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十年代之农家军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五女幺儿
霍大娘在里屋听到媳妇儿的哭骂声,气得浑身直突突。
“反了反了,老头子,你听见没有这个作死的娼妇,这是要骑到咱们的头上作威作福呀,你等着,我去骂她一顿去……”
霍大娘撸起袖子,气势汹汹地就要上东屋。
刚走出一步,就被霍洪山给拽住了。
“你干啥,别拽我,今儿个我非得好好跟她掰扯掰扯,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谁家的媳妇敢这么作呢”霍大娘一遍甩着手一边愤愤道。
霍洪山苦笑说:“你当真没见过吗昔日我娘在世时,你在家里是怎么当儿媳妇的,你忘了”
霍大娘一滞,脸微微地红了,不过嘴上还强辩说:“那能一样吗我作是因为老太太把我儿子弄丢了,她儿子还好好地在炕上躺着呢,她凭啥作我”
“她为啥作,你还不知道吗这半年多来,她都为这事儿闹了几场了”霍洪山一针见血地说道。
霍大娘听了,抿了抿嘴,恨恨地朝东边啐了一口。
“呸,想分家,想打我链子的主意,做梦!那条链子我还留着养老呢,不到我咽气那天,谁都别想打它的主意。”
霍洪山说:“你不给她,往后咱们的日子就得一直这样鸡飞狗跳,你要是受得了的话,咱们就接着这么过吧!反正我打多少年前就是这么过来的,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霍洪山态度消极,一副被儿子媳妇欺负得无力反抗,听天由命的样子。
第414章 小周醒来了(5000字)
霍大娘也认同老头子说的话,她也看出来了,那个搅家精要是拿不到那链子,肯定不带消停的。
可是,不管那搅家精怎么作,她也不愿意分这个家,一是舍不得儿子,二是舍不得她那条链子,儿子和链子都是她留着养老用的,哪舍得这就给那个死女人
所以,就只能忍着这口恶气了,谁叫儿子怕媳妇,她又心疼儿子呢
运了运气,霍大娘到底还是没敢过去跟儿媳妇打仗去,她烦躁地拿起扫地笤帚扫了两下地,又觉得扫不进去,就把笤帚往地下一摔,转身出了家门,上别人家串门子去了……
东屋,喜凤还在又哭又嚎地闹着,可不管她咋闹,哪怕爪子都挠到她男人脸上了,她男人还是那副没骨头的样子,说啥也不同意分家,就想猴猴在老宅子里,靠着他爹娘过日子,一辈子混吃等死。
喜凤闹累了,就躺在了炕上,一边抽嗒一边抱怨:
“我后悔了,我后死悔了,我当初真是瞎了眼,怎么就嫁了你这么个窝囊没用的男人,一点囊气都没有……就凭我这长相,嫁个城里男人都绰绰有余,可我偏偏死心眼子,非得嫁了你,没成想,到头来却过这种日子……”
“霍长生,我跟你说,今天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要么你给我跟你爹娘分家,要么我跟你离婚,你别想再跟我打马虎眼,今儿个你要是不给我个满意的答复,我就抱孩子回娘家,不跟你过了……”
霍长生耷拉着脑袋坐在一边,看着媳妇哭哭啼啼的样子,也觉得心烦,可是又不敢对她怎样。
他已经看出来了,他媳妇现在已经后悔嫁给他,后悔跟他过日子,后悔跟他生孩子了……
他要是再敢对她不好,万一她真的跑了,自己岂不是没媳妇了
“凤儿,你别生气,我娘就我一个儿子,那条链子早晚是咱们的……”霍长生软软地说道。
喜凤转过脑袋,不是好眼睛地看他:“早晚多早多晚你是不是打算等你娘死了再拿回那条链子你个死心眼子的东西,你娘今年才五十岁,至少还有十年的活头,再等十年,我都成老婆子了,还要那金链子干啥”
她的想法很简单,想现在就要出金链子,然后把金链子卖了,再进城买一套房子,变成城里人。
然后,再让霍长生在城里找个临时工的活干,给她挣工资花,那样的日子该多好呀
可是,想法是好的,这个死人就是不同意,说啥也不同意。眼瞅着设想中的美好日子过不上了,她能不着急吗,都要气死了好不好
“你娘也是的,交人活着时候不交非得等死了交,那条链子她还能带棺材里咋地”喜凤尖着嗓子骂道。
这句刻薄恶毒的话,像一根利刺一样,钻进了西屋霍洪山的耳朵里,霍洪山听到那刻薄阴毒的声音,不由得长长地叹了口气。
哎,家门不幸呀,好容易找回了儿子,却是个没有骨头的!花大钱娶了个媳妇,却是个狠毒自私的,这日子,越过越没有奔头了呀!
