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杨继财在自吞虎口进入外长城以内之后,面对着恶劣的交通环境,曾经想要选择路况较好的经五寨、神池、宁武、静乐一线,但考虑到神池、宁武,都还控制在日军手中,如果自己强行穿插,势必会惊动太原日军。
想要隐蔽前进,他只能还是耐着性子老老实实的走偏关、保德、兴县,然后转道岚县的路线,也就是说,除非他想让日军提前警觉,否则他也只能继续忍受这条破烂不堪的公路,以及蜗牛一般的行军速度。
面对着偏关至保德沿线残破,到处坑坑洼洼的公路,眼下的他只能大叫侥幸,自己当初选择的是机动越野能力极强的十字军坦克,不仅自身可以轻松的对付恶劣的路况,还能将汽车牵引过一些难以通行的地段。
如果换了功率只有九十一马力的二六坦克,他的汽车大部分恐怕只能全部丢在偏关县内,只是侥幸归侥幸,但是行军速度提不起來,却实在让他很是头疼,全部机械化的行军部队,居然在一天之内只推进不到七十公里,对于杨继财來说真的很难接受。
履带式的车辆,倒还无所谓,十字军坦克强劲的动力,极强的越野能力,即便是在山地之中,只要是坡度平缓一些的地方就能冲过去,但是卡车可就不行了,翻浆的道路让卡车不断的淤陷,很多的路段部队只能下去,用坦克一点点的牵引。
不过虽说他这一路上的行军速度因为地形,以及路况恶劣的关系,相当的缓慢,但是这一路上却是甚是热闹,听说是自己人的坦克要通过这里,在加上大量的大吨位卡车,使得一路上到处都是围过來看热闹老百姓。
也许是靠着低劣的装备,在与日军作战之中吃了无数的苦头,在看到这些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利器之后,很多在历次反扫荡之中被搞的家破人亡的老百姓,摸着坦克厚实的装甲,看着坦克车头上打出的红旗,甚至是喜极而泣。
在进入晋绥根据地腹地之后,杨继财不能不佩服关内部队的政治工作和动员工作,尽管这一路上很多地方,只能靠天吃饭的晋西北地区贫困景象,让见惯了东北富饶的他很是触目惊心,但当地群众的拥军热情,却让他吓了一大跳。
很多老百姓不用动员,尽管自己家也在吃着黑豆,但却拿出家中最后一点小米和荞麦面、莜麦面,杀掉家中最后一只下蛋的母鸡,甚至也许是家中最值钱的一头羊,來慰问这支远道而來的兄弟部队,成片杀好的羊,少数的猪肉,直接往卡车上丢。
成捆的军鞋,让部队上下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晋北特产的大枣等一些特产,更是堆积如山,为了协助车队通行破损的公里,很多的群众甚至拆卸下自己家的门板,扛來家中最后一点柴草铺到路上淤陷处。
看着车上被群众强丢上车的堆积如山物资,从來沒有处理这种事情经验的杨继财,只能对着迎接他们的晋绥军区代司令员,以及晋西北行政公署领导相对摇头苦笑,与他们商议,这些物资的处理。
而当地的党政军领导本來只是想要鼓舞一下,刚刚经过去年冬季日军残酷大扫荡,而有些下滑的民心和士气,而有意组织地方武装和百姓來参观,同时也为了迎接兄弟部队,准备一些必要的物资,却沒有想到老百姓的热情这么的高涨,沒有用动员就送來这么都的物资,这让他们也多少有些为难。
日军四一年对晋西北的大扫荡,虽然规模和出动的兵力,与对太行、晋察冀、太岳相比,强度沒有那么的大,而且随着日军驻大同的二十六师团被调走,晋西北是日军第一个结束扫荡的敌后根据地。
但本身就地瘠民贫、几乎全部都是靠天吃饭,大部分的土地粮食产量都极低的晋西北,在日军规模空前的大扫荡之中,更加雪上加霜,在加上撤退到这里休整的冀中军区部分部队,太行军区部分部队,使得整个晋西北根据地的负担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直到此次会战打响之前,太行军区以及冀中部分部队返回太行地区,晋绥军区主力出长城作战之后,负担才略微轻松一些,但本身粮食产量就很低,物产就不丰富的晋西北地区,形势依旧很严峻,一下子拿出这么多东西,对于民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最后杨继财与晋绥军区代司令员,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几位领导反复商议,留下一部分小米作为必要时候的热食补充,那些烙饼和已经制成的熟食也都留下,毕竟作战的时候,不能总吃压缩干粮以及罐头。
