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倾君策,隐身贵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浣水月

    梁丞相府,其实亦在兴国公府的另一头,一府从中隔断,东侧是丞相府,西侧是“兴国公府”,梁宗卿有的是早前的大门。兴国公府的大门则是新开的,两房人还如以前一般生活,只是大房的人丁稀少。

    梁宗明妻带着两个孩子并未回京,而是留在晋阳梁府。

    兴国公做主,将晋阳的家业留给了梁宗明妻。

    为此,兴国公夫人念叨了许久,说是梁宗明妻年轻貌美,守不守得住还另说,又不愿随他们回京,天晓得她会不会打什么主意,好在田庄、店铺的契约还捏在兴国公手时,只说待梁宗明的儿子成亲,就将这些东西交给他儿子,他是二叔公,是万万不会得他们的东西。

    梁宗卿听说沐容大了,冲出书房来迎人,看看日头,“还没用晌午吧?我让五娘吩咐厨房预备。”

    沐容道:“做清淡些的,我今儿找你有事。”

    梁宗卿还像以往,着人取了棋盘来,相对而坐。

    你一子,我一子,倒显得怡然自得。

    梁五娘因大房没有女主人,就代为打理府邸,虽是姑娘,却如女主人一般,梁宗卿不大过问家里的事,全凭她做主,很让另两位庶妹羡慕。但又想着,梁五娘得意如何,要娶大嫂了,人家还是公主,梁五娘能不能得长嫂欢心还得另说,她们姐妹三人的姻缘,现下可都捏在沐容手里呢。

    沐容留了沐夏沐冬,其他人都去了梁家下人房里用茶点;梁宗卿只余了自己的长随小厮壮实。

    梁宗卿道:“你有事?”

    “听说梁家族女的婚事,一直由你二叔二婶在张罗?”

    梁宗卿点头道:“二叔让宗均、宗诚帮忙挑的人家,除了军中初绽头角的少年武官,还有朝中有些才华的小吏。”

    “她们亦非全无亲人……”沐容突地一凝,她说话有时候太过直白。

    梁氏族女中亦非所有人都没有亲娘、伯母、婶娘,若有比兴国公更亲近的人,自应由他们张罗。晋帝厚赏,将梁家的祖田、祖屋一并赏还,梁家的人口少了,可祖田、祖屋却没有少。

    “所有适婚族女的亲事皆由你二叔二婶张罗,就不怕被人说他结党营私?”

    一言出,梁宗卿惊骇不已。

    沐容垂眸,若无其事地道:“我素日瞧你行事得体,怎的这件事上,你也不晓得提醒一二。”

    梁宗卿有才华,但在处理家务上,他就如同是个孩子。

    他就想着,族中姑娘没了父兄,好些的还有母亲、姐妹,差些的就唯自己一人,虽然有婶娘、伯母的,她们有自己的女儿,哪有心思过问她。

    “梁家的子孙儿郎折损严重,大部分被斩,各房亦可招婿延续香火,怎的个个都与年轻武官、少年文吏结亲,梁女也可与寻常百姓结亲。”

    梁氏族女可有一百多人,这个数目是指未婚的姑娘,若梁家拉拢了一百多个年轻武官、少年文吏,晋帝一旦知晓,心里岂能安心。

    晋国初建,晋帝一时间没心思来搭理,待他回头悟出味来,任凭再仁慈的君王,心下也定会不快。你梁家一族,拉拢的大小官员比朕还多,你想干什么?万一你有谋逆之心,我沐家的江山岂不危矣?

    梁宗卿往细里一想,不由得一阵后怕,近来梁家风头正盛,兴国公梁武业更是意气风发,觉得这兴国公的爵位就是他挣下的,颇有脸面。

    但此刻被沐容一说,梁宗卿后背冷汗淋漓。

    沐容又轻叹一声,“以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亡;以人为鉴,当知荣辱。当今皇上能容得梁家,蔫知未来的储君能容?一百多个梁氏女,你可想过,若个个都与文武官员结亲,这是何阵仗,她们无父兄,都视兴国公为娘家,可想过后果?”

