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倾君策,隐身贵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浣水月

    梁宗均妻应答一声“是”,开始一一介绍起梁家二房的儿郎、姑娘,二郎梁宗均、八郎梁宗诚征战沙场,六郎梁宗信便是仅次于梁宗均的男丁。

    梁四娘在当年梁家出事前便已远嫁江南,这些年一直没有音讯。

    彭氏生过一个嫡女,序七,不到五岁就夭折了。

    梁九娘原是庶出,其生母是彭氏族妹,彭姨娘也是个体弱多病的,生下梁九娘不到三岁也没了。彭氏便拿梁九娘当自己孩子一般养大。梁九娘在梁家遇险之时受了惊险,在逃难途中病逝。梁十二娘在晋阳时已出阁嫁人,许的是晋阳南沐公子。还有一个梁十三郎,因比他年长的梁八郎还未成亲,他的婚事还未定下。

    梁十四郎、梁十五郎原是大房的公子,在当年家难中被杀。

    梁十七娘年纪还小,今岁有十三岁,站在她姨娘身边,不大说话,怯生生地打量着沐容。

    又有梁氏族里的八位孤女向前见礼。

    沐容微微颔首,与梁家的庶子、庶女一般,每人给了一个封红,又笑盈盈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招弟!”

    想来是她父亲想要儿子,方给取了这么个名儿。

    沐容又问略小一些的孤女,“你呢?”

    “再招。”

    沐容忍俊不住,“这两个不会是姐妹吧?”

    梁宗均妻笑道:“回大堂嫂话,她们还真是姐妹,招弟十六,再招十四,喏,还有一个唤三招,今年十二。是族中旁系九房家的孩子。九房三代单传,九族弟就想要儿子,好不容易招了一个,最后还……”

    沐容听明白了,这三姐妹是一家的,梁氏旁系九房因两代单传,招弟的父亲是独子,她祖母嫁入梁家不到两年,丈夫就死了,只留下一个遗腹子,便是招弟之父。招弟没有姑母、没有叔伯,听说她祖父是独子,自然也没有血脉亲近的叔公、伯公之类。

    八个孤女,原属五家人,这四家的情形差不多,父亲都是家中独子,有三家都是两代、三代的单传之家,有一个女子则是父亲从一房过继到另一房,现在各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梁家几乎成了寡/妇门第,上无父母,又无兄弟,就剩几个孤女,只能依仗族里生活。

    “这是十三房的姑娘,父亲、祖父都是两代单传,没有兄弟。十三房的宗森见九房的闺女名儿取得好招到了儿子,就给她们姐妹取名‘招子’、‘招男’,不想宗森媳妇生第三胎时出了意外……”

    招子,爪子,为甚不干脆叫爪子,这梁家不是名门世家,怎的族人给自家姑娘取名取得如此随意。

    沐容意味深长地看着梁宗卿:她生的女儿,敢这样取名,她肯定天天和他闹。

    梁宗卿苦笑。

    招子约莫十岁,招男瞧上去只得六七岁模样,瘦瘦小小。

    沐容问道:“多大了?”

    招子低低地答道:“十三了,我妹妹十岁。”

    沐容看着这两个瘦小无比的女童,自幼无母,又逢族变,想来日子一直过得不好,十三岁的孩子看上去像十岁的,“真是可怜,怕是受了不少苦……”她将手一伸,抱住了招男。

    招男吓了一跳,却不敢尖叫,只任由沐容将她搂抱着,一股好闻的气息充斥到鼻翼尖,不由得深吸了几口。

    彭氏道:“两姐妹从掖庭出来,我就请太医诊过脉,说是受了惊吓伤及肾水,府里亦抓了药给她们吃着,早前瞧着更小,这两月还长白胖了些。”

    沐容瞧过一些医书,有些小孩子惊吓过度,就会生长缓慢。而招男姐妹许就是这种情况,家族遭难,最无辜的便是孩子。

    沐容抓了桌上的饼点,一把塞给招男,“乖,吃吧!”

