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七十年代之农家军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五女幺儿
    林宏伟和韩明玉不知道韩明秀离开的这一个多月是上北京去了,还以为她一直在春市写作呢。

    见面后,林宏伟还开玩笑地说:“大作家,这一个多月写多少字了”

    韩明秀心里奔过几头羊驼后,一本正经地说:“十万字!”

    “哦”林宏伟羡慕地说道:“真有才呀,十万字说写就写出来了,难怪能赚那么多钱,这要是换做我,写十个字都得憋三天……”

    韩明秀象征性地笑了两声,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了。就问他:“我二姐这段时间忙啥呢孩子们都还好吗”

    林宏伟一边回答一边开车,还一边跟他聊天儿。

    聊天儿的时候,林宏伟还谈起了前段时间农安县城发生的一个新闻。

    &n




第420章 李佳的问题
    可怜的孩子,一年四季有三季都是靠吃野菜度日的,不然怎么可能长那么瘦,那么小,那么黄呢

    而且,从孩子四五岁起,她就开始叫孩子干活儿,现在,家里头洗衣,做饭,打扫屋子都是李佳干。韩丽娟就跟个太太似的,每天只负责到邻居家串门子扯老婆舌,日子过得别提多安逸了。

    这一会儿,听到有人要花钱收养她的闺女,韩丽娟马上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要三百块钱,少一个子儿都不行。

    之所以开出这样的价格,是因为她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

    她虽然不喜欢李佳,但是有李佳在,她天天啥活都不用干,日子过得格外舒坦。要是李佳走了,那些家务就给她自己干了,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她还是不乐意让李佳走的。

    而且,李佳长得还挺好看,等再过个三五年长大了,给她找个婆家,要三百块钱的彩礼绰绰有余。

    只不过是继续留着她,得多费点儿家里的粮食罢了。

    也就是说,留着她的话,她就能轻手利脚再享几年清福。不留她的话,就能省下好几年的粮食,各有利弊,所以,这笔买卖也是可做可不做,咋地都成。

    你爱买不买,不买也无所谓,反正早晚她闺女都能卖上这个价钱。

    韩明玉告诉韩明秀价钱后,本以为韩明秀会一口拒绝,但韩明秀却丝毫没有犹豫,说:“行,那我去找那户人家商量商量,要是他们愿意的话,今晚就可以把李佳领过去。”

    韩明玉说:“那敢情好,你这就去吧,我在家给你看孩子。”

    韩明秀说:“还是晚饭后再去吧,我刚下车,怪累的,懒得动弹。”

    事实是……高大爷和高大娘这会儿正在扫大街或者扫厕所呢。韩明秀不想打搅他们工作,免得被有些人看见了,又要做文章,还是等他们晚上下班后再去吧,顺便再去周叔家一趟,把小周的消息告诉给周叔和周婶,免得他们担心。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小周早就就出来了,为啥不给周叔周婶写信转达呢

    这个是有原因的:周叔和周婶现在都属于戴罪之身,不能随意写信和收信。

    当然,也不是完全的不能,但是他们写信或收信时,必须得先向有关部门汇报。还得把自己写的信或收到的信给组织上看,顺便交代思想,确定没有什么反动思想才行。

    韩明秀知道周叔的身份特殊,有关部门也对周叔格外地关注。她不想节外生枝,所以就没给他们写信,打算回来后亲口告诉他们。

    在二姐家呆了一个多小时,韩明秀看看孩子饿了,就奶了一遍孩子,把孩子哄睡后,韩交给二姐照顾,她出去买菜去了。

    在人家借住,韩明秀还是很有眼力见儿的。林站长和于会计都是悭吝的性子,韩明秀在这住可以,但是不能吃到他们的。不然的话,他们就会不高兴地。

    韩明秀虽然不在乎他们高不高兴,也懒得看他们的脸子,但这不是还有她二姐呢吗

    她怕二姐为难,也怕过后林站长两口子在她二姐身上找别扭。所以才主动出来买菜买肉,也省得二姐过后受气。

    说是买菜,其实她并没有真正去买,她空间里啥菜没有,根本用不着买菜。

    到了外面后,韩明秀先去了趟百货大楼,把手里那六米多的布票给花了。买了好几块颜色各异的的确良布料,准备给大姐二姐和那几个孩子一人做一身衣裳。

    这六米多的布票还是从那三个人贩子身上搜出来的。上面都有日期期限,再不花就要过期了。

    虽说几个月后买啥都不需要用票了,但是用票买东西比不用票买东西至少便宜一倍还多,这样的便宜,韩明秀可不想放过。何况,她确实需要这些布料呢!

