会,又含笑与郭氏这个长辈和宋氏告罪一声,才转身抱他去后面一辆與车上,小金氏和双胞胎已经在车上了。

    郭氏看着小姑娘抱着小外孙的背影,风中还传来外孙童言童语的小奶音和小姑娘耐心温柔的回话,放下车帘转身对自家闺女轻声道:“你公婆可开始为你家小姑子相看人了么?”

    对着自己闺女,郭氏当然不会拐弯抹角。

    这话一听就是什么意思,宋氏心念一动,随即想起来七殿下对小姑子的倾心和丈夫的打算,前些日子又有个陆家来凑热闹,她不好跟自己娘家来八卦婆家的事,只好含糊道:“我才刚回京呢,也不是很清楚。”

    郭氏一想也是,闺女回京后又是金氏的寿辰,又是女婿调任襄京的事宜,之后便是襄山之行和有孕,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几乎连个空挡都没有。

    这会儿宋氏往深处一想,疑惑问:“母亲是想为五弟求娶我家小妹?”

    宋氏是郭氏的长女,也是第一个孩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都是郭氏所出。在宋氏这一代男丁中排行第五的宋家五郎便是其中的嫡幼子,郭氏最小的孩子,今年才十六岁。年龄上倒是合适,家世也相当,五弟也不是个没出息的,只有她五弟并非承嗣的长子,将来分家……

    郭氏却嘴角一抽,轻轻拍了拍闺女,失笑道:“你怀孕怀傻了吧?襄京城中可是很少有权贵人家换亲的。”

    宋氏也想到自己想岔了,不好意思地笑笑。

    郭氏想到,当年长女就跟迷障了似的非要嫁到忠勇伯府,这事又在有心人的渲染之下闹得满城皆知,多少人在暗地里看他们宋家的笑话。若非当时的忠勇伯长孙(十几年前忠勇伯仍是赵祈,赵毅是世子)最终也对女儿有意,遣人来提了亲,方成就了一段佳话。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看闺女越过越好,郭氏才算是渐渐放下了心。

    她舒舒心,方道:“是你郭家的表弟,你舅舅前些日子还托我留意合适的女孩子。”

    宋氏瞬间了然。郭氏出身诚靖侯府,诚靖侯府家风向来很是清净,这清净却是情势所限得来的——因为郭家已四代单传了,像郭氏之母在郭氏之后还能再生出男丁来的,简直像个奇迹!男丁就那么一个,诚靖侯府里的长辈保护得苍蝇都飞不进一只,想闹都闹不起来。

    想想也觉得郭家哪里有些问题,明明郭氏嫁到宋家后生了包括宋氏在内的两子两女,偏偏郭氏的弟弟诚靖侯郭弘在三十岁之后才有了宋氏的表弟郭浩,并且一生也就这么一个孩子。郭浩今年十五岁了,是该找媳妇儿了。

    不过……宋氏皱皱眉头,已经有七殿下跟陆铭的事凑在一起了,就别让表弟也搅进来了。况且,依宋氏看,表弟的条件还不如陆铭呢,选表弟还不如选陆铭。

    这话对郭氏却不好说,宋氏委婉道:“不如母亲先等等,我先回去探探婆母的口风。”

    郭氏笑着点头,又嘱咐她养胎要紧,不必急着,也不必太过操心,横竖两个孩子都小。

    宋氏心里舒一口气,不急着就好,正合她的意,左右拖过这一阵子再说。等丈夫腾出手来了,都扔给他头痛去,她给他怀着闺女呢。

    ☆、第67章 门庭正气

    宋氏的马车最终慢慢挪到这天天色将黒才进了忠勇伯府的大门。

    赵攸瀚都下衙了,正在他们的云影院中等着。若不是有下仆每隔半个时辰往返一次通传,连他都不免心浮气躁起来。

    宋氏用过午食后有些晕车,晚食还不曾用过,只在下半晌在路上吃了些点心垫垫肚子,与她同行的郭氏等人也是如此。

    郭氏不放心女儿这一路的颠簸,在女婿开口留她用晚膳时,也不客气留下了,预备多看一会儿女儿确认她路上确未动了胎气再回宋府去。

    小金氏带着双胞胎也回了自己的院子,临走前叫上了赵敏禾一起用晚食。毕竟云影院有不大熟悉的郭氏在,她恐小姑子不自在。

    赵敏禾含笑应了,将怀里还精神熠熠的八郎递给了他亲爹抱着,便随着小金氏去了。

    郭氏在女儿一侧,看前方小外孙依恋地圈着父亲的颈项,听父子二人的对话。

    “今日八郎乖吗?”