    招男怯怯地接过,被沐容放开后,立时跑到招子身边,分了一半塞给招子。

    沐容此刻同情心泛滥,又指着个十余岁的小姑娘问道:“她呢?”

    “这是旁系十五房的姑娘,十五房嫡出的三个儿子,她是庶女唤四四,今年十一岁。”

    “旁系十七房的姑娘,唤作乞巧,是乞巧节那日出生的,今年九岁。”

    “旁系八房的姑娘,年纪最小,名唤素素,今年五岁。她娘被充入掖庭,因生得好,到宫中乐坊为伎,而今生死未卜。倒是她命大,跟着祖母在掖庭活下来。八房就剩她一个,想当初八房儿郎最多,她父亲宗善,原是七房的长子长孙。她祖母出掖庭不久就病倒了,上个月十八过世。”

    沐容打量着这姑娘,生得粉妆玉琢的,一双眼睛尤其明亮,拥有着精致的五官,瞧着他日长大,定然是个美人。

    沐容微微轻笑,梁素素也甜甜回应,唇角露出两个若隐若现的小酒窝,煞是迷人。

    沐容柔柔问道:“素素,往后住在丞相府如何?”

    梁素素错愕地望着沐容,用好听的稚童声音问道:“住这里就不走了吗?二叔婆说我祖母累了,躺在地上睡着了,她醒来会不会来找我?”

    沐容心头一软,搂住梁素素,轻声道:“素素留下来,往后伯母给你当娘,你就是伯母的女儿,好不好?”她的声音很柔、很轻。

    孤女们的眼睛,晶晶闪亮:做当朝公主的女儿,这不成皇亲国戚了,一步登天。

    梁家嫡系富贵,旁系虽每房都有家业,家里拢共加起来有一万两银子就算是过得好的,寻常一房人有田地百余亩,再有两三个小铺子,外家一座祖宅。若这房人多,几个儿子要平分,家业就更少了。

    孤女们羡慕,一时间有人心下暗暗挣扎。

    梁素素面露忧伤,“我娘出远门了,如果她回来见我唤你娘,她会生气,就会气得不要我了。”

    梁宗均妻道:“大嫂,这孩子来府里后,天天念叨她娘,天下这么大,她去了哪儿谁又晓得呢。”

    梁宗善被砍了头,梁家男丁,嫡系的尸骨摆在菜市口几日都不许收埋。旁系的则由未名宗弟子悄悄掩埋,都埋到梁家祖坟里,每座坟前还立了块小木牌,写着各人的姓名。

    招弟心里暗暗大骂:笨蛋!还想着她娘呢,她娘都跟周国皇家的男子,听说后来周国皇家男人一见她娘就喜欢得紧,有说是被顺王府公子带走的,还有说是被安王世子带走的,总之,她娘早在两年多前就离开了皇宫。从此,下落不明。

    忆当初,梁素素的亲娘不过是秀才之女,梁家人唤“施氏”,因长得貌美,七房的梁宗善到长河县收租子,一见倾心,非卿不娶。梁宗善为娶施氏,不惜与早已订亲的官家小姐解除婚约。族里人都说,施氏手段了得,成亲后将梁宗善管得服服帖帖,屋里的通房打发了,也不提纳妾,可见是个厉害的。

    沐容道:“这样罢,我不做你亲娘,我收你做义女,你唤我一声义母就好,你还是你亲娘的女儿,让世间多一个娘疼你、爱你。”

    梁素素皱着双眉,毫不领情地道:“我娘说,我只能有她一个娘,再多一个娘,她就离开爹爹和我,再也不要我们……”

    沐容笑了,立时明白施氏的意思,微微一笑,轻柔地抚着她的小脸颊,“素素,你不愿意,本宫不收你做义女。”她吐了一口气,问道:“四四、乞巧都是什么辈份?”

