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十年代之农家军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五女幺儿
不过,这次她留下二十万卢布作为私人花销的费用。难得这边买啥都不要票,她想趁机多买点日用品囤着,以后用起来也方便。
于是,卖完水果的第二天,她就狂扫圣彼得堡的各个大商场,开启了疯狂地买卖模式。
各种漂亮的棉布布料、质地柔软的内衣、袜子、上等的棉花、毛线,还有苏国盛产的羊毛披肩,每样她都不肯放过,只要被她看上眼的东西,就一个字——买。
另外,她还买了好几百斤的牛肉、大龙虾、帝王蟹,好几百罐的奶粉、白糖、巧克力、火腿、香肠……
都存在空间里留着以后慢慢吃。
由于她毫无节制地买买买,那二十万卢布很快被她花得所剩无几。
她想卖点大闸蟹和扇贝来填补空缺,不过很遗憾地发现,大闸蟹和扇贝在
第249章 满载而归
韩明秀还能说什么呢总不能为了一件衣裳不回家吧
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于是,天黑的时候,她再次被蒙上眼睛,瞎子似的走了好几里的路,等再睁开眼时,人已经在华国的一条黑漆漆的小胡同里了。
刘再武的老爹已经不见了,刘再武和两个魁梧大汉站在她面前。
刘再武说,“妹子,你说的我已经帮你做到了,现在你答应我的也该兑现了吧。”
韩明秀点头,“行,跟我来吧。”
他们走出了这条黑漆漆的小胡同,来到了大道上,借着街上的路灯,一直走到韩明秀租的那栋房子。
“东西都在这里呢,你们点一下吧。”韩明秀拿钥匙打开了大门,把他们让了进去。
开屋门的时候,她把空间里留给刘再武的那些东西都放进了屋里,让他们自己进去清点。
“卧槽,这屋这么冷,水果不会冻坏了吧。”一个大汉进屋后,察觉到屋里没有半点温度,当即对这些水果提出质疑。
韩明秀说,“坏没坏,你们试试看不就知道了吗”
刘再武见屋里冷得都上冻了,也对这批货起了疑,他黑着脸看了韩明秀一眼,冷冷地说:“要是东西冻坏了,你就得拿别的东西给我赔。”
别看他平时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但涉及利益,撂下脸的那一瞬间,才露出他黑市贩子的真面目——阴狠、毒辣,翻脸不认人!
韩明秀信心十足的说,“没问题,不信你们尽管试。”
刘再武还真叫人切开了一个西瓜检查。
嘿,别说,切开一看,还真没问题,西瓜还是水嫩嫩、甜丝丝的,一点儿都没有被冻的迹象。
又咬了几口苹果,扒开一穗苞米,也都没有问题。
刘再武见货物真的没问题,也就不再追究为啥没被冻坏了,指挥人把这些东西都倒腾到车上,乘着月色扬长而去。
人都走了,韩明秀赶紧从空间里拿出一袋子树叶子,填在了灶坑里烧起火炕来,半个小时后,屋里渐渐有热乎气儿了,韩明秀再接再厉,又拿出一丝袋树叶子接着烧,直到把屋烧的热乎乎的,都能达到二十多度了,才拿出被褥,关灯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韩明秀就起来了,连饭都没吃就赶到了火车站,买了一张通往吉省春市的车票,重新坐上了开往老家的火车。
她买的是卧铺,就是图路上能睡上一觉。昨晚从苏国回到黑河时,已经是晚上**点钟,又给刘再武他们提货,折腾到了差点十二点。之后她又烧屋子铺被什么的,差点儿一点钟才睡,早上她四点就起来了,所以昨天到现在,她一共才睡三个多小时。
韩明秀对睡眠的要求很高,睡不够,她一整天都提不起精神,因此才特意买了卧铺票,打算趁着这一天的路途睡上一觉。
现在还是正月期间,外出的人不多,白天坐卧铺的更是少之又少。韩明秀的那节车厢里也就只有五六个人,这五六个人之间又相互不认识,所以,几乎没有什么说话唠嗑的,韩明秀也得以消消停停地睡了一大觉,一直睡到下午两点多,才被饿醒。
起来后,她从空间里拿出奶粉,冲了一杯奶粉,又拿出面包和香肠,简单的吃了一顿,吃完后就听到列车员通知到站的声音。
终于回到春市了,下车时已经三点多,天色都开始发暗,韩明秀紧赶慢赶的赶到对面街的客车站,上了通往县城的最后一班客车。
客车一路颠簸着回到县城,到达县城时已经是五点多,天都已经彻底黑了!
下车后,韩明秀步行去了自己租的那座房子,在那里过了夜。
回到那个出租屋时,她特意看了一下留给高大爷和周叔他们米,肉,菜和柴火,发现被他们取走了一些,想来他们是遇到了困难了,不然,以高大爷高大娘或者周叔周婶儿的性格,她之前都给他们过年的肉了,他们不会再上这儿来拿了。
既然拿了,就证明他们遇到麻烦了,自家的东西不够吃了,不过,有她那些米面菜肉和柴火撑着,想必这会儿已经走出困境了。
第二天早上,她特意去看了大家。
万幸,大家都还好,今年过年的时候,那帮红卫兵们照例来骚扰他们了,家家都被抢了,东西也照样被砸了,不过好在人没有事,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韩明秀看到高大爷的脸上有多了丝淤青,周叔的额头上还多了道疤痕,不会问就知道大家都经历过什么了!
