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武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啃魂
“论语中有这一句?怎么我们不知道?”
论语是儒家经典中的经典,不仅真正的书生要读,即便是粗识笔墨的普通百姓也很多都读过,因此不止四五楼,三楼、二楼、一楼,以及外面的书生,读过论语的都愣住了。
只听秦虎懒洋洋道:“‘皆雅言也叶公’这句话应该分成‘皆雅言也’和‘叶公’两句,这‘皆雅言也’出自论语-述而第十五章,原为:‘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而下半句……”
秦虎的声音响起,随着一句句披露。
“哦,原来如此!”
“是那孔吉庆偷了个巧。”
很多人,特别是四楼、五楼这些真正有学问的大儒大宗师们都微微点头。
可也有一些皱着眉。
“那瞿有丰说的,真的是答案,莫不是他找不到孔大家所出典故的出处,便乱解,不过他这样解,倒也不算错,真够聪明……”虽然秦虎点破了,可对自己学问没自信的都有些怀疑。
“‘子路不对’,我的回答完了,可对?”很快秦虎便说完了,嘴角带着淡笑看着四楼方向。
“你这一次……”孔吉庆吞着口水,沙哑着喉咙说道,忽然——
“老先生,我再来补充一下。”秦朝清朗的声音响起。
“补充?”
孔吉庆一愣,秦虎已经完全把答案都答对了,还有什么补充的。
“你说。”孔吉庆沉声道。
“‘皆雅言也叶公’除了刚才有丰兄的解释外,他另一个出处则是来自于论语外篇的一篇文章,标题就是‘皆雅言也叶公’。”秦朝淡淡的声音响起,论语自然不可能真有‘皆雅言也叶公’这篇外篇,秦朝这么说,也是想起前世的一篇名家例文。
前世秦朝学语文中的古文时,自然是要讲到‘八股文’的,‘八股文’虽然名声臭,但抛去意识形态,其中名篇也是很多,那些文章拿到任何时代都是一等一不输于经典的美文。
这些名篇中,秦朝接触到的唯一一篇例文就是这‘皆雅言也叶公’,秦朝当时为了训练记忆,也背过这篇雄文。
因此,孔吉庆一说到‘皆雅言也叶公’,他才能想到截搭。
“什么?”
孔吉庆完全懵了。
“外篇?论语有这么一个外篇么?”
四楼、五楼一个个大儒又一次满头雾水,你看看我,我看着你,以他们的学识和见识,居然没读过这么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明圣训之有常,而楚大夫又可记矣。夫雅言而曰皆……’……”秦朝声音清朗动听,带着一种韵律,随着文章缓缓展开。
“这……”
普通书生和百姓听不懂,可四楼、五楼的大儒、文官、文坛宗师们却是学问中浸淫了一辈子的,岂能看不出好坏。
“论语中居然有这样的文章……”
孟述圣耳朵竖得老高,生怕听漏了一个词,郭叙真身子微微前倾,眼睛都眯着,整个五楼的文中高手一个个都屏着息听着。
八股文的源流,能追溯到北宋王安石、苏辙诸家的经义。
有一句话说八股文是一掴一掌血,一鞭一条痕,八股作得好,要诗有诗,要词有词,要赋有赋,这话是绝对没错的。
八股文在清朝中后期,以及之后的年代名声很臭,可为何清朝不取消?
