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十年代之农家军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五女幺儿
为了快点儿把狼收了,韩明秀故意抛出几块熊肉,吸引它们的过来。狼毕竟是牲畜,哪有那么多心眼子,看见肉后,就全都毫无抵抗能力了,呼啦一下围了过来,争着抢着吃那些熊肉。韩明秀像个坐收渔利的渔翁似的,就坐在帐篷里,靠近来一只收一只,靠近来一只收一只……那种感觉真是要多痛快就有多痛快。
这样,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整个狼群都被她收到空间里了。收完狼群,韩明秀还跑出去看了一下,确定没有漏网之鱼了,这才放心。
她又去看了看她那张熊皮,好家伙,本来一张完整的熊皮,竟被扯得七零八落的,看着都心疼。韩明秀惋惜的直砸舌,后来到底没舍得扔,把那些碎皮子也收起来了,这些皮子虽然都碎了,但要是找个好工匠,细心缝缝的话,还可以将就用。
虽然损失了一张熊皮,但是空间里多出了三十多只狼,不过,韩明秀并没有多高兴,因为狼肉一点都不好吃,狼的价值顶多也就是卖卖狼皮罢了。
而且,狼皮还不同于虎皮、貂皮、狐狸皮、獭兔皮,甚至还不如熊皮,也就跟狗皮差不多,卖也卖不上什么价,所以这群狼基本上没啥大用性。
不过,倒是可以等她遇到危险的时候放出来,震慑震慑敌人。试想一下,要是她一下子变出一个狼群来,不把她的敌人吓得屁滚尿流才怪呢!这么一想,她的狼群还挺有用的,以后的路还长着呢,谁知道她以后会不会遇到麻烦呢
接下来的几天,韩明秀不断地有新收获:三头大野猪,一只狍子、四五只野鸡,
第271章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金秋九月,收获满满的韩明秀终于‘衣锦还乡’了,这趟山里之行,又给她带来了一大笔的巨额财富,虽然这次没能像上次那么幸运的采到人参和灵芝,但这次收获的战果特别多,收获的那些东西加起来,总价值也赶上上次进山的多了。
韩明秀是在傍晚时回来的。
回来时,正好遇到了一大帮正在村口树下闲着唠嗑的老娘们,见到她回来了,大家都热情的跟她打招呼。
自从她领着大家养猪,教大家蚯蚓养殖的方法,还给大伙买骨粉,她在屯子里的地位就一日千里,村民们无论男女老少,见到她都小和和气气的,有话没话都得跟她唠上两句。
“秀啊,回来了啊,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天吧!”秀玲嫂子问道。
韩明秀笑眯眯的说,“是呀,这段时间,嫂子家都挺好的吧,猪长啥样了”
一提起这茬儿,在场的老娘们们都沸腾了,纷纷显摆自己家养的猪。
“秀啊,我家那两头猪自从用了你教我们的法子养后,那是眼瞅着一天比一天的肥啊,胖的就跟气儿吹气的似的,我估摸着等到冬天时都能长到二百多斤,这下子可妥了,我家那俩小子娶媳妇的钱都出来了……”
“你们家好啊,一下子养了两头猪,我今年亏了,就养一头,等来年我说啥也得养两头,要是今年也养了两头的话,不也妥了吗”
“嗨,你养一头怕啥的,你那一头都快赶上别人家的两头肥了,我瞅着都快要有三百斤了吧!”
“咱们生产队今年指定能超额完成上头给的任务指标,不光能完成,还得富富有余呢……”
“咱们队长都乐坏了,还说今年要评你当劳动模范呢……”
“照这样下去,用不上几年,咱们屯子就能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了……哈哈哈”
看到大家欢快满足的笑容,韩明秀也觉得挺高兴的,能帮大家脱贫致富,带领他们挣点钱儿,这种成就感和喜悦感是一般的欢快所不能比拟的。
她大声说,“那咱们就眸足了劲儿好好干,等来年再多养些,争取早点脱贫致富奔小康啊!”
“对,争取早点儿脱贫致富奔小康……”有人附和着大声说道。
大家正热火朝天的谈论着,正好胡慧芳背着一篓子猪草从这儿路过,茂名媳妇大声道,“志德媳妇,搂猪草去了啊过来唠会儿呗!”