    梁宗均妻道:“四四是宗字辈的姑娘,乞巧是文字辈。”

    文字辈,就是说比梁宗卿小一辈。

    沐容道:“梁家嫡系大房虽然分族出来,对族中孤女也不能一个不管。这样罢,我收几个文字辈的姑娘做义女,在府中照庶女份例娇养。”她微微一笑,笑容干净甜美,“宗卿,你意下如何?”

    梁宗卿第一次见到她同情心泛滥,心软如丝,就差哭出声,“月凰做主就好。”

    这是梁家的姑娘,他要拒绝,岂不是要说他无情无义,他原有此意,又恐沐容多想,这才一直没提。

    她真的懂他。

    夫妻相视一笑。

    四四心下着慌,难道就因她是宗字辈的姑娘,就要失去这大好的机会,心下一沉,提裙一跪,“请公主做主,臣女愿认公主为义母,请公主选臣女吧?”

    梁宗明妻大喝一声“胡闹”,“公主是梁家宗字辈的奶奶,你也是宗字辈,你拜公主为义母,岂不乱了辈份。赶紧起来,没的闹了笑话。”

    四四连连磕头,“公主,你收我做义妹,做义妹?”

    沐容挑眉,面带几分愠怒:“四四,人不能一山望着一山高,要懂得感恩。丞相府宗字辈里已有三位姑娘,我不会收义妹。”

    她最不喜的,就是这种带着算计的姑娘。

    几个姑娘一进来,沐容就在暗暗观察打量,最惹她怜爱的是素素,可这姑娘还念着亲娘,她不想给小孩子任何压力,想关照她,法子多的事。

    她怜惜招子、招男姐妹,两人自幼失母,可见在家里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尤其是招男,得了饼点还会给姐姐留一半,一瞧就是相依为命,知晓疼人,也懂得体恤人的。

    沐容道:“招子、招男、乞巧三个从今儿开始,就留在丞相府。我会请太医替你们诊脉、调理身子。”

    彭氏连连招手,“你们三个还不跪下来,拜见你们的义父、义母。”

    三人齐齐跪拜,脆生生地唤着:“招子(招男、乞巧)拜见义父!拜见义母!”

    沐容打了年手势,浴秋捧过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三个赤金璎珞盘项圈,给三个姑娘一人套了一个,“这是义母给你们的见面礼,往后你们三个便是嫡亲姐妹,要相亲相爱,相扶相携。”

    “是。”三个姑娘高声应声,彼此相视一笑。

    沐容对浴春道:“着人先拾掇一处院子出来,安排三姐妹,再派下人将她们的换洗衣衫拾掇一番。”

    浴春应声而去。

    素素不解地看着众人,一脸苦恼状,她没弄明白,这又是怎了,早前给封红,她们一人一个,可现在又是什么状况。终于,她用稚嫩的声音问道:“公主伯母,你给她们金项圈,怎么没我们的?”

    沐容笑着道:“她们从今儿开始,是我的义女,那是我给她们的见面礼。待素素过生辰时,伯母再送你一只金项圈。”她顿了一下,对彭氏道:“二婶,回头把她们三姐妹的八字给我,招子、招男这名儿且当着闺字,女儿家还得取个雅致些的名字,我让钦天监的申监正帮忙看看五行,取个好听的正经名字。”

    申半仙而今做了钦天监的监正,还好早前他是易容成黄桑道长的模样,易得不是十足地像黄桑,约有五六分像,未见过黄桑的,还真以为是他。

    沐容留了二房人在丞相府用了午宴。

    回到兴国公府,梁宗明妻就将几个孤女收的封红给拿了,每个封红里头包了二十两银票,兴国公府庶子庶女的她却没拿,孤女吃在兴国公府,用在兴国公府,穿还是兴国公府,哪里不需要银子。