    买完布料后,韩明秀就往二姐家去了。

    路上走到个没人的背旮旯时,她从空间里拿出来一条大胖头鱼,一斤多野猪肉,还拿出了一网兜的甜瓜和一网兜的桃子,装成是刚从副食品商店买回来的样子。

    回到家时,窈窈还没醒呢。二姐看到她又买回这么多东西,不由得又埋怨她能花钱。但嘴上埋怨着,还是马上接过东西,进厨房去收拾了。

    晚上,二姐夫和二姐的公公婆婆和小姑子下班回来了。除了二姐夫,他家那三口人见韩明秀又来了,开始时还都不大高兴,对韩明秀也不怎么热情,有点带搭不惜理儿的。

     



第421章 不要
    韩明秀的本意是让高大爷和高大娘膝下能有两个孩子,也不至于老了动弹不动那天,身边没个照顾的人儿,小锁是好孩子,李佳看起来也是个好孩子,把这么两个好孩子给了他们,他们的晚年不就有靠了吗

    然而,让她感到意外的是,高大爷和高大娘听到她的提议后,都异口同声地回绝了:

    “我俩现在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呢,哪还有本事养孩子呀再说了,就算能养活孩子,就我们这身份,孩子要是跟了我们,不等于跳进火坑了吗”

    韩明秀一听这个,差点儿就告诉他们,再有几个月这场运动就要结束了,他们就要回京城去过好日子去了。

    但是,还是忍住了,没说出来,因为就算说了,他们也不可能信的。

    于是,她只说这场运动不会长久了,让他们现在就该为以后做打算。

    高大娘却说:“就算做打算,就算是养孩子,我们也不想养这么大的孩子,养的话就从还不记事的小孩养起,这样才能培养出孩子跟我们之间的感情,我们也能培养出对孩子的感情!不然大孩子都有思想了,跟我们很难培养出真正的父女母女关系,养不好的话,倒成冤家了……”

    韩明秀见高大爷和高大娘不想养,也不好勉强人家,陪他们聊了会儿天后,就离开了。

    看样子,想叫高大爷高大娘收养李佳是不可能了。可是,韩明秀真想帮李佳脱离那个苦海。不是她爱多管闲事,而是在她当了娘后,就见不得孩子受委屈了,要是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帮李佳一把,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可惜,高大爷和高大娘不想收养,韩明秀也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她一边走一边想,快走到周叔家时,又想到了苏阿姨。

    苏阿姨今年四十多岁了,丈夫也死了,儿子也不知所踪,家里就她一个人,难免孤单寂寞的,倒是可以写信问问她收不收养。要是她想收养的话,把李佳送到苏阿姨那去,以苏阿姨的为人,只要肯收养了,就一定能好好对待她。李佳也就能脱离苦海,过上好日子了。

    至于韩丽娟要的那三百块钱,她给出就好了,反正她现在有的是钱,将来还会更有钱,也不差那三头五百的……

    一边想着,一边已经走到了周叔家门口。

    周叔和周婶看到韩明秀来了,都惊喜不已,夫妻俩顾不上寒暄,直接拉着韩明秀问小周咋样了。

    韩明秀怕他们担心,没告诉他们小周受伤的事,只告诉了周婶她母亲去世的事,并告诉她,她母亲家的老房子已经被举人村的生产队给收了回去,小周已经被安排在何莉姐家里了。何莉姐已经出嫁,那房子空着,小周住进去,正好还能帮着看看房子。

    周婶听说儿子没事儿,原来是虚惊一场,顿时放下心来,但是有听说母亲去世了,不由得伤心的大哭了一场。

    韩明秀见周婶伤心难过,就劝了几句,但担心着家里的孩子,怕二姐一个人看不了四个孩子,在周叔家待了会儿后,就起身告辞,匆匆回家去了。

    到了家里,二姐的公婆和小姑子都还没回来呢,二姐正带着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儿。

    二姐抱着窈窈,皮皮和壮壮推着窈窈的婴儿车,汐汐坐在婴儿车里,窈窈的婴儿车成了几个孩子最好的玩具。

    韩明秀把这趟出去的结果告诉给了二姐,告诉她那户人家并不愿意收养李佳。不过,她已经另外想到了一个人选,一会儿就给那个人写信过去。要是那个人肯收养的话,李佳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二姐听了,有点遗憾地说:“真可惜,其实李佳那孩子真不错,一点儿都不像她爹娘,她从小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要是谁肯收养她,给她点温暖,她肯定会加倍地报答和补偿回去,我也就是孩子太多,在这家里说了也不算,不然的话,我都想收养那孩子了。”

