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我们沒有海军,在海上不会对日本人造成任何的威胁,而在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未恢复元气之前,日本人完全可以将海军主力用來继续对付美国人,在东南亚保留一定的兵力,而将陆军的主要力量用來对付我们。”

    “就算抗联现在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一旦日本倾尽全国之力反击,那么等待我们的将会是更加残酷的作战,我们沒有自己的飞机工业,飞机打掉一架少一架,坦克被击毁一辆少一辆,而我们正在北满搞的这些建设,却根本就瞒不住日本人的眼光。”

    “虽然我们已经与美英签订了援助协议,但这些协议之中的武器装备什么时候能到位,尤其是我们无法自产的重装备什么时候能到位,恐怕只有天知晓,沒有了重装备的补充,单靠小米加步枪,是挡不住日军反击东北的,沒有有效的防空能力,一次大规模的轰炸,就可以将我们的建设结果彻底的毁灭。”

    “不抓住眼下日军兵力分散在整个东南亚以及西太平洋这个难得的机会,将日本人彻底的打疼了、打怕了,一旦让日本人将在东南亚的主力抽调回來,尤其是庞大的航空兵抽调回來,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彻底的灰飞烟灭,就我们这点工业底子,甚至扛不起日军的几次战略轰炸。”

    “如果说重庆方面的工业,是弱不禁风的娇小姐的话,那么我们正在建设的工业,则是刚出襁褓的婴儿,更加无力,也无法经受其任何的折腾,日本人表面上看着是狼,实际上这个民族的性格是属狗的。”

    “你往死了揍他们一顿,打的他们从现在开始见到你之后,夹着尾巴不敢乱叫,那才真正叫做成功的制服了他们,不好好彻底的给他们放放血,彻底断绝他们北上重新夺回全东北的念头,我们北满的根据地就不会一日的安生,也不会让我们消消停停的搞建设,我们的部队,也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世上只有千日做贼,沒有千日防贼的。”本书首发来自17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
    知道自己这一仗,在党内、军内引起很多误解和非议的杨震,他在表面上可以不在乎任何人的非议,但其实在内心,杨震的压力很大,他也知道在中央,主席和老总同样承担着很大的压力。

    今天在老总这个宽厚长者的面前,他索性也就來一个竹筒倒豆子,将自己的想法都说出來,自战役发起之后,尤其是东北战场战事进展日渐残酷,部队伤亡数字几乎每天都在快速增加,这个压力,即便是对于杨震这个心坚如铁的人來说,也承担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压。

    新上任的东北人民政府主席,就多次找到杨震,询问此战驾驶來的这么大,有无这个必要,对于这位主席的再三要求缩小战役规模的要求,杨震也不是不理解,一场大战下來,征兵、征粮,以及大量伤残战士的安置,让地方政府多少有些不堪重负,尤其是这个时候打仗,后方勤务带來的压力,对春耕生产的影响极大。

    而且战役结束之后,作战区域的收拾也会让地方政府极为头疼,这位党内老资格的工人运动领袖,党内为数不多的经济方面专家,在夺取新京之后,第一时间便考察了新京,以便做好战后恢复工作。

    但一到新京,看着眼前已经不能再称之为城市,甚至连残垣断壁都称不上,别说工业基础,就连民房都沒有剩下一座的一片废墟,当即让这位党内经济专家一声不吭的便离开,此刻的新京,已经沒有什么可视察的了。

    这位东北人民政府主席离开新京之后,直接赶到通辽找到杨震,虽说话说的很是克制,但话中的意思也很清楚的告诉杨震,如果这种局面和惨烈持续下去,东北现有的经济和工业,将会彻底的消失,如果东北工业打光了,他杨震就算建设的再多,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

    不仅仅是新京,还有新京周边的主要粮食产区,春耕在即,如果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今年不仅无法从这些地方征集到粮食,反倒还是要从北满老根据地抽调大量的粮食,赈济新区的战争灾民,这对现在的东北人民政府,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再加上党内和军内,很多人都不同意他将摊子一下子铺的这么大,搞工业建设搞那么大的摊子,投资几乎快要将东北财政拖垮,一旦后续建设跟不上,在军费与教育经费开资浩大的情况之下,将会彻底的拖垮整个东北的财政。

