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极品驸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萧玄武

    裴行俭双膝一跪拜倒在地,五体投地老泪纵横,老臣,拜谢陛下!

    儿臣告退。太平公主一拧身,往外走去。

    殿下!薛绍唤了一声,二圣一同对他挥手,示意他快去追。

    薛绍匆忙拱手一拜,快步走出书房追上了太平公主。

    安然薛绍将她拉住,在她身后唤了一声,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什么也不必说了。太平公主背对着他,说道:我在洛阳,等你回来。

    薛绍拉着太平公主的手腕,不松。

    太平公主轻叹了一声,去吧!裴公,时日不多。你应该,多陪他。

    薛绍松开了手。

    太平公主走了。

    当天傍晚,薛绍陪着裴行俭回到了他在长安的家。门已坏死,庭院之中还残留着去年的枯败杂草,迎面就是一股腐烂与霉坏的气息。

    裴公,不如去我家住吧!薛绍说道,太平公主已经去了宫里和二圣同住,明日去往洛阳。若大的一个公主府,只剩我一个人。

    不去。裴行俭答得干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你若有心,就帮老夫收拾一下。稍后,老夫还得在这里宴客。

    宴哪些客?薛绍煞是好奇的问道。

    裴行俭仍是那样古怪兮兮的一笑,老夫说请李谨行,你信吗?

    薛绍便笑了,行,我去叫几个人来,一起收拾!

    刚转过身来,薛绍就看到一位二十多岁的灰衣青年站在门口,腰挎一口茶色木鞘麻布裹柄的老旧横刀。貌不惊人,安静到木讷。

    但薛绍知道,那把刀绝对是一把杀人饮血的快刀。

    这个人,就和他的刀一样!

    李多祚,拜见裴公!双膝下跪额头贴地,他拜倒下来。

    薛绍惊喜的往他身后一看,看到了曾经一起北伐的程务挺程齐之张虔勖程伯献崔贺俭独孤祎之,沙咤忠义,党金毗,郭大封,还有苏味道,钟绍京,刘幽求,薛楚玉,郭元振,魏元忠很大一票人!

    裴行俭站在杂草丛生的院子里看着这些人,捻着胡须笑得眼睛都眯起了,活像是一只刚刚偷到了一只肥鸡的老狐狸。

    众袍泽,都来了?

    那就同老夫一起吃个饭,喝个酒啊!




第529章 父亲
    薛绍有一些低估了这个无网络时代的消息扩散能力。裴行俭来了长安还不到一天,结果就这么多人知道。

    其实长安的官僚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要是自己关注的消息,一定能在第一时间打探得到。

    显然,凡是今天来了裴行俭家里的人,都无比的关注裴行俭。

    一时间,薛绍感觉像是回到了当初的北伐之时。若无战事,当时大家总会想办法三五成群的聚到裴公的帅帐里,哼哼唧唧的找他蹭肉吃蹭酒喝。

    无论是程务挺这种年近半百令敌闻风丧胆的大将军,还是薛绍这种二十冒头初入行伍的年轻人,大家在裴行俭面前都像是一群永远也不长大的毛头小子。

    这种感觉,就像是春节的时候一家子兄弟都从外地赶回来,簇到老父膝前享受亲情的味道。

    裴行俭,就像是所有这些将军们的,父亲。

    既然都来了,用裴行俭的话说上门就是客,大家别客气——自己亲自动手打扫卫生,煮肉沽酒吧!

    于是薛绍领头,一群将军们像火头军那样的忙碌了开来。清理庭院扫地擦桌,修灶刷锅买肉打酒,所有人忙得不亦乐乎热乎朝天。就如同,真是要聚在一起过个大年了一样。

    华灯初上之时,裴行俭家里的正厅里,已经升起了四炉旺旺的大炉火。李多祚这位靺鞨族出身的将军动手烤了一只全羊和四只大肥鸡。军用大马盂里的食油滚滚翻开,程务挺亲自下厨,做起了大家都爱吃的油炸散子。一瓮盐水加些羊油胡粉佐料,专用来烫蔬菜吃。郭元振搞来了军中新酿的果酒,薛楚玉说他以权谋私回去了要收拾他,结果薛楚玉喝得比谁都多。

    薛绍则是在裴行俭的要求之下做回了一次蓝田公子,负责给大家演奏音乐。裴行俭听得摇头晃脑,非常的享受。

    这是薛绍至从来了大唐以后,参加的最有趣的一次聚会。唯一遗憾的是裴行俭既没吃肉也没喝酒,因为药王孙思邈时刻不忘亲自监督裴行俭,不许他乱来。

    直到夜半时分,所有人的兴致都还十分浓烈。但是有些人,不得不走了。比如程务挺和张虔勖,他们奉命率领羽林卫护卫中宫前往洛阳,明天一大早就要动身。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程务挺是真不想走。他和在场的所有人一样,都想追随裴行俭一起去西征。

    但是,这由不得他。

    临走之时,程务挺拉着裴行俭的手死活不放。裴行俭很嫌弃的一把甩开他,大声道,走吧!