只因一点,八股文是天下格式最严,要求最多,最难做好的文章。
典籍经义,音律,字韵,对仗……每一个都要掌握到极高深处。
最难做好的文章,一旦做好了,这人便是真正的人才,也正是如此,才让清朝时期虽然怦击八股声音不断,却没有取消,明清一直八股取仕,人才却层出不穷。
当然,这样一来,好的八股文,在上也是上乘之作。
秦朝这么将后世的八股名篇背出,八股文本来就是‘代圣贤立言’,这些不知道‘八股文’这回事的人乍一听,那触动之大。
“吾党覆案之,盖皆雅言也”
“可与周公鲁公之训辞,同藏于故府。”
……
一个个大儒竖着耳朵听,一些嘴里甚至还跟着反复默念,一个个如饮琼浆,只觉浑身痛快。
“然而,夫子又不能无言矣。”很快秦朝便背完了。
( 幸福武侠 p:///3/3428/ )
第六十九章
“老先生,可对?”秦朝声音落下。
四楼五楼却是一片寂静,便如习武成痴者看到好的拳术便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心里手上不停比划模仿分析一样,这天下间到了一定层次的大儒、宗师级文坛人物,和正常读书人不同,看到真正的好文章,也会完全下意识的品味、分析、默诵。
秦朝这一篇是前世清朝大家从八股名篇中选出,编成书籍用来教导自家后辈的范文,水准自不用说。
黄通明、孟述圣等人乍一看到这篇文章,便如唐初众文坛人士齐集滕王阁,看到了王勃写出滕王阁序时的感觉一样,都沉浸在其中。
许久,孔吉庆回过神来。
“我出的‘皆雅言也叶公’这句话的典故。”孔吉庆看着塔阁上秦朝和秦虎神色复杂,“确实如先前那位孩子所说,是出自论语第十五篇和第十六篇,只是没想到……”说到这孔吉庆一声感叹,“只是老夫没想到,天下居然还真有一篇皆雅言也叶公的文章,哈哈,老夫偷了个巧,只是这个巧偷得值,若不是偷这个巧,还听不到这一篇圣贤文章。”
孔吉庆心中确实很感慨。
他出‘皆雅言也叶公’只要想为难秦虎等人一下,为自己四楼众大儒争回点面子,可没想到秦虎居然答上了,而秦朝更是……。
秦朝问他‘可对?’。
孔吉庆也想昧着良心点头,可一来他读圣贤数十年,打心底做不出这种事,二来也想通了,对方阅历如此广,自己没必要枉做小人,这才承认没看过这篇文章。
“小孩,你今日说的这篇论语外篇,确实是一篇好文,从文章本身来说应该是论语外篇,只是奇怪,为何老夫等人从未听说过论语有这么一个外篇?”
“对呀,小孩,你这篇文章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魏瑞东也叫道。
四楼,五楼一个个的好文之人都眼巴巴看着秦朝,他们倒不是怀疑秦朝胡捏,而是听了这一篇好文后,都觉得自己作为一个读书人,不把其他外篇读完,太可惜了。
“老先生。”秦朝微笑着道,“这篇文章学生能读到,也是个巧合,你们想读怕是没办法了。”
“哦?”
孔吉庆、魏瑞东等一个个都脸露失望。
“为何没办法?”孔吉庆问道。
“因为当时只是学生来天龙寺路上,在市集上……上那个茅厕时。”
“上茅厕?”
很多大儒心中一跳,有些不祥预感。
只见秦朝一脸遗憾的沉声道:“学生从一店小二手中拿来的一页张,那纸上写着这文章,小子觉得很美,便背下了,而那张纸小子上茅厕自然是……用完了,用完之后才猛然觉得可惜,可终究……事已至此,反悔无用,小子便询问那小二其余文章之事,才知道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共七篇,都被用来做厕纸了,我那一张是最后一张,唉!”秦朝一声长长的叹息。
整个五华楼却是一片安静。
“这样的文章用来做厕纸?”这时世人对书是十分看重的,甚至封建社会,圣贤书籍能用来辟邪,镇宅,可居然有人……
“无耻!”
“无知,可惜了,这样一本好书却毁于无知小子之手。”
……
明元臣捶胸顿足,一些大儒,文坛大家都忍不住叹息,很多一二三楼的读书人更是忍不住骂出声来,倒不是针对秦朝,而是对这么好的一部书被店小二拿来给人当厕纸。
“不对呀?”
