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楚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茗荷儿
大长公主豪爽大气,既然揭过了这篇就没再提,本本分分尽她妻子及儿媳的义务。周镇人聪明,更是用了十二分的心思对她好,成亲后两人竟是奇异地和谐。
过了头一个月,按理大长公主该搬到公主府,可她不愿意,宁可住在忠勇侯府当儿媳。
周镇明白她的意思,心里感动,夜里搂了她细细地分析,“你以前带兵,发号施令惯了,在府里是儿媳又是弟妹,不好忤逆爹娘跟兄嫂,这一个月,我看你委屈好几回了。再者爹娘看你的一些做法也不习惯,又不好指责你,两头都忍着,头一个月还好,待久了定然会有冲突。不如我跟你搬过去,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爹娘也自在些,咱们每隔五日十日来请安便是。”
大长公主听着有道理,与周镇两人住进了公主府,匾额上没写公主府,而是写了“周府”两个字。
转过年,大长公主生了周祎。
周祎长到四五岁时,边境战乱。
大长公主是闲不住的性子,在家里消停这几年早就耐不住了,自动请缨前去平乱。周镇了解她的个性,且府里既有奶娘又有丫鬟,不必担心周祎,便应允她前去。
一走便是四五年,等她回来,周镇身体明显差了许多,精力也不如从前。周祎却长得唇红齿白清秀俊朗,俨然是个翩翩佳公子。
周祎对大长公主并不亲近,对奶娘却极好,有了好吃的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孝敬奶娘。
大长公主有些难过,但并没太在意,反而觉得是因为奶娘照顾得周到,而且周祎这般做法也说明他是个重情义的好孩子。
过了段时间,大长公主瞧出不对劲来,周祎已近十岁,这个年纪早该搬到外院去住,但周祎却恨不得时时腻在奶娘身边,甚至从书院回来头一件事就是扑到奶娘怀里腻一阵子。
奶娘也不阻止,反而搂着他心肝肉地叫唤,又问他在书院是否穿暖吃饱,有没有被欺负,是不是受了先生训斥,功课多不多,如果太累就不用写,让小厮代笔就成。
丫鬟报到大长公主面前来。
大长公主不由沉了脸,觉得奶娘目光短浅心胸狭窄,这样教养对周祎非常不利。遂决定给奶娘一笔丰厚的赏银,让她回家与亲人团聚。
奶娘苦苦哀求着不肯离开,竟以死相逼,当头就要往书案上撞。
周祎也跪下求情,甚至不惜冲撞大长公主,并彻夜守在奶娘床前照顾她。
大长公主伤心欲绝,又觉得失望,堂堂公主的嫡子竟然因为奴仆而下跪,而忤逆母亲,更坚定了送走奶娘的决心。
谁知她前脚将奶娘送出京外,后脚奶娘便回来偷偷赁了处宅子,每天趁周祎从书院回来便接他回家待上片刻。
事隔月余,大长公主才知道,一气之下将奶娘发落到贫瘠之地,永远不许回京。
自此,周祎与大长公主之间便有了解不开的心结。
等到周祎说亲的时候,这种矛盾更加激化。
大长公主先后看中了好几位姑娘,周祎都不同意,自己选中了高氏。高氏一双眼睛长得有几分像奶娘,大长公主看着就有些不喜。
但高氏毕竟不是奶娘,而且看着性子还算温顺,大长公主不愿与儿子闹得太过僵持,终于让步,给周祎娶了她。
进门头两年,高氏表现不错,知道孝敬长辈顺服丈夫,第三年生了长女周珊。
而周镇的身体更加不好,大长公主自责不已,觉得自己忽视了夫君,便将心思移到周镇身上。
高氏生女之后身子大不如从前,而大长公主无暇顾及周祎,周祎的坏习性便显露出来,在高氏的帮助下欺侮了好几个丫鬟。
丫鬟们或迫于淫威,或者本身就存了攀高的心思,半推半拒地从了。
大长公主听到零星风声没太当回事。一来男子有通房丫头也是正常,二来高氏这个正妻没有怨言,她何苦做这个恶人,只告诉高氏,该给名分的就给个名分。
高氏温顺地答应。
周祎又看中了管茶水的苗翠,苗翠不愿意当妾,不肯委身于他。
高氏做了个圈套,借口打碎一套杯碟将苗翠骗到正房院,并给她下药让周祎得了手。事后反而编排苗翠为了往上爬勾引了周祎。
苗翠是个烈性子,岂肯受此屈辱,跑到大长公主跟前诉冤,并要以死明志。
大长公主最讨厌强迫女人的人,劝她,“这事并非你的错,凭什么做错事的人不受罚,而受了冤屈的人却要死?你不但不应死,反而更应该体体面面地活着,过些时日我给你选个好人家嫁了。”
当着苗翠的面,将周祎骂了个狗血喷头,差点请出家法来。
谁知三个月后苗翠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女子小产本就是凶险之事,且周府人丁不旺,大长公主想留下这个孩子,便跟苗翠商议,给她一个田庄,等她生产之后便到田庄去,或者嫁人或者招赘,一切随她愿意,而孩子留在府里,大长公主亲自给养着。
五个月时,太医诊出是个男孩,大长公主更舍不得放弃,拨了挹翠斋给她养胎。
而高氏也诊出喜脉来,巧的是,也是个男孩。
嫡女楚晴分节阅读134
周成瑾没打算在这个是非之地多待,略寒暄几句便带着楚晴上了马车。
楚晴摘下帷帽,面色复杂地看向一脸闲适的周成瑾。
周成瑾挑眉,“怎么了?”
