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女要逆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清清池
“真没想到,玉米粒也能做这样好吃的东西。”陈旭辉感叹道“木秀,你真是心灵手巧,什么都会做。”
“陈大哥,所以还是要多看书,书里什么都有。”木秀笑着说道。
“我我会好好认字,好好看书学习的。”
“秀,我这个岁数,认字晚不晚啊”木小草也心动了。
“姐,只要肯学,啥时都不晚,就是咱娘跟咱爹也可以一起学认字。”木秀之前也劝说过木小草一起学认字,木小草都拒绝了,如今她竟然主动提起来,木秀自然是赶紧趁热打铁。
“唉,小草,是爹娘对不住你,没能让你去上学,你还年轻,跟着秀一起学学认字吧,你看秀认了字,什么都懂了!我跟你爹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脑子也不好使,认字太难,我们就不凑这个热闹了。”周水莲感叹的说道。
“姥姥,认字一点儿都不难,我来教你们!”李盼弟放下手里吃的正香的爆米花,童言童语的说道。
“好啊,盼弟,以后你每天学什么,就教你娘还有姥姥认,好不好”木秀对着李盼弟笑道。
“好!二姨,我会监督他们,不让他们偷懒的!”李盼弟一脸的认真,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也炒过黄豆,只是这个味道,我是第一次吃到,真是太好吃了。”周水莲这时抓了一把黄豆,塞进嘴里,入口咸香焦脆,跟她炒出来的味道不一样。
听到周水莲的话,大家也都尝了尝炒黄豆,味道果然更香,味道更好,木秀抿嘴笑,先不说现在的黄豆不好买,吃的机会不多,还有别人家有些黄豆也就是用盐炒,谁家有这么多的调料啊。
“这等下次赶集,秀,你多做点儿,我拿去卖,大家肯定都会喜欢吃的。”木小草上次去集市卖东西赚了钱,她算算了,这收入还不错,这让她燃起了很大的热情。
“好,家里的玉米那样多,能做很多爆米花,还有那红薯,这两天赶紧洗干净,我再做点儿红薯干。”木秀笑着说道。
“你可别了,那红薯干谁家不是一大堆,能卖得出去才叫奇了怪了。”周水莲急忙阻止。
“可不是,整天吃红薯吃得够够的,我是不喜欢吃这玩意。”木小草急忙赞同,她从小到大吃过太多红薯了,什么红薯粥、红薯干、红薯面馒头、煮红薯、炒红薯、红薯饼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她就再也不肯碰红薯一下了,觉得这是最难吃的东西。
“那是你们没吃过我做的红薯干,等我做出来你们尝尝再说。”木秀自信满满的说道。
木秀也是吃过红薯干的,眼下英武村家家户户做红薯干都是晒干而已,平时吃几口,腮帮子都嚼酸了,就算是放到水里蒸煮,味道也是差强人意,并不如新鲜红薯软和甜蜜,后世的红薯干还讲究三蒸三晒,那样的口感才是香软糯甜,不过木秀心里还有一个更好的想法
“收了这么多的红薯,卖也不好卖,吃多了肚子胀的慌,真是愁人,你想倒腾就去倒腾吧。”周水莲想到家里堆得满满的红薯,不由也叹了口气。
“这次咱们收了这样多的农作物,也不知道要补多少钱的税。”木水说道。
“爹,咱们补交税也只补交那一亩三分地的,剩下的都是咱们自己的。”木秀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开荒地头三年,是不用交公粮和补交税的,只用把土地使用费的钱出了就行了。”
“真的啊,那太好了。”周水莲一脸的激动。
“不然谁还去开荒啊,又要交公粮又要交税,还要交土地使用费”木秀笑着说道。
第266章 捞鱼
去年还是工分制的时候,春季要交公粮,秋收之后,要补交一部分税费,最后分到手的粮食和钱,让很多人吃饭都只能吃上八分饱,如今分田到户之后,木秀家第一年交完公粮就有余粮,如今加上开荒不用交这些,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
而村里别的村民家,都开始收起了水稻了,稻田里养鱼的那几户人家,因为上次下大雨的缘故,稻苗补种了一些,比别人家的水稻要晚成熟了几天。
只是,大家都是第一次稻田养鱼,这怎么收割,大家都还不知道,陈向阳一大早就去了木秀家里,把木秀请到了稻田边。
“木秀,就从我家这稻田开始示范吧,让乡亲们都学习学习,怎么做。”陈向阳家的田边上,已经围了不少的人。
陈向阳家的地有两亩,陈向阳的儿子当兵的时候,在外地认识了儿媳妇,前段时间,儿媳妇的亲娘生病了,想看看孩子,于是儿子带着儿媳妇还有孩子回娘家了,秋收只能靠陈向阳夫妇两人了,不过好在地也不多,两口子也能忙的过来。
“陈叔,这要先放水,将鱼捞出来完之后,再收水稻。”木秀说道。
“行,我这就先去开水闸。”
“等一下。”木秀出声阻止,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应该先联系买鱼的,等谈好了,鱼直接拉走,不然水放了,这鱼死了怎么办!
