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投资之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画画太岁

    赵立新疲惫道:你等会儿啊,我这是帮陈校长找你。我先给他家打个电话,告诉他你开机了,让他给你打。说着就挂断了电话。

    张晨笑了笑,到底是校长,打电话这种事都要找个打杂的。想想自己前世,也是从给领导跑腿打杂一步步做起来。好不容易成了个小领导,却又莫名其妙的重生回到了九六年。

    没多久,陈惠生就从家里给张晨打来电话:张晨,你在哪?

    张晨道:我在京都呢,您有什么吩咐?

    陈惠生也没废话,那好,明天我也到京都,咱们一起去清华,见一下清华的赵春君院长。

    张晨一头雾水,见赵春君?赵春君是谁?

    见张晨不明所以,陈惠生问道:你是不是在美国期间写过一篇关于东南亚的论文交给了清华?

    张晨道:我是谢了篇论文,是我在斯坦福暑期课程的毕业论文,但没交给清华啊,除了交给学校打分,就只投给了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ics,现在也没有回复是不是被采用。

    陈惠生也没追问这家期刊到底是什么,自顾自的说道:可能是其他人交给他的,赵春君现在是清华经管的副院长,他对你这篇论文非常感兴趣,所以想找你聊聊。你在京都就好,我明天一早就赶到京都,早上九点半,咱们咱清华南门见面,一起去。

    张晨没有矫情,他写这篇论文本来就有要在经济和金融领域占据学术地位的用意在里面,但他又不想太过招摇,毕竟如果引起了索罗斯的警惕,未来狙击他会更加困难。所以他只是投给了国际经济学杂志这样一个影响因子仅为156的二流期刊。

    在他的想法里,最好的结果就是亚洲金融风暴如期爆发,而在此之前,自己这篇论文默默无闻,爆发后,再被人翻出来,自己一举成名。

    想想都爽,多好的装逼套路。

    但现在,赵春君不知道从什么途径看到了自己这篇文章,并且产生了兴趣。这样也好,如果能让这种国家级的智囊重视这次潜在的危机,到时华夏的损失至少会比前世少很多。

    因此张晨没有拿乔,爽快同意:好的,我九点半之前在清华南门等您。




第164章 电脑报
    张晨和熊晓歌应酬的同时,刘明也在渝州应酬。

    刘明来渝州,主要有两个目的:一考察渝州市场,是否把外星人引入渝州。二和《电脑报展开深度合作。

    从某些方面来说,人的能力是随着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变化的。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不是没有道理的。

    就拿刘明来说,前世作为一个小商人,每天和自己打交道的都是一些二道贩子,他每天在市场里四处钻营,做的再好也就是一个月一两万的收入,晚上回家和狐朋狗友出去喝酒吃烤串,过上几年,利润越来越薄,提前转型买商铺炒房还能过上安稳日子,否则就会打回原形。

    但今生,刘明通过扩展外星人的市场,越来越具有真正的商人思维。他之所以会这么努力,这不过是因为张晨让他看到了未来的方向。

    人就是如此,如果不知道未来如何,看不到前景,大多数人会选择当一个鸵鸟,用努力了也没用来麻痹自己。而如果能看到未来的发展方方向,努力就有了价值,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努力。

    刘明如此,张晨也是如此。

    刘明宴请的是电脑报的总编助理李和生和发展部经理黎志高,主要的目的是想和电脑报谈一谈广告业务和未来的合作模式。

    刘明的想法是,电脑报专门开辟出一个栏目,来做硬件的评测。所有评测硬件均由外星人提供,同时,在评测中,以软文的形式推广外星人品牌和产品。当然,正常的整版广告还是要做的,否则电脑报也不会干。

    饭桌之上,自然是宾主尽欢,50万一年的软文费用,这已经是电脑报创刊以来收到的单笔最大的广告费。整版广告和内页广告的价格电脑报承诺是市价的七成。

    李和生醉意醺然的对刘明道:刘总,现在电脑市场上,联响之后,能让我们佩服的也就是你们了。半年前,我们还认为pc市场大局已定,什么方证姿光海新,都不会对联响形成挑战。没想到你们杀了出来,黑马,真是黑马。

    刘明敬了李和生一杯酒,我们小本生意,也就是打打价格战,都是运气,和联响这种巨头可不敢比。

    黎志高喝的不多,笑道:成功无偶然,你们的模式我们研究过,看似简单,实际有很多的创新啊。尤其是你们的产品设计,从外观上看,几乎领先对手一个时代。价格低性能高又美观,能这么迅速的占领市场,光是运气好,可做不到。如果有机会,您真得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设计团队。

    刘明笑道:我们的设计部门刚刚组建,之前的产品设计都是我们的一个合伙人在做,改天有机会,介绍你们认识。

    酒桌之上,谈天说地,几个人第一次见面,又都是it这个行业的,自然免不了聊到一些行业趣闻,没多久就开始称兄道弟。

    刘锅,知道最近最火的是啥子软件?李和生喝多了后,满口的渝州话就冒出来了,好在仍旧属于川普,刘明还能听懂。

    没等刘明说话,李和生继续道:这个软件前两个月才在美国出现,两个月时间就传遍了美国。

    刘明随口问道:没听过,什么软件?

