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萧玄武
十八万?
十八万!!
薛绍等人深吸了一口凉气,想死的心都有了!
至少二十年,陇右牧马监无法再向大唐提供战马。我们的军队即将面临一个战马稀缺骑兵乏力的境况。裴炎的声音越发沉肃,说道,相信已经不用本阁多说,在座的诸位将军都想把这一批战马从突厥叛军的手中,给夺回来。同时,我们也必须救回许多被他们劫掠到草原上去的同胞子民。
裴相公,不必多说了。薛绍站起了身来,抱拳道,请即刻下令,让本将率军前去征讨突厥!
薛将军稍安勿躁。这一仗已是绝对无可避免,肯定要打。裴炎说道,但是究竟如何点将发兵,朝廷自有安排。待本阁细细说来。
好。薛绍深呼吸了一口,坐了回去。
王方翼所部,如今仍在西域弓月城一带与十姓突厥作战。日前有捷报传回,相信不日即将大获全胜。裴炎说道,但是王方翼所部不会回夏州了,他麾下的军队必须留守西域,以防西域复叛。也就是说,朝廷这一次派出的救援丰州讨伐突厥的军队,将会接替王方翼留下的空缺镇守夏州都督府。朝廷决议,让如今正处于突厥叛军围困之下的丰州也归属夏州都督府的治下。也就是说,朝廷即将派出的这一路兵马,将会总督大唐的西北军事。夏州一带衔接关中与西域,北抵突厥南拒吐蕃是关中两京的御敌之屏障,相当的重要!
夏州都督府的重要性其实并不用裴炎多说,在座的将军们都心中有数。但是薛绍等人屏息凝神的听着,因为,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巨大的战役,很有可能还将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国战。那么,今天朝廷做出的军事安排,很有可能就将关乎今后很多年里,大唐与突厥之间所有的战争和平与外交事宜。
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同时对薛绍等人来说,自己的命运和今后很多年里的生活都将与西北难分难舍,都与眼前的这一次军事会议密切相关。
朝廷决议,授命右卫大将军薛绍为新任夏州都督并朔方道行军大总管,持节黜制夏银绥丰四州军政要务并总督四州兵马,并率十万王师不日出征讨伐突厥!裴炎一本正经的滔滔不绝,授命薛楚玉为检校丰州都督兼
裴相公,请等一下!突然有个人站了起来,打断了裴炎的演说。
众皆一惊,看向那人。
薛绍!
武则天眉头一拧给薛绍递眼色,示意他不要造次。
薛绍就装作没看见了,众目睽睽之下站了出来,说道:裴相公恕我无礼冒犯!但因事关重大,我不得不当面讨问清楚。刚才,我仿佛是听到裴相公说了一句至关重要的话——十万王师?
李多祚等人都在怒气冲冲的互递眼色,个个咬牙切齿的想道——咱们明明有二十万大军,为何平空就给削去了一半?!
将军们满肚子火气,裴炎这位首席宰相被薛绍这样当众质疑与顶撞,脸色也是相当的不好看,眼神里面几乎就要结出了冰渣。
政事堂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剑拔弩张!
第576章 骄兵悍将
面对薛绍的强辞质疑与众将军的怒意,裴炎倒是沉住了气,不动声色的道:薛大将军你没有听错,就是十万王师。
但我们洛水大军有二十万之众,不知余下十万,该当何去何从?薛绍也用平静的口吻,反问道。
裴炎笑了。
他合上了手上的卷宗,不急不忙的道:薛大将军,有件事情你一定要弄清楚。这天下所有的军队都归属于大唐国家,而不是归属于任何一名将军!
是,我知道。薛绍说道,但我有必要问清楚,朝廷针对这二十万大军的去向安排。他们都是我的麾下,我的袍泽。回去之后薛某必须给他们交待清楚。如若不然,薛某担心会引起军心不稳。这恐怕,不是好事。
你是在威胁朝廷?裴炎声音一沉。
薛某不敢!薛绍也略略提高了嗓门,说道,薛某只是希望回去之后,可以给麾下的将士一个分明的交待,薛某不希望因为这一次分兵,而引发军队内部的矛盾与纷乱,这是薛某的职责所在!
薛大将军若是没有信心率领这十万大军为国谋胜,那么朝廷大可以另择名将取而代之。裴炎显然没有半点退让的意思,振振有辞的道,至于另外十万大军的安排乃是军国之秘,不是你应该过问的!
这话一落音,在座的将军们心中的火气瞬间就像是被点燃了的气油桶,眼看就将集体爆发。李多祚昂然一挺就想站起来,郭元振和薛楚玉连忙将他死死拉住,切勿忘了大将军号令!
都不必争了。正当这时,武则天站了起来。
武则天受先帝遗命顾问皇帝不决的军国大事,但政事堂是裴炎的地盘,她今天来了这里就像是一个特约嘉宾一样只是坐在侧席旁听。
这时,她走到了堂中,来到了薛绍的面前。
薛大将军,本宫明白你的意思,也理解你的苦衷。武则天说道,但是你想一想,如今大唐边患连连朝廷又值多事之秋,你麾下的二十万大军是朝廷能够随时调用的敢战王师。如果全都交由你带去了西北,万一军国有变,紧急之下朝廷再去何方征用兵马?