倾君策,隐身贵女分节阅读300
    大房、二房分了家,早前大房的家业自是归了大房,二房家业不少,经不住弟弟妹妹们多。

    午后,招子、招男、乞巧三姐妹迁入汀兰院,正房归了招子住,东厢房住了招男,乞巧则住了西厢房,汀兰院配了一个管事嬷嬷,六个随侍一等丫头,又四个粗使、跑腿的二等丫头。六个随侍丫头,两个十五六岁的,跟了招子;两个十三四岁的则跟了招男;又两个十一二岁的则跟了乞巧。

    ---题外话---二章合一,请亲们支持哦。

    ☆、第219章 吃味

    管事嬷嬷姓陶,个子不高,一见人就带三分笑。

    “三位姑娘,给服侍丫头们取名吧。”

    招男哪想过此事,只呆愣愣地看着招子。

    招子指着自己的两个丫头,心里转了一大圈,就算是父祖在世时,她们姐妹也没现下这般体面,家里有丫头,却只是一家五口的丫头,老夫妻带着三个儿女,现下这家人被卖到何处,只怕是打听不到下落。身逢乱世,天下这么大,天晓得流落何方。

    乞巧则在心里想着给随侍丫头取名的事撄。

    招子指着招男的丫头:“你叫喜儿,你叫福儿。”

    二人齐齐福身,“谢大姑娘赐名。偿”

    招子心下很是得意,她最讨厌自己的名字,招子、爪子,怎么听着都是音相近的,轮到给自己的丫头取名,她却犯了愁,又不愿承认自己肚子里没啥笔墨,生怕闹了笑话,不能给丫头取花名,否则就跟外头青楼的姑娘差不多,连带着显得她这个主子都没品位,谁能告诉她,自己的丫头的名字叫什么好。

    乞巧指着自己的丫头道:“你叫小枝,她叫小叶。”

    二女福身行礼:“谢姑娘赐名。”

    招子逼了半晌,也没想到好听的名儿。

    只听招男道:“姐姐,不如叫欢欢、乐乐,听起来多喜庆。”

    招子大叫着:“好,你的丫头叫欢欢、乐乐,我的丫头就唤喜喜、庆庆。”

    乞巧见她们给丫头取的都是叠字名,不由得:“叫枝枝、叶叶。”

    三人相视一笑。

    陶嬷嬷对三人道:“府里每日寅时二刻用晨食,午时正用午食,酉时二刻用暮食。需得定时派丫头去大厨房取食物,误了时辰就坏了府里的规矩。汀兰院有一个小厨房,只能用来热饭、煎药、烧水。三位姑娘每月有三两又三百纹月例,每季两套新裳。

    丞相府夫人是女主子,是她在打理府邸,三位姑娘拜了公主为义母,晨昏定省是少不得的。

    姑娘们可以学琴棋书画,亦要学女红厨艺,夫人发了话,她不盼你们样样精通,但希望你们有一技之长,希望明年初春,你们三姐妹能考入诗社。”

    招子一听要考入诗社,立时有些头大。

    陶嬷嬷道:“进桂花诗社需得一技之长,几位姑娘还有大半年时间,用心学学,明年许能进去。梁家世代书香,你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五姑娘、十一姑娘、十六姑娘都入了诗社。”

    招男道:“五姑姑入的是海棠诗社,听说十一姑姑、十六姑姑只入得桂花诗社。”

    520小说诗社最好,要考几个,得有四样评优才能过试,这也太难了,当初应考520小说诗社的人数最多,结果只二十三人过试。有人还懊悔错过海棠诗社、桂花诗社的应考时间。

    黄昏,绣房上的管事领着绣娘给三姐妹量身段裁制新衣。

    伴春奉令给三个姑娘送了三只锦盒,里头装的是姑娘们戴的首饰绒花等物,里头都是零散的金银小饰物,都是沐容令浴春去外头铺子上买的,一个人照着三百两银子的要求置备,每人的东西都差不多,只式样有些差别。

    彭氏唤了梁十一娘、十六娘去兴国公府,斥退左右,将二人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1...215216217218219...4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