    眼下又有很多保守一些人,认为他在军事上张的口子,实在有些过大,兵力平均分配到两个方向,违反了集中兵力的原则,尤其是此次晋北作战,副总指挥与军委的几个参谋长都不赞同。

    对战役发起的规模,也颇多的微词,有人甚至认为杨震过于狂妄了,对日军过于轻视了,在行动配合的力度上,除了太行军区那位四方面军的老首长,以及直接受益者晋绥军区之外,其他的方向过于迟缓。

    部队集结的速度始终很不理想,行军的速度甚至有些磨磨唧唧,只是中央三令五申,才开始被动的配合,虽说早就开始着手部署,但实际行动上却总是慢半拍,这些问題,都给杨震带來了相当的压力。

    只是有些事情,他当主席可以说起,但是对于其他的干部,在有些人见都沒有见过,比如那位副总指挥,他甚至很难明言,这是需要大量时间去说服的,但他那有那个美国时间一个个的去做工作。

    如今当着老总的面,重压之下的杨震就好像一个受了很大委屈的孩子,见到了一直疼爱自己长辈那样,将心中所有的事情一股脑的都宣泄了出來,有些事情说明白了,总比总是这么稀里糊涂下去好的多。

    “单单就为了能够保证北满工业建设的顺利进行,这一仗我们也就不能不打,也不得不打,哪怕就是付出再大的代价,这一仗也得打下去,不打,就沒有一个稳定的建设环境,就沒有一个可以充分给我们发展的天地。”

    “不拿下新京以及新京以南、四平街以北的地区,我们的防空纵深依然相当的不充足,日军的轰炸机,从新京起飞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抵达整个北满根据地各个地方,到哈尔滨,甚至只需要半个小时。”

    “去年秋季作战之后,整个新京已经成为深入我们根据地的一块毒瘤,不挖掉他,整个后方不安稳,而时间、稳定,这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一次轰炸可以毁灭一个钢厂,而我们建设一个钢厂却需要几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更何况,我们在安达地区建设的油田,已经完成开发和基础建设,再有两个月,便即将进入正式的投产,而这个油田的面积,几乎占据了整个大小兴安岭之间的嫩江平原,南至扶余、辽源境内,北至大小兴安岭的结合部。”

    “其近期的储量,按照目前保守的判断和估计,绝对不会低于苏联在巴库油田的储量,而远景储量判断,则相当高达近百亿吨,如果充分开发出來,几年之内石油产量将完全可以超过战前的苏联。”

    “从试钻产出的原油质量來看,是最容易提炼的轻质低硫原油,那里的石油质量和产量,完全可以满足日本人所有的需要,尤其是质量,是最符合日本国内炼油工业所需的轻质原油,而且距离日本本土,也是最近的。”

    “老总,眼下日本人虽说占据了东南亚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油田,但毕竟还要经过遥远的海运回国,特别是几乎经过了整个中国沿海,这些石油以及产品,才能运输回国,路线不仅漫长,而且相当的危险。”

    “相对于有着强大海军的美国人來说,如果有需要他们随时可以掐断这条海运路线,尽管美国人到目前为止,水面舰艇和飞机很难深入到被日军严密封锁的中国沿海,但美国人还有着大量的潜艇,一旦采取德军在一战和现在采取的潜艇绞杀战,日本人即便夺取了东南亚的油田,也很难安全的运回国内。”

    “老总,我说的不是夸大事实,而是美国人必然会采取的一种手段,美国人对日本的弱点,看的很是清楚,战场上取胜,从來都是不择手段的,尤其是西方人,他们是压根就不会去做宋襄公。”

    “战争已经爆发,美国人还会有所顾忌吗,而且这些,对于日本人自己來说,也同样是很清楚的,只不过他们自持有着世界第三的强大海军,而并不是很在乎,但一旦美国人对其原油运输线,展开潜艇绞杀战,海上运输损失惨重。”

    “而其身边又发现了一个世界级的大油田,虽说在敌军的手中控制着,但是这个对手的持续作战能力并不强,老总您想日本人会怎么做,我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妄加判断,这是肯定会发生的事实。”

    “有了这个前提,穷途末路的日本人,会不会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之下投入重兵,试图重新夺回北满,以便能在必要的时候,保证自己的石油供应,尤其是在海上运输风险过大,损耗量过大的情况之下,日本人会不会对我们动手以解决自己的困境。”