    一百多门姻亲,这不是让梁家被架在火上烤。

    梁家唯一的男丁,就嫡系几房的人,尤其是二房,在那场灾祸之中,几乎秋毫未损。兴国公父子定是被现下大好的情形给蒙蔽了双眼,就连梁宗卿也未往那上面去想,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迎娶沐容。

    目光相对,梁宗卿愧悔交加。

    沐容落定一子,“我在宫中,消息闭塞,今儿去给紫嫣添妆,偶然得晓此事,立时觉得不妥。你找兴国公分析利弊,若他不肯听劝,将你这一房从族中分出来。”

    梁宗卿抱拳一揖,“多谢公主提点。”

    他自恃聪明,竟没看透此事。

    沐容苦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会上奏皇上,请辞建立公主府,请辞沐食邑……”

    越是功大势大,就更应要谨慎低调。

    沐容行事得体,举朝就没有不夸的。

    “九娘……”

    梁宗卿面露感激。“你不想误我前程?”

    “朝廷正是用钱之际,能省则省。既然皇上不同意你请辞丞相,好好办差!不领差事便罢,既然要做,就尽量做得最好,无愧于心,无愧于人。”

    她自来也是如此,不做事便罢,一旦决定了要做,就会全力以赴。就如她打理的未名宗,将它恭手相让,她亦不舍,但从长远来看,将未名宗送给沐元泽却是最好的选择。未名宗就像是一个孩子,她亲自孕育、培养,看她摇摇学步,看她成长,成为一个风华正茂、绝/代风华的美人,最后将她嫁出阁去。

    现在的未名宗,是晋帝手握的利器,它可以赚钱,借着它可以掌控天下最大的消息网,也是晋帝一步步一统天下的宝器。

    沐容不能让未名宗走得更高更远,但晋帝可以。

    故而,她放手。

    没人知道,在她看似轻松的放手,是她数个彻夜未眠的纠缠、挣扎。

    而今放手了,她依旧有不舍,却渐渐地习惯了这种放手的感觉。

    沐容在梁府用晌午。




倾君策,隐身贵女分节阅读293
    兴国公夫人听闻沐容到了丞相府,领着梁宗均妻赶过来作陪。

    沐容在梁家人面前,从未自居恩人,也从不提自己搭救梁家人之事,就视作不曾发生过,她越是如此,梁家就越是敬重。

    用罢饭,兴国公夫人彭氏笑着试探道:“公主,大房三个姑娘该出阁了,最小的今岁三月已满十五,五娘今年亦二十有一……”

    提到亲事,梁五娘姐妹三人面带羞涩,低垂着脑袋,眼睛却小心地观察打量着沐容。兴国公发话说她们三姐妹有兄长,自由梁宗卿来办,虽有个三嫂嫂,可她住在晋阳,以自己守节为名,说要留在晋阳哺养儿女。

    梁五娘姐妹三人是最早被未名宗救离京城,在晋阳与家人重逢。

    梁宗明妻素来不喜欢几个庶出小姑子,要她管她们的婚嫁,似要她的命,避在晋阳不归京城。听人说,她爱去拜访晋阳王府的老王妃金达梅,金达梅却不喜与她周旋,往往去了三回,也不得见到一回,可梁宗明妻依旧乐此不疲。

    有几次,沐容与沐春几个闲聊时,沐春一脸不解地道:“梁三奶奶还真奇怪,晋阳王府的金王妃都不爱理她,她怎总缠着人家?”