木秀扭头对站身边的陈向阳轻声问道“陈叔,这鱼一两天卖不完,要不,今天先放一半水,捞出来一半的鱼,先拉出去卖掉,等明天了再把剩余的水放了,把剩下的一半也拉去卖掉,就算卖不完,养在家里的水缸里,还能养一段时间。”
陈向阳这才回过神来,对啊,一下子捞出来这样多鱼,卖不完怎么办。
“还有,需要准备几个大木桶,鱼捞出来先放进木桶里面,不然等这边放好水,这捞出来的鱼也死了。”木秀提醒道。
“孩他娘,你回家去把家里的大木桶都拎过来。”陈向阳喊道。
“好,这就去。”陈大婶转身就向家里走去。
“我去帮嫂子。”
“我也去。”
人群中有四个人,紧跟着陈大婶的的方向快步追去。
很快,几个人就抬着三个洗澡的大桶回来了。
陈向阳把稻田垄沟边上堵水的开口给挖开,整亩稻田的水就向这里流动,很快,随着水位的下降,稻田里的鱼开始翻腾了起来。
木秀眼疾手快的将渔网递给陈向阳,俩人各站一边拉好,从稻田里头顺着水流出来的鱼,就这么毫无悬念的落在了渔网里头。
因为有栅栏拦着,所以流出来的鱼不多,都是一些体积小的,兜的差不多了,陈向阳拎着渔网把噼里啪啦跳动的鱼,一股脑倒进桶里,然后继续守在出水口。
一旁有眼色的村民,勤快的给鱼桶里头添水。
“好了,陈叔,堵住吧。”木秀站起身,看了一眼水位,对陈向阳说道。
陈向阳拿起铁锨,铲起土,迅速将出水口填住,今天就先搞这边一亩地里的鱼。
“陈叔,这会儿可以先下去捞鱼了。”木秀抿起裤腿,向稻田里面走去。
陈向阳也学着木秀,走进稻田里,这会儿只有不到一米深的水里,虽然全是泥巴水,但是并不影响视线,鱼儿游动的时候都能清楚的看到,这一亩地的稻田里,只见鱼儿在不停的乱窜。
田垄上面站着的几家稻田养鱼的乡亲,也都不约而同的抿起裤腿,跟着下来了。
“呦,好大的一条鱼。”木秀高高的举起一条大鱼,只见她的手上捧着一条将近一尺长的鱼儿,只是忽然那鱼儿一个打挺,木秀没有抓住,那鱼掉进水里,迅速钻进泥里跑了。
“哈哈哈。”岸边响起大家的笑声。
木秀也露出了笑容,这鱼儿长的真肥。
下到稻田的人,都拿起渔网,撒下去,一捞就是一小网,很快,装鱼的木桶里,已经装了满满的两大桶,至少有两百多斤。
“陈叔,继续放水。”木秀大声喊道。
陈向阳再次将水放开,直到水只能滴滴拉拉的流出来,但是田里还有一尺高的水面。
“大家拿木桶把水舀出去,再把剩下的鱼全部捉上来。”木秀指挥着。
很快,大家就把地里的水弄干了,鱼也全部捉了上来,三个木桶全部装满了。
很快木桶周围就围了一群人,看着里面跳的欢腾的鱼,没养鱼的乡亲们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养鱼的那几个人,也对自家地里的鱼充满了期待。
“村支书,正好我家小子想吃鱼了,你这卖给我几条。”说话的是刘大牛。
“行啊,反正也是要拉到城里卖的,城里是三毛钱一斤,我这就算两毛钱一斤,乡亲们,谁要尽管说。”陈向阳大手一挥,朗声说道。
大家一听,一斤少一毛钱,那五斤的鱼就等于省了五毛钱,够买一斤肉了。
“村支书,给我也来两条。”
“我也要。”
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叫的声音最响亮的就是那些最早同意分田到户还有养了鸡鸭的人家,因为交了公粮后,这些人家竟然都有了余粮,再加上水稻大丰收,集市放开。
粮仓满满的粮食还有去集市上卖鸡蛋之类的农产品,让这些人家不仅手头有些宽裕了,都对来年更是充满了希望,因此买上一条鱼回去吃,也并不是再也不敢想象的事情了。
“好,拿好盆子排队。”陈向阳示意陈婶子回家拿秤。
很快,大家都拿好盆子,陈向阳称鱼,陈婶子收钱,一条鱼小的都快三斤,大的草鱼有五斤,乡亲们你两条我三条的买,很快,就卖出去了两百多斤的鱼,两个木桶都空了,还剩下一个木桶里面,目测也就剩下三十多条鱼了。
“这平时去城里买了鱼回来都是死的,河里也捉不到这样大的鱼,今天可以吃新鲜的鱼了。”一位大婶说道。
第267章 卖鱼
“可不是,我家儿媳妇这才生了孩子,正愁奶水不好,这鲫鱼汤最是下奶,正好这几天还有几家要捞鱼,我就跟着买,多买几条,可不能饿着我的大孙子了。”
大家一边说着,一边拎着鱼向家里走去。
