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十年代之农家军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五女幺儿
可是,不收的话,看着苍老憔悴的妻子,看着她那日渐消瘦的脸颊,他又犹豫起来。
芳华太辛苦了,也需要补补身子了……
纠结了一下,他微微的叹息了一声,原则向情感妥协了。
“既然是秀给咱们拿的,你就收下吧。”
都这个份儿上了,也只好接受这小丫头的好意了,虽然不忍心收她的东西,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他们的身子都糟透了,要是不补补的话,很有可能就挺不过去了……
所以,只好硬着头皮收下这丫头的好意了,只盼着日后他还能有翻身出头的一日天,等那时再好好的报答她,要是熬不过去,等不到那一天,那他们也只好对不起这小丫头了……
“看,我周叔都发话了,快拿去热了吧!”
韩明秀一看周叔发话了,就把盆子塞到了周婶儿的手中。
周婶儿接过盆子,转身进厨房去热了。
屋里就剩下韩明秀和周锡龙两个了。
韩明秀关心的说,“周叔,你的腿最近咋样好些了没”
周锡龙摇了摇头,苦笑说,“可能是年纪大了,愈合的特别慢,不过幸亏你给的那几瓶消炎药,好歹是没发炎,不然可真得要我这条老命了。”
韩明秀皱了皱眉头,说,“您才四十多岁,哪就年纪大了,叫我说就是没养好,你要是营养跟上去了,保持心情愉悦,肯定很快就长好的。”
周叔是军人出身,体能和体质都非常好,这次受的伤虽然重了些,但好好养的话也会很快痊愈的,之所以迟迟不见好,肯定跟他营养跟不上去和心情不好有关,要是营养跟上去了,再保持个好心情,肯定会很快痊愈的。
周锡龙也知道她说的在理,可是,目前这种条件下,营养跟上去和保持好心情是多么奢侈的事儿啊
补充营养就不用说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保持好心情,他一个高高在上的师长,平白无辜的变成了谁都可以打骂,谁都可以欺辱的罪人,叫他这心情怎么好得起来呢他不崩溃都已经不错了,叫他心情愉悦,真心做不来啊!
韩明秀知道他们的难处,寻思着,待会儿就去给他买些排骨来炖汤喝,以后每次进城都给他带些肉食,以便于为他补充营养。
至于保持好心情,她想了一下,起身走到背篓旁,在里面翻了翻,拿出了刚才在收购站买的那些书,说,“周叔,你平时在家闲着没事儿的话就多看看书吧,看书能放松精神,缓解寂寞,用来打发时间最好不过了!”
周锡龙看到那厚厚的一摞子书,顿时高兴起来,高兴的连连点头,“好,好,有了这些书,我的日子就好打发多了。”
平日里妻子出去扫大街时,都是他一个人在家,冷冰冰的家,孤零零的一个人,就是渴了想喝口水,尿急了想解个手了都没人帮他一把,这种情况下,心情怎么又好得起来呢
再加上一个人没事而的时候容易胡思乱想,想起过去的种种,再看看眼下的处境,他不哭已经很难了,还开心呢!