    “乖。”小人儿点点头。

    “午食后午睡了么?”

    “睡了,姑姑抱着八郎。”又点点头。

    “八郎睡的时候是姑姑抱着八郎的?”

    又是点点头。“姑姑香香的。”

    “父亲不香吗?”

    小人儿疑惑地歪歪头,像在思考,过一会儿才羞涩地把头埋到赵攸瀚肩头。“父亲也好。”

    赵攸瀚失笑,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郭氏会心,又转身瞥了瞥身后跟着的赵煦赵熏兄弟俩。

    二人今日负责护送两车女眷和弟弟妹妹们,骑了一天的马。赵煦看起来尚可,赵熏走路姿势却有些不对起来,时不时迈个八字腿,却很快被身旁的兄长一捅提示他,赵熏脸色一整,很快又恢复正常的走路姿势,抬头挺胸,只是很快又苦下脸来。赵煦见了,便走近几分,不着痕迹地扶他几下。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加上女婿对女儿也是情深意重,郭氏越看越满意。

    赵家十几年前的门庭还不如今时今日的正气,但当年郭氏还是对这桩亲事很是满意的。不说赵攸瀚本人的优秀,便是赵家那条“四十无子方可纳侧”的家规,也能确保她女儿下半辈子的糟心事会少很多。

    想起赵家这家规,郭氏一顿,联想起自己娘家郭家的事,却又添了一层忧虑。

    她今早只见女儿的小姑子长得好,家教也好,性子也不错,家中更是人丁兴旺,便想起兄长的嘱托来。

    现下来看,赵家这种家风清净的,恐怕不会乐意把女儿往嫁到子嗣单薄的陈敬侯府嫁。

    襄京城中权贵子弟不论好不好色,尊重嫡妻这一条却不会变。都是要脸面的,嫡妻尚未生下嫡子就让姬妾有孕的事很少发生在权贵家中,至今为止连各皇子府中也是如此。

    换成旁的人家,两三年内嫡妻没消息只管再多等几年便是,若让妾侍因此断了避子汤生下庶长子来,此后嫡妻再生下嫡子,才是后宅不稳、家风不正的征兆。

    但诚靖侯府却不能等。郭氏敢肯定,按郭家这般子嗣艰难的情况来看,世子妃若两年内不曾有信儿,那侍妾那头可不会再服避子汤了。正是因郭家的特殊情况,若将来妾侍先行有孕,外人说起来也只会说郭家情有可原,不算吃相难看。

    更何况,外甥郭浩对外道是侯府嫡子,实际分明是侍妾所出!当年她嫂子过门三年后还无所出,便由长辈做主停了所有侍妾的避子汤。饶是如此,也直到郭弘三十岁才有人怀孕生下了郭浩。

    她嫂子从长辈发令就不曾甘心过,到一名侍妾怀孕时,大概也是对自己生下嫡子不抱希望了,便提出了李代桃僵之法,将庶子冒充嫡子所出。

    比起庶子,当然是嫡子名头更好听,诚靖侯府上上下下的主子压根儿就没多考虑就同意了。

    于是,在全府通力配合下,自侍妾有孕起便对外宣称她嫂子有孕,事后再处理掉那名侍妾,整整十个月下来瞒得严严实实。

    只是,这些事却瞒不过郭氏这个嫡亲的姑奶奶。有心人想要查证也不难保能查到一些蛛丝马迹。

    郭氏心知肚明,郭浩身为妥妥的侯府世子,这一代唯一的男丁,身份就摆在那儿了,是庶子是嫡子对赵家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最让赵家难以接受的,恐怕还是自家姑娘最后可能无法生自己的孩子,还要教养别的女人给自己丈夫生的孩子。

    都是家中娇养长大的女儿,凭什么要委屈了呢?

