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七十年代之农家军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五女幺儿

    看到韩明秀那副积极向上,斗志满满的样子,把白雪几个人恶心得差点起鸡皮疙瘩。

    还整个“用知识武装自己,丰富自己”,啊呸!不过是发表两本书而已,装什么大尾巴狼整得跟她多有学问似的,真恶心人哪!

    其实,这两本书是韩明秀故意拿出来摆在那儿的,就是为她十月份报考打预防针。

    不然,大家都知道她是一个只念了半年初中就不念的初中生,要是贸然去考大学,而且还考上了,肯定会对她起质疑。

    要是大家都知道她一直在学习,而且还把高中课程给学完了。到时候她报考,考上了,也就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就不会有人怀疑她什么了。

    “哎呀妈呀,还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丰富自己,可麻应死人了……”一走出韩明秀家,陈秋兰就忍不住愤愤吐槽。

    白雪冷笑着说:“人家可是发表过两本书的人,当然行事跟咱们不一样,说不定人家真用知识武装自己,丰富自己了呢。”

    她们这三人组里面,邓春波的学历最高,是高中毕业。而且,她还是市里的一位语文老师。

    更重要的是,邓春波的男人一直认为,他没有被提升为正连长,被霍建峰捡了便宜。完全是因为韩明秀发表了那本书的缘故,是人家媳妇厉害,就一直拿这个事儿敲




第468章 报名了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韩明秀出月子了。

    不过,出月子后,大舅和大舅妈并没有回去。

    三个孩子现在都还小,霍建峰又要天天去部队里,韩明秀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大舅妈想来想去,就决定暂时先住在这儿一段时间,帮韩明秀带一段时间孩子,等再过几个月窈窈大点了,可以上托儿所了,那时候她再回去。

    至于家那边,有大乱一个人就行了。

    别看大乱平时嬉皮笑脸的没个正行,但生存能力还是很强的。别说家里有吃有住的,就是啥也没有,让他到野外生存去,他也能舞舞扎扎地活下去……

    至于工分啥的,在俩个可爱的大孙子面前,就啥都不是了。

    现在,在章淑珍的眼里,就只有她这俩大孙子,连儿子都得靠后了。

    不得不说,章淑珍的脑子里,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很严重的。估计韩明秀要是给她生俩孙女,她虽说不得不留在这里帮着看,但也绝不会这么积极!

    估计要是窈窈知道她奶奶的想法,肯定的生气。

    不过,章淑珍多奸啊,虽然脑子里有重男轻女思想,但是绝不表现出来,在窈窈面前,甚至还表现的更喜欢孙女儿几分。

    也正因为如此,她的晚年才过得那么幸福,儿孙满堂,承欢膝下,那么多的晚辈没一个不尊敬不爱戴她的。

    不像那些缺心眼子的农村老婆子,把重男轻女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看到儿子孙子就爱的什么似的,看到女儿孙女就一口一个赔钱货一口一个丫头片子的,整天也没个好脸儿。

    她们可能不会想到,若干年后,她们曾经爱到骨头里的儿子孙子却靠不住,被她们贬低到尘埃里的女儿孙女也因为她们过去的种种不肯原谅她们,最后导致她们晚年凄凉,甚至不得好死。

    这都是她们自己做来的,怨不得别人……

    大舅和大舅妈能留下来帮自己看孩子,韩明秀当然求之不得。至于大舅和大舅妈耽误的工分,韩明秀早就想好了,到时候她会给他们加倍补回去的。

    反正她空间里有的是钱、粮食,有的是东西,到时候大舅和大舅妈无论缺钱缺粮还是缺东西,她都能补给他们,绝不能叫他们搭了工又赔了钱。

    有了大舅和大舅妈的帮忙,韩明秀和霍建峰轻松多了,韩明秀几乎每天就是奶奶孩子,带窈窈出去放风散步就行了。

    至于那两个小奶娃子,就全都交给大舅和大舅妈了。

    他们老两口子,全权负责给孩子洗澡、洗尿布、饮水、换衣……

    家里差不多的活计,也被他们两个给包圆了,连做饭和收拾屋子都不用韩明秀和霍建峰动手。

    韩明秀小两口儿在大舅和大舅妈的协助下,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

    这样的日子,一连过了好几个月。

    一晃到了十月份,十月某一天,一条爆炸性的消息传遍了全国——华国要恢复高考制度了!

    新上任的领导人提出的十二字方针,让无数知识分子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这十二字就是:志愿报名,严格考试,择优录取!

