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尽管挺进军目前的战局,还用不到他操心,但杜开山认为只要张北还沒有拿下來,那么日军就有可能随时通过张北向绥南、绥东战场增兵,如果拿下康保就将部队调走,会给自己和陈翰章的侧翼,留下一个相当不稳定的因素,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一时大意,让日军反过手來再给自己那么一下子。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二百一十六章 还是判断失误
其实在察南战场,根本就用不到杜开山操心,随着挺进军主力已经进抵张家口外围,并抢占塞外重镇沽源,眼下张北的日军,已经是两面受敌,别说早就已经沒有北上捅他杜开山一刀子的能力,就是自身也处在两支大军的夹击之下。
而在察南正面战场,挺进军的两位老帅,虽然沒有大开大合,但通过采取不断的浅纵深迂回包抄的战术,将当面之敌与背后的主力一片片的分割开來,战至康保战场彻底落幕的时候,挺进军已经击溃沽源、张北一线以北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主力。
并采取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大胆穿插敌后战术,一举将二十七师团截成互不相连的四段,挺进军两位的老帅,到底是究竟沙场的老将,对战局的把握能力绝对是一流的,战场的控制能力,也是相当的老练。
攻势之中虽然在复杂的地形,与日军打山地作战,但在其发起的进攻态势之中,始终保持着张弛有数、攻击有序,该大胆穿插的时候,绝对不手软,该收缩的时候,也绝对不迟疑。
虽然打的不如察西、绥东战场大范围迂回穿插那么精彩,但是两位老帅这种零敲牛皮糖的战术,让自以为依靠山地防御的日军极为不适应,尤其是挺进军各部,在此战之中极强的独立作战能力,让日军吃足了苦头。
一个团在沽源作战之中因为穿插距离过深,被反击日军打乱建制,合围在三个三头之上,这个团发现自己周边都是日伪军之后并未慌乱,依托所在山头就地组织抵抗,与围攻上來的日伪军整整打了一天一夜。
不仅牵制了大量的日伪军,使其无法增援到其他的战场,并在日军战线上,撕扯出大量的空隙,最终在周围渗透进來的兄弟部队配合之下,将周边日军一举击溃,直接造成了沽源一线的日军防守兵力不足,被挺进军一部趁势收复。
尽管所处位置地形有利,但是半个月的战局下來,日军却愕然的发现自己的部队和防线,不知不觉之中被分割的七零八碎,前线各个据点,被分割合围之后,杂七杂八的被吞了一个干净。
整个战场,被这种战术撕扯的乱七八糟,纵深也被渗透进了大量的钉子,最深的一股,甚至已经到了张家口附近,位于一线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就是这样被一点点的敲散之后,被一口口的吃掉。
挺进军的攻势,犹如水银泻地一般,几乎是无孔不入,只要防线上被打开一个缺口,就意味着随即将有更多的缺口出现,日军甚至在很长的时间之内,都沒有摸清楚挺进军的重点攻击方向在那里。
等到察南战场负责指挥的日军二十七师团长原田熊吉中将,发觉不妙的时候,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已经被啃光,就是他的二十七师团,也被分割成为互不相连的四大块,甚至就连张家口外围,也落下了挺进军的炮弹。
而在闪电河正面,以及围场一线发起攻击的挺进军一部,在拿下多伦之后,沿潮河、滦河流域顺势之下,直逼新源、古北口等外长城要点,与已经夺取承德的挺进军一纵队,在丰宁会师。
面对着察南、绥东、绥南战局的不利,以及晋北突然出现的敌情,经过几番努力,终于恢复了与一一零师团无线电联系,对绥东战场情况重新了解的冈村宁次,对于眼前的战局几乎是一筹莫展。
完成换装和整训之后的十八集团军,暴露出來的强大战斗力,让冈村宁次感觉到异常的震惊,尽管早在调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些共产军对于日军來说,虽然在装备上过于低劣,但是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生存能力都是一个更加顽强的对手。
更为重要的是这支部队的山地战,以及分散独立作战的能力并不次于日军,其在此战之中,采取的在猛烈炮火支援下的浅纵深迂回分割,与大范围渗透攻击的战术,让与其第一次正面作战的日军更加不适应。