不过,有了这些书给他解闷儿,情况就能就好多了。
看书的时候能把他
第99章 小姑
吃完饭,韩明秀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起身告辞,去了高大爷家。
这个点儿,高大爷和高大娘已经午休完了,正准备出去扫大街呢。
韩明秀知道他们急着去干活,也没有多耽搁,把带来的玉米棒子和两双鞋交给了他们,又把高大娘给他做好的那些衣裳装进背篓,就匆匆的告辞了。
随后,她去了副食品商店,在那儿买了十斤肉,其中有二斤排骨,三斤五花肉,又看见有卖牛肉的,就买了五斤牛腱子肉,准备回家做点儿酱牛肉吃。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困难,谁家买肉都斤巴儿的买,韩明秀一下子买了十斤,这样的大手笔,难免会引人侧目。
副食品商店的另一端,一个五十多岁又矮又丑的男人也注意到韩明秀了,他一边盯着韩明秀一边儿捅了捅他身边的女人,说,“哎,你瞅瞅,那个丫头是不是你侄女啊”
韩丽娟正站在一个肉摊儿前挑肉呢,今儿个是她亲儿子的十二岁生日,她答应孩子要给他包顿饺子吃,所以才咬牙拿出一块钱来买块儿肉的。
只是,她跟副食品商店的售货员都不熟,怕人家不肯卖给她肥肉,特意拉上了她在政府食堂当厨师的丈夫来一起买,她丈夫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出来给政府食堂买肉,跟这些售货员都熟悉,熟人好说话嘛,两口子就一起来了。
此时,韩丽娟正专心挑肉呢,听到她男人这么说,就转过头,一下子看到了在远处肉摊前买牛肉的韩明秀。
韩丽娟嫁到城里十几年,这期间只回过三次娘家,跟韩明秀这个侄女儿也是没说过几句话,所以也不大认得。
只是,韩明秀跟韩明玉长的很像,连说话的声音都很像,凭这点,她也觉得眼前那个丫头很可能是她的侄女儿。
但是,她那个侄女儿不是在农村吗怎么跑到城里来了还一下子买了那老些的肉她哪来的钱
韩丽娟盯着韩明秀,见她一下子买了五斤牛腱子肉,眼睛顿时冒火了,也不管她是不是自己的侄女儿了,先试试再说,不然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那个店儿了。
她放下手里正挑拣着的一块大肥肉,几步走到韩明秀的身边儿,试探的叫了一声,“秀!”
韩明秀已经买完了肉,正往背篓里装呢,听到有人叫她,转过头,一眼就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正眼神不定的看着她呢。
韩明秀搜索了一下记忆,模模糊糊中搜到了这个人,原来竟是她的老姑。
韩明秀对个姑姑的印象并不好,这个姑姑和她奶奶是一样的人,自私自利,贪婪刻薄,嫁到城里后怕被娘家沾光,十多年都不怎么回娘家,连韩明秀的爹娘去世她都没回来,枉她出嫁时韩明秀的爹娘还省吃俭用的给了她五块钱压兜儿呢。
对于这样的姑姑,韩明秀真没有兴致跟她相认,她敢说,今个老姑主动来跟她说话,肯定是看见她买这些肉了,不然要是在别的地方遇见她,就算走碰面了她都得装不认得。
只是,眼下人家都站在跟前儿跟她打招呼了,她也不得不回应一下。
“呵呵,老姑啊,真巧,你也买肉啊!”她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是啊,好巧啊,想不到在这儿能碰到你,你咋还一下子买这么多肉呢你一个人能吃得了吗”
韩丽娟一边问着,一边两眼放光的看着韩明秀把那一大块牛肉放进背篓里。
她看的真亮的,这丫头
第100章 小姑父李广富
“我说你个败家的老娘们,咱们家好容易吃一顿饺子,你还想找个外人来跟咱们抢咋滴”
韩明秀一走,李广富就不满意的对韩丽娟牢骚起来。
李广富虽然在政府食堂上班,月月也不少挣,可他那心眼儿比老娘们心眼儿都小,一听媳妇找外人上他们家吃饺子去,顿时心疼的比拿刀割他肉都疼。
韩丽娟一看自家老爷们那心疼胆疼的样儿,白了他一眼,说,“瞅你那熊样儿,好像就你长心眼儿了别人都是傻子似的,我又不憨,家里好容易吃一顿肉,我还能让外人儿吃嘴儿去”
“那你干啥让她上咱们家来吃饭啊我瞅你这样她不来都不行了。”李广富不是滋味的说道。
韩丽娟一听,得意的笑了两声,说,“还不是为了她那些肉嘛,你想想,那些肉她不能总背在身上吧,吃饭的时候她那背篓总得卸下来吧,到时候,咱们就趁她出去洗手或者干啥的空档,把那肉给她拿出去一半儿,咱们不就有肉吃了吗”
“哎呀,对呀,我咋就没想到呢”李广富兴奋起来,一拍大腿,“还是我媳妇聪明!”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韩丽娟骄傲的扬着下巴,一副天底下我最聪明,快来崇拜我的德行,洋洋得意的说,“走吧,回去。”
“哎,好咧!”