胡慧芳看了韩明秀一眼,拉拉着脸说,“不唠了,家里的大碴子还在锅里煮着呢,回去晚了该挖锅底了。”
“哎呦,你不是刚从山上搂猪草回来吗你咋知道你家的大碴子还在锅里煮着呢”有个心眼儿很实在的小媳妇傻乎乎的问道。
胡慧芳被这么一问,脸色更不好了,说,“我告诉我家彪子煮的,怕他忘了撤火儿。”说完,急匆匆的去了。
那个实心眼儿的小媳妇莫名奇妙的说,“她这是咋了往常不用人招呼就过来了,不唠到天黑都不带回家的,今个这是咋了呢”
茂名媳妇冷笑说,“咋了,看见秀碍她的眼了呗你说她个当婶子的人,白活这么大岁数了,咋还跟孩子一样的呢两家本来也没多大的仇儿,你看她那样儿,就像谁把她家孩子推井了似的。”
巧慧撇撇嘴,说,“就他们家那仨孩子,都推井去都不屈,叫我说呀,那三个玩意儿没一个好东西,特别是那个韩明燕儿,你瞅她那样儿,不就在城里念几天书嘛,那把她给得瑟的,都不知道个人是谁了,见谁都带搭不惜理儿的,看人都搁鼻子眼儿看,好像她比谁都高级似的,其实,她再得瑟不也都跟咱们一样,是泥腿子吗有能耐她变成城里人儿啊呸!”
巧慧嫂子之所以这么激动,是想起前几天遇到韩明燕时韩明燕故意装没看着她那事儿了。
本来韩明燕出去上学是好事儿,巧慧嫂子寻思她出去挺长时间了,挺长时间没看着她了,想跟她说说话、唠唠嗑,问问她在城里念书念的咋样啥的,适不适应啥的,没成想都走过去把嘴都张开了,人家看见她过来了,扯着就把脑袋给扭一边去了,就当没看着她。
这家把巧慧嫂子给气的,差点儿当时就绝她一顿。
虽然最后没有绝她,但是这件事儿巧慧嫂子是记住了,从此以后,再一提起韩明燕,巧慧嫂子就没一句好话,咋难听咋说。
“你说把她给得瑟的,还穿个布拉吉,露胳膊露腿儿的,一看就不是啥正经人!”巧慧嫂子恨恨的说道。
这个年代,农村人还都很保守,女人就是到了夏
第272章 带领大家养鹌鹑
韩明秀家养了不少鹌鹑,而且她也愿意教大家养鹌鹑的事,很快又成了孙敖屯的另一个热点新闻
当大家听说她家养了几百只鹌鹑,天天都能吃到鹌鹑蛋,隔三差五就能吃到鹌鹑肉时,都不觉跟着动了心。
现在,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再也没有饿肚子,吃不饱饭的现象了。于是,大家就都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都想吃点儿好的,想吃肉。
一提吃肉,大家潜意识里想到的就是鸡、猪、鸭、鹅之类的常见家禽,但是这种家禽个头比较大,饲养的成本也比较高,就是馋肉的话也不会轻易杀来吃。
鹌鹑就不同了,鹌鹑个头儿小,饲养的成本也不高,馋的时候杀几只吃也不会给家庭的经济造成什么大的损失。
而且,听说鹌鹑蛋很有营养,比鸡蛋都有营养,还比鸡蛋都好吃,这么好的东西,大家当然都乐意养了。
于是,韩明秀家热闹起来,不断地有前来打听鹌鹑的养殖方法和淘换鹌鹑的村民上门。
来的人多了,韩明秀干脆跟队长说了一声,又组织大家上了一节课。主要是讲怎样繁殖鹌鹑和养殖鹌鹑。
另外,她还动员大家到她那儿借鹌鹑蛋,把蛋拿回去自己孵化养殖,等把鹌鹑孵出来,养个四五十天,鹌鹑就开始产蛋,等鹌鹑产蛋的时候,再把借她的鹌鹑蛋还给她就可以。
要是不愿意孵蛋想直接养鹌鹑的话,也可以拿东西到她那去换,粮食,蔬菜,野菜,家禽……用什么换都可以。
只是,跟换东西相比,她更建议大家在她那儿借鹌鹑蛋,因为她不太想跟大伙换东西,免得多了少了的惹麻烦。
不过,尽管她不愿意,绝大多数村民还是更愿意拿东西跟她换鹌鹑。
现在是九月份,正是青菜满园的时候,这个时候很多人家的青菜都有吃不了的趋势,要是拿吃不了的青菜去换韩明秀那能下蛋的鹌鹑,多划算啊,不比自己辛辛苦苦地孵小鹌鹑强多了吗
于是,屯里的老娘们儿都忙碌起来了,纷纷在自家的园子里摘青菜,准备到韩明秀那换鹌鹑去。
当然,也有不少家家的园子里都种了粮食,没有多少青菜的,于是家里的老娘们就挎着筐跑到山里去挖野菜去。