冈村宁次也沒有想到,在这些部队出关之后,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之内,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原來的优点非但沒有丢掉,反倒是更加的灵活,而原來的缺点,也几乎得到了相当大的弥补。
特别一系列新式战术的采用,短短的时间之内,便将华北方面军依靠山区有利地形,构筑的防线捅了一个千疮百孔,使得察南战场原本认为能支撑几个月的防御,却只是半个月便已经处于全线崩溃的态势。
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在不到十天的激战之中,整整一个混成旅团,被硬生生的分割成了十七块互不相连的单独建制,然后被挺进军很是悠闲自在的,一口口的给吃掉,等到二十七师团想要救援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阵地也被打进了无数的钉子。
甚至自己的部队,也被这种战术硬生生的给磨去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别说救援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了,就是其自身也被分割开來,挺进军采取的这种战术,虽然进展略微的缓慢一下,但是效果却是相当的明显,最关键的是,大大减少了伤亡以及对物资的消耗。
察南战场整个挺进军参战部队,数量要高于察西、绥东战场一倍有余,但是大半个月的激战下來,物资的消耗量却只有西线正面战场的三分之一,炮弹的消耗量,更是仅有一半,消耗最大的山炮弹与迫击炮弹,也不足西线正面战场的八成。
面对着已经是改头换面,变的几乎让他已经不认识的老八路,再加上更加让他焦头烂额的西线战局,冈村宁次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最大的错误,就是还是小看了对手的能力和军事素养的提高速度。
同时在对手的战略意图上,判断还是出现了失误,更为失误的是,自己还小看了他们的决心以及胆量,他们竟然在正面战事尚未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便敢于采取大范围无后方的穿插。
让坦克翻越险峻的阴山,置正面还在激战中的战场不顾,直插整个绥东战场的大后方绥南,甚至还胆大包天的,在孤军突入的情况之下,不顾大量坦克部队对后勤的依赖,直插晋北打到了山西的北大门,如果晋北重镇大同有失,那么整个山西都将处在其攻击范围之内。
自己尽管已经很是慎重,但还是小看了敌军的战斗力,沒有预料到从东北南下的这支敌军的战斗力,会如此的强悍,二十六师团、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就这么在短时间之内被消灭,一一零师团,也是自身难保。
最关键的是,在敌军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上,华北方面军连同关东军的那帮混蛋,更是错的离谱,关东军那帮家伙不是口口声声保证,这帮他们口中的土匪只有老式的苏制坦克吗,可战场上出现的那些新式坦克,都是从哪里冒出來的。
苏军的二六坦克,自己不是沒有见过,苏联人援助给支那政府军大量的二六坦克,中国派遣军在支那战场上也与其交过手,可抗联出现在战场上的那些新式的,就连七十五毫米火炮打上去都像挠痒痒一样的坦克,究竟是从哪里冒出來的。
而且在西线的战场上,不算现在出现在绥南、晋北战场上的敌军新式坦克,单单敌军在正面投入的坦克数量,就远远的超过了华北方面军基于关东军提供的敌人坦克数量为基础的判断,难道这些坦克,都是他们自己制造的不成。
当然眼下的冈村宁次现在也知道,自己无法去追究关东军的责任,解决眼下战局所面临的困境,最需的就是援军,而不是去追究什么责任,最关键的是面对关东军这个方面总军,还有那位在整个军界根深地步的梅津美治郎大将,追究责任也不是自己这个方面军司令官能做的。
但现在最让他头疼的是,眼下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的华北方面军,上哪儿去找援军,他的华北方面军直属的三个师团,已经全部调到一线作战,方面军直属部队剩下的这几个独立混成旅团,除非自己连平津与冀中平原都不要了否则已经无兵可调。