“你们等吃了晚饭去村里的办公室等我,咱们开个会。”陈向阳对着今天来观摩,家里也是稻田养鱼的几个人说道。
“好的,村支书。”那几个人准备明天开始捞鱼。
夕阳西下,在稻田里头忙活了一整天的陈向阳,脸上的笑容都没停下来。
等到乡亲们都散开之后,陈向阳捉了条大鱼,拿了绳子穿好,递给了木秀,“木秀,给,拿回去吃去。”
木秀也不拒绝,接了过来,笑着说道“这托陈叔的福,今晚有鱼吃了。”
“你这丫头,平日里我可没少吃你的东西,快回去吧,忙了一天了。”
“好的,陈叔,明天再捉另外一亩地的鱼,然后一起拉到县城去卖。”
“是的,不然这一桶鱼养几天,就瘦了。”陈向阳回答道。
木秀离开之后,陈向阳将鱼拉回了家里,洗干净手脚,换了个衣服,随便吃了点饭,就去办公室了。
不一会儿,乡亲们就陆陆续续的来了。
“大家都来了。”陈向阳抬头扫了一圈,人都到齐了。
“明天大家都要放水捉鱼的话,这样大一批鱼,不好处理,大家想过怎么办吗”陈向阳的话音刚落下,大家就开始争先发言。
“我家就一亩地,鱼也就是一百多条,卖个两三天应该能卖完。”刘金刚满不在乎的说道。
“我家种了三亩,合着三百多条鱼,真是愁死人了。”陈老汉皱着眉头,他家人口多,一家大大小小十几口人,全指望这三亩多水稻和鱼了,今天村里这些人都买了鱼,谁知道等他捞鱼时,还有人买没有。
“村支书,你说怎么办吧。”更多人的希望是寄托到村支书身上。
“这次是我疏忽了,应该早点儿联系卖鱼的,直接让他们来拉鱼。”陈向阳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这样吧,大家明天先别放水,等我一天,我把我家这亩地的鱼捉完,然后带着鱼去城里找找门路。”
“村支书,这鱼就全靠你了。”
“不说赚钱了,只要不赔钱,就行了。”陈老汉非常的悲观,毕竟当初养鱼的时候,家里没有一个人支持他,是他坚持要试试。
“那就这样说了,明早我五点就开始放水捉鱼,争取十点赶到县城。”陈向阳站起身来,挥了挥手,“大家都散了吧。”
等到人走完,他转身又向木秀家走去,刚才忘记了,这会儿才想起来明天拉的东西多,生产队的牛如今正忙,他要借木秀家的牛车用一下。
木秀这边拎着鱼回到家里。
“二姨,你去捉鱼也不带上我。”正在院里陪着小花玩耍的李盼弟,抬头看到木秀拎着这样大的一条鱼,不满的说道。
“我捉鱼怎么可能不喊你呢,这是村支书给的。”木秀将鱼放到压水井旁边,走进厨房拿刀拿盆。
“村支书家的鱼捞上来了啧啧,这样大一条。”周水莲听到声响,走了出来。
“可不是,这一亩地捞出来都三百多斤鱼呢,长得又肥又大。”木秀举起鱼,使劲往地上摔,鱼晕过去之后,她就立刻开始开膛破肚,清理内脏。
“三百多斤啊,好多鱼阿,可惜咱家的地都养不成鱼。”周水莲惊讶过后就是可惜。
“养那样多鱼咱们也吃不完,最后还是要卖,想吃的时候买几条就行了,等到明年,咱村养鱼的人才多呢,啥时间吃鱼都是新鲜的。”
“你这孩子,我是说,三百多斤鱼,应该能卖不少钱了!”周水莲嘟囔着进屋了。
木秀将鱼从中间破开成两半,洗干净后,在鱼的上面先抹上一盐,又用生姜和蒜擦了一遍,最后再抹上一层油,放进盆里浸入味一点。
接着寻了两根铁杆子,洗干净之后,从鱼嘴穿进去,从鱼尾穿出来。
然后拿进了厨房,点火起灶,将鱼放到了火上头烤。
只见那鱼渐渐的发白,鱼皮开始滋啦滋啦作响,渐渐开始变成淡淡的黄色,她继续拿着油开始刷,油滴到火里面,发出更大的声音,同时一股焦香的鱼味也蹿了出来。
继续烤了一会儿,粉红色的鱼肉也变成了白色,缓缓的冒着热气,散发着鲜美的香味,木秀将一半的烤鱼先放好,再拿出辣椒,给这一半的烤鱼放辣椒和孜然,在她看来,没有放辣椒的烧烤是没有灵魂的。
等到鱼烤好之后,分成了两个盘子装起来,才端到堂屋,就听到屋外的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是木水,陈旭辉和陈向阳三人。
“陈叔你们怎么在一起”木秀惊讶的问道。
原来陈旭辉和木水才从地里浇完水回来,在门口就遇到了陈向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