    李和生眯缝着眼,撇着嘴傲然道:我们电脑报消息渠道绝对是南波万,国内it界就没有比我们消息更灵通的。我告诉你哈,叫icq。

    icq?刘明念叨了两遍,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

    李和生摇头晃脑道:这个icq是个即时通讯软件。知道啥子叫即时通讯不?嗨,就是聊天用的,比伊妹儿更方便。

    见刘明露出恍然的神色,李和生更加得意,这个软件一推出,立刻风靡美国啊,用的人多达几千万。

    旁边黎志高听不下去了,全世界上网的人也没几千万,刘哥,别听他瞎吹,这个icq是挺火,但现在也就一百万左右的注册量。

    刘明这几个月还是对互联网多了几分了解的,啧啧惊叹道:一百多万的注册量也不得了啊。

    李和生让黎志高一顶,面子上有些挂不住,现在别看一百多万,互联网软件传播快的很,用不了多久就上千万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你知道这个icq的创始人是谁不?

    刘明好奇,谁啊?

    李和生神秘道:我上网查了查,是个华人,而且啊,据说才17岁。这还不是最传奇的,最传奇的就是这个软件推出一个多月,就获得了红杉和aol的投资,现在估值超过一亿美金。

    刘明惊讶道:真的?那可太牛了,是美籍华裔?

    李和生摇摇头,好像不是,我在网上找到一篇icq的介绍,说是他刚到美国没多久,在斯坦福上课。叫zack zhang,不知道是弓长张还是立早章。

    刘明一听这话,脑子里好像有根弦被弹了一下,忙问道:你说的这个人中文名叫什么?

    李和生挠挠头,旁边黎志高补充道:应该是叫zhang chen,就是不知道中文怎么写。下午我给icq官网写了封邮件,打算找他们采访一下,线上采访不了要个通稿也行,现在还没回复。

    卧槽!刘明脑子里就剩下了这几个字。

    他可以百分之百确认,这个zhangchen就是他认识的那个张晨。没想到这小子到美国两个多月,就搞出这么大动静出来。估值一亿美金啊,人民币快十亿了,这t真是自己兄弟做出来的?刘明刚刚有所怀疑,但心中再一想,如果不是他,还有哪个十六岁的少年能做出这种事?至少自己活了这么多年是没见过。

    李和生和黎志高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icq的传奇故事,刘明却是坐立不安,找了个机会跟两个人说了一声,自己出去埋单。这两人聊得热火朝天,也没在意。

    刘明出了包间,掏出电话,给张晨拨了过去。

    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第165章 清华特招?
    刘明早上醒来,一看表,已经十点多了。不由得暗骂一声,这俩孙子实在太能折腾了。

    昨晚没给张晨打通电话,刘明只好结完账返回包间。本想就这么结束这场应酬,没想到李和生兴致很高,流露出想要去happy一下的意思。刘明只好让他们引路,跑到侨王夜总会又唱又跳,直到两点多才算结束。

    想起昨天的事情,刘明揉揉脸,从床边拿起手机,又给张晨拨了过去。

    嘟嘟响了两声,又传来你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的连接音,刘明郁闷的看着手里的手机,这小子怎么回事?难道他知道自己找他干嘛故意躲着自己?

    张晨刚刚和赵春君讲完自己这篇论文的写作思路,包里的电话就响了,张晨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拿出手机按了下拒接。

    赵春君激赏的上下打量着张晨,可以这么说,这篇论文是他近三年来看过的东南亚金融方向中,最好的一篇论文。

    纵使技术上有小小瑕疵,但这篇论文的价值在于思路的开创性和论证的严密性。尤其是论文中首次提到出现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几个条件,更是在学术界首次出现。

    只是从论文上看,赵春君敏锐的发现张晨具有成为一流经济学家的素质。当代经济学许多新领域的创立者,如斯彭斯,阿科洛夫,科斯等等,创新来源于一种独特的视角和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所谓的知识积累。

    这样的人,无论是对于清华,还是目前的华夏,太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了!

    最初,赵春君还有所顾虑,怕自己大张旗鼓搞了个乌龙,最后论文被证明是别人代笔捉刀,闹出学术丑闻。所以赵春君一定要亲自见一下张晨,验一验成色。

    验证的结果自不必说,通过和张晨的交流,赵春君发现张晨不止在东南亚金融和经济方面有自己的见地,对目前经济学领域最前沿的实验经济学也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赵春君和别人说话很少如此和蔼,和蔼的让他自己都惊讶,张晨,你这篇文章投了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ics ?能不能撤稿?我想,如果把论文在完善一下,完全可以投journal of econoicliterature,影响因子比joie高一倍。而且,joe一直以来的关注点就是金融危机,和你的这篇论文很契合,有很大的可能刊登。如果你愿意,清华可以为你提供必要的支持。

    张晨吓了一跳,他当初不是没想过投joe,但joe作为经济学界顶级期刊,受到的关注实在太大了。一方面自己的论文质量不一定能通过joe的审核,另一方面如果引起了量子基金的重视,未来就有可能产生很大变数。