霍长生听到媳妇的话,并没有觉得他媳妇说得有啥不对,反倒也在心里暗暗地怪他娘。
怪他娘把东西把得太死,怪他娘不能倾尽所有地为他奉献。
要是娘能把那条链子给他媳妇,他媳妇不就不能这么作了,他不就也能过几天安生日子吗都那么大岁数了,何必死死地把着那点东西呢
真像他媳妇说的,交人的时候不在活着的时候,非要等死了。
娘要是现在就把链子拿出来,他跟媳妇俩没准还能感激感激她。要是她非得把那条链子把到她死了再到他们手,到那时,他俩也不带感激她的了。
他的想法跟他媳妇大致相同,但却不完全一样。
他希望他娘能把那条链子拿出来给他媳妇,哄他媳妇别再作了。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要跟他媳妇一起进城去,因为按他媳妇的想法,他们要是进了城,他就得出去找工作当临时工去。
干活多累呀,他可不想干活,他就想一辈子都像现在这样,天天看着鱼塘过日子。
这样的日子多安逸多自在呀,还折腾啥呢多累呀!
可是,看他媳妇这样,大概是不能让他安逸下去了。在他媳妇和这种安逸的日子之间,他不得不做出选择了……
只是,没等霍长生想明白到底怎么选择呢,他媳妇就替他做出选择了。
喜凤闹完的第二天,霍大爷霍大娘和霍长生都上工去了,就留下喜凤一个人在家,等晌午他们回来吃饭时,却发现喜凤不见了,孩子也没影儿了,应该是她抱着孩子回娘家去了。
不光如此,她还把霍大娘的炕柜给撬开了,那条链子也被她拿跑了。
霍大娘一看孙子辈抱走了没觉得怎么着,但一看到链子被儿媳妇给偷走了,顿时炸了庙了。她哭天喊地地叫了起来,一会儿嚷嚷着要报警,一会儿嚷嚷着要上亲家母家的生产队儿告状去,还说要上公社找高书记评理去,反正就是不能便宜了那个贼媳妇!。
霍长生一看他媳妇偷了链子,顿时明白他媳妇昨天不是在吓唬他,是动真格的了,作到这一步了,看样子她是打算破釜沉舟,真不想跟爹娘一起过下去了。
没办法,着会儿,他这个两头受气的夹心饼干也只能跪在他娘面前苦苦哀求求他娘别告诉别人,孩子还小,不能没有娘,他也不能没有媳妇…。
最后,不知是他的眼泪打动了他娘,还是他磕头打动了他娘,亦或是他娘自己想通了,最后,他娘终于吐口了,答应不去报警,也不往外嚷嚷,但是有有条件的。
第一个条件,就是不许分家,他娘说了,他俩想出去过日子也行,但是家不能分,她就只有他这一个儿子,将来她到老了还得指着儿子养活呢,这要是分家了,就成两家人了。等她老了动弹不动那天,要是上儿子家去养老去,能仗义吗
所以,这个家绝不能分。
第二个条件,就是往后他们两口子必须每月给她五块钱的养老钱,她手里攒的那点儿钱都叫她拿出来给他娶媳妇儿了,唯一剩下的一条金链子也叫他们给偷去了,她现在两手溜溜空,这么大岁数了,手里没点钱儿心里也没底啊
所以,往后每个月,他们两口子必须得给她养老钱,每月五块,必须得给。
霍长生虽然很不舍得那五块钱,但还是忙不迭地答应了。
他深知道老娘的性格,老娘能退让到这一步已经是开恩了,要是他敢不答应或者迟疑,老娘翻了脸决意要要回链子,他可就再难劝回来了。
所以,这件事情就折磨愉快地决定了!
很快,霍长生跟他媳妇终于如愿以偿,拿着那条金链子进城去了。
不过,他们并没有立马卖金链子买房子,经过俩人的商量,决定还是先租房子住,等霍长生找到工作安定下来再买房子。
不然,万一把房子买了,工作却找不着,那不擎等着长长眼睛吗
这会儿,喜凤的手里还有二百五十块钱的彩礼钱没花呢,于是,两口子拿着那笔钱在县城里租了个房子安顿下来。然后就就开始找工作……
只是,工作哪是那么好找的呀
霍长生既没什么特长,嘴皮子也不像人家那么溜道。到了城里就跟个屯二迷似的,看啥都蒙圈。城里那么多人都没工作呢,上哪整工作让他这个屯二迷干呢
不过,这次他媳妇也没太逼他,工作这种事可不是说找就能找的。既然找不着就慢慢找呗,反正他们手头上有钱,也够花一阵子的了。
于是,俩人就在城里住了下来,一边享受着城里人的生活,一边找工作……
小周住院的第二天傍晚,韩明秀早早就来接替刘仕川两口子了。
知道他们两口子家离得远,俩人还未必舍得坐公交车,很可能得走回去,所以韩明秀四点半就过来了。
还给他们带了几张馅饼,说是她晚上烙的,结果烙多了,要是放到明天肯定得坏,就叫他们带回去给孩子吃。
刘仕川媳妇看着那厚厚的一摞馅饼,心明镜似的,这就是小韩这丫头心眼儿好,想法子贴补他们呢!
怕他们不收,才找了这么个由头,不然的话,若是自己烙饼,怎么能多出这么老些呢
饼已经拿来了,他们要是不就显得他们不知道好歹,再说,这么热的天,饼也搁不住,搁一宿的话擎等得坏了扔了,多可惜呀!