楚晴担心地问:“官府会不会查出来是你干的?”
周成瑾“哈哈”一笑,搂住了她,“放心,蛛丝马迹都没有,不可能查出来,而且五殿下在,怎么也算不到我头上。”顿一顿续道,“你知道有人自小练内家功夫,当练到一定程度手脚会非常轻便灵敏,就是从你身后经过你也感觉不出来。四海酒楼就有这么个人,趁着他们下楼时,取了块带尖刺的碎冰,就像你平常用的绣花针那样,打在随从腿弯处。你想,冰刺沾身很快就化了,哪里能落下什么痕迹?”
楚晴瞠目结舌,完全想象不到这世间会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儿。
周成瑾看到她圆睁着双眼,笑得愈发开心,亲昵地在她脸上亲了口,“你也很聪明,怎么看出来跟我有关?”
“猜的,”楚晴轻声道,“在忘忧阁的时候听到外面有人跟你说话,对了那个廖氏就是将来的五皇子妃?”
周成瑾点点头。
五皇子选妃与其他几位皇子不同,既没有挑高官勋贵家的闺女,也没有选名士大儒家的小姐,而是看中了个商户的女子。
廖家以瓷器发家,前两年征战鞑靼人时捐了十万两白银。
五皇子爱财,十二三岁的时候就琢磨着做生意,几位皇子都清楚,只不知道他到底赚了多少银子。
如今见他选个富庶的岳家倒也不意外。
楚晴却记得,去年有个名士叫彭时曾来拜访过楚澍,前两个月还有个进京备考名叫陈文的,他们俩都是江西人。
父亲谈及他们曾说,“世人皆知江南多士子,可四方出仕者之众,莫盛于江西,几可与浙江媲美。”
而江西人之所以当官的多与商人的资助密不可分。很多商人愿意资助学子求学,甚至帮助他们活动官位,以图他们得势后提拔自己的子孙及族人。
廖家既是富商,想必有不少官员受过他的恩惠。
想到这点,楚晴再坐不住,悄声问道:“五皇子相中廖氏只是因为她出自江西?以后我该怎样与她相处?”
周成瑾愣了片刻,随即浮起个赞赏的微笑,“拉拢朝臣的法子有得是,五皇子才不会娶个不喜欢的女人放在身边惹人讨厌。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五皇子去江西曾见过廖氏一面,上元节过后跟皇上提出求娶……以后廖氏如果召见你,要是合得来就说些京都的风土人情,要是合不来,就聊聊脂粉钗环。实在不想应酬她,干脆就称病好了。”
楚晴眉眼弯了弯,“我明白。对了,你知不知道她是个什么性情的人,我好有个准备,否则万一说错话,怕给你惹来麻烦。”
如果引起周成瑾与五皇子起了嫌隙就更不好了。
“你真愿意让我打听别的女子?”周成瑾打趣她一声,随即道:“五皇子很聪明,处事也老练通透,不会轻易被妇人之言左右。我可以派人打听一下廖氏的喜好,可再多却是不能了。”
楚晴明白,廖氏既已选作皇子妃,关注廖家的人肯定不少。不管是五皇子的人也好,还是其他人也好,周成瑾都不能做得太过,免得露了痕迹。
想到此,不免记起国公爷曾要求她学下棋,又让她看史书。当时她觉得身为女子非得读史干什么,还不如读点诗词歌赋能得些趣味。
没想到她不愿意掺和政事,可周成瑾却早已站在五皇子这边。
无论如何,她是脱不开干系了。
而她与楚晚,是再不可能跟以前那样知无不言了。
早些决裂也好,免得以后更加伤心。只是,想起回门那天楚晚说的话,心里又阵阵发冷,好像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一样。
两人絮絮说着话,一路倒也不觉得烦闷。回府后,徐嬷嬷已让人送来了奶茶,用细口茶壶盛着,外面套着藤编的套子,上面有个把手,拎起来很方便。
一共送了六壶,两种不同的口味。
楚晴提了两壶送到周琳那里,还带了在街上买的半斤苏式点心。
周琳迫不及待地喝了两口,“就是这个味儿,还是魏明珠说好喝,有次我们一道出门去喝过,还去了福盛银楼,可惜没有什么好样子。你表哥外放到江西快三年了吧,他不打算回京任职?”