五楼上郭叙真、孟述圣等人眼里却是闪过一丝疑惑。
“会不会是段海峰那娃娃……”郭叙真、孟述圣等人都是看过秦朝年考的文章的,自然有些怀疑是不是那文章是秦朝做的,再胡诌做了厕纸,可都又心中摇头,秦朝文章确实可以,可要说做得像那‘皆雅言也叶公’那么出色,不是短时间能做出来的。
其实但凡名篇著作,即便真文失传,可名字还是有些会见于典籍记载中的,像孙膑兵法虽然失传了,但名字在汉书-艺文志中就有记载,秦朝说的论语外篇,和论语挂上钩,却不见于历代典籍,众人岂能不怀疑,只是凡事先入为主。
苹果落地,烟火上升,见惯了便习以为常。
孔吉庆出题,众人想不出答案,这时秦朝跳出来说出自论语外篇,众人便下意识以为真是如此,不仅秦朝读过,孔吉庆也读过这才出这题。
再一揣摩文章,心有预见下即便这文章差劲,也会被为有可取之处,何况本身就很好,直到孔吉庆说自己也没读过,众人这时心中已经认定了这文是论语外篇,即便有怀疑,也只是怀疑是书作者假托论语的名号,而不会怀疑到秦朝身上。
“肃静!”威严的声音响起。
“诸位,这问政还是继续吧!”主持声音响起。
而后——
“那个少年,我来问你……”四楼上魏瑞东、孔吉庆等大儒继续发问,而明元臣也抢着提问,可这一次,没人让他,因此抢到的发问机会也不多,当然,塔阁上依然是秦虎在回答。
兵阵、农事、算学、工匠、佛经、道典……
一项项询问,而询问的内容正是先前众人收集的各自的‘难题’,时间流逝。
“这个……”
忽然秦虎僵住了,傻眼了半天。
“小启。”秦朝低喝了声。
立时秦启便站了起来。
“老先生,这题由我来答吧,你问的东西出自周公篇,英:优异,杰出。雄:出众……”秦启娓娓说道。
“靠,原来是周公篇的,这几天不该一直玩的。”秦虎恨恨的一捶手,撅着嘴坐下。
“有丰,别丧气。”秦朝冲他点了点头。秦龙、段无丙、郭奋发、秦树也递过一个安慰眼神,“有丰,你这表现可是够好了。“
“我知道,就是觉得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居然……,太可惜了。”秦虎嘀咕了声,其实心里也知道,这一年,自己虽然长进大,可毕竟时间短,而能坐在五华楼四楼再差,也多少肚子里有点货色,一认真,都拿出生僻的东西来考问,他秦虎能撑到现在,已经够好的了。
“老先生,我的回答可有错?”秦启说道。
“没错,那下一题,依然你来回答,我问的是……”四楼的大儒又开始轰炸秦启,一盏茶后,秦启也被难住了,秦启后,郭奋发接替,郭奋发难住后,秦树接应,秦树才回答三道题。
“铛!”、“铛!”、“铛!”、“铛!”、“铛!”
五声钟响。
“午时到,休息二盏茶后,继续问政。”主持声音响起,而后立即有人端着食物、茶水送上塔阁,而五华楼各楼大堂,也摆着食物。
四楼。
每一桌都是极丰盛,热气腾腾的饭菜。
“哈哈,好吃。”
“这藕片是我的,鸡腿归你……”
段誉、乔灵皓、刘珏成等少年对着满桌的饭菜抢得不亦乐乎,不远处众老夫子,大儒们看着满桌的美味,很多都举着筷子欲食无味。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文人都是相轻的,读了一辈子书,在自己家乡一带小有名气,这里很多人虽然地位不如孟述圣、郭叙真、黄通明等天龙寺渡金出身的,可内心里对什么大理文坛三圣,对那闻士达,李士奇、刘豫,根本就不怎么看在眼里。
可今天。
仅仅只是七个在天龙寺中读了没一年书的少年。
“三次!”
“仅仅三次!”
一老者将筷子放在桌上,重重的叹息着,虽然秦虎、秦启、郭奋发都被问住了一次,可问了一上午,才难住几个少年三次,而且那三次,若将太极社七人算作整体的话,是一次都没难住。
很多老者食之无味,可那明元臣,却是满面红光。
“香!啧啧,这道肉真够软烂的,没想到这五华楼的饭菜一点都不输于状元楼呀,不会是把状元楼的厨子请过来了吧?”
明元臣大口吃喝着,仿佛打了胜仗一样,除了他外,还有一些老夫子也同样吃喝得很香,笑得嘴都合不拢,甚至边吃还边说着话。
“老海头,今天老朽算是见到了什么叫‘百闻不如一见’。”
“是呀,天龙寺名头一向很大,我以前还觉得有些名过其实,是占了‘皇家’的名号,吹出来的,今天一看,啧啧,连七个少年都……,老夫想好了,回家就得留下家训,下一期天龙寺的招生,非把后辈小子送进来一两个不可。”
“你家那几个小屁娃,我看他们未必进得了,不过我家睿儿倒是聪明伶俐,将来一定能进天龙寺。”
……
进天龙寺。
送自字后辈优异者入天龙寺,在受到秦虎七人的冲击后,无论是吃得开心,还是食之无味的人都在心中定下了这个念头。
“明兄,你倒是看得开。”孔吉庆走到明元臣身旁一把坐下,看着吃得额头出汗的明元臣说道,“我孔吉庆现在是服了你,考问了一个上午,没考问住一个小娃娃,还像打了胜仗似的吃得开心,厉害呀!”孔吉庆一竖拇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