至于羊肉和猪肉因为天气已经陆续转暖,无法携带则全部退回,同时抗联留下一部分压缩干粮以及罐头食品,作为补偿交给当地政府,同时鉴于天气已经大幅度转暖,抗联身上的羊皮短大衣,已经无法在继续穿。
为了支援晋西北地区,也为了减轻部队身上的负担,杨继财将迂回部队所有干部战士,身上的羊皮短大衣,也全都留下交给地方政府作为一种补偿,虽说数量只有三千余件,但至少可以让一些特困百姓,明年过冬不用在发愁。
而留下这身羊皮短大衣之后,部队依靠身上的所谓二棉衣,足可以应付晋西北早春时节,还略带着寒气的天气,同时杨继财命令全军上下,包括自己在内所有人携带的备用军装,摘下领章、帽徽、胸标之后全部留下,晋西北太穷了,很多人身上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
甚至很多人在早春的还相当寒冷的天气里面,只有一件单衣,很多孩子只塔拉一双破布鞋的脚上,冻得大大小小的口子,尽管携带的备用军装数量不多,全军上下只凑了一千多件,但总算让杨继财心里舒服了一些。
尽管他的车队之中,还装载了大量准备运送给晋绥军区地方武装的,此次抗联在察西、绥南战场缴获的武器弹药,只是这些武器和弹药虽说让接应他们的晋绥地方武装,干瘪的子弹带充足起來。
手中的各种土造枪械,好一些的晋造步枪,也换成了三八步枪,各个县大队,也能分上几挺歪把子一类的机枪,毕竟对老百姓來说,沒有什么太多的帮助,虽说自身携带的物资也不多,但杨继财还是尽可能留下一些对当地老百姓有用的东西。
尤其是在得知去年经过日伪军多次残酷的扫荡,整个晋绥区因为父母被杀或是被掠走,留下的孤儿数量很多,而地方政府又难以全部负担的情况之后,杨继财又亲笔给自己的大哥,抗联的一号军事首长起草了一封洋洋数千字的电报。
他建议抗联可以依托身后稳固的,以及较为富饶的根据地,将华北各个根据地在去年残酷大扫荡之中,失去父母孤儿全部收容集中到东北,年纪小的安排上学,年纪大一些的或是送到军事、政治学校培养成军政骨干,或是送到各个技术学校培养成技术工人。
一方面是解决这些孤儿生活、入学的难題,另外一方面也解决各地目前的困境,最根本的是可以从基础为抗联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尤其是一些需要漫长时间学习才能掌握的专业军事技术。
为了将这封电报发出去,在地形对无线电信号干扰很大的情况之下,杨继财还特地终止行军近一个小时,让机要部门寻找合适的地形将电台搬上山,并架设了抗联只有在进行超远程无线电联系的时候,才设置的增高天线。
为了防止敌军无线电监听,察觉此次迂回太原的援救行动,在临行之前,杜开山曾经再三叮嘱非到万不得已,他们携带的远程无线电台一律只接不发,非到关键时候,他的三部大功率无线电台一律不得使用。
即便有急需的情况需要上报,也要尽可能的短平快,尽可能的电文,不许太过于拖沓,但尽管临行之前杜开山再三叮嘱,陈翰章那边发來的督促他加快行动速度的电报一封接着一封,杨继财还是违反了命令,不仅中断了行军,还违反规定将这封几千字的电报发了出去。
无论作战参谋怎么催促,陈翰章一封接一封的电报,但直到这封电报发完之后,杨继财才下令部队加快速度继续行军,还好在过了保德之后,公路的路况要好的多,原本慢吞吞的行军速度,总算提高了部分,机械化部队的行动力,也算得到了部分真正的体现。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二百二十四章 敌情
之前一天才行军不到百余公里,从偏关到保德,足足走了整整近三天的时间,但过了保德之后仅仅用了十一个小时,就赶到晋绥军区与晋绥边区的首府兴县,全军在兴县境内完成转向,进至兴岚公路以南一处山腰之内隐蔽。
就在所有人,包括配合他们此次作战的晋绥一分区都以为杨继财,要一鼓作气直接突入到岚县的时候,杨继财却下令部队休整八个小时,再将侦察兵放出去之后,主力部队全军饱餐一顿热饭之后,只做一件事情,就是马上睡觉。