    即使另一边是自己娘家,郭氏也不得不承认,郭家子嗣问题还是出在郭家自己身上,最终却要让嫁入郭家的女子来承担后果和心酸,这很不公平;也不能违良心的说,谁入了她郭家的门就得听郭家的摆布了。

    她心下叹一口气,决定还是再看看吧,临走前再跟闺女提醒一声,叫她先别往她婆婆面前试探了,免得被吴氏看出端倪来了不喜女儿插手小姑子的婚事。

    对着这位精明的吴氏伯夫人,郭氏不信她会琢磨不到郭家那些事。

    宋氏不知这短短一段路自己母亲却想了这么多,待到听见郭氏临走前悄悄耳语给她的话,她还暗暗庆幸了下。

    虽不知母亲想到了什么暂时放弃考虑小妹了,总算她也不用另寻说辞善意欺骗自己的母亲了,也是好事一桩。

    不过母亲后头说的叫她别仗着怀孕娇气了的话,也令她撇了撇嘴。

    ————————

    宋氏向来与赵攸瀚夫妻一体,也相信自己丈夫不是多嘴会往外边捣腾闲话的人,便在就寝前,将母亲先前让她给赵敏禾与郭浩牵线搭桥、临到晚上却又撤回了话的事,说给赵攸瀚听。

    郭氏自然不会把她认为郭家的后宅事分析给女儿听,这样没头没脑的,赵攸瀚一时也不明白岳母何意。

    他遂问道:“岳母原话是怎么说的?”

    宋氏道:“只说早上是她想岔了,其余的并未多说。我那时又在庆幸不用拖着母亲了,便也没多问。不过看母亲神色,并不是小妹这里的问题。”

    赵攸瀚颔首,不再多问。却见宋氏兴致有些不高,便问道:“岳母可还说了什么不曾?”

    宋氏撇嘴,小小地拽着他衣角道:“母亲今日夸你对我好了;却叫我别娇气,要多体谅你,还说我怀孕怀傻了!”

    后面那句不是回府后说的,不过不妨碍宋氏拿来与丈夫说嘴撒娇。

    赵攸瀚失笑,还不等他说话,宋氏却又想了另一出。“那次你说,只要男人想,总是能找到法子偷奸耍滑,就是像我们府中这样不准纳侧的,也能置外室、寻粉头。我要是再这么娇气下去,你会不会不喜欢我了,也去贪新鲜?”

    叫她自己说,她也得承认这次怀孕后娇气了很多。当初怀八郎时她还在晋州呢,那里民风彪悍,她怀八郎两个月时还敢去跑马射雕,今天却在路上晕车了?!




重生之谋心分节阅读49
    赵攸瀚挑了挑眉,这都什么和什么?不明白夫妻快二十年来,妻子怎么到如今才开始担心这个问题?

    不过,他看看她一面说话,一手抚着肚子、一手却握得关节咔咔响的举动,笑笑凑在她耳边轻轻道:“夫人放心,为夫胆子小,经不住夫人的辣手摧夫。”

    宋氏喜笑颜开,又感觉到丈夫一手覆上了她罩着肚子的那手,听丈夫接着道:“况且,为夫还希望夫人再娇气些,这说明咱们闺女快来了,是不?”