    消息一经传出,千千万万个知识青年,其中包括无数下乡知青,待业青年,历届的高中毕业生以及一些没有工作的知识分子们,纷纷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想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当时的特殊时期,很多读书人都被迫中止学业。无数知识青年进入农村学习,这就造成教育事业的严重断层。在那个时期,华国教育非常落后,与西方国家差距非常巨大。

    不仅如此,国家从中小学到大学的教材,几乎都落后不知多少年。俗话说“教育是



第469章 大乱来了
    大舅和大舅妈本来打算秋收的时候就回去的,但是因为韩明秀要准备高考,没办法,大舅和大舅妈只能留下来,继续帮他们。

    留下来的结果就是,老两口在这儿足足呆了一春一夏零一秋,导致他们家今年就只有大乱一个人挣到了工分,一年到头,就分到了三十多块钱,还不够他们老两口子去黑河来回的火车费钱呢!

    秋收完毕,分完粮食分完肉,大乱把东西收拾收拾,家门一锁,也坐着火车来到了黑河。

    他早就想来军区看看了,一方面想出门见识见识,他从小到大还没有出过农安县城的,像他心这么野的孩子,有机会出门逛逛,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呢

    另一方面,他也想看看军区到底是什么样的如果符合他的理想,他就要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留下来当个兵啥的。

    当兵是他从小的梦想,一直到现在也从未改变过,只是没有机会实现罢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军区,章淑珍一看到大乱来了,第一句话就是:“你来干啥”

    大乱千里迢迢的跑来,还背着今年分的猪肉和细粮,累得跟狗似的,结果一到大哥家,就听到老娘这么不友好的话,当时就不干了,故意气他娘(也是馋他娘)说,“你说我来干啥我想我爹了呗,我来看我爹不行啊”

    王文远一听儿子想他了,还千里迢迢的跑来看他,顿时幸福的不要不要的,笑呵呵道:“你这孩子,想爹了就给爹打封信嘛,何必自己往这跑呢小孩子家家的,跑丢了可咋整……”

    大舅妈冷笑一声,“可不是你想你爹了呢你啥时候这么孝顺了就说你自己想过来溜达得了,找什么借口你呀,也就能糊弄糊弄你那个实心眼子的爹罢!”

    大乱被老娘戳穿了心思,却一点儿都不慌,反正他就是一口咬定想爹了,想过来看看大哥家的小娃娃,谁还能扒开他的心看看他说的是真是假啊,他咬死不承认,他娘也拿他没办法……

    章淑珍确实拿这个不着调的儿子没办法,既然人都来了,也只能让他住下了。

    大乱的到来,让这个家显得更加热闹起来。

    不,不能用热闹来形容,应该用鸡飞狗跳来形容吧。

    从打他来,就一天都没消停过,天天往军区寻摸,想看军人咋拉练的,想看人家的武器装备,想看看坦克大炮啥的……

    然而,部队岂是随便让外人参观的他连门儿都进不去,更别提参观了。

    于是,大乱就开始跟军区的警卫人员斗智斗勇。又是爬树,又是上墙的,拼了命想窥视军中的秘密。

    韩明秀怕他在这边惹事,毕竟部队的军纪严明。要是他冒犯了哪条军规法纪,万一被抓起来定个罪就坏了。

    正好已经快十二月了,韩明秀就跟霍建峰商量了一下,准备提前去黑河,提前预定旅店,准备迎接高考,不然要是去晚的话,万一考生多把旅店给住满了,他们这么多人可上哪去住呀

    正好把大乱也带去,省得他在这边惹祸。

    因为有王叔和娘陪着,霍建峰也就放心了,韩明秀提出这个想法后,他马上就同意了。

    大乱不是什么意志坚定的人,虽然对军营挺向往的,但是听到可以到黑河市里去住一段时间,能在市里可劲儿溜达,还能天天下馆子,这种种的好处,顿时让他把探索军营奥秘的念头给打消了。

    于是,马立军进城的时候,



第470章 开考了
    王文远两口子看到韩明秀掏出那一厚厚的一沓大团结,顿时都瞠目结舌。

    那厚厚的一沓十元面额的大团结,至少也得有一百张,这老些钱,起码得有一千块吧!

    一千块钱放在后世,很可能就是一件衣服的价钱,甚至是一顿饭的价钱。但是在这个年代,却是可以买房子置地的一笔巨款。

    王文远一家全部的家当加起来都没有一千块钱,甚至连五百块钱都不值。而韩明秀的身上,却轻轻松松地揣着一千块钱!

