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女凰后 完结+番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木晗楹
“我觉得不会,现在事情闹的这么大,太后以往的所作所为,还有她的野心可是摆在了明面上,若我是太后的话,就不会在这种关头做出有碍自己名誉的事来。”
“希望如此吧!希望太后念在与皇上母子情分上,不会对辛大小姐动手。”
“你大可把心放在肚子里,太后可是精明着呢,现在这种紧要关头下,怎么可能会傻到对辛大小姐动手呢,如若不然,就算咱们这些唾沫星子淹不死太后,就是朝中大臣,夜丞相,昌邑侯爷也不会轻易罢休的。”
“对,辛大小姐可是夜丞相的亲外孙女啊!”
“皇上真是够可怜的,自己的亲生母亲想要害死自己的孩子,唉!你们说说,这皇上怎么说也是太后的亲生儿子,哪有母亲这般对待自己儿子的,这样的母亲,当真是······”
“你不想活了,竟然说这种话,咱们平日里过过嘴瘾也就罢了,你当真以为皇家的事可以让咱们这些老百姓说到的吗?”
“哼······怕什么?现在谁不在说这些,咱们这些算什么,是你太过胆小了吧!更何况,世人皆知,太后不配为人母,这不是什么秘密了好吧!”
“你······”
“我什么我,难道我说的不对吗?太后的所作所为已然人神共愤,我说这些还算是好听的了,只有是有血性的人,皆对太后恶语相向。”
“你······我这是为了你好,谁知你竟然如此不领情,哼······是我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你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出了事,你就后悔去吧!”
“我说,你这乌鸦嘴,能出什么事?本来没事的,被你这么一说,就算没事也会变成有事,我若是出了事,肯定就是你这乌鸦嘴的责任。”
“你这是找茬吗?”
“就找茬怎么了?你还能打我?”
“你······”
“好了,好了,咱们该干嘛干嘛去吧!说够了,还是要干活的,为了这些事打架不值得,跟何况,太后是何样的人,咱们不是心中都有数吗?何必为了太后做争执呢。”
“就是,就是,咱们还是干活去了吧!那些都是皇家的事,咱们这些小老百姓也就是过过嘴瘾得了。”
“散了吧!散了吧!”
当今太后可谓成为了天齐的名人了,比那怡红院的头牌皆要出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经过一连串的流言蜚语,太后在众人眼中已然成为了大罪大恶之人,不配为人母,太过心狠手辣,这样的女子,亦是不适合太后之位的。
除去市井之中的议论纷纷,朝中大臣近几日亦是未曾闲下来,纷纷连诀上奏,话里话外皆是呵责太后不将先皇的圣旨放在眼里,太过放肆,等等一系列的呵责言辞······
☆、577第577章 太后吃瘪一
‘太后视先皇的遗旨为无物,既没有陛下的宣召,亦是违抗了先皇的遗旨,擅自离开皇陵行宫,望陛下给予责罚,虽太后乃皇上之生母,但太后亦是我天齐的太后娘娘,应当以身作则,更应作出标榜,若是天齐众人皆如太后这般公然违抗先皇遗旨,藐视龙威,不将圣旨看在眼里,试问,天齐的规矩何在?天齐的制度何在?岂不是即将大乱?望陛下······’
‘太后擅自回宫,将玄武门的一众侍卫尽数扣押,未曾将陛下的安危放在心里,玄武门乃皇宫之一道坚固的防线,太后说羁押侍卫便羁押侍卫,实在是可恨之极,置陛下的安危于不顾,置皇室的尊严于不顾,望陛下······’