    程务挺猛一转身,大步朝门口走去。

    刚到门口,程务挺又生生的定住了,转过身来,众目睽睽之下双膝一跪,给裴行俭磕了几个头。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尽管很不吉利,但大家都没有阻止,也没有表示出异议。

    裴行俭只是笑了一笑,这就算是,给老夫送终了?

    一句话,就把横扫千军的恶来说得眼泪汪汪,几乎是踉跄号泣而去。

    接下来,又有一些人陆续离开。剩下的,都是铁了心要和裴行俭一起去西征的。哪怕裴行俭没有向二圣提交其中一些人的名册,他们也赖着不肯走。

    薛楚玉,郭元振,你们两个肯定只能去一个。裴行俭说道,要是都去了,千骑谁带?

    他带。两人同时指向对方。

    裴行俭就笑了,要不你们打一架,输了的算倒霉,陪老夫去西征。

    郭元振当场就哈哈的大笑,不用打,我赢了!

    所有人都一起大笑,骂他没出息。

    薛楚玉淡淡的道:那是我输了。我陪裴公去西征。

    你!我跟你拼了!郭元振大叫。

    好的。薛楚玉硬挺挺的往地上一躺,看吧,我又输了。

    所有人再度一起大笑。

    二竿子,你居然也会耍无赖?!郭元振气结了。

    薛绍走到郭元振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算了,你就承让一次吧!楚玉曾在裴公麾下率领跳荡中军,裴公用得极是顺手。换作是你我二人都不去,也不能少了楚玉。

    哎!郭元振摇头叹息,反正跟你们两个在一起,好事总没我的份!

    看吧,这家伙说真话了。薛绍笑道。

    讨不着便宜,还不让人说话了吗?郭元振很恼火,不停的嘟嚷。

    这时候,刚刚离开的殿中侍御史魏元忠去而复返,而且带回来一个高大健硕的孔武青年。他向众人介绍道:这位是我同僚,同为殿中侍御史,名唤张仁愿。

    薛绍心中一亮,张仁愿?此人也可算是历史上有头有脸的一员名将了!

    高高大大的张仁愿上前一步,抱拳一拜给在场的将军们行了一个军礼,说道:裴公与诸位将军在上,请受张某一拜!

    哟,张御史一介文官,倒显得孔武有力。郭元振笑道,练过武吗?

    张仁愿挺谦虚的笑了一笑,张某从小自募武师,跟着练过一些花拳绣腿,未尝上过阵仗。也不知堪不堪用。

    魏元忠说道:郭将军,你可别小看了张仁愿。他虽然是和你一样也是进士出身,但是弓马娴熟拳法精湛,而且颇识兵法。若论拳脚,我反正是肯定打不过他了。郭将军若有兴趣,不妨一试。

    好好,你们比试一场!在场的都是一些行伍之人,一说起这个都来了兴头。连裴行俭也跟着一起起哄。

    郭元振笑嘻嘻的点头,好,那就点到即止,比划两下!

    当下,众人就把院子里的东西收拾开来,让郭元振与张仁愿二人比拳。

    张仁愿很谦逊,摆出一个照门来承让郭元振。众人都可算是个中行家,只见张仁愿刚摆了一个照门就知道,这人的武艺定然不弱。

    郭元振当然也看出来了,他当场就笑了,别说,是挺像一回事!——来吧,张御史!

    话刚落音,张仁愿怒吼一声如同猛虎下山,就朝郭元振出招了!

    众人都吃了一惊,这显然不是一名进士出身的文人搞法,分明就是上阵杀敌之人才有的狠辣风范!

    郭元振并未轻敌,两人拳来脚往打成了一团,居然不分上下。

    裴行俭见他二人比划了一阵没分胜负就劝停了他们,笑道:两只小牛犊子,都还不错。但是行军打仗,并非徒逞匹夫之勇。尤其是对于你们这样的将军来说,脑子里面有没有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谨受教!众人一同抱拳来拜。

    裴公。魏元忠上前一步,拜道:在下愿向裴公举荐张仁愿。他虽然是一介御史,但确有军武之才。而且他仰慕裴公和薛将军已久,愿追随裴公与薛将军一同去西征!还请裴公成全!

    张仁愿连忙上前来就要下拜,裴行俭阻止了他,张仁愿,老夫其实早就听说过你的姓名,甚至不比魏元忠晚。

    张某,诚惶诚恐!张仁愿低头纳拜。

    裴行俭笑了一笑,说道:你一介书生有志从戎,对大唐军队而言这当然是好事。但你是殿中侍御史,老夫权征调于你。

    无妨!张仁愿情急道,只要裴公肯用我,我愿即刻辞官投军,在裴公麾下充一马前小卒!