所有随军行动的技术人员,立即对坦克和卡车进行临战之前最后一次检修,尤其是英制十字军坦克的发动机、行走结构,都要经过一次检修和清理,履带也要经过一次调整,以保证战时坦克不出现故障。
这一路上恶劣的路况,不仅让全军上下都疲惫不堪,车辆的磨损也相当的大,而岚县境内虽说广大的乡村,都在晋绥军区的手中,但从岚县到静乐的公路,包括岚县县城却控制在日军的手中。
也就是说过了岚县与兴县中间的界河地带之后,杨继财带领的迂回穿插部队,即将进入敌占区,接下來的路线,恐怕部队都要在战斗之中渡过,所以杨继财下令已经疲惫不堪的部队,先行休整几个小时,以恢复体力和精力。
至于在根据地内的保密,杨继财不用担心,关内根据地的保密能力,并不次于抗联的根据地,即便是现在已经相当靠近敌占区,但代司令员也告诉他,不用担心他们的情况被敌人发现,停在这里休整,是完全沒有问題的。
但现在对于杨继财來说,不单单是部队急需休整,更为重要的是敌情,他需要从岚县直到太原这一路上的敌情,岚县至静乐的敌情,现在已经很明确了,岚县与静乐的日伪军,除了岚县到静乐之间公路几个要点之外,已经全部收缩回县城。
而且两个县城的防御,都是以伪军为主,日军加一起只有一个半中队,但从静乐直至太原这一路上的敌情,尤其是太原周边的敌情现在尚不清楚,太原城内以及周边的敌军兵力有多少,装备如何现在是两眼一抹黑。
这对于杨继财來说,无疑是一个危险的因素,如果一旦自己被太原的日伪军黏住,那么还要携带几万名战俘以及工人,也许还要加上大量家属的部队,等待自己的只有被日军全歼在太原城下。
太原守军倒是无所谓,王参谋长那边已经在晋北与部分日伪军接触,虽然还沒有与日军大规模的接触,但是他这一手,彻底堵住了日军从侧翼包抄大同战场,以及增援绥南战场的通道。
在加上从察南战场上抽调出來,已经进至聚乐堡一线的部队,以及集宁战场南下的部队,整个大同战场眼下已经有了一个装甲师、一个装甲旅,四个步兵师以及三个骑兵旅的兵力,这些部队足够陈司令员,在战略上彻底的放开手脚,进可攻、退可守了。
这股力量足够对付山西的第一军,并威胁到山西的腹地,估计现在不仅是第一军,甚至就连整个华北方面军的视线,也被大同战场吸引过去,现在整个山西的第一军,包括华北方面军的大部分力量,已经顾忌不到山西腹地。
但是驻扎在太原以东阳泉、榆次,距离太原近在咫尺的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却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还有通过白晋铁路,随时可以增援太原战场的三十六师团,都可能会在此时抽调兵力,去加强太原的防御力量,太岳、太行军区,能不能将两部日军吸引住,杨继财心中并无太多的保证。
为了执行此次任务特地从前线赶回的晋绥八分区司令员和政委,能提供的敌情也只是现在的太原城已经全面戒严,整个同蒲铁路上的客运列车,已经全部中断,从白晋铁路过來的军列数量,现在大大的增加。
原來晋绥军区政治部、八分区政治部,已经开始陆续动员部分工人出城,但现在城内外到处都是日伪军警,出城行动只能暂时停了下來,现在唯一的清楚的是,摸清了战俘营所在的位置,以及内部结构。
这座战俘营位于太原城东北角小东门街北巷,占地面积大约三百亩,结构为三进大院,周边有围墙、电网,里面看押的兵力原为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中队,不过眼下日军已经撤走,改为从西山煤矿撤进城的一个日本籍矿警小队,伪军则增加到了两个中队。
此外还有一个宪兵分队,以及五十多武装日本侨民,不过原來被押往西山煤矿作为特殊工人的部分战俘,以及被押往城外各个据点做苦力的部分战俘,现在已经重新被押回集中营,日军沿着战俘营,又挖了一道深达三米的壕沟,同时在靠近城墙的方向,又增加了四个碉堡和两个岗楼。
除了这些之外,因为日军一直进进出出的,整个太原城内的守军兵力数量,除了伪军数量固定不变之外,日军数量现在并不清楚,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城内的侨民已经全部被武装起來。
至于太原城周边的情况,因为是以同蒲铁路为界,以西是晋绥八分区的地盘,以东是晋察冀二分区的活动区域,两个分区分别归属两个建制单位,这相互协调上还是有一定的缺点,再加上缺乏通讯设备,相互之间的联系也很难满足此次作战的情报需要。