察南、绥远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但是冀中平原和平津是绝对不能放弃的,一旦减少兵力驻扎,已经退至山区的华北共产军,马上就会卷土重來,一旦让这些生存力极强的家伙,重新进入冀中平原地带,去年的大扫荡结果很可能会化为乌有。
而在骑兵集团、二十六师团、独立第二混成旅团相继全军覆灭之后,驻蒙军几乎是已经灰飞烟灭,第一军建制的六十九师团眼下困守集宁,第三混成旅团被分割在大同至集宁,驻扎长治的三十六师团与阳泉的独立第四混成旅团,又要保护正太铁路。
除非华北方面军真打算彻底的放弃正太铁路,放弃整个山西,否则这两支部队绝对不能调动哪怕一个中队,而在六十九师团、四十一师团被抽调之后,唯一驻扎运城的三十七师团,还要防御整个晋东南地区。
面临的不仅仅是与之隔河相望的重庆方面第一战区,还有目前退守晋西南的十几万第二战区主力,如果在抽调三十七师团,那么相当于整个晋西南都要放弃,整个山西驻军,仅能出动的四十一师团,又被晋东南地区的共产军死死的缠住,短时间之内,根本集结不起來。
至于十二军的三个师团,外加三个独立混成旅团,还要保证方面军对山东的控制,联系华北与华中大动脉津浦铁路沿线的安全,以及保持对河南境内,隔河相望的重庆方面一战区几十万大军的压力,山东战场上的共产军数量,可是整个华北最多的。
而从华中调來的十五师团一部,刚刚抵达大同就被牵制住,六十九师团眼下被困在集宁战场无法脱身,援军上哪儿去找,对于冈村宁次來说,现在无疑是相当头疼的事情,从眼下的战局判断,如果短时间之内无法投入大量的援军,整个山西、察南战场都有崩溃的危险。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冈村宁次的想法
现在华北方面军就像一条吞下了太多东西,在遭遇到危险的时候,却又不肯放弃所有已经咽下肚子,或是吃到嘴里的东西,而过于贪婪的蛇,即不想放弃山西的任何一个已占领区,又要遏制住察南、晋北,乃至整个绥远战场敌军的攻势。
贪婪成性的日军,什么都不想丢掉,永远也不懂得舍得之间的关系,但眼下的形势,却逼着他们在继续坚持与放弃之间,做出一道选择題,尽管这对于向來吃进去的东西,就不肯吐出來的日本人來说,无疑是相当困难的。
不过到底是头脑比较清醒的人,冈村宁次知道自己倒了必须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了,只要保住六十九师团和大同这个北进基地,绥南即便是暂时丢掉了,但等到援军赶到,一样能够重新的夺回,如果连大同与六十九师团都丢了,那么不仅绥南可能丢掉,整个山西也受到抗联的威胁。
看着地图沉思良久,冈村宁次命令集宁战场的六十九师团,独立混成第三旅团一部,立即放弃集宁,避开丰镇一线的抗联部队,绕道靖虏堡关口撤向大同,命令大同之守军,全力固守大同,等待方面军的增援。
命令一一零师团长饭沼守中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化德、商都一线至少一个星期,在冈村宁次看來,二十六师团能够依托更加不利的地形,坚守时间长达十余天,那么在有利地形依托之下,一一零师团坚守的时间可以更长。
更何况二十六师团被合围之后,原加强给二十六师团的重炮部队,有相当一部分撤到了一一零师团的作战地域,而且一一零师团所在的商都,是整个绥东、察西战场的后勤补给基地,那里粮食、弹药储备的数量,足够两个师团坚持三个月的。
同时方面军早在去年年底,便在化德、商都、正黄旗境内修筑了大批的筑垒地域,虽说不如二十六师团所在作战方向面积宽大,但是坚固性与设计的隐蔽性,却并不次于二十六师团当初所在的筑垒地域。
在冈村宁次看來,只要六十九师团能够突破敌军在集宁外围并不宽大的封锁线,与正面发起反击的十五师团配合,全力先解决丰镇、大同方向,数量并不算多的敌军,那么整个绥南战场,就有反击的余地。
在连续给六十九师团和一一零师团下达完毕命令之后,冈村宁次派出参谋长安达二十三中将,亲自赶往临汾,要求四十一师团长清水规矩中将,尽快的摆脱周边共产军的纠缠,全力向北增援。
命令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立即调集驻扎兖州之三十二师团立即于兖州集结,乘车自津浦铁路经石门转运北平,参加在居庸关一线部署防御,命令十五师团主力,立即自石门经铁路输送进抵太原,增援大同战场。