    张晨连忙拒绝道:赵院长,多谢您的好意。论文已经投出去好多天了,应该这几天就能有消息,这时候往回撤不太好。

    赵春君咂咂嘴,颇有些遗憾,虽然joie也是ssci期刊,但论到影响力,可要比joe差太多了。joe的级别,相当于经济学领域的《自然或《科学。

    陈惠生在旁边看的着急,暗中埋怨张晨不识好歹。这可是清华经管的副院长向张晨抛出的橄榄枝,要是自己学校的学生弄出一篇顶级论文,他这个校长也与有荣焉。

    赵春君想了一会儿,把陈惠生拉到一旁,对陈惠生低声道:陈校长,我有个想法,张晨这个学生从现在来看,在经济学方面是不折不扣的天才少年。所以,让他按部就班的继续接受高中教育,实际是一种摧残和折磨。虽然他还没有高中毕业,但如果可能,我想让清华特招他进我们清华的经管系。

    赵春君之所以向陈惠生说这些话,而不是跟张晨直接说,是因为毕竟陈惠生是个校长,表面上也要尊重一下。另外还有个原因就是,中间能有个缓冲,如果张晨当面拒绝他,未免会让他下不了台。

    赵春君是出名的会做人,由此可见一斑。

    陈惠生目瞪口呆,这t是什么情况?合着自己巴巴的给人送胜利果实来了?但赵春君是谁?说是清华经管的副院长,但挂名院长就是目前的副国级领导,每天出现在电视上的铁面丞相。从某种意义上说,赵春君和目前的教育部长都是能搭得上话的。

    而且,这对自己是好是坏,还真不好说。一时间,陈惠生脸色阴晴不定

    陈惠生结结巴巴的道:赵院长,目前张晨正在参与全国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这个时候让他来清华读书,是不是不太好?

    赵春君还真不知道这个情况,陈惠生给他简要说明了一下,赵春君啧啧称奇,更是坚定了想要张晨来清华读书的念头。

    对陈惠生心中的小九九,赵春君心知肚明,因此不动声色道:老陈,你们该申请优秀干部继续申请,事迹是在你们学校做出的,即使中选,也是你们学校的荣誉。张晨来清华,说不定在评选上还能有所助益。

    陈惠生被赵春君一句老陈叫的骨头都酥了半边,他也是聪明人,听出赵春君的言下之意是如果自己能帮着他促成这件事,那么在评选全国优秀学生干部这件事上,赵春君也会帮忙。

    陈惠生顾虑尽去,笑逐颜开,赵院长,这对张晨也是好事,相信他会同意。

    赵陈二人回到办公室,陈惠生性质盎然的向张晨叙述了一下刚刚赵春君的想法。

    张晨也很惊讶,这完全是在他计划之外的情况。的确,如果能在自己现在的年纪入读清华,对自己的未来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虽然生活大爆炸里面的谢尔顿15岁就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但经济和金融毕竟同物理学有很大的差异,张晨能在17岁就入读清华,已经是凤毛麟角。

    张晨当然愿意,但目前还真脱不开身。一方面,在滨城的布局刚刚开始,未来一两个月,就是科洛托工业收购化工二厂的关键阶段,张晨必须在幕后操盘才能安心。另一方面,idg对顺池的投资也是势在必行,这是张晨拆分idgvc部门的重要一步。如果自己来清华上学,还让idgvc继续留在京城,自己未来对idgvc的控制力将大打折扣。

    面对两难的选择,张晨陷入了沉思。



第166章 哪儿都想(求推荐票!!!求收藏!!!)
    考虑良久,张晨抬起头,诚恳的对赵春君道:赵院长,真的很感谢你对我的认可,我当然非常愿意来清华就读。

    赵春君面色一喜,又听张晨继续说道:但这是件大事,我需要回家和父母商量一下,如果他们支持,我当然愿意。

    赵春君理解道:应该的,我给你父母写一封信,你今天带回去,让他们看一下,相信他们一定会支持你的选择。

    张晨确实蛮感动的,堂堂清华经管学院的实权院长,能为了自己这样一个在学术界毫无知名度和成就的小屁孩这么费心,除了爱才这一个因素,他也想不出其他的原因。

    当然,他也不是想和父母商量。如果一件事情,还没有考虑好就做决断,基本做出来的决断都是错的。所以,他要拖延一段时间,让自己充分考虑清楚并看一看有没有鱼与熊掌都可兼得的方式。

    赵春君从桌面上拿起一沓信纸,抬头印着清华大学名字和校徽。问清了张晨父母的名字,洋洋洒洒几分钟,一封简短的信件就完成了。签上自己的名字,又找了个信封,郑重其事的封好,交给了张晨。

    陈惠生得了赵春君的暗示,也很高兴,两人从赵春君办公室出来,陈惠生问张晨跟不跟自己一起回滨城。张晨考虑到s320太扎眼,于是婉言谢绝,表示自己在京都的事情还没办完,让陈惠生自己先走。
1...6465666768...3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