八分区部队只能提供路西的一些情况,至于路东是晋察冀军区和太行军区的辖区,晋绥军区并不清楚,尽管太行和活动在这边的晋察冀军区也提供了部分的情报,但因为日军调动频繁,晋绥军区又与两个军区下属单位沒有直接联系,所以现在的情况并不清楚。
不过八分区提供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情报,那就是日军在太原周边的几个据点,大部分已经交给伪军防守,就连太原西山煤矿的日籍矿警,也撤回太原城内,方山县和离石县的日伪军已经全部撤离,现在晋绥军一部已经进入方山县城。
听到这个消息,杨继财沉思了好大一会才看着眼前晋绥军区的几位首长道:“几位首长,现在整个山西的第一军,是摆明了态势是全力以赴准备对付晋北大同一线的我军,但现在兵力不足的他们,想要利用中国人之间的内部矛盾,挑起中国人内部的摩擦,好來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我感觉让出方山县城,可能会是他们行动的第一步,接下來静乐、岚县,甚至岢岚和五,寨搞不好他们都会让给第二战区,而他们只要控制了神池、宁武、宁化堡、古交这几个要地,同样将西进重新夺回这些地方的桥头堡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我想既然我们这次的行动,既然已经要打开太原,援救这些被俘人员,那么与其让日本人,利用这个机会挑起我们中国人内部的争端,还不如我们利用日军收缩兵力,集中有生力量用于北线,整个晋西北兵力眼下相当空虚的机会。”
“集中兵力拿下岚县、静乐,东、北两个方向以云中山、芦芽山为依托,南面以马连山、白龙山、黑茶山为天然防御阵地,保证兴县我晋绥边区首府以及军区驻地的安全,并将陕北防御纵深向东拓展。”
杨继财的想法很丰满,但是现实却是很骨干,晋绥军区主力绝大部分已经出关,留守的几个主力团,连同撤到晋西北休整的冀中军区部分部队,眼下都在晋北战场上配合穆长秋作战,留守部队的主力部队,也已经北上此时在杀虎口一线配合王明贵的迂回穿插部队。
现在整个晋绥军区在晋西北地区的各个分区,除了部分县区武装、武工队之外,以及目前正在围攻五寨,以牵制神池、宁武之敌无法北上的决死二纵队,还保持着齐装满员建制之外。
其余每个分区现在手中就只有一到两个独立营,以及部分县大队的兵力,而军区掌握的机动作战力量,只有两个主力团,以及决死四纵队的几个营,而这两个主力团中的一个,还要留守军区和边区政府所在地兴县。
去年日军连续开展的秋冬季大扫荡,虽说对晋绥军区扫荡规模是最小的,时间也比较短,但连续苦战之后,晋绥军区损失还是很大,整个晋绥根据地,除了偏关县城之外,原來控制的保德、河曲、兴县、岢岚、五寨、宁武,几乎所有的县城都在这次扫荡之中沦陷。
虽然在今年春节前后,利用日军收缩兵力的机会,收复了保德、河曲、兴县,但是岢岚、五寨、宁武县城,还控制在日伪军手中,而在连续的苦战之中,囤积的弹药消耗数量,远远的超过以往历次的大扫荡。
储备的物资除了先期运过黄河的部分之外,其余的损失很大,部队,尤其是老骨干伤亡也不轻,中央为了保证此次战役成功,在晋西北根据地,已经无力支持大军衣食的情况之下,甚至无奈抽调出部分骨干部队,调回陕甘宁边区休整。
而眼下晋绥军区此次为了配合抗联西进作战,在部队元气还远未恢复的情况之下,也算是砸锅卖铁,将去年苦心保存下來的大部分主力部队带出关,整个根据地留守的兵力并不多,而且将抗联转运來的装备,也都配备给了主力部队。
留守部队除了决死二纵队还算是装备精良之外,其余的部队基本上使用的还是老家伙,现在能抽调出來参战的部队,不仅装备很差,都是一些晋造步枪和老套筒一类的老枪,而且弹药数量在此次杨继财转交的二百万发子弹之前,弹药数量也只能勉强打几次骚扰战的。
至于炮兵除了决死二纵队还有一个迫击炮连,两个主力团各有一个迫击炮连之外,全军区留守部队,目前只有直属的山炮和步兵炮各一个连,速射炮两个连,外加两门野炮,而且炮弹的数量也不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