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萧玄武
当然,迁都的实际内涵,也正是出于武则天的某种私人的政治野心。因为长安是李唐的根基所在,洛阳才是她如鱼得水的地方。
武则天重叹了一声,事已至此,如之奈何?
只有两个办法。薛绍说道,其一,停止西征召回王方翼所部,对漠北的突厥人严加防范。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今战争已经行进过半,王方翼打得艰苦卓越刚刚取得了一点战果,岂能半途而废?再者,西域迢迢千里,命令往来一番已是逾月,王方翼能否迅速的全身而退也是个重大疑问。另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前方将士浴血奋战,朝廷朝令昔改一纸号令就将他们中途召回,这绝对是白白的浪费他们的努力与鲜血,势必引起将士不满。武则天说道,此法不通,说一说你的——其二。
其二,当然是朝廷派兵前往灵武与朔方一带,加强布防。薛绍说道。
武则天再度沉默了,表情非常的严峻。
薛绍知道,其实自己说的这两个法子并非有多复杂有多高深,她执掌军国之事这么多年,哪会想不到?她只是不想那么做。于是她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来咨询了一下自己有没有别的法子可用。
果然,沉思片刻之后武则天一口说道,其二,也不可!还有其三么?
薛绍摇头,天后,臣愚钝,想不出其三了!
第550章 同舟共济
薛绍心里很清楚的知道,在现在这个当口,朝廷是绝对不会派兵出征的。
如今皇帝刚刚驾崩,大唐面临皇权更迭,稳定朝纲确保帝都的安宁是重中之重。与之相比,余下之事皆是次要,包括突厥人要造反。
哪怕大唐失去几个边镇城池和一些疆土,在天后与裴炎这样的上位之人看来,不过是疥癣之疾。
但是天后既然问了,薛绍就直言不讳的说了。因为职责所在,说不说在于自己;采不采纳,那是朝廷的事情。
如若派兵,多少兵马才算足用?谁能挂帅,方能称职?武则天没有急于否定,继续问。
薛绍答道:天后,突厥人以骑兵为主往来迅捷行踪飘乎,做战的风格也是兴之所在游移不定,除非我们事先知道他们要攻打哪处地方,否则只能拉长战线严防死守。北疆有边境千里,若想防止突厥骑兵南下劫掠,至少要守住阴山以南丰州一带的七百里黄河防线。
丰州,七百里黄河防线?武则天吸了一口凉气儿,那得要多少兵马驻防?又得要多少钱粮的支撑?
臣保守估计,二十万大军勉强堪用。薛绍说道,至于钱粮这可能就得去问宰相与户部的那些人了。
二十万,才勉强堪用武则天的表情越来越难看,另外一个关于挂帅人选的问题,她索性都懒得问了。
遍观如今的大唐朝野与军队,除了程务挺与薛绍,还有谁能带得了二十万大军呢?
那,舍弃丰州,据夏州朔州重镇而御敌,如何?武则天问道。
薛绍直摇头,天后,丰州七百里黄河沿线,是突厥人越过阴山之后南下的必经之路。一但这个缺口被打开,从丰州到夏州的千里坦途,突厥人的骑兵将会长驱直入防不胜防。最多,我们只能在夏州稍作抵御,防止突厥人突破西部边防插入大唐的关中腹地。丰州若弃,千里疆土尽丧敌手。突厥人的气焰将不断高炽,实力也将极大增强,从此成为大唐最大的边患。这个后果,不堪设想!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如之奈何?武则天很恼火。
薛绍小心的道:天后,就让臣率领右卫的西征军将士,去镇守丰州吧?
不可!武则天突然提高了声调,你都伤成这样了,只能卧床歇养。本宫可不希望因为一时之得失,而葬送大唐百年之栋梁!
薛绍苦笑了一声,那让恶来将军率军前去,也可!
武则天沉默了一阵,站起了身来,容我三思。
臣,恭送天后。薛绍当然也不至于死缠烂打,拱手而拜。
你只管躺着好生歇息,若有重大军情,本宫会亲来与你商议。右卫大军的琐碎军务你尽量交给李多祚与薛楚玉代为处理,余下之事你不必多想。武则天叮嘱道。
臣知道了。
武则天走了,薛绍轻吁了一口气,趴在了床榻之上。
参议军国大事,这是宰相才有的权力。可是今天武则天跟薛绍谈了这么多的军国之事,这让薛绍感觉,自己在朝堂之上的角色已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以前的那个体制边缘人薛绍,今天,好像已经正式步入了朝堂,参与到了大唐的重大军政决策当中。虽然自己提出的构想未必就一定会被采纳实施,但是至少,自己已经能够直接向朝廷表达自己的意志了。
这很重要。
这一次和武则天的谈话,对薛绍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裴炎?
薛绍很难不想到这个人,至从北伐归来,就屡屡遭受他压制挑衅甚至是羞辱。比如程齐之的婚礼之上,比如自己想要给裴公报丧的时候。
但是到了今天,他还能那样对我吗?