她很心疼大家的遭遇,但是却没办法彻底的帮他们,只能尽可能的多给他们留了些好东西,一来算是弥补他们心灵上受到的创伤,二来也是为了给他们补身子。
好在她现在的物资充足,还可以保障这些人不挨饿受冻……
下午,她坐上了回镇的客车,在傍晚五点钟时,终于出现在了自家的门口。
回家时,大姐正坐在灯下纳鞋底子呢,几个小外甥女围在炕桌旁玩嘎拉哈。
看到她回来了,孩子们都欢
第250章 姐妹聊天
“嗯,行,我明天就给他们做鞋。”
大姐一边答应着,一边两手拄着炕挪到炕沿边儿,准备下地,“你是不是还没吃饭呢我去给你做点吃的。”
韩明秀确实没吃,也正饿着呢,就说:“那行,你别整太费事的,整点儿简单的我对付一口就行了。”
“知道了,正好还有点儿你爱吃的酸菜馅儿的饺子,我给你下饺子去。”大姐一边答应着,一边穿上外衣上外边儿的大缸里去拿冻饺子了。
北方人冬天的时候,都习惯把蒸好的豆包、年糕、馒头,以及包好的饺子,猪肉等好吃的放在外面冻着,吃的时候再从外面拿回来就可以了。
只是,那些好嚼裹不能随便放,怕被黄皮子或者是狗给偷吃了,就家家准备一口大缸,放在窗户根儿底下,把好嚼裹都放在大缸里,然后再在大缸上扣个盆,盆上面压一块大石头,这样就谁都偷不走了。
韩明秀家也有这样一口大缸,家里这些需要冻的好嚼裹现在就都放在这口大缸里冻着。
大姐出去后,韩明秀也拿着手电筒跟了出去。一个来月没回家了,她都惦记她养的那些牲口了,正好这会儿闲着,就去瞅瞅去。
她先上暖棚那儿看了看鹌鹑,见鹌鹑都养得挺好的,一个个肥墩墩的,毛色也油光铮亮的,一看就不缺营养。
她又去看了看那些鸡鸭鹅,正撒么呢,忽然听见猪圈里传来呼噜呼噜的声音。
她走过去一看,赫然发现猪圈里多出两头不大的小猪羔子,一只黑的,一只黑白花的,两只小猪羔子这会儿大概已经吃饱了,正躺在干草上呼噜呼噜地睡觉呢!
“大姐,哪来的小猪羔子啊”韩明秀大惊小怪的从后院走了出来,这会儿,大姐已经拿完了饺子,正往缸上扣大盆呢。
“生产队分的呗,还跟去年一样,先赊账到秋还,我看咱们家去年那两头养得挺好的,就又去抓了两头,今年咱们屯子好多人家都养猪了,还有好几户人家都养两头呢。”韩明翠端着盆子,边说边往屋里走。
听到大姐的话,韩明秀汗哒哒。
看样子,大伙是真要跟她养猪了,艾玛,这下子她身上的责任可就重大了。
要知道,她并不会养猪啊!
虽然这段时间在书上学了不少养猪的技术技巧,但都是纸上谈兵,也没有实践过呀不晓得放到实践中来能不能成功呢要是不成功的话,那可就打脸了......
进屋后,姐妹俩一起进了厨房,大姐刷锅添水,韩明秀帮她烧火。
“大姐,我不在家这段时间,家里都挺好的吧没啥事儿吧”她惦记自己没在家这段时间,大姐被人欺负。
闻言,韩明翠顿了一下,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了:“也不是没啥事儿,就是你走那天,咱奶回来了,哎,你没看她做的呢,回来当天就把二叔他们一家子都给撵出去了,把老叔家和二姑家都做够呛,就跟疯了似的,可吓人了。”
韩明秀说:“老太太刚强了一辈子,临了临了还下大牢了,也怪不得她发疯,对了,她上没上咱们家来做来”
这是韩明秀一直担心的问题。因为大姐韩明翠心软,性子弱,她就担心她不在家的时候,被奶奶她们欺负。本来姐姐就已经离婚了,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再被她们欺负,那还让不让人活了
“咋没来呢!”
韩明翠捂着胸口,心有余悸地说:“她做完老叔二叔,就上咱们家来了,幸亏保镖厉害,没让她进院,不然,指不定让她做成啥样呢。”
她都没敢跟妹妹说,老太太当时进不了院儿,站在她家大门口足足骂了三天。把她跟孩子吓得都不敢出屋了,好在骂了几天后老太太感冒了,嗓子也哑了,这才消停下来,也不知道现在感冒好没好呢,往后还能不能过来做了!
哎,闹心啊!