李广富咧着大嘴,眉开眼笑的跟她往外边儿走去,只要能占着便宜,叫他当孙子都行。
“哎,这肉你们还要不要了”
卖肉的售货员等了他们半天,看他们反倒往外走去了,忍不住抻着脖子喊了一声。
“不要了不要了,你那肉太瘦,我们不买了……”
韩丽娟挥了挥手,一脸不耐烦的表情,跟刚才要买肉时那副巴结讨好的态度截然不同。
卖肉的售货员一看他们这副死样子,气得啐了一口,“呸,用着朝前用不着朝后的东西,有能耐你们再也别来买肉来,你等下回你们再过来的……”
韩丽娟两口子可没管售货员儿啥心情,打着如意算盘乐颠儿颠儿的回去了,回到家就开始和面剁白菜,准备先包点素馅儿饺子糊弄糊弄,至于答应孩子的那顿肉馅儿饺子,就等把肉算计到手在包吧……
却不知,那些肉注定要成为泡影了,因为韩明秀压根儿就没打算上他们家吃那顿饺子。
她一出门儿,就跟那个卖肉的售货员一样,悄悄的‘呸’了医生,随手把那张纸条扔到了臭水沟里。
想算计她的肉呵呵,白日做梦!
离开副食品商店,她又去了崔经理家,去给他们送些苞米棒子。
到那儿时,崔经理两口子都出去干活儿了,就他们的儿子在家呢,韩明秀看这孩子怪招人稀罕的,就给了他几本小人儿书儿,都是刚才在废品收购站那儿淘来的。
几本儿破破烂烂的小人儿书,对崔家的小子来说,就是最好的礼物了,把他乐得直蹦高高儿,韩明秀跟他说了几句话,就急匆匆的走了。
眼瞅着到发车的时间了,其余那几家是来不及去了,只好等下次来再来看他们了,最后,韩明秀去了一趟周家,周家的大门紧锁着,这个时间段,周婶儿跟崔经理他们一样,都出去扫大街了,家里就周叔一个人在家,周婶儿不放心他,怕有人再闯进来害他,就把大门锁上了。
韩明秀从空间找出一个干净的布兜,把那二斤排骨装在布兜里,又写了个纸条,也一起放在布兜里,把布兜从墙外扔到了院子里,扔完就赶紧往车站跑了。
从县城去她们那个镇上,一天就只有一趟车,要是晚点了今个儿就回不来了。
还好,韩明秀跑到车站的时候,车还没发呢,她挤上车买了票,在一阵臭烘烘的味道中摇摇晃晃的回到镇上,晚上六点多时,终于从镇上赶回到家里。
回到家时,天都已经黑透了,大姐正站在院子门口儿的大杨树下等着她呢。
看
第101章 小锁
四月中旬,东北这片土地上,万物开始复苏了,似乎在一夜之间,小根蒜儿,苘麻菜,苦麻菜,婆婆丁,车前草,马齿菜,灰灰菜等各种野菜,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绿油油的一片,让沉寂了一冬的大地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孙敖屯儿的妇女和孩子们,都拎着筐,拿着小锄头,漫山遍野的挖野菜,白菜土豆子的吃了一冬天了,难得有新鲜的野菜来换个口味儿,又不用花钱,谁会错过这个好机会呢
而且那些养鹅养鸭的人家,也可以趁着这个时候挖些野菜回去喂鸭喂鹅,有了这些野菜,家里可省老鼻子粮食了。
至于男人们,也都开始忙起来了,按规矩,每年的这个时候就开始往地里运粪肥,犁地打垄,准备开始春耕了。
韩明翠也天天呆在生产队儿里,精心的饲养她管辖的那帮小鸭小鹅,小鸭小鹅都是刚出壳儿的,还不能出去放,只能把食拌好了喂它们,喂它们的野菜都是屯里的孩子们从山上挖来的。