“到今年秋天正好三年,我也不知道明家表哥的打算,等回家住对月的时候问问大伯母,兴许他写信给伯母提过此事。”楚晴现在已经能够坦然地提到明怀远,再也没有先前的怨恨。
周琳又问:“他成亲了吗?年纪应该挺大了。”
楚晴笑道:“他比我年长十岁,都二十六了,应该没成亲,我没听到信儿,你怎地想起他了?”
周琳眼珠子转一转,附在楚晴耳边道:“我觉得魏明珠看上你表哥了,我听她跟银楼伙计打听来着。哎,你说,要是你表哥没成亲,他跟明珠倒是挺合适,再有四个月,明珠就十九了。魏夫人急得头发都白了一大把,恨不得见个年轻男子就问问人家成亲没有,可明珠半点不着急,就隔三差五到福盛银楼转两圈。”
楚晴不甚乐观地摇摇头,“还是让她死了心吧,明家表哥另有意中人,他们不合适。”
周琳蓦地想起楚晴与明怀远也曾定过亲,好像明怀远就是用这个借口退的亲,不由吐了吐舌头,“对呀,倒把这茬给忘了,改天我请她来玩玩,咱俩好生劝劝她,还是趁早找个合适的人家嫁了吧。”
楚晴点头应下。
告辞回去的时候,周琳屋里的丫鬟红芋送她出门,
见四下无人,红芋悄声道:“夫人身边的杜嬷嬷跟姑娘打听过奶奶,问奶奶喜欢吃什么饭食,爱喝什么茶,常吃什么丸药,熏什么香。”
楚晴顿时心生警惕,“她打听这些干什么?”
“说是夫人吩咐的,要给您做点心,怕有忌讳。姑娘说您爱吃肉,蹄膀和鸡肉都爱吃,点心不怎么喜甜,倒是爱吃酥皮饼,喝茶喜欢放桂花和菊花,再有偶尔吃几粒人参养荣丸,熏香倒是极少用。”
她的喜好周琳最清楚不过,几乎全都说对了。
楚晴轻呼口气,淡淡地说:“我知道了。”
红芋屈膝福了福,扬声道:“奶奶慢走,得空还来我们姑娘这里玩儿。”
一路上,楚晴满心狐疑,其实下人打听主子的喜好也是有的,为的是奉承讨好主子。
可杜嬷嬷是高氏身边第一等得力的人,没准在许多人眼里,比她这个大奶奶都体面,犯得着刻意讨好她?
还是周成瑾说得对,以后高氏那边送来的东西应该谨慎再谨慎。
吃饭的时候,楚晴便把这事跟周成瑾说了,周成瑾叮嘱她,“不光是吃的,用的东西也得小心。就我所知,宫里曾有人将沾了附子粉的帕子送给怀孕的妃嫔,结果小产了。”
楚晴脸红了下,她还是冰清玉洁的黄花闺女,跟小产没什么关系。
周成瑾瞧见她脸颊的粉色,心头微动,压低声音道:“成亲第六天了,总不能夜夜让我独守空房吧?待会让丫鬟把炕上的被褥收起来,我们一道在床上睡。”
楚晴羞得脸似火烧,不敢抬头,吃过几口饭就借口饱了不再吃。
周成瑾笑道:“你急什么,再急也得吃饱饭才有力气。”
这都什么话?
楚晴气极,差点把饭碗扔到他头上。
吃过饭,楚晴舒舒服服地泡了个澡,这些天因为不方便,每天都是用帕子沾了水擦洗,好容易小日子过去了,还不得泡个痛快?
她洗澡一向不用人伺候,暮夏只需要站在屏风外面听候使唤,该递帕子递帕子,该添热水添热水。
此时感觉楚晴泡得差不多了,暮夏问道:“奶奶,水怕是冷了,要不要再添点儿热水?”
楚晴双目微闭躺在木盆里,迷迷糊糊地回答:“好。”
暮夏正要进去,就听身旁有人压低了声音道:“我来。”
却是已经沐浴过,披散着一头湿发的周成瑾。
暮夏犹豫会儿,想起下车时楚晴脸上不曾褪去的红晕,急急退了出去。
周成瑾撩开帘子,入目便是氤氲的水汽中,楚晴凹凸有致的身体……
☆、第129章
清澈的水面,零散地浮着数朵大红色的月季花。
乌压压的墨发密密地散着。
几许红,半边黑,衬着她娇软的身子愈加白皙,尤其这白还带了丝丝米分色,像是早春枝头上初初绽开的桃花,亟待着人来采撷。
周成瑾喉中一紧,声音也变得暗哑,“阿晴往旁边让让,我再给你续点热水。”
楚晴不防备会听到个男子的声音,大惊失色,完全凭着本能往水里钻。
周成瑾见她整个人几乎都浸在在水里,怕她呛着,伸手便去捞,岂料她满身滑腻,只抓住一把秀发,将她扯得发根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