薛绍反复思忖,裴炎就是一块拦在自己面前的重大绊脚石。迟早一天,自己将要和他兵戎相见,一决生死。
但绝对不是现在。
如今大唐面临重大的危机,一切私怨都应该被抛到脑后,所有人同心协力渡过危机才是重中之重。如果自己这个带兵的军帅和执政的宰相,在这样的时候闹矛盾,将对整个国家和朝廷带来不可估量和不可挽回的损失。那样,两个人都将被国家与民族唾弃,无异于自掘坟墓。
薛绍坚信,裴炎的心里也是有着这样的底线和觉悟的。乃至于从一开始,薛绍就相信行刺一案绝不是裴炎所为。那种不顾大局损人败国又不利己的愚蠢阴谋,不是裴炎这样的人能干得出来的。
所以就目前而言,薛绍还是打算抛下私仇与政见相佐之争,和裴炎精诚团结,共渡危机。
于是次日,薛绍主动向天后提出,想要和裴炎裴相公,当面谈一谈。
武则天感觉很意外,但她同意了。
裴炎虽然贵为宰相,但薛绍是病号,所以还是裴炎屈尊来到了薛绍的病房里。
大将军,找我何事?裴炎主动开腔,倒是和颜悦色。
裴相公,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也不用绕什么弯子。薛绍说道,这一次,我们可能面临了重大的军国危机。
本阁知道。裴炎点了点头,昨日你与天后商谈,事后天后已经对本阁说过了。大将军还是很有见地的,本阁对大将军的军事才能还是很佩服的。
佩服就不用了。薛绍无所谓的笑了一笑,说道,当务之急,是想出一个处理的办法才行。漠北的变故,至今还是军国机密,只有你我二人与天后知晓。所有,还得是我们三人来拿主意。
这是当然。裴炎说道,如今陛下刚刚驾崩,朝廷正处危难动荡之中。为了大局稳定着想,此事暂时秘而不宣。若要实施处理办法,也得是隐秘行事。
那裴相公,可曾有了应对之法?薛绍问道。
裴炎皱了皱眉头,表情有一点愠恼也有一点尴尬。
薛绍心里稍稍的暗爽了一把,你不是宰相么,军国大事尽在你的掌控之中,你就不能拿出一个处理办法?我知道你不擅长军事,我故意这么问你的!你要是再敢提出一个类似处斩伏念这样的愚蠢办法,看我不当场骂你个狗血淋头!
——别人怵怕于你,裴公忍让于你,就连天后都坦护着你,我可没那么好惹!
裴炎想了一想,幽幽的说一句,难道大将军是想,让本阁自刎以谢天下,然后把本阁的头胪送到草原上去,安抚草原部众?
薛绍差点就笑了起来。
得,这倒是办法!
但是这个办法,好像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诚然裴炎是伏念等人被斩杀的幕后主使,但是把宰相的人头拿去安抚突厥人,那非但是起不到半点安抚的作用,反而会让突厥人更加洋洋自得肆无忌惮。
裴相公说笑了。薛绍尽量用正常的口吻说道,如果大唐都已经沦落到了用杀害自己的宰相去安抚边患,那还不如让国土尽丧敌手呢!
裴炎的脸皮一绷,胡须都颤抖了几下。
很显然,他被薛绍的这一记冷幽默给狠狠的呛了一下。
那依大将军之意呢?裴炎倒是有点涵养,忍住了没有发作,用正常的语气反问道。
薛绍说道:我以为,就算朝廷不派大军前往丰州驻防,也至少要做出一点严加防范的姿态。必须要让突厥人知道,大唐已经有所警醒有所防范。那样至少,可以让他们心怀猜疑与忌惮,不再那么有恃无恐。常言道做贼心虚,如果此法能够延缓突厥人的造反与南下劫掠,那就是最大的收获了!只待朝廷渡过了当下的危机,我们腾出手来去对付他们了!
裴炎顿时眼睛一亮!
薛绍从他的微表情当中读出了一个讯息——此法甚妙!
裴相公,以为如何?
大将军言下之意,是让大唐在丰州一带大造声势多布疑兵?裴炎反问。
薛绍点了点头,我只是一名将军,在兵论兵。实际操作起来是否可行,我并不十分了解。我只知道如果敌军来犯我军兵力虚弱无以抵挡,我要么脚底抹油趁早溜之大吉。要么,我就用这样的疑兵之计来蛊惑对方。就算不把他吓退,也可以争取时间等候援军。
裴炎嗞了一声,眼神当中露出了一丝惊奇之色。
薛绍又忍不住差点乐了,很显然,裴炎这个传统的古板的儒家仕大夫,对自己这种兵油子似的军事战术,既感觉到惊奇又感觉到了它的实用价值。
当然,这也正是裴炎死活也想不出的办法!
大将军既然早已成竹在胸,为何昨夜没有对天后明说?裴炎问道。
薛绍笑了一笑,说道:天后统筹全局,问的是国策与战略。所以我只对天后说了大体战略上的提议。裴相公是宰相,具体负责各项军国大事的处理与安排。所以,我才对裴相公说了具体的战术安排。再者,这个战术有那么一点点上不得台面,岂能对天后当面来说?