薛绍没有说话,沉默的点了点头。
或许你和在座的将军们心里都在想,除了洛水大军,不是还有上番的府兵么?武则天笑了一笑,说道,本宫就再请你们想一想,开春以来关中大旱,先帝被迫迁都洛阳。而两京上番的府兵兵员向来是以关中农户为主。现如今因为这一场旱灾农户们逃荒还来不及,又哪里还会有几个上番的府兵呢?关中以外的其他各道州县倒是来了几个府兵,但数量稀少战力也实难保障。如果仅凭这么一点力量守卫帝都,你们这些远征在外的将军能够放心吗?
太后所言即是。薛绍拱了一下手,说道,其实,臣并非是反对只带十万兵马出征。臣只是希望讨问一句,这些兵马将要如何分派。臣回去之后肯定会面对兄弟们的质疑与诘问,臣如果不问清楚,如何安抚军心?
太后!裴炎仿佛是有些按捺不住了,高声道,朝廷的命令是用来执行与服从的,不是用来解释与质疑的!薛大将军在政事堂内公然顶撞本阁并公然质疑诰令,这已属严重违制。臣请将其逐出政事堂,再行议事!
薛绍和李多祚这些将军们,当场就要爆发!
裴相公,你也请息怒。武则天连忙说道,军队里的事情不同于朝廷各部,军人的情绪是必须要安抚与照顾的,否则他们到了前方会无法安心作战,这将会为战争的胜负埋下不良隐患。所以,本宫才会破例向薛大将军解释一番。其实薛大将军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能够安抚军心,他并非有意针对裴相公也并非是质疑与反对朝廷的诰令——薛大将军,是这样么?
薛绍深吸了一口气,太后,臣正是此意!
好吧裴炎也勉强忍下了怒气,不甘且不屑的点了点头然后一屁股坐了下去,挥了挥袖做出一个‘我无所谓’的架式,那就请太后,代为详解!
在座众人都看出来了,裴炎这个态度很是有些倨傲,其中也有对太后的不满之意。
武则天一笑置之,走了几步来到李多祚等人的面前,说道:诸位将军,本宫知道你们都是同甘共苦肝胆相照的生死袍泽。如果遭遇了战争而让你们临时分开,你们感情上肯定会有一些难以接受。但是为了大唐的国家与朝廷的安危之大局,你们必须割舍这些个人的情感,全情投入到杀敌报国之中去。本宫相信,你们能够做到的!
李多祚等人也不是不识好歹,他们的怒火一多半是来自于裴炎的倨傲与冷漠。听到武则天这样良言相劝,他们全都站了起来一同抱拳,臣谨受命!
本宫就知道,我大唐的将军尤其是薛大将军的麾下,全都是通情达理重义重情的好男儿!武则天笑呵呵的道,本宫可以提前告诉你们,虽然你们此次出征只会带走一半的袍泽,但是你们另一半的袍泽弟兄朝廷会将他们划归于左卫的麾下仍旧留守洛阳。他们会在洛水大营里面,等着你们凯旋而归!
听了这话,李多祚等人心里舒坦多了,一同抱拳,谢太后!
诸位将军,还有疑问吗?武则天笑眯眯的问道。
回太后,没有了!
那就都请坐下,我们继续议事吧?武则天微笑道。
李多祚等人全都坐下了,薛绍也走回去准备入座。正与武则天擦身而过时,武则天递给他一个恶狠狠的眼神,示意他再也不要造次了。
薛绍轻轻的点了点头以示会意,悄无声息的坐了回去。
裴炎冷冷的扫了薛绍等人一眼,再度翻开他的公|文卷宗,继续念叨此次出征的人事安排与物资调拨。
人事上的安排除了临时把程齐之给择了出来调到左卫担任将军,其他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右卫的原班人马基本上都和薛绍一同出征了,并担任了前方行军道和各都督府的各项职务。从这一手安排不难看出,太后和裴炎等人还是有些担心洛水大军会出乱子,因此把程齐之留了下来用做安抚。
虽然程齐之在洛水大军呆的日子还不长,但他既是薛绍的故友同僚也是程务挺的儿子。不看僧面看佛面,留守的一半洛水大军应该不会让程齐之特别难堪就是了。
但是军队物资的调拨,可就再又让薛绍等人心里窝上了一把火。
粮草,朝廷只给了薛绍二十万石。按军中标准的口粮计算,这个数量顶多只够十万大军吃个半年,这还没算各项损耗与民夫的吃喝,也没有算马料。诚然这个季节可以弄到一些牧草充当马料,但战马除了吃野草一定还要有黄豆苜蓿之类的专用马料供给,否则就会跑肚拉稀腿脚无力,那还怎么打仗?
而一匹战马的食量,是一名军士的六倍!
折算下来,朝廷给出的粮草顶多只够薛绍用上三四个月的!
