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之农女要逆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清清池

    “对,咱们两家的地都不多,拾掇起来也快。”如今木秀家里也就是一亩地,陈旭辉有三分地,的确不多。

    陈旭辉自然没有意见,眼下要赶紧清沟理墒,排水降渍。在早春,未开排水沟的麦田,要抓住晴天尽早开好麦田三沟,开沟的泥土要均匀散开,避免损伤麦苗。

    已开沟的麦田,要及时疏通,保证排水畅通,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同时确保麦田外三沟畅通。

    眼下,两家的地还都没有开排水沟,自然要抓紧时间了。

    “爹,明日我去一趟县城,再选点种子回来。”木秀想到需要补种,家中也没有了种子。

    “我陪你。”

    “我跟你一起去。”

    陈旭辉和木水的声音同时响起。

    “俗话说的好,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你们这两日要赶紧先耕地镇压,我一个人去就行了。”木秀急忙拒绝,她还要弄化肥和除草剂,有人跟着不方便。

    “那你路上小心点,早去早回。”陈旭辉忍不住叮嘱道。

    木水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他,接着又看看木秀,小豆芽一般的身子,他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想多了。

    的确,木秀这才穿越不到一年,以前身子亏的太厉害了,如今的个头和长相,相比较同龄人,稚嫩了许多,陈旭辉虽然也是缺衣少吃,但是时不时会打猎到肉,平日里不是在山上就是在地里,反而高高的身材看起来很是结实,两个人站在一起,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俩人至少相差十岁以上。

    “好的,陈大哥,你的汉语拼音已经学的不错了,来,我教你看字典,你以后可以对着字典认字了。”木秀将手中的《新华字典》递给了陈旭辉。

    木秀上一世,考上的是重点大学,在上学期间,也遇到了几位能将枯燥的数理化讲的异常生动的老师,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和这个年代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虽说现在还讲不到那些,但是老师的教学方式可以借鉴。

    木秀如今教李盼弟和陈旭辉的都是小学知识,对她这个高材生来讲,那是小菜一碟,木秀独有的见解,让这两个学生的思路从一开始就比别人要更宽广。

    李盼弟的岁数太小了,理解能力还是有限,但是陈旭辉不同,只要有时间,就见他在学习。

    一个会教,一个愿意学,木秀有信心,一年的时间,就能让陈旭辉将小学课程全部学会。

    “看到没有,不认识这个字的时候,就去查偏旁,然后找到在第几页,再找到这个字,用拼音拼读出来。”木秀随意在地上写了个字,拿起字典,手把手的教陈旭辉怎么查找。

    “如果认识这个字,又不知道怎么写,就先查拼音,找出这个字的读音,再根据后面的页数,找到这个字就可以了。”

    “来,你试试。”木秀在地上写了个简单的张字。

    陈旭辉按照木秀交给他的两种方法,很快就找到了,他掩盖不住脸上的笑容,激动的说道“这本字典太厉害了,有了它,我什么字都能认识了。”




第162章 准备农药
    “陈大哥,你觉得学习辛苦吗”木秀似乎就是随口一问。

    “这有什么辛苦的,我觉得很有趣。”陈旭辉手翻着字典,这些字虽然都很陌生,但是他有信心,很快都能学会。

    “那你想不想去上学”木秀又问道。

    “想,想去。”陈旭辉满脸的期待,接着说道“我也想上大学,可是,我又没钱,但是只要你愿意教我,我就会一直学下去,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去上大学的。”

    “考大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如今才开始学习,也许新鲜劲没有过,可是你能在接下来几年如一日吗”木秀口气逐渐的严肃起来。

    “吃的苦上苦,方为人上人,这还是你说过的。”陈旭辉声音响亮的回道。

    “陈大哥,只要努力刻苦,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木秀满意的点了点头。

    “好。”陈旭辉用力的点了点头。

    “旭辉,走,去地里看看去。”木水拿着铁耙,冲屋内喊道。

    “来了,叔。”陈旭辉装好他的东西,跟木水一起下地去了。

    木秀望着他的背影,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只是那时候,她有乡亲们凑钱送她去上大学,但是,陈旭辉却只能依靠他自己了。

    第二日清晨,木秀就离开了家,本来买种子就是借口,去县城只是方便解释随后她要带回家的那些东西怎么来的,所以木秀并没有坐上去县城的班车,而是一个人躲到了个僻静的地方。

    空间里的种子是早已经晒好之后,又选了一遍的种子,木秀将小麦的种子拿了出来,放进了背篓里,又找出来了除草剂。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不仅春小麦长得好,地里的杂草也长得很好一般地里也就是野燕麦、看麦娘、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会多点,木秀挑出来了常用的世玛(甲基二磺隆)、麦极(炔草酯)、69骠马药剂茎叶喷雾。