    沐容微微勾唇,不等她道破答案,沐秋一语道破关键:“梁三奶奶有一双儿女,女儿居长,这是想将她闺女许配给晋阳王呢。”

    沐世宁年纪虽小,在父兄惨遭杀害后,就如同一个大男人,动不动就道“母亲,世宁我们这房唯一的男丁,家中大事,你得告诉我,让我帮着拿主意。”彼时,金王妃哭笑不得,“是,是,往后有事,我与你商量。”

    许是知道,家中无长辈,母亲是个节妇,不大好出面应对,沐世宁这两年行事得体,一面要读书识字,一面还要习武练剑,就算是这样,家里每遇大事,他还会出面。

    太后、雷皇后都没少夸赞沐世宁懂事。

    梁三奶奶也是瞧中沐世宁懂事成才,小小年纪,能体谅长辈艰辛,人又长得眉清目秀,气度不凡,这一盯上,就想把自家女儿许给沐世宁,见的次数多了,越发上了心。

    梁宗卿颇是尴尬,媳妇还没嫁进门,彭氏就开始念叨着让沐容给大房三个庶出姑子说亲的事。他原是男儿家,着实不好过问此事。

    梁宗卿左右为难,不停地冲彭氏轻咳,示意她莫再提此事。

    彭氏兴致正高,说得亦起劲。“公主,我娘家侄儿里头有几个后生是极好的……”

    话题一转,梁宗卿一脸错愕,难怪止也止不住,原因彭氏是打这主意。

    沐容微微含笑,“兴国公夫人,五娘这么多年都误了,不在乎再多等一年半载。明春会有恩科大考,届时里头会有好儿郎,本宫替姑娘们挑夫婿,先是人品,其次才是家世。只要人好,家世次些也不打紧,关键是他们得对姑娘们好。公候将相宁有种乎?前程是可以奋斗出来的。”

    三个姑娘听沐容一说这话,立时就明白沐容真上了心,而她心里更是有数。

    尤其是梁五娘,一脸感激,看着沐容的神色越发和暖,从侍女手里接过茶壶,小心地给沐容蓄了茶水,“公主请用茶!”

    沐容吹了一口茶,“听说五娘以前是桂花诗社的成员?”

    梁五娘见她与自己说话,心下大喜,恭谨答道:“是几年前的事了。”

    “明春园的幽兰榭而今易名520小说榭,荣宁公主、顺惠郡主正在筹建520小说诗社,你得空去帮帮忙。十一娘、十六娘得空去海棠诗社帮帮忙。

    前朝的三大女子诗社是按家中地位高低划分,这次按才华划分,琴棋书画样样通者,可入520小说诗社;会两样或三样才学的姑娘,入海棠诗社;有一技之长、或擅一艺者可入桂花诗社。

    女儿家,镇日待在后宅,无聊得紧,得空出去走走,多结识几个朋友也是使得的。往后,这诗社诗词会的活动还会继续办下去。京城就这么些盛事,若是少了此事,岂不少了好些乐趣。”

    梁宗卿垂眸吃茶:说得挺像那么回事,他却知道,只怕她又想着赚银子的事,她这些年赚最多的银钱,可都是诗词大赛得来的。这一笔银子是未名宗最大的一项收入,沐容一时放不了手。

    沐容若有所思,“若往后能举办成三年一次的盛会,就更好了!”她微眯着眼睛。

    彭氏原想促成梁五娘与娘家侄儿的亲事,梁宗卿会逾来逾得势,娶公主、做驸马,兴国公还私下道:“论功劳,宗卿之功不在我之下,我瞧着皇上的意思,虽然近来处处挑剔,又几番训斥他,这是看重之意。越是看重,要求得越是严格,宗卿他日最少也是个国公……”

    何况还娶了公主,成了驸马。

    太后、皇后多疼月凰公主,他们都是知道的。

    梁武业叮嘱彭氏,“要敬重公主,你虽是好婆家的婶娘,自古君臣联姻,先君后臣。”

    彭氏哪敢开罪公主,巴结还来不及呢。

    未时二刻,沐容告辞回宫。

    ---题外话---二章合一,鞠躬求月票!!