这还不是最让薛绍等人窝火的。
洛水大军是募兵,募兵就得吃军饷。与粮草相似,朝廷拨给薛绍的军饷也顶多只够他花上五六个月,还还没算很有可能发生的一些杂项开销,比如到了前线必须花钱添置的各项军用物资,和伤病员的医疗与阵亡将士的抚恤费用等等。
此外,洛水大军组建之初是为了征讨西域反叛的十姓突厥,以骑兵为主就算是步兵也全都配置了驮马,因此军中马匹极多几乎做到了人手两匹以上。在被朝廷撤往洛阳驻扎时,军队把大多数的战马都交回给了长安内苑监六闲厩,只留下了一些日常训练巡逻与应急必须的少量马匹。
现在又要出征了,朝廷给了薛绍两万战马和五万驮马,这还不到以往马匹配备数量的五分之一!
这仗还怎么打?!实在有人忍不住咆哮了起来,独孤祎之。
滚出去!不等裴炎和武则天发飙,薛绍先大喝了一声。
独孤祎之在桌几上愤愤的砸了一拳,一头就冲出了政事堂。他的好兄弟沙咤忠义也忿忿的跟着一起冲了出去。
薛大将军,你应该好好的管教一下你的麾下了。裴炎冷冷的道,似这般冲撞政事堂,本阁以往从未见过!——念及他们是初次来到政事堂,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多谢。薛绍也冷冷的回了他一句,懒得跟他废话。
会议继续,但这完全成了裴炎一个人的独角戏,再也没有人多说一句。直到会议结束时裴炎把朝廷开发的文书交给薛绍,让他带人去长安领取军需物资,薛绍才对裴炎说了一句——
裴相公,你我就此别过了。
裴炎微微一怔,一时没想明白薛绍这话里是否别有深意?
薛绍冷冷一笑几乎是从裴炎手中抢过了文书,带着他麾下的骄兵悍将们,扬长而去。
第577章 不要走
政事堂里的众官员都纷纷退去。今日这里的气氛实在太过紧张,他们早就不想再多呆一刻了。
武则天走到了裴炎的身边,苦笑的道:子隆,你何苦和这些鲁莽火烈的将军们,逞一时意气之急呢?
太后,臣身为大唐朝廷的中书令,有必要捍卫政事堂的威严。裴炎答道,臣并不针对任何一人。臣,只是就事论事!
好吧!武则天点了点头,难为你,要多多担待了!
裴炎苦笑的点了点头,太后言重了,这是臣份内之事!
武则天走了。
裴炎有点疲惫的坐了下来,慢慢的翻着手中的卷宗,喃喃道:身为顾命大臣中书令,我不担待,谁担待?
薛绍一行人走出了中书省,见到独孤祎之和沙咤忠义就站在外面等着。
你们好威风啊,在政事堂里耍横!薛绍劈头就骂。
刚刚还在雄纠纠气昂昂的独孤祎之和沙咤忠义当场蔫了,连忙涎着脸赔笑认罪,大将军,我们错了!该怎么罚的就怎么罚,只要不打死不打残,让我们留着有用之身去杀敌,都行!
回去再收拾你们!薛绍狠狠的瞪了他二人一眼,再道,兄弟们切记,不可四处散播闲话不许动摇军心。
是!众将一同应诺。
薛绍点了点头,说道:朝廷这次给出的兵马和物资是比较少。但物资是死的人是活的,朝廷不给咱们可以自己想办法——既然朝廷如此苛刻待我,到时候他们也没什么可指责的!
众将一听这话全都心照不宣的笑了,个个眼睛发亮,贼亮贼亮!
薛绍笑了,多的话现在就不必说了。全都回去各就各位干好自己份内之事!
是!
众将都散去了,薛绍没有急着走。他在等一个人,他也知道那个人一定会在找他。
果然没过多久,一名内侍找到了中书省的大门口来,把薛绍请到了离此不远的命妇院。
武则天在这里等着薛绍。
承誉,你今天是否有些冲动了?见了面武则天也没有废话,直言道:朝廷做出的安排,自有朝廷的道理。你怎能在政事堂里那样的顶撞裴炎呢?
太后明鉴,我并非有意针对裴相公。薛绍说道,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的心思都不相同。我手下有二十万大军,二十万条性情刚烈的厮杀汉子。稳定军心,是我的首重之要务。朝廷突然作出这样的安排很容易引发将士们的不满。因此,我不得不当面讨问清楚。
我也知道你是出于一颗公心,但是言辞和态度方面理当多加注意。毕竟裴炎现在是顾命大臣与首席宰相。宰相者,群臣避道礼绝百僚,你不妨多顾及一点他的面子。武则天倒是劝得挺耐心,不再是薛绍入仕之初的那种教训的口气了。
太后所言极是,臣记住了。薛绍拱了拱手。
这些小事就此打住了。武则天话锋一转,说道,太平即将临盆,你却又要出征了。你一定要好生安抚于她。
我会的。薛绍点头。
你此去丰州关山万里,军旅劳累尚且算小,战争凶险不容轻视。武则天用轻柔的语气说道,讨伐突厥,可就不比平定白铁余了。你一定小心谨慎切勿涉险弄惊,非但是太平经受不了那样的刺激,目前大唐也承受不起太大的损失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