韩明秀听了,冷哼一声说:“来就让她来,咱们都别理她,她做得没劲,自然也就消停了。”
“嗯,我知道,可是秀,不管咋说咱们是晚辈,就是奶真的来骂咱们打咱们来来,你可千万别跟她当街对骂或者打一块堆儿去啊,那样的话拿到哪儿说咱们都没理,最好的法子就是不理她,让她自己做去……”韩明翠小心翼翼的嘱咐着。
韩明秀说,“知道了,我不会跟她一样的,对了,二叔他们现在住哪儿呢你不是说奶把他们都撵出去了吗”
韩明翠说:“唉!二叔他们一家子也怪可怜的,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回二婶的娘
第251章 不好惹啊
韩明翠说,“还能咋做,就是要钱呗,要养老钱,还一张嘴就一年要十块,外加五十斤苞米粒儿。你说奶自己有儿子有孙子的,咋还能管外嫁的闺女要养老钱呢”
韩明翠也是个思想保守的,打心眼里觉得养老是儿子孙子的事,不该找闺女要。
韩明秀说:“二姑和二姑夫那么抠搜,咋可能给她钱呢别说要那么老多,就是一毛钱都不带给她的。”
韩明翠说,“这你可没猜对,二姑和二姑夫虽然抠,但还是没架住奶的一顿横做,还是让步了。”
“啥你说他俩答应给奶养老钱了”韩明秀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都快能塞进一个鸡蛋去了。
因为她真的不相信,奶竟能从二姑和二姑父那儿要来养老钱。
在孙敖屯,满屯子的男女老少加起来满算着,最抠的人就当数她二姑父了,具体抠到啥程度呢
比如说,夏天的时候,她二姑夫从来舍不得穿鞋,总光着脚丫子满屯子走,嫌费鞋底子;家里的园子从来舍不得种菜,一色种粮食,家里边常年不吃油水,据说连拉屎的时候都是拉半泡留半泡,怕把肚子拉空了饿……
就这么抠的人,奶想从他身上一年炸出那老些钱,他怎么可能答应呢
韩明翠儿咳嗽了一下,低声说:“奶拿住二姑的把柄了,也不知她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就说二姑在家当闺女时,跟城里来的一个办事员好上了,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遥哪儿宣传,还说了很多……挺磕碜的话……”
可能是那些话太难以启齿了,比如说跟人家搞到一起了,或者是有孩子了之类的恶毒的话,反正韩明翠没好意思跟她妹子说。
“二姑家的小东子不是马上就要相媳妇儿了吗家里传出这样的花花事儿,谁家的闺女敢往她们家嫁呀二姑也是被奶给气得哭一溜叫一溜的,可是没办法,整不过她呀……”
“这么说,二姑和二姑夫最后也答应她了呗”
“是啊,答应了,不答应咋整啊,你没看奶那样呢,他们要是敢不答应,估计她都能让小东子打一辈子光棍!”
韩明秀听了,咂咂嘴巴:看来,这老太太身上的戾气挺重啊,显然已经被恨意冲昏头脑了,往后她得当心点儿才是,俗话说得好,不怕冲的,不怕赢得,就怕那些不要命的,老太太现在就属于连命都豁出去那种,不好惹啊……
“诶,水开了。”
正寻思呢,大姐掀开锅盖说了一声,把韩明秀的思绪给打断了。
韩明秀抬起头,见大姐把装饺子的小盆端过来了,准备往锅里下饺子了,“秀儿,你能吃几个吃几个我给你下几个,要不剩下的下顿就不好吃了。”
韩明秀说,“十个吧,你给我挑瘪的下,我就愿意吃瘪馅儿的。”
“你呀,人家吃饺子都乐意吃大馅儿的,就你隔路,愿意吃瘪子。”韩明翠唠叨了几句,但依照妹妹说的,给她挑了十个瘪馅儿的饺子下了锅,一边煮一边搁愣,免得粘锅了。
几分钟后,饺子煮熟了,韩明翠拿笊篱把饺子捞了上来,让韩明秀自己拿碗筷蒜酱,她给端着饺子,端到了屋里的炕桌上。
“你先吃着,我去给你盛碗饺子汤去,原汤化原食,吃饺子喝饺子汤最搭了。”韩明翠把那盘热滕滕的饺子撂到桌子上后,就脚不沾地儿地上厨房去给韩明秀盛饺子汤去了。
韩明秀坐在炕桌边儿上,夹起一个饺子,蘸着蒜酱咬了一口,啧啧,酸溜溜,香喷喷的,真好吃啊!就连饺子皮儿都艮究的,格外好吃。
毕竟是自家种出来的麦子磨出来的面,一点儿农药化肥不下的,这样的面,可比后世那些加漂白粉漂出来的面比不了的。
大姐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汤进来了,把饺子汤放在了桌子上,又转身进了厨房,端出一盘儿五香鹌鹑蛋和一盘熏兔肉。
韩明秀看到那盘熏兔肉,奇怪地说:“姐,哪儿来的兔子肉呀”
韩明翠说:“是高大哥送来的,二十八那天就送过来了,那会儿我正酱五香鹌鹑蛋呢,就顺便把这两只兔子也酱了,过年的时候我们几个吃了一只,另一只,就是这只,就给你留着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