    地里还会少量长出播娘蒿、荠菜、藜、婆婆纳等双子叶杂草,木秀又拿出来了二甲四氯钠、双氟磺草胺药剂。

    对纹枯病、根腐病防治,要在2月下旬至3月初普遍防治一遍,还需要用丙环唑乳油

    木秀一边回忆着,一边把将这些农药都装进了背篓。

    因为小麦已经在地里过了一个冬天,需要及早追施氮素化肥和磷肥,为了促根增药保穗数,一般都使用的是有机肥。

    木秀将大部分磷,钾肥及不超过总量半数的氮肥混合在一起调成基肥,弄出来满满几大桶,用不完的作为追肥用,基肥搞完后,木秀把这些又都收入到了空间,等着随后直接就可以拿出来用。

    家中的田里在上一年秋季的时候已经沤肥了,这次再用上这些基肥,田地的营养是够了。

    想到即将要领养的家禽,木秀又拿出来一些饲料和抗生素,整理完这些,木秀又将空间里的书本挪了出来,拿出陈旭辉当下能学习的书本,再将其余的书收入空间。

    这些全部做下来后,大半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木秀背起竹筐,就回家了。

    “秀怎么这样快就回来了”木水听到敲门声,开门看到木秀,惊讶的问道。

    “买好东西之后,正好老板有货要送到隔壁村,我就出了个班车的路费,给我放到了村头。”木秀一边说,一边将背筐放了下来。

    “爹,种子我都选好了,你来看看。”木秀拎起水桶去水缸里舀了大半桶水,提到了木水身边。

    “秀,还是你会选,这种子不错,跟去年村支书借给我们的种子一模一样,都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种子,粒粒饱满,颗颗圆润,有这样好的种子,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木水抓起一把种子,看了又看,简直是爱不释手。

    “你不说我都忘记了,这次的种子不错,我背篓里还有一些,我再还给村支书去。”木秀笑着,拿起布袋,就要将里面的种子倒入清水中,木水伸手拦了下来。

    “今天我和旭辉去地里看了,地里已经开始出了绿丫了,今年需要补种的地方不多,少泡一点种子。”木水停顿了一下又说道“秀,说来也奇怪,村里那样多地,有的地比咱家的地要肥沃多了,可是出苗也不多,大家都在补种,远的不说,就说近的,陈旭辉那块地挨着咱家,出苗也不多,可是咱家的地明明是最差的。”

    “那我还是多泡点儿吧,给陈大哥家的地做补种。”木秀将种子倒入清水中后,才接着说道“可能是前段时间,咱们隔三差五去追肥照顾的仔细,种子也好,所以今年才比别人家地的庄稼长势好。”

    “按照这个长势,绝对要高产。”木水搓了搓手,一脸的兴奋,对于一个庄稼人来讲,没有什么比收成好更让人开心的。

    “可惜就是地太少了,不然可以多种点儿,爹,也不知村里能开荒吗”木秀问道。

    “这个不清楚,我只知道很多年前,咱们村就刘大兴家开荒过荒沟,如今他家还在那里种树,其余就不知道了。”木水挠了挠头,以前都是大家一起赚工分,一起去开荒,木秀的话倒是问住了他。

    “我正好要去村支书家还种子,问问去。”木秀背起竹筐,就向陈向阳家走去。

    只是刚走到半路,就听到村里的大广播响起,陈向阳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各位父老乡亲,去年登记过养家禽牲畜的,听到我喊名字的人,来村里广播站外的小操场上,带上盛放工具,大家听好了,陈解放,刘文生,木水”

    广播一连播放了三遍,木秀转身就打算先回家,结果走到半路上遇到了木水,原来木水也听到了广播,急忙推着平板车,上面放上几个几个大箩筐,正在向她这个方向走来。

    “我就寻思着你没走远呢,咱们先去领那些小东西吧。”木水虽然推着车,但是走的飞快,木秀跟在身后,一路小跑。



第163章 搭鸡棚
    父女两人来到小操场上,意外的发现,他们竟然是第一个来的,其实想想也是,这会儿家家户户都在地里拾掇庄稼呢。

    小操场上很热闹,不过都是各种小鸡小鸭的叽叽喳喳的叫声。

    木水将平板车往小操场上一放,就进了广播室。

    “村支书,我们来了。”

    “是木水啊,来的还挺快,走,先去把分给你家的清点一下。”陈向阳大步迈出,书记员小林紧跟其后。

    “把筐给我。”陈向阳蹲了下来,从装小鸡的篓里捡出来二十只,放进了木水的筐里。

    “整个村里,就你家养的最多,能行吗”陈向阳说话间,又将鸭二十只,鹅两只装好。

    “我家院子大,如今小草和盼弟也都能分担活计,养这样多,也能照顾的过来。”木水看着这些鸡鸭鹅,脸上堆满了笑容。

    “来,这两只小猪崽一装,就全部齐了,你们数数,按个手印。”陈向阳拿着名单,递给木水,指了指按手印的位置。

    “红章在屋里,走,进去按。”小林带着木水去按手印。

    “陈叔,如今能开荒地吗”木秀抓紧时间,凑上前去问道。

    “开荒可以开荒,但是上面有规定的,只能开四种荒地,还要办一些手续,我还没办过,要去查查政策。”陈向阳沉思了下,回答完,接着问道“咋你想开荒”