‘齐家已然与太后娘娘断绝一切关系,齐家已然表明,日后太后的行事与齐家无关,但以往之事摆在眼前,就齐家以往的所作所为而言,杀害无辜,齐家实在罪不可赦,望陛下······’
‘太后因自己的情绪所为,喜怒无常,杀害了数二十条无辜宫人,乃草菅人命之做法,实在令人心寒,望陛下······’
‘太后身为一国太后,说出的话犹如喝水吃饭一般简单,口口声声诅咒皇上,丝毫未曾将皇上的安危瞧在眼里,陷我天齐于不顾,望陛下······’
‘······望陛下······’
‘请陛下降旨,责罚太后,以儆效尤······’
近几日的奏章堆积在御书房的御案之上,就连夜丞相身边亦是有不少奏章留中不发,林林总总一连串,尽数是谴责太后,太后近几日的行事以及外界的流言蜚语,在朝中上下已然引起了轩然大波。
现如今,在他们的眼中,太后不是一国太后,而只是一个无可赦免的母亲。
不怪众位大臣如此这般针对太后,实则太后曾经还是皇后之时,仗着自己皇后的身份,仗着自己儿子是储君的身份,仗着齐家的滔天权势,打压了不少的人。
而她处处打压的人皆忍辱负重了几年,直到齐家倾倒,皇后遣到皇陵行宫,直到上官宸登基为帝,重新被堪以重用,这才渐渐缓了过来。
前两年,太后一直在皇陵行宫,未曾传出引人话柄之事,众人拿她莫可奈何,现在,太后的重新出现,将以往受尽被打压委屈的大臣们,岂能错过落井下石踩上几脚呢?
若是上官宸是个无庸的帝王,若是上官宸与太后同仇共敌,他们自是没有那个胆子,他们这些年不说将上官宸的脾性摸透,但也摸了个大概,心中皆明了,上官宸与太后不会统一战线,只会对立而站,所以他们才会毫无顾忌地踩上几脚。
虽说每个人打着为上官宸着想,为天齐着想的旗号,但是,每个人皆有私心,谁敢拍着胸脯,堂堂正正地说,他们当官为的就是造福百姓,为的就是让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恐怕这样的人,在满是私欲横生的朝中,不说一个没有,就算有,亦是少之又少的。
一时之间,朝中大臣的箭头齐齐对准太后,毫不留情地做着落井下石之能事。
前朝之事,在有心人的渲染,又怎么可能成为秘密呢,不出两个时辰的功夫,百官弹劾太后之事便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热谈。
原本便身处众矢之的的太后,再一次被众人推到了巅峰,想要下去,却又下不去,想要上去,却又不敢上去。
前几日,太后还能稳如泰山地呆在慈宁宫闭门不出,就在留言愈演愈烈之时,太后已然坐不住了,每每出了慈宁宫,便能看宫人们隐晦的视线。
太后的隐忍已然到了爆发阶段,每每看到宫人们那隐晦的视线时,太后便忍不住地想要将他们一一斩杀了,享受他们跪在她面前求饶的快感。
但这个心思,每次冒出头来,便会被毫不留情地掐死,除非她嫌现在还是不够乱,她的名声,齐家的抛弃闹得还不够大。
太后的心狠手辣,视人命如草芥,已然成为脍炙人口的热谈了,虽然再添一笔,不过起到锦上添花的效用,但是耐不住百官的口诛笔伐。
逍遥王好似觉得这样还不够乱似得,特地在御花园上演了一场好戏,将太后紧绷的那根弦用力拉开,继而再轻松地放手,成功地便将太后惹怒了。
新的言论再一次传来开来,太后迁怒于逍遥王,在御花园大声呵斥于对方,不留丝毫的情面,导致逍遥王下跪请罪,就是如此,太后不为所动,逍遥王‘伤心欲绝’,继而愧疚不安地离去,不做那招人嫌的始作俑者。
太后苛待庶子,在御花园中大声苛责,辱骂宫人,扬言要将宫人斩杀了,丝毫不将人命放在眼里,在宫中到了横行霸道的地步,就连逍遥王也不得不暂避几分。
朝堂,逍遥王与太后闹得在如何的汹涌,在这宫中依然还有置身事外之人,比如后宫,再比如落雁宫。