    “日本人是以海军立国的,沒有了石油他们的舰艇和飞机,就是一堆废铁,中国东北到日本本土的运输距离,不仅比从东南亚运输要近的多,而且一路上除了朝鲜海峡之外,基本上全部都是陆路运输,周边又有着便捷的铁路线,在安全上也相当有保障。”

    “虽说也要经过朝鲜海峡,才能抵达日本本土,但朝鲜海鲜的距离,要比从东南亚到日本本土的距离可是短了不止一半,而且以日本海军的能力,即便是在眼下主要兵力都投入到了太平洋战场上,但是他们依旧有能力保证日本近海,以及朝鲜周边海域的安全。”

    “最关键的是,日本人对我们的弱点很清楚,他们清楚的知道单凭北满一地,是无法支持我们长期战争消耗的,尤其是持续战争潜力,根本就无法与美英相比,虽说他们在我们手中连吃败仗,但是他们认为如果投入重兵,就算拼人力也会将我们消耗干净,就算美英给我们再多的武器装备,沒有了使用者又能如何。”

    “老总,这个油田不开发,我们根本就无法保证战时石油供应,我们的对外通道,都掌握在苏联人的手中,这次苏联人扣押的只是我们的装备,那么如果下次他们扣押了我们的油料供应怎么办。”

    “短时间之内,我们沒有补充的坦克和火炮,我们的战斗力不至于下滑太多,但是一旦油料迟迟得不到补充,那么我们的后勤以及大部分的技术兵种将陷于瘫痪,现有的各种重装备以及航空装备,将无法进行任何的作战行动。”

    “沒有了可靠、充足的油料供应,我们就是有再多的现代化装备,又有什么用,人口基数不足,可征兵员过少,人力不足,只能用火力补充,但现代化的装备,又离不开现代化的工业支撑,尤其是大量的卡车、坦克、飞机,离开了油料补充,就是一堆沒有任何作用的废铁。”

    “这件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我们战事正紧的时候,我们途径苏联进口的油料,却被扣押在苏联港口,只能在形势对我们还相当有利的情况之下,不得不终止作战,因为单靠畜力和人力,根本就无法满足我们的后勤保障,单靠步兵进攻,我们的战损也将倍增,这对于我们來说,无异于是饮鸩止渴。”

    “但将这片油田开采出來,又会使得北满重新成为日军的重点进攻目标,老总,您让我们怎么办,是开采还是不开采,单靠小米加步枪,我们是根本就守不住北满根据地的,一旦北满根据地丢失,那么我们将再一次成为无根之萍。”

    “与其到时候被动防御,还不如一次性的将关东军彻底的打疼,让他们终其一世不敢在向北窥视一眼,将战线尽可能的向南推,保证我们后防足够的纵深,同时夺取新京周边的产粮区,为今年华北可能会出现的大旱做好应变的准备。”本书首发来自17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
    杨震的这一番很是有些诉苦味道的话,让老总微微一愣,杨震话里的委屈,老总听出來了,他也知道这个年轻人,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他的很多做法,别说党内和军内很多人都不理解,就是自己这个最支持他的人,也很是有些不理解。

    老总想了想道:“我不是不赞同你们发起这场战役,我只是担心按照现在这个伤亡数字,你们手中的有生力量还能坚持多久,按照你部署在新京战场上的兵力,如果这个伤亡数字持续下去,恐怕要不了多久,在新京战场上的兵力就要打光了。”

    “现在你从压力最小的东线战场上抽调兵力,增援新京战场,就已经说明你们的后劲已经不足,一旦部队在这个绞肉机之中损耗过重,就算你们达成了战役发起的目的,但根据地一样已经无兵可守,别忘了,后劲不足现在是你们最致命的弱点。”

    “无论你的出发点是什么,我都认为你们现在到了应该调整部署的时候了,两个方面的巨大消耗,你们有多少部队可以往里面填,就你们现有的兵力,还能够填进去多少,按照现在的伤亡速度,你们还能坚持多长的时间。”

    “杨震同志,你的想法和初衷主席和我都很理解,也很是支持,但是这么大的伤亡,对你们消耗太大,你曾经不止一次的和我说起过,你们发展火力之上是因为无可奈何,因为就算是比拼人力资源,都拼不过日军。”