给生产队儿挖野菜也不是白挖,一斤野菜给记一个工分,不过也不是一直如此,现在野菜刚出,又稀又少,所以一斤野菜就能记上一个工分儿,等到夏天野菜茂密繁多的时候,就得七八斤才能记一个工分了。
韩明秀早就跟队长说好了,她今年就不下地了,跟那帮下不了地的孩子一样挖野菜算公分儿。
虽然这个做法有点耍赖的嫌疑,但生产队儿的原则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你耍懒,挣的工分儿就少,到秋头子的时候分的钱和粮食就少,所以也没人管你懒不懒的,顶多在背地里笑话你几句,却没人攀着。
所以,韩明秀才能随心所欲的选择去挖野菜,开工的第一天,她就挎着小篮拿着小锄头跟一帮小孩伢子进山去了。
挖野菜的孩子一般都是七八岁的小萝卜头儿,再大点儿的孩子不会来挖野菜的,他们要么上学去了,要么就是跟着爹娘下地干活,挣更多的工分儿去,谁都不稀搭挖野菜挣这三两个工分儿了。
所以,韩明秀一个十六岁的大姑娘,整天跟一帮孩伢子混在一起,要是没点儿心理素质的,还真不好意思这么干呢!
不过,这帮孩子中也不完全都是小孩伢子,其中就有一个十多岁的半大孩子,叫小锁儿,小锁十一岁了,长得又黑又瘦又小的,体力太差,干不了地里的活儿,所以才跑来跟他们一起挖野菜的。
小锁儿是命苦的孩子,三岁时娘就没了,他爹又给他娶了个后娘,后娘待他很不好,天天非打即骂,还不让他吃饱了,长期的虐待导致他严重的营养不良,都十一岁了长的还不如个十岁大的孩子高大壮实呢。
不过,虽然长的干干巴巴的,但这个小锁还是很机灵的,心眼儿活泛鬼点子又多,估计要不是这么机灵,早被他后娘给磋磨死了。
韩明秀跟这些孩子接触了几天,很快就把目标锁定在了小锁身上。
她可不想把每天大好的时间都浪费在挖野菜上,她还有许多有意义的事儿要做呢,观察了几天后,就偷偷的找到小锁,跟他达成了一份协议。
协议的内容就是,让小锁每天帮她挖菜,每帮她挣到两个公分儿,她就给他一个纯苞米面儿的大饼子吃。
小锁天天都吃不饱饭,现在听说能给他大饼子吃,顿时像打了鸡血似的,忙不迭的答应下来了。
有人帮忙,韩明秀的时间就充裕多了,趁着不忙的时候,她开始种家里另外四分自留地和前后园子。
她家的园子很大,前后园子加起来有半亩地之多,再加上那没种的四
第102章 巨额稿费
忙忙活活的种完园子和自留地,已经是五月中旬了。
这段时间,韩明秀天天家里地里两头跑,把她都给晒黑了,累瘦了,不过,好在这些活儿都干完了,她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些活儿不是她一个人干的,是她跟大姐俩分工合作完成的。
大姐很能干,只要她下工回来,就啥活都不让韩明秀做了,她把所有的活儿都包圆了。
不光她干,小影儿和小丽俩也被她教育的又懂事又能干活儿,俩小丫头片子小小的年纪,就知道天天拿个小铲子上猪圈去铲猪粪,还知道给家里的小鸡小鸭小鹅添食添水,小鸡小鸭小鹅排泄的粪便,也是她们小姐俩负责清理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