还不如他们收下了,带回去给孩子改善改善伙食。
想想,孩子们已经好几个月没吃到细粮了,今天不光有了细粮,还是带馅儿的面食,孩子们晚上回去时得多高兴呀……
想到孩子们的笑脸,刘仕川媳妇满怀感激地收下了那摞馅饼,只觉得无论说了多少遍“谢谢”都表达不了心里的感激,只好把韩明秀的这份善意深深地记在了心里,等着以后再慢慢报答了……
两口子收拾东西,匆匆的走了,他们只想快点走,早点到家,把这还冒着热乎气儿的馅饼拿给孩子们吃。
刘仕川两口子走后,韩明秀把窈窈放在旁边的床上。看看外面走廊没人,关上病房的房门,从空间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温水,开始小心地帮小周擦洗身子。
&nbs
第415章 挠脚心
何莉姐走后,韩明秀就坐在小周的病床旁边,继续帮他按摩脚底,好促进他脚底的血液循环,继而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让他尽快康复起来。
正按摩着呢,刘仕川两口子来了。刘婶子还拎着一小篮儿青菜,都是些小白菜,臭菜,水萝卜和香菜之类的绿叶青菜。
“小韩啊,这点儿菜是婶子早上在自家园子里摘的,可新鲜了,你拿回去吃吧。”
进门后,刘婶子把菜篮子放到了门旁边,热情地对韩明秀说道。
韩明秀见刘婶子给她拿菜,心里暗想:这个刘婶子还挺有心的,懂得知恩图报,自己昨晚给他们烙了一摞饼,她不想踏她人情,马上给了她一篮子青菜。
可见,他们两口子不是那种爱占小便宜的人,值得一交。
“那就谢谢婶子了。”韩明秀也没解扭,欣然的道了谢。
刘仕川两口子没等坐下呢,就开始打听小周的病情,韩明秀就告诉了他们小周昨晚醒来两次的事儿,他们两口子听闻小周有好转的迹象,还醒来了两次,都激动不已。
刘仕川更是激动万分的说:“我就知道这小子肯定能挺过去,他打小儿就结实!记得他六岁那年冬天,不知咋淘的,掉马葫芦里去了,在马葫芦底下冻了一宿都没冻死!当时大伙都说这小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如今一看果然如此,你瞅瞅,打成那样都挺过来了,这要是换一般人,早不知死几回了……”
刘仕川媳妇也笑着说:“虎父无犬子嘛,首长那样的人,怎么可能养出孬儿子”
韩明秀当然不知道小周还有掉马葫芦底下这样的光荣历史,本来以为他这次大难不死已经是奇迹,没想到奇迹在他小时候就已经在他身上上演过啊,这小子,莫非被死神遗忘或遗弃了不然怎么总这么幸运,总是能死里逃生呢
跟刘仕川两口子又唠了一会磕儿,刘仕川媳妇就开始撵韩明秀回去,说医院的空气不好,让她尽量少带孩子在这儿待着,只要他们来了,她就快点儿回去。
就这么着,还不到九点钟,韩明秀就抱着孩子从医院出来了。
他们俩口子是实惠人,所以和他们就得实惠儿滴,再客气就假咕了。
出了医院,韩明秀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那篮子青菜悄悄地收进空间里,然后抱着孩子在街上溜达起来。
之前的几天,因为担心小周,她连一点溜达的闲心都没有。如今小周醒了,自己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了,就抱着孩子在首都溜达起来,让孩子也看看首都的模样,长长见识。
她先带孩子去了**广场,叫她看了五星红旗,又带她去看了华表柱,正准备带她去故宫时,却在半路上看到一队游行的人群。
这群人喊着口号,边走边不时地发出欢呼声和鼓掌声。
韩明秀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热情洋溢,情绪激昂。他们中的几个人抬着一把椅子,椅子上坐着一个尖嘴猴腮的男人,那男人的头上戴着花环,脸上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人群中,一个短头发的女学生举着一个大喇叭,用抑扬顿挫、慷慨激昂的语调,向围观的人们大声介绍说:
“同志们,同胞们,今天我们荣幸地为大家介绍我们的护桥英雄——刘学保同志,刘学保同志是八一一零部队三连的一位副班长,他怀着对伟大领袖m主席的无限忠诚,怀着对阶级敌人的刻骨仇恨,只身同反革命分子英勇搏斗,冒着炸药爆炸的危险,挽救了大桥,创造了惊天动地的壮举,谱写出又一曲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壮丽凯歌……”
“卧槽!”
韩明秀听到刘学保这三个字,立马像吞进了个苍蝇似的,恶心得隔夜饭差点吐出来。
这个人,韩明秀上辈子就听过,这货根本就不是啥英雄,就是一个沽名钓誉,为了成全自己的英雄梦想,不惜杀人栽赃的阴险小人。
此人心思恶毒,手段残忍,为了当英雄不择手段,竟然栽赃陷害别人,致使人家家破人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