小秀儿不是说了吗,也可以用野菜来换鹌鹑。
山里的野菜也不少,挖一小天儿就能挖上一篮子,一篮子的野菜就能换一只鹌鹑了,要是挖个十篮八篮的,就能换一群鹌鹑了。
这么划算的买卖谁不干啊有的人家还全家动员起来,一起出去挖野菜,挖满了一篮后,就到韩明秀那儿换一只鹌鹑。
换鹌鹑的时候,人的素质便都凸显出来。
那些实诚的人,都规规矩矩地交上一篮子青菜或者一篮野菜,不仅分量足,质量也过关。
而那些心眼子多、藏着私心的人,交上的青菜或野菜不仅分量不足,而且里面还参了许多东西。
比如野菜,韩明秀交代过,她只要婆婆丁,芹麻菜,苦麻菜,马齿菜,小根蒜几样,可偏偏有人要在里面掺上车轱辘菜和灰菜等。
韩明秀把他们的那点儿小心思都看在眼里,不过并没揭穿他们,只是给他们换鹌鹑的时候,换的都是老了,快要淘汰的鹌鹑。
这些老鹌鹑表面上看起来跟其它的鹌鹑并没有区别,但实际上产蛋量明显不如那些‘年轻’的鹌鹑产蛋量高,本来都被她收进空间里准备宰了吃的,不过既然他们想糊弄她,她也不介意拿出这些老鹌鹑来糊弄糊弄他们。
很快,家里的鹌鹑被换走了大半儿,不过却多了好多的青菜,野菜和少许粮食。
拿粮食换鹌鹑的只有个别几个,其余大多数都是拿青菜和野菜来换的。
韩明秀把这些青菜挑好的收进空间里,那些蔫巴点儿的歪瓜裂枣都被她切成丝儿或片晒上了,留着晒成干菜吃。
野菜也都被她收进空间里,别看现在的野菜不值钱,但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好玩意儿啊,以后农药化肥横行天下的时候,想吃这种纯野生的绿色野菜都买不着了,现在多囤点儿,存够一辈子吃的,就不用再担心会有吃到被污染的野菜的问题了。
韩明秀跟大家做交换的时候,大姐基本上都是在单位上班,所以也并不知道她到底换出去多少鹌鹑,换回多少青菜野菜,韩明秀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地把青菜和野菜都收进了空间里,只留下少许在外面掩人耳目。
这股养鹌鹑的热潮,从孙敖一直传到了别的村,于是,陆续就有别的村的老娘们挎着一篮子野菜或者是青菜,来孙敖屯的韩明秀家找韩明秀换鹌鹑。
韩明秀本着来者不拒的原则,只要她们的青菜和野菜过关,就把鹌鹑换给她们。要是她们的青菜和野菜质量不好,有参杂别的野草的问题,她也换,只不过换给她们的是老了,产蛋量低的鹌鹑……
十月份,韩明秀家的鹌鹑已经从五百多只锐减到几十只,(这还不算她从空间里偷偷拿出来的二百多只老鹌鹑),这股子换鹌鹑的热潮也渐渐地退了下去,因为已经开始秋收了,大家要忙着秋收,就没工夫折腾着换鹌鹑了。
韩明秀家的苞米早就收回来了,现在种的大白菜还能在地里长上一阵子,不急着收。那二分地的土豆也好收,都没用高广斌动手,韩明秀自己一个人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土豆都抠完运回家了。
&nb
第273章 介绍对象
掰苞米的时候,韩明秀又找出了去年那身装备——长袖衣服、长腿裤子,还有那条剪了两个孔的纱巾。
这身装备穿起来虽然有点怪异,但非常适用。在劳动的过程中,苞米叶子再也拉不到她的脸,瞎眼蒙也叮不到她的身体了,少遭了不少罪。
去年她穿这身行头参加劳动的时候,大家还在背后指手画脚地笑话她矫情,说她浪费,没想到今年她穿上这身装备后,竟有很多人模仿她,也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再也没人说她矫情,浪费了。
如今,家家户户都养了大肥猪,眼瞅着就能见着钱了,谁还会为了条几毛钱的纱巾让自己遭这么多天的罪呢
于是,孙敖屯生产队的苞米地里,就出现了一大群蒙着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纱巾的妇女同志们,在金秋艳阳高照下,轰轰烈烈的进行秋收,乍一看上去,可显眼了!