裴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薛绍这些话还是说得很有道理的。
裴相公若是觉得可行,就该尽快安排人手实施下去。若是觉得不可行,也该尽早想出别的应对之法。薛绍说道,如果不出所料,突厥人很快就要动手了。因为洛阳行刺,他们已经打草惊蛇。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我们的时间则更少了!
本阁知道了。裴炎点了点头,站起身来非常正式的对薛绍拱手一拜,多谢大将军提点,本阁,谨受教。
裴相公客气了!薛绍笑了一笑,拱手回礼,既是同殿为臣,就该同舟共济,共赴国难!
裴炎眉头稍稍一拧,眼神深深的看了薛绍两眼,点了点头,大将军所言极是。同舟共济,共赴国难!
薛绍微然一笑,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裴炎是敌人,但他绝对不是小人。
【累了,今日只有一更】
第551章 重大阴谋
薛绍不知道这一次自己被刺杀负伤,算是幸运还是不幸。(负伤固然是倒霉而且很疼,但大难不死总算是不幸中之万幸。另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揭开了一层隐藏极深的重大阴谋!
皇帝驾崩后的第三天,也就是武则天给狄仁杰的最后期限到来之时,薛绍被薛楚玉等人抬到了大理寺。
狄仁杰在郭元振与赫连孤川的协助之下,集官府军队与绿林三方人马之合力,还真的在三天之内破了案。他们甚至抓了一个活口,把薛绍请来,就是想让他亲自听一听,对方这个阴谋究竟是什么样的。
狄仁杰抓来的那个活口,是孟津水枭当中的一个头目,还曾与赫连孤川有些交情。孟津水枭个个都非常的凶悍而且不怕死。除了这个活口听从了赫连孤川的劝说在负伤之后投降,其他的都在拒捕的过程当中被杀或是自裁。
审讯是秘密进行的,武则天也派了心腹来旁听。那名俘虏交待,他们孟津水枭一伙大约有三十人,在几个月前被一拨神秘人强制收买,然后参与了一段时间的愚化洗脑与各种刺杀特训。
之所以说是强制收买,是因为那一拨神秘人也不知怎样的神通广大,居然把他们的家人都给扣押控制了。
那一拨神秘人的行事极为诡密,手段狠辣而且精明到刁钻,至今孟津水枭的人也不知道对方的首领是一个怎样的真实面目,只知道他被手下称为谋主。这个称呼常见于突厥军事贵族当中,因此对方极有可能是突厥人。
俘虏交待,谋主操控与训练孟津水枭的最大目的,就是针对薛绍。首先,他们时刻都在盯着薛绍的一举一动,但轻易不打草惊蛇。他们甚至想办法买通了经常出入宫闱的采买宦官,用来进一步的掌握薛绍在皇宫禁内这种特殊地方的一切行为。
被俘的活口毕竟只是受雇于人的杀手并非核心成员,也就只知道这些而已。在刺杀行动开始之前,谋主派了一个人来传递信息与下达命令之后,就集体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审讯罢后,薛绍与狄仁杰等人商讨分析。
狄公,我感觉很奇怪。薛绍说道,对方盯了我那么久却一直不肯杀我,这是为什么呢?他们难道还想在我身上,做出一点别的什么文章吗?
狄仁杰拧眉沉思,缓缓的摇了摇头,大将军,这一点本官现在也有一点琢磨不透。对方那个谋主处心积虑的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人力物力,好像并非只是为了谋害大将军而已。否则,他们派出自己的杀手即可,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本官认为,他们之所以收买与控制孟津水枭,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关中的本地人,熟悉这里的一切风土地人情并且干惯了藏头露尾之事,因此很容易隐蔽行藏不易被人发觉。谋主最大的用心,好像是监视大将军。至于这一次的刺杀,更像是狗急跳墙被逼无奈。
没错,我也是这样的感觉。薛绍说道,对方要杀我,实在有太多的机会,完全没必要等到现在。可是这就让我更加不解了——如果不是单纯的为了杀我,那对方究竟是想对我干什么呢?
狄仁杰等人冥思苦想,都一时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对方太狡猾,留下的线索实在太少了。狄仁杰说道,在没有证据与线索的情况下,本官只能推断——莫非对方的内部有分歧?有人想杀大将军,但有人却不想杀?
薛绍顿时心中一亮,难道艾颜现在真的已经成为了突厥叛逆当中的领袖之一?阿史那骨笃禄等等一些遭遇过我的突厥贵族想杀我,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艾颜现在也在突厥贵族当中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和发言权,那么她倒是有那么一点可能,主张不杀我。
但是不杀,又能怎样?还能把我捉到草原上成亲吗?
薛绍越想越觉得迷茫与荒诞,忍不住苦笑的摇了摇头,算了,不猜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千军万马都不怕,我还怕他几个小杀手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