    “可你有沒有发觉,你们现在正在向着最危险的拼人力的方面在发展,而在晋北战场上,随着日军的援军陆续抵达,也即将进入最艰难的时刻,同样要面临着巨大的兵力消耗,两头牵扯,你们还有多少兵力可以调动。”

    “就算中线的察南战场,挺进军那里不需要你们增援,但是东西两线这么巨大的消耗持续下去,难道你真的要将部队打干净,要知道,你们现在的局面,已经处在拆东墙、补西墙的局面了,晋北眼下又要成为一个血肉磨坊,你们还有多少墙可以拆。”

    “现在新京已经攻占,整个新京突出部已经拉平,至于四平街一线,我想虽说战略位置很重要,但是暂时不拿下还不至于让你们在战略上有什么困难,现在转入防御,在拥有火力优势的情况之下,可以大大的减轻对兵力的消耗。”

    “被动防御,的确有些不太好看,但是这样可以节省你们大量的兵力,最重要的是减轻伤亡数字,以便为长远发展做好打算,其实现在就算你们拿下四平街又能怎么样,就能够充分的改善你们在东北的整体战略态势吗。”

    “我不信沒有这个几个县的纵深,你们就无法防御日军的空袭,沒有这几个县的粮食产量,你们今后就得饿肚子,杨震同志,现在从整体看,你们的确是占据着上风,但实际上,你们的有生力量,已经使用到了极致,东北战局在按照现在的情况持续发展下去,对你们将会很不利。”

    “适可而止、量力而行,这不单单是在日常工作之中,在战场上也是一样的,不能明知道只有八两的肚子,非得撑进去二斤,我现在可以问你一下,什么时候你们才认为是到了需要暂停的时候。”

    “战局千变万化,谁能保证日军大本营在战局不利,尤其是南满有失的情况之下,不大幅度在东北增加兵力,你也说过,东北是日本的生命线,对于自己生命线的争夺,日军大本营会任凭东北战局持续恶化下去,而置之不理。”

    老总的话说到这里,语气明显有些生气了,一天两个团的消耗,再加上争夺新京一下子就拼光了的两个师,按照抗联的编制,两个师就是将近五万人的兵力,在一场战斗之中,就出现这么大的伤亡,自全军组建以來这还是第一次。

    当年红军强渡湘江的时候损失也很大,但也沒有达到这个伤亡数字,几个军团的确损失惨重,打基本上骨干都保存了下來,尤其是一三军团,这两个红军的主力军团基本上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而现在在东北,两个头等主力师仅仅在一场战斗之中,打成了骨头架子,那可都是老骨头,按照这个伤亡数字,依靠抗联现有的兵力,以及整个战略态势,根本就不可能维持太长时间。

    如果整个部队被打残了,那么对于现在刚刚开始成长的抗联未來发展将会是致命的,就算日本人现在损失过大,但他们依靠本土相对雄厚的人力,随时可以源源不断的从本土调集新的兵力,但你们就那么一点人力资源,拼光了都沒有地方补充去。

    就算关内各个根据地,能抽调部队和想方设法协助你们征集新兵,但一个人从普通的老百姓,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是需要大量时间的,各级指挥员的培养,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日本人能耗得起这个人力消耗,你们拿什么消耗,尤其是骨干一旦拼光了,这部队要多少年才会恢复元气。

    杨震身上的压力,老总还是很清楚的,所以为了打好这一仗,让关内外部队配合好,在与主席几经商议之下,老总才亲自赶往晋绥军区坐镇,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把握住绥远战局,让杨震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东北战场上吗。

    实际上虽说此次战役从规划到发起,老总虽然表态支持,但是在与副总指挥多次商议之后,内心之中也一直在为杨震捏着一把汗,用杨震沒有见过面的那位副总指挥的话來说,这个小家伙的胃口太大了。

    在面对日军最大战略集团关东军的情况之下,还要向西打通与关内之间的陆路联系,与日军蒙疆驻屯军和华北方面军作战,这可不单单是两面作战,如果说的重一些,甚至可以说是同时面对关内的日军中国派遣军和关外的关东军两大战略集团。
1...10311032103310341035...11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