韩明秀今年劳动的时候,特意挨着村里的年轻姑娘们,因为她没有忘记之前答应过张赫和马立军要帮他们介绍对象的事。
这事儿本来她都已经托付给大舅妈了,只是大舅妈那边一直没什么消息。这会难得有机会接触到村里的姑娘们,她想借机多接触接触,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她要亲自把关,给这两个哥们儿介绍个称心的媳妇儿。
“秀儿啊,你今年过了年就得跟你对象结婚了吧”
一个叫孙桂荣的姑娘挨着韩明秀干活,可能是这两天跟韩明秀熟悉了,就问了韩明秀这个比较私密的问题。
韩明秀没有像别的姑娘那么容易羞涩,听到孙桂荣问她后,就大大方方地说:“是呀,他说今年过年能回来,等回来时就把喜事办了。”
“哎呦,这么说你要当新娘子了。”孙桂荣打趣地说道。
韩明秀说,“这有什么的你们早晚也有这一天儿。”
孙桂荣撅了撅嘴,叹气说,“虽说都有这一天,可不是谁都是像你这么好运气,你看你,嫁了个军官,男人月月都有工资,将来还能随军去,哪像我们,将来就得嫁个老农民,一辈子土里刨食儿……哎……”
韩明秀乍听到她说羡慕自己嫁了个军人时,还在心中暗喜了一下,以为找到了一个愿意嫁给军人,愿意为军人默默付出的好女人。
可是听到后半句,听到她嫁给军人也是为了男人能有固定工资,她能去随军过好日子才羡慕她的,顿时打消了把她介绍给张赫或马立军的念头。
这个人,思想落后,觉悟太低,不适合当军嫂……
“你结婚后是不是也得随军去呀”孙桂荣不知道韩明秀已经在心里给她打了个大叉,并且还把它定性为思想落后、觉悟低的落后分子,还兀自絮絮叨叨的八卦着。
韩明秀说:“我还没想好呢,他的意思是叫我过去随军,可我还想趁着有孩子前在家多劳动几年,攒点钱和物,省得将来有孩子后生活紧吧。”
其实,她是想趁着现在有机会,多攒点无农药无化肥的粮食,纯绿色的肉类和蛋类,最好攒够一辈子吃的,省得将来一家老小吃那些有问题的粮食。
孙桂荣说:“你真傻,男人叫你享福去你还不去,换做是我呀,指定不像你这么想,指定头一天结婚第二天就跟他去……”
韩明秀抽了抽嘴角,心说:换了是你,霍建峰也不能要呀……
“那,你结婚时你对象家给你多少彩礼”孙桂荣继续八卦道。
韩明秀摇摇头:“没有彩礼,他平时的工资都寄给我了,钱都在我这儿,所以也没有彩礼。”
“那他给你买手表了没有咱们屯儿孙茂得家的大凤儿前段时间结婚,男方给买了三转一响呢,你对象也给你买了没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