    ————————

    七月过完后便是金秋八月,陆铭的伤势也渐渐康复,韶亓箫一直命陶卓盯着陆府。

    到他得了陆铭已可在外走动的消息时,便直接递了一张请帖送往陆铭处。

    ☆、第68章 没有结果的约定

    七月过完后便是金秋八月,陆铭的伤势也渐渐康复,韶亓箫一直命陶卓盯着陆府。

    到他得了陆铭已可在外走动的消息时,便直接递了一张请帖送往陆铭处。

    这一回韶亓箫并未再故弄玄虚,帖子落款处明明白白地写上了大名。

    陆铭是武人,体格优于文人不知几许,养伤养了一个半月之后,伤势虽未痊愈,却已好转到可以行动自如了,赴个宴没问题了。

    他接了韶亓箫的帖子,却实在想不出自己与这位七殿下素日里有何来往。

    对方身份摆在那儿,况这帖子写得也是诚恳,从落款笔迹来看,连前面的正文内容都怕是七殿下亲笔所书,陆铭与其祖父陆崇都认为不好推脱,便回帖应下了。

    三日后,仍然是聚仙酒楼,这一次韶亓箫早早命人订了一间雅间,为防有人偷听,他还特意将左右两个雅间都订下了。

    陆铭到时,韶亓箫已静静坐在主坐上。

    “陆郎请。”在康平的引路下,陆铭朝韶亓箫一拱手,安然落座。

    韶亓箫看了看他的脸色,到底养伤时日不长,陆铭如今眼神虽依旧清亮不失锐气,整个人却清瘦了许多,脸色也带着一些苍白。

    他稍稍有些愧疚,本该等他痊愈后再邀人来的,只是他生怕那时来不及了,便只好对不起陆铭一些了。

    见韶亓箫仔细端详着他,却半响不曾开口,陆铭便率先问道:“七殿下今日邀陆某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韶亓箫突然发现陆铭虽常被人提及与赵攸瀚之间比较,但他们之间的差别其实还是挺大的。若说陆铭的气质是如宝剑出鞘的锐意难挡,赵攸瀚则是那位手握宝剑的剑者,不出鞘时内敛无害,一旦出鞘则万夫莫开。

    好在,他倒是没再多想,专心应付起陆铭来。“今日是我冒昧,特意嘱咐聚仙酒楼的大厨亲自掌厨,为陆郎置办了这桌菜肴。陆郎安心,我知你伤势未愈,叮嘱过把所有菜肴往清淡里做。今日我以茶代酒,与陆郎好好聚一聚。”

    陆铭随着他的话语往桌案一看,发现今日的膳食数量不多,却以猪肝、黑豆、鸡蛋黄、黑木耳为主食,已盛好的两碗米饭也是黑糯米饭,茶是红枣茶,至于其它他暂时看不出来的食材,估计也跟这些一样,都是补血的。

    陆铭隐隐把嘴角一抽,这位七殿下虽也算用心了,晓得他如今该多吃些补血的食物,可全桌子的菜都是这样的,未免太过了。

    他这些日子来天天吃这些,不介意偶尔换换食谱。

    他面上不动声色,只简单道过谢。

    二人一边用膳一边说话,均默契地未提及朝中事和他这次受伤的前因后果,只交流些习武心得和日常的消遣。

    陆铭心底稍稍松了一口气。说到底,他与祖父最担心的还是这位七殿下企图拉拢他们陆家才有了这次邀宴。现下叫他陪七殿下只说些闲话,他也不无不可,只要这尊小佛以后别隔三差五地这么来邀他一回便好。

    当然,陆铭不觉得七殿下这么郑重其事往他面前递了帖子,最后却什么要紧事都没说的,只是对方想要与他绕着来,他奉陪便是。

    “茶”足饭饱之后,陆铭看了看天色,直言道:“七殿下今日寻陆某来,可还有要事?”

    韶亓箫玩转着手中的茶杯,漫不经心地笑了笑,道:“既然陆郎相问,我也不再绕圈子。”

    他放下瓷杯,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陆铭道:“听闻陆大将军有意为陆郎聘忠勇伯府嫡女为妻,陆郎可知?”

    陆铭心下吃了一惊,神色稍稍一滞,却很快又消失不见。

    韶亓箫的视线一直不曾离开他脸上,自然没错过他那几不可见的变化。他敛了敛目,不知道比知道要好。

    据陶卓这些日子打探来的消息,陆崇与赵毅最近仍然走得很近,好几次下了朝倒是一道走的,足见他二人对小辈间不见八字一撇的婚事还满意的很,若陆铭知情,那说明他是不反对的,陆崇方才能和赵毅这样心无芥蒂地走一起。
1...3738394041...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