    这……。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尽管不想打探儿子家的私事,但章淑珍还是没忍住,问出了口:“秀儿啊,你哪来这么多钱啊”

    韩明秀是故意暴露自己的经济实力的,好让大舅和大舅妈不再心疼她花钱,她巴不得大舅妈问她这钱是哪儿来的呢。

    见大舅妈果然沉不住气,=开口问她了,就说:“我之前不是帮过几个被下放的人嘛,现在他们都平反了,这钱是他们邮给我的。”

    事实上,高大爷他们确实想过要给韩明秀钱,但是都被韩明秀拒绝了。她又不缺钱,干嘛要人家的钱呢

    高大爷和高大娘也看出韩明秀不是缺钱的主,既然韩明秀拒绝了,他们也就不再提给她钱的事儿了,而是把钱折成东西,隔三差五地给她寄过来,源源不断……

    坐月子期间,他们也没少给韩明秀邮东西,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的。王文远两口子也是看到过的,也知道韩明秀曾经帮过那些人的事。

    所以,韩明秀这么一解释,两口子都对此深信不疑了,也就不再心疼韩明秀花出的那些钱了。

    反正儿媳妇有钱,花就花点儿吧,有钱不花留着干啥呀

    交完押金,几个人抱着孩子,上楼找到了他们的房间。

    王文远一家人哪来过这么高档的地方啊

    当他们一进到旅馆的房间时,看到房间里柔软舒适的大床,落地的碎花窗帘,还有贴着壁纸的墙壁,和吊在棚顶的枝形吊灯时,都被这奢华的房间给震撼到了。感觉像进了皇宫似的,拘谨得手脚都不知该往哪儿放了。

    特别是王文远两口子,进屋时都小心翼翼的,唯恐碰坏啥东西让他们赔偿。

    然而,在他们眼里奢华得像皇宫一样的旅店,在韩明秀的眼里却不怎么样。

    韩明秀翻看了一下旅店的床单被罩,发现这床单被罩都不怎么干净,特别是枕头,细看之下似乎还有油腻。

    可见,这个年代的旅馆并不像后世的酒店那样,天天都换床单被罩和枕套。可能都是反复利用过一段时间,脏得看不下眼儿了,才会换洗。

    韩明秀不习惯睡别人睡过的被褥。所以,她早就做了准备,自己从家带了被褥。检查一番后,她让大乱下楼去,把她放在马立军车上的行李都倒腾进来。

    这会儿,马立军还没走呢,就帮着大乱把他们一家子准备的东西一样一样地倒腾到了旅馆里。

    韩明秀把旅店的被褥卷起来交给服务员,重新铺上了自己的被褥枕头,另外,又给俩儿子的床上也换上了自家的被褥,大舅妈可不讲究那些,所以就没换。

    用大舅妈的话讲,照我看哪,人家的被褥枕头都比我自己家的干净,人家不嫌我就不错了,我哪还会嫌弃人家呀

    再说,我一个老农民,可没那么多讲究……

    就这样,这几口人就在华侨旅馆住了下来。

    &



第471章 考场
    “不过,既然你非要考,大舅也就不干涉你了,就顺其自然吧,考上了,就当是实现你的愿望,考不上,就安安分分地回家,接着过你们的小日子去,不用太为难自己,你现在也是三个孩子的娘了,啥事儿都要以家庭为重啊……”

    大舅虽然笨嘴拙腮的,但韩明秀基本上也听明白他的意思了。表面意思就是劝她放开些,无论是考上考不上都无所谓,各有利弊,实际上,是在帮她缓解精神上的压力,怕她进考场紧张。

    韩明秀明白大舅的苦心,灿烂地一笑。

    “我知道,大舅,本来我也没抱太大的希望,一把成功了也就成功了,不成功我也不会难受,就回家,接着跟建峰过日子去……”

    “嗯嗯,你能这么想就好……”

    见她不紧张,王文远也放心不少,一路叮嘱着把她送进了考场。

    来到考场,韩明秀看到很多考生已经聚集在大门口了,每个人看起来都是既紧张又激动,三五成群地在一起互相打着气,缓解一下忐忑的心情……

    考场的大门口,立着一块大黑板,上面写着——热烈欢迎参加一九七七年高考的考生们,看着就让人激动……

    过了一会儿,考生们就开始排队入场了。

    韩明秀手走进考场,看见两位监考员站在门口,一脸的严肃。他们板着脸审视着每一个进场的考生,像过关卡一样,翻来覆去地检查准考证,确认合格后才让考生进入考场。

    考场里的布置跟后世的差不多,韩明秀按照自己的考号坐定后,向周围撒么了一圈。

    不禁暗暗感慨,好多岁数大的人啊,有的看起来都三十多岁了,可还是勇敢的奔赴了考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奋力一搏。

    这十年,当真是当误了不少人啊…。

    准备考试了,一位监考员开始宣读考试规则。他说得老吓人了,比如考试作弊会永远取消考试资格,还会被抓起来送监狱啥的。

    好在韩明秀对这些规则有所了解,也没太紧张。

    另一位监考员则再次核对考生本人和准考证。俩人儿都把脸拉得很长,好像谁欠了他们什么似的。

    整个考场严肃得令人窒息!

    第一科考的是政治。当监考员把试卷发下来的时候,韩明秀非常熟练地从头到尾浏览了一下试题。觉得自己复习的知识,答这张卷儿应该没问题。
1...134135136137138...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