后宫中此时彻底销声匿迹下来,仅余的那几位妃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生怕被火焰烧起来。
太后近几日,正如逍遥王所言,未曾消停过,扰不胜扰,留言到了这种地步,想要制止已然是不可能了,只有做出一些事转移众人的视线,才有可能扭转乾坤。
能转移众人视线的不外乎就几件事,一是上官宸,二是上官岑,三是朝堂大事。
所以,继御花园之事后,太后再次踏出慈宁宫,想要前往乾清宫探视时,便接到命妇进宫探视的牌子,不得已,只得歇了心思。
太后若是不接这些牌子,那么,不出一个时辰,这些命妇们指不定如何编排她呢。
一次即将踏出慈宁宫之时,便接到众命妇递来的牌子,二次亦是如此,第三次又是这般,这不由得让太后开始多想了起来。
一次两次乃至于三次皆可以称之为是巧合,若是连续几日皆是这般的话,那么便不是巧合,只能说是有心而为之。
巧合过头那便不是巧合了。
重生之嫡女凰后 完结+番外分节阅读331
☆、578第578章 太后吃瘪二
太后本就不是个笨人,自然早已看出了其中的猫腻,不,应当说,自她回宫那一日开始,她便被人压了一头。
因她离宫近两年,突然回宫,自然不会如以前那般顺顺当当的,缚手缚脚乃是正常,但是,她唯一漏算了一样便是,逍遥王上官岑。
她满心以为,上官宸身中剧毒,自顾不暇,无法对她如何,而她亦是趁上官宸身中剧毒这段时间,好好布置一番,没想到,逍遥王逼得她迫不得已地将原先的计划搁浅下来。
这段时间的流言蜚语,她心中已然有了幕后之人的人选,应当说,她十分肯定幕后之人是谁,定是逍遥王无疑。
这一认知无需得到肯定的回应,她也能断定是逍遥王的手笔,更何况,她可不信,逍遥王会留着把柄等她去抓。
这么多年来,一直未曾将逍遥王放在眼中的太后,经过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早已悔的肠子都青了,早知如此,她不会留下逍遥王这个祸害。
当然,这世上没有早知如此,亦是没有让她重新选择的可能,只能任凭悔恨凌迟着她。
现在的太后,已然被逍遥王激的失去了以往的冷静,接见一拨又一拨的命妇后,耐心告罄,但就是如此,亦是得强扯出微笑。
在太后四两拨千斤地试探命妇们无果之后,也不好多说什么了,毕竟,没有证据证明幕后之人是逍遥王,只是她自己的猜测,多说无益。
只得打落牙齿活血吞,自己受着了。
其实太后不只漏算了逍遥王,亦是漏算了人心,当然,亦是不乏她太过于自信的原因。
她怎么也不会想到,以往齐家的门生,早已对她这个太后,对齐家寒了心,已然自齐家这一派中剥离出来了。
相较于近几日‘热闹非凡’的慈宁宫,乾清宫便安静了许多,想法单纯的老百姓们皆沉浸在太后的流言之中,未曾有人注意,当今圣上上官宸已然许久未曾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了。
不止如此,就连早朝亦是不曾露面,由逍遥王代摄,现如今,朝中大臣对于暂代上官宸处理政事的逍遥王见怪不怪了。
初始之时,文武百官对此心生不满过,怀疑过,毕竟,逍遥王对外宣称的是皇上感染了风寒,交代他暂代政事。
保皇一派是如何亦是不信的,就算是感染风寒,亦不可能连面皆不露啊!直嚷嚷着要见皇上,这也就罢了,反而一直不配合逍遥王处理政事。
最终,逍遥王没有法子,只得让他们派出了几位肱骨之臣前往乾清宫探视,掏心掏肺地密谋了一番后,这才将百官心中的疑虑彻底的打消了。
只有逍遥王夜丞相等人知道,上官宸他······
这日,太后好不容易早早打发了最后一拨命妇们,这才得以出了慈宁宫,憋了这么久的怒火,早已压抑不住了······
太后带着一行人,来者不善地前往乾清宫疾步而去,此次太后做好了撕破脸的准备,太后真可谓是有恃无恐啊!