    “我家地少,想多种几亩。”木秀说道。

    “行,过两天你再来找我,这事我放心上了。”

    “谢谢陈叔。”木秀嘴甜的说道。

    “秀,问你个事,年前那酒你是从哪里买的味道不错,我去弄点儿。”陈向阳砸吧砸吧嘴,回味无穷的说道。

    木秀抿嘴一笑,原来村支书好这一口。

    “陈叔,那是我自家酿的,不值几个钱,过几日我再给您拿过去。”

    “没想到你还有这个手艺,好,赶明来我家吃饭,我让你婶给你弄几个好菜。”陈向阳乐呵呵的说道,没办法,谁让木秀的酒那样香呢!

    木秀过年时,送陈向阳的那瓶酒,的确是她亲手酿制的,是以前她在山里,村里老爷爷教她的酿酒古法,那时候,许多周边村里的人,还会慕名来她们这大山里买酒。

    “村支书,我家的鸡在哪里”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打断了木秀和陈向阳的谈话。

    “那村支书您先忙,我走了。”木秀看到后面陆续赶到的乡亲们,也不过多逗留,跟着按过手印才出来的木水,推着装满家禽小平板车回家了。

    回到家中,木水才把所有的筐子放到地上,就看到木小草从外面背了一大框的野菜回来,李盼弟跟在她的身后,看到木水之后,就兴奋的跑了过来,开心的喊道“姥爷,小猪呢!”

    在李盼弟眼中,猪肉是最好吃的食物,特别是那肥肉,可香了,如今能养猪,她开心极了。

    “姐,这荠荠菜看起来不错,包饺子最好吃了。”木秀看着木小草那一背篓的野菜,已经开始嘴馋了,这可是无公害的,纯绿色食品。

    “好,我最爱吃饺子了。”李盼弟如今也变的活泼许多。

    “小馋猫,咱们先去打扫下猪棚和鸡圈鸭圈吧!”木小草回屋去拿扫帚簸箕。

    当初孙幸福院子里的猪圈,靠近厨房,木秀还特地调整过一次,弄到与厨房对角的那个角落,猪是活物,能吃能拉的,味道重。

    猪圈盖在那里,夏天刮南风,味道飘不过来,冬天虽然刮北风,但天寒地冻的,也就没什么味道了。

    “这小猪好可爱。”木秀看到粉红色的小猪,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十分无辜的看向自己,那粉红色的揉鼻子,那小小的头和哼哼唧唧的声音,让她忍不住伸出手抚摸起了其中一只小猪的后背,感受到小猪身上的颤抖。

    “小姨,这小猪什么时间能长大啊,过年可以杀猪吗”李盼弟的话,让木秀无语,小猪这会儿看起来这样可爱,李盼弟就想着怎么吃了。

    如今的天气,虽说已经到了春季,温度逐渐回暖,但是白天和夜晚的温差还是比较大,隔三差五的变天,经常会出现今天穿棉袄嫌冷,明天穿棉袄嫌热。

    “姐,这天气来回变换,没个准,这养在院子里,晚上会不会冻死啊。”木秀担心的问道。

    木小草站那里愣住了,是啊,怎么把这茬给忘记了,眼下这些小鸡仔太小了,有没有大母鸡护着,就这么放在院中,就算有鸡笼,也不够保暖,的确不能直接扔在院子里。

    “要不,去把厨房收拾出来一块地方,先吧它们养在那里,最多一个月,天气就暖和了。”木小草想了想说道。

    “这样多鸡鸭鹅还有小猪,每天的排泄物都不少,放厨房里不好吧。”木秀脑补了下画面,真是不忍想象。

    “那怎么办别人家养个几只,还好弄,咱家这样多”木小草也犯了愁,俩人这会儿都无比怀念起来前世的电暖炉了。

    “如今只能再搭个暖棚,还好,我屋里还有点儿上次用剩下的塑料薄膜,也不知道够用不够用。”木秀看了看院子,也只有以前暖棚那个位置最暖和。

    “这主意不错。”木水点了点头。

    三个人也都是行动派的,一看都四点多了,赶紧行动起来。

    菜园子里都是土,这好办,木水以前编了不少的草席,如今正好排上用场,直接覆盖了上去。

    木水又出去砍了竹竿过来,哐哐当当的开始搭架子,这搭棚子比当初搭暖棚要省事许多,只要做好几个拱形架,将定位桩拉好,对接处用绳子绑结实就成了。

    这个棚子虽然没有当初种蔬菜的棚子大,但是养这些小家伙们是足够了。

    木水用竹篾编了几个栅栏,将这些小动物们分成了四个区域。
1...6061626364...3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