    姐俩站在院子里聊了一会儿,韩明秀就回屋里写信去了……

    信写完了,天也已经擦黑了,韩明秀走出屋子,看到壮壮他们还饶有兴趣的玩那辆婴儿车呢,不过,汐汐倒是玩儿够了,抱着窈窈的那个洋娃娃玩儿了起来。

    看来,男孩和女孩兴趣爱好区别是天生的,不用人引导培养,就自然而言的生成了。

    韩明秀在二姐的



第422章 粮票和油票
    关于林凤玲的话题,姐妹俩并没有谈论多久,毕竟背后议人长短不是啥光彩的事儿。现在人家当事人都回来了,还是适可而止的好。

    虽然这个当事人的人品确实有待商榷,也不怪人家讲究。但背后讲究人家终究不是啥好事儿,万一不小心被人家听到了,说出去她们也没理。

    当晚,姐妹俩早早地就躺下了,不过却没有马上睡,俩人嗒嗒咯咯地唠了半宿的嗑……

    从她们小时候上山挖野菜,唠到上小学、上初中,再唠到她们父母去世,后来各自成家立业……

    这其中的喜怒哀乐,让这姐俩好顿感慨。

    哀其爹娘双双早世,撒手人寰。把她们姐妹三个抛在了人世间,无端地受了很多苦。

    怒其叔叔姑姑的冷漠无情。对这三个孤苦无依的侄女,非但不照顾,还想方设法地算计。

    喜其姐妹三个兜兜转转都找到了好的归宿,都有一个知疼知热的好男人。

    乐其都生了可爱的宝宝,小日子过得都很温馨幸福……

    直唠到半夜,窈窈起来吃奶,等孩子吃完奶,姐俩才睡。

    第二天早上,韩明玉起来晚了。

    起来时,都快到公公婆婆上班的时间了。她赶紧敲门把公公婆婆都叫了起来,又忙忙活活地给煮了点儿热汤面条。陪着小心伺候公公婆婆小姑子吃完了早饭,把这三口人给送走了,才开始给她们自己几口人准备早饭。

    韩明秀早就起来了。

    就在林凤玲在东屋发牢骚,说韩明玉叫她们起床叫晚了,害得她们要迟到了的时候就起来了。

    不过,因为不愿意看这家的人,韩明秀也没出屋,一直懒在炕上,直到他们三口人都走了才起来。

    起来后,韩明秀就非常严肃地说:“二姐,你这样低三下四的何苦呢你这是不自信的表现,你哪里比他们差了论文化你是高中毕业,比他们高出一筹!论长相你长得漂亮,只在他们之上!论人品,你踏实能干,孝敬公婆,任劳任怨,无可挑剔!”

    “所以,我觉得你最大的弱点就是在家里窝着不出去工作,见识短!”

    “听说马上就要恢复高考了,你尽量挤时间好好复习一下,凭你的能力,一定能考上一所心仪的大学,那时你的人生就彻底不一样了……”

    由于心里憋着一口气,韩明秀义正言辞地说了一大堆。

    这次,韩明玉也真的听进去了。她让妹妹放心,自己一定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姐俩边唠嗑边把她们和孩子的早餐做好了。又把孩子们都叫了起来,给他们穿上衣裳,准备吃完饭就回家。

    八点多的时候,林宏伟开着车过来接他们了。

    姐妹俩带着孩子们,大包小裹地上了车。

    第一站是邮局,韩明秀昨天给苏阿姨写的信,还没邮出去呢。

    她急于知道苏阿姨的想法,所以一天都不想拖延,直接叫二姐夫把车开到邮局。在邮局买了邮花(邮票)和信封,把信给邮了出去。

    随后,第二站去了一趟粮店。

    在韩明秀手里,还有二十几斤粮票和十几斤的油票呢。这会儿她和二姐托儿带崽儿地回大姐家去小住,也不好白吃大姐家的粮食。毕竟大姐和大姐夫也还有四五个孩子要养活呢。

    她和二姐俩的生活都比大姐宽裕,当然不能让她搭上。

    韩明秀用了二十七斤的粮票和十六斤油票,买了二十斤大米,二十斤白面,三斤豆油,装在了车上。

    可能有人要问,只有二十斤粮票,怎么会买到四十斤粮食呢

    这个是因为油票比粮票更珍贵些,油票可以当粮票使用,但粮票却不能当油票使用。

    韩明秀用油票当粮票,粮店儿的工作人员乐得嘴丫子都要咧到耳根子了。

    能不乐吗这一下子,他们可占着大便宜了。

    等会儿韩明秀一走,他们几个(粮店的几个工作人员)就能用粮票,把这十多斤的油票给替换出来,这回家里就有油水吃了……

    韩明玉看到韩明秀拿油票当粮食票,心疼得直抽嘴角。

    她低声地埋怨韩明秀,韩明秀咋不把油票换给她呢,她回家还能换成粮票,也省得便宜了别人。

    韩明秀听到二姐这么说,瞪了她一眼,怒其不争地训斥道:

    “省出来的油票能给你咋滴还不都是省到你公公婆婆的腰包去了。二姐夫月月挣的工资你一分都捞不着花,买件衣裳都得娘家人给你买,你还替他们省呢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咋滴”

    韩明玉被妹妹训得哑口无言,默默地闭着嘴,抱着孩子退到一边儿去了。

    韩明秀领完粮食和豆油,粮店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帮他们把粮食和油装上车。韩明秀和韩明玉重新上了车,车子重新启动,只用了四十多分钟,就回到了孙敖屯。

    到家时,大姐韩明翠也在家呢。
1...119120121122123...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