    ☆、第215章 九月前出阁

    不久后,沐容听闻,梁家分族了:早前的梁氏算作一支,梁宗卿所在的大房又算作一支。

    分支前,梁武业做主,给无父母长辈的梁氏孤女配了好人家,这次选的人家都是请官媒挑出来的,都是小户人家,家有几十亩到几百亩的田地不等,算不得大富大贵,却能保一世平安。

    有母亲、姐妹的姑娘,梁武业建议各家留一个女儿招婿,生下儿子挑一个最聪明的姓梁,支撑一房。若女儿或其他诸子可随父姓等等。

    妇人、姑娘们哭成一团,自是不肯分支,梁武业无奈,自己这房索性没先分出来,却有言在先,十年后,他们兴国公这房是一定要单独分出来的,先带着他们各家度日。他给各家分了房屋、田地,又做主挑了几个上门女婿,有了男丁,就能支撑一家。有几个早前在外游学、游商的梁氏男丁归来,便从中挑了个稳重的做祖宅的副族长,这件事就此定下。几个年幼的梁氏孤女,被梁武业接回兴国公府哺养,最小的,八年后及笄,将来的婚事,自由梁武业做主了撄。

    沐容问梁宗卿,“你不管梁氏孤女的事?”

    梁宗卿神色淡然,“有二叔在,哪里轮得上我过问。我父母、兄弟的坟暂不迁出,我以前未遇到过这种事,也得问问懂晓的老人,这事如何处理才合适。”

    他那日找了梁武业谈话,将沐容说的事讲了一遍,梁武业吓得冷汗直冒,早前还想着给族中侄女、侄孙女们寻的都是文武小官,算不得大事,细细一想,梁氏姑娘可得一百多人,若个个都这样配人,那加起来就了不得了。

    身为臣子,就是犯了君王的大忌偿。

    晋国初建,你收拢到的人心比皇家还多,就算再仁慈的君王也会多心。

    梁武业一琢磨,同意了梁宗卿提的分族建议,先将梁宗卿所在的大房一脉分出来。二房这脉先不分出来,却与族人说好十年后是一定要分的,待得那时,族中招进门的女婿亦有几十个,梁氏一族也能支撑起门庭,自不需他再操心。

    沐容带着试探地问:“大房分支出来,你不怕他们说道。”

    “我以前连家中庶务都少过问,更别说族中琐事。”

    沐容眯了眯眼,真不知如何评价梁宗卿,说他冷心,可他却是最重情之人;说他重情,又是个不问庶务的。族里的事,他还真没管过,早年就连梁家的事他都不问。他从不在乎自己能不能袭爵,也不在乎自己的利益,最是恣意自在。

    “大房的店铺、田庄,你总是要管的?”

    梁宗卿道:“这种琐事何需我管,令得力的管事去做。我只需时不时查看账簿,把握大事,种庄稼、赚银子是他们想的事。办得好,是他们的本份;办得不好,是他们失职。赚得比预期多,是他们的功劳,我自会有赏。”

    沐容一沉,他这种想法,像极了昔日她对未名宗的态度,任了夜龙为副宗主,她只掌控大方向,其他的大小诸事便由着夜龙做主。

    夜龙又下放一些权力给了堂主、楼主们,各人有了权力,干出业绩很明显,而今未名宗起兵成功,还建立了晋国,各人都有甚功劳,真正是一目了然。其他各地的堂主、坛口,见这势头,没有不用心的。

    当副宗主能当出一个一等平国公,当楼主也能当出威远候,可不得好好大干一场。

    世间,若多几个梁宗卿这种心境的人,天下何愁不太平。

    梁宗卿道:“上回你让五娘、十一娘、十六娘姐妹三个去诗社走走。五娘入了520小说诗社、十一娘、十六娘亦入了海棠诗社,我瞧着她们,近来倒比我这丞相还忙。二房的堂妹们,见她们入诗社,也都去拜社,忙忙碌碌地,二婶在家里叫苦不已,说这些姑娘都在外头跑野了。二叔倒是赞同,说是女儿家出去走走也好。”

    梁武业不反对,还是看皇家的公主、郡主都能上战场,这说起来,皇家公主们厉害,这男儿岂不见识更是不凡。虽说梁武业有三个庶女未嫁,可想着要入了诗社,将来能寻更好的婆家。自打听了梁宗卿的劝告,有母亲、婶娘的姑娘,亲事他还真是不管,只管没有长辈女眷的孤女,除了嫁出去的,还有八个孤女住在兴国公府,每个每月领着二两银子的月例。
1...210211212213214...4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