抽调驻兖州之三十二师团北上增援,冈村宁次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兖州是鲁南重镇,南与徐州十七师团辖区接壤,向西与驻开封的三十五师团辖区接壤,向北有驻扎在济南的五十九师团。
将三十二师团固守的部分重要据点,留下分队作为骨干,主要防守任务交给治安军以及皇协军,非重要据点全部撤离,至于兖州、济宁等地区的防御空白,可以抽调三十五师团、十七师团各一部接替。
除了三十二师团之外,冈村宁次还从十二军所属的独立混成第五、第六、第七旅团,各抽调出五个步兵中队,方面军直属尚未参战之各个独立混成旅团中,抽调三个步兵中队,组成一个加强支队,由独立混成第六旅团长盘井虎次郎少将指挥,立即北上平津一线。
以第一军驻山西运城的三十七师团之步兵二二五联队为基干,加强驻开封的是十二军之三十五师团抽调出三个步兵大队,五十九师团抽调出六个步兵中队组成一个支队,由三十七师团所属三十七步兵团长中岛吉三郎少将指挥,立即增援晋北。
只是对于冈村宁次來说,撤出兖州的三十二师团留下的防区空白好说,虽说十七师团是十三军所属部队,但是以自己与十三军司令官下村定中将之间的关系,请求他暂时照顾一下还是沒有问題的。
只不过对于冈村宁次來说,只抽调一个三十二师团外加两个支队北上增援,是无论如何也不够的,察南战场是有了部分保证,那晋北战场怎么办,对于集宁、丰镇、大同一线的抗联部队,抗联自己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增援。
以之前战局之中,抗联表现出來的战斗力、火力來看,即便加上四十一师团与编成的中岛支队,恐怕援兵的数量也不一定会满足需要,而且这么一调动,整个方面军将再也无预备队可以使用。
犹豫了好长时间,最终冈村宁次还是沒有顾忌自己的脸面,分别给南京的支那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以及东京大本营发了一封电报,在将战况如实的做一汇报之后,他直接告诉畑俊六大将以及东京大本营。
如果想要保证平津地区,以及继续对山西的控制,要么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要给华北方面军增加两个师团的兵力,要么放弃同蒲铁路以西的晋南地区,将驻运城的第三十七师团撤往介休以北地区,以便腾出三十七师团北上增援晋北。
甚至冈村宁次认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连长治都可以放弃,将正太铁路以南的两个师团,在同蒲路以西撤至平遥至柳林公路以北,在同蒲铁路以东,则撤至平遥、榆社、辽县以北地区。
冈村宁次放弃运城,并非是单纯从增援晋北战场考虑的,他的很多想法,是基于目前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考虑的,作为一名中国通,在解决中国问題的时候,他更希望中国人自己内部乱起來。
有效利用中国人内部的矛盾,减轻日军在战场上的压力,缩短日军战线,才是他认为解决中国事变最好的办法,他提出将整个晋南让给晋绥军为主的第二战区,这其中包括十八集团军活动最为频繁的吕梁、太岳、太行山区,以及原來归属一战区的中条山区。
在冈村宁次看來,中国人所谓的一致对外,现在早就已经成为了一句口号,其实内部早就已经因为战场的各种矛盾,而出现严重的分裂,如果不是日本军队还在中国,两方面现在肯定已经动手。
去年中条山会战期间,华北方面军对中条山守军发起攻击的时候,近在咫尺的第二战区却是坐视不见,空握十几万军队,却沒有派出一个师的增援力量,甚至重庆要求其派出部队掩护被击溃的中条山守军,他们也沒有做到。
如今只能困守晋西南十几个县的那位山西王,已经避免一切的军事行动,更多的是保存实力,控制区日蹙的这位山西王与他的所谓晋绥军,为了保存自身实力,而不被重庆方面彻底的吞并,与重庆方面是矛盾重重。
同时为了争夺地盘,与在山西境内的共产军摩擦不断,如果能将晋南地盘移交给这位山西王,晋南的中国人自己就会打起來,那位山西王手中急于拓展生存空间的晋绥军,想要北上重新夺回河南屏障中条山的中央军,都会与控制了山西大部分乡村地带的**,方面发生矛盾的。
而对于日军來说,即便短时间之内放弃晋南,以第二战区的实力和战斗力來看,只要想的话,华北方面军随时还可以夺回來,短时间的放弃,让中国人内部自己产生矛盾,将华北方面军现在的作战重点,放到晋北、察南、绥南几个战场,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