她以为上官宸身中剧毒,昏迷不醒,奈何不得她,就算未曾身中剧毒,昏迷不醒,亦是奈何不得她,若是上官宸要动她,一个‘孝’字便可解决,这就是太后所倚仗的地方。
这一次,太后再一次失策了,这段时间她忙着抑制流言的继续,一边忙着应付命妇们,没有注意到逍遥王早已将朝中大臣收入囊中。
一行人到达乾清宫外之时,被拦阻了下来,此次加以拦阻的不是命妇们,亦不是逍遥王,而是朝中的肱骨大臣,夜丞相等人。
“微臣参见太后。”
太后冷冷地望着挡在她前面,跪了一排的夜丞相等人,再也抑制不住这段时日的怒火,面容阴沉难看,久久未曾叫夜丞相等人起身。
直到太后身边的文公公暗地里拉拉太后的袖袍,太后这才稍微收敛面上的怒意,深深吸了一口气,牵强地勾起唇角,嗓音颇为沙哑冷漠,可见,这段时日,太后过的相当不舒心。
“各位大人不必多礼,请起吧!”
“谢太后。”
夜丞相等人起身后,不挪其步伐,立在原地,形成一排,刚好将乾清宫的殿门挡了个严实,太后见此,气的浑身直哆嗦,用力地挣开文公公的拉扯,怒声询问道:“各位大人这是何意?”
众位大臣垂首敛眉,好似未曾听到太后的问话一般,充耳不闻,立在原地动也不动,好似没有生气的木偶一般。
如此直白的忽视,让太后保养得宜的小脸渐渐变了颜色,原本牵强勾起的唇角已然缓缓下弯,再也撑不起皮笑肉不笑的笑靥。
此时,诡异的气氛徘徊不定,一时之间无人说话。
得不到回应,太后的耐性告罄,待要说什么之时,一声笑声将太后要说的话塞了回去。
“呵呵······”
夜丞相笑呵呵地捋着花白的白须,望着一袭红烟霞宫袍的太后,心中忍不住地感叹,岁月未曾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啊,留下的只是野心以及面上的凌厉。
不怪夜丞相如此作想,太后年越近四十,保养得宜的小脸上,不见丝毫的刻痕,依旧明媚如初,一袭红烟霞宫袍,缀琉璃小珠的袍角软软坠地,摩挲有声,红袍上锈大朵大朵金红色牡丹,细细银线勾出精致的轮廓,雍容华贵。
将她那保养的极窈窕玲珑有致的身段隐隐显露出来,犹如妙龄女子一般。
白皙胜雪的皮肤衬托的吹弹可破,葱指上戴着寒玉所致的护甲,镶嵌着几颗鸽血红宝石,雕刻成曼珠沙华的形状,美丽不可方物。
绝美的小脸并没有老去的迹象,仍然十足的娇艳,一头长发挽起,梳成松松的飞星逐月髻,两支赤金掐丝暖玉火凤含珠钗在日光下熠熠生辉,细细的羊脂白玉流苏乖巧的垂下,随着威风吹过而零零响动,霎是好听。
白皙的耳垂上戴着一对祁连山白玉团蝠倒挂珠缀,一荡一荡,在风中微微飘动······
☆、579第579章 太后吃瘪三
白皙的耳垂上戴着一对祁连山白玉团蝠倒挂珠缀,一荡一荡,在微风吹拂下,微微飘动,衬得脖颈愈发的修长而优雅。
纯净的无一丝杂质的琥珀项链在日光的照耀下泛着微微的光泽,皓腕上的一对独山透水的碧绿翡翠镯子,使得整个人更加优雅雍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