    众人都笑了。

    薛绍说道:裴公,张御史拳拳之心,你何不成全了他?如果大唐能够多一些像张御史这样文武全才赤子热血的年轻将军,何愁天下不宁?

    裴行俭呵呵的笑,不表态。

    张仁愿连忙又对薛绍一拜,张某此生夙愿,就是做成薛将军这样的人!若能鞍前马后向薛将军求学,张某此生足矣!求薛将军成全带携!

    那你怕是没机会了。薛绍挺认真的说道,因为当今二圣,只有太平公主这么一个女儿。

    众人都一起大笑,张仁愿窘得脸都红了。

    裴行俭笑了一笑,说道:承誉,那你就带上他吧!都是志趣相投的年轻人,你们在一起也好共事。

    薛绍抱拳一拜,裴公有命,薛绍岂敢不从!

    谢裴公!谢薛将军!张仁愿喜不自胜,一拜再拜,张某,这就去辞官投军!

    喂喂喂——慢着慢着!薛绍连忙一把拉住急将奔走的张仁愿,笑道,你这人,倒是急性子。你怎么就不想想,裴公能带上同为殿中侍御史的魏元忠一起西征,怎么就不能带你一起了呢?

    那方才裴公不是说张仁愿愣住了。

    薛绍拍着他的肩膀笑道,裴公喜好诙谐,他老人家逗你呢。以后你慢慢就习惯了。

    众人都一起大笑,张仁愿也跟着窘窘的笑了起来。

    哎新来的都有份,就我没份!郭元振忍不住长吁短叹。

    薛绍走上前来,小声对他道:陛下龙体欠安,又临迁都之事。如此一来,戍卫陛下御前的千骑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此关键时刻,你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千万可别调以轻心。

    这我知道。郭元振苦笑不已,但是你们都去了,唯独落下我一个人我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说罢,郭元振都偷偷的瞟向裴行俭。眼神之中悄然流露出,浓烈的不舍与哀伤。

    薛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其实自己和郭元振这些人都还很年轻,想打仗以后多的是机会。

    但是追随裴公这位老父亲一起出征的机会以后,恐怕不会再有了!



第530章 誓师出征
    次日,二圣起驾东幸,百官携家相随。。。浩浩荡荡的万人大队伍,开向了东都洛阳。

    就在这同一天,为讨伐西域叛乱的十姓突厥,大唐朝廷再一次颁布了举猛士诏,号召全国的青壮踊跃投军。

    两京关内聚集了大唐三分之一以上的府兵,是主要的兵员来源。

    府兵就是大唐的义务兵,农民们闲时为农战时为兵,还得自带粮食和被褥等物从军。但近些年来土地兼并比较严重,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自然也就无法再义务从军,这使得大唐天下军府的府兵兵员一直在锐减。

    但大唐毕竟是个尚武的国家,只要朝廷出钱出粮来募兵,那些曾经的府兵还是愿拿起刀枪来为国而战的。尤其是今年关中大旱闹饥荒,很多农民正愁没了生计。跑来投军赚得一些粮饷养活家人,成了他们不错的选择。

    关中府兵当中有很多是上过战场的老兵,还不乏立过战功的平民勋官,兵员素质相当的过硬。尤其是当人们听说这次西征的主帅是裴行俭,从军的热潮更加汹涌。

    朝廷计划只募二十万兵马西征,结果关内的几个募兵点不到五天的时间,就接到了不下三十五万人的踊跃投军。这让主持募兵的兵部侍郎岑长倩与员外郎薛绍都有点头疼,要从这三十多万人当中砍去将近一半,是个很难的工作。

    那其中有很多人,是抱着求生计的心愿来的。他们都愿意把性命卖给军队了只求一碗饭吃,军队如果不收留他们,他们很有可能变成流民甚至是流寇,这极不利于关中的社会稳定。另有一些是慷慨抱国的热血青年,如果回绝了他们无疑是打击了他们的尚武之心与爱国热情,这也是很不利的。

    想要求得朝廷允许多征兵马,显然更加不现实。现在关中大旱眼看就要闹饥荒,缺的就是粮食。在这节骨眼上朝廷敢于征发二十万雇佣军去征讨西域已经是咬着牙根了,还怎么可能拿出粮食来多养十几万人?

    兵部侍郎岑长倩对薛绍说,这些人很有可能是你曾经的袍泽,或者未来的袍泽。如何遴选剔除,你来操办。

    当上司的就是这样,一句话就能理直气壮的把烫手的山竽扔给手下。

    于是还没出征,薛绍就遇到了棘手的大问题。思之再三并与相熟的几个臭皮匠商量之后,薛绍决定,让各个募兵点效仿北衙讲武的形式,来进行优胜劣汰的现场选兵。公平竟争,那样被淘汰了的才会没话说!
1...8384858687...4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