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苏英奇倒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危,这些年枪林弹雨中的生活,让他早就有心理准备,不仅要做好随时在战场上牺牲的准备,还要有被自己人肃反掉的心理,死,对于他來说早就已经不当做一回事。

    早在接到杨继财为全军总撤退担任总掩护命令的时候,苏英奇自己就已经做好牺牲在这里的准备了,他不是自己怕死,而是心疼自己带的这些此时已经久站之后过度疲惫兵,带的这个团仅剩下的这点骨血。

    让他更加忧心忡忡的是手上就这么一点的兵力,在这巴掌大的地方,在既无纵深,也无侧翼掩护的情况之下,要抗住日军一个师团的进攻,就是全军都打光了又能坚持多久,在自己坚持的这段时间之内,主力能不能安全的撤出去。

    只是让苏英奇感觉到吃惊的是,在他撤到卧虎山一线之后,直到接到命令全线总撤退,与近在咫尺的日军就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根本就沒有发起任何的进攻,不仅沒有发起进攻,而且就连控制整个太原东山的最重要据点牛坨寨都主动放弃了。

    尽管太原城周边的剧烈爆炸声,牛驼寨、大小窑头方向,再一次响起了自己在康保战场经历过的那些巨大的震动,外加巨大的爆炸声,也苏英奇知道这是总部在不惜一切代价,削弱日军战斗力,为自己撤退做准备。

    但苏英奇依旧不敢相信,三十二师团居然连一次试探性的进攻都沒有,也琢磨不透为何有着一个完整师团兵力,几天下來虽说伤亡也一样不轻,但战斗力依旧保持很完整的三十二师团,居然把他晾在了距离太原城近在咫尺的卧虎山上。

    就这么让他在卧虎山消消停停的待了小半天之后,在沒有遭到任何攻击,别说遭受阻击和进攻,就连一发炮弹都沒有挨的,就这么平平安安,一枪未发的撤出了距离太原城不过十几公里卧虎山。

    撤离卧虎山之后,苏英奇不敢耽搁,带着杨继财留下的四十六辆在太原城缴获的日本卡车,在坦克的掩护之下,沿着公路向石岭关快速的撤退,这个时候的他,可沒有那个好奇心,去研究日军为什么不对自己发起进攻,这个时候不撤,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再撤离。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二百六十五章 麻烦
    对于苏英奇來说,不管日军三十二师团是饱了撑的,将自己丢在卧虎山不闻不问,还是这个三十二师团看不上自己这些残兵败将,真实的意图是另有所图,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日军既然沒有对自己发起攻击,自己身后撤退的路线也沒有被截断。

    其实苏英奇并不知道,太原周边的日军之所以沒有向卧虎山一线发起攻击,在最后关头放了他一马,除了杨继财临走时候大破坏,给日军造成的了不轻的损失之外,已经进至太原城内外的日军各部,在前一夜的空袭之中损失很大。

    抗联驻陕北、绥南的航空兵倾巢出动,利用日军陆军航空兵战斗机部队,目前几乎无夜航能力的态势,对太原城南、城西、城东的日军阵地展开大面积的轰炸,抗联的航空兵,已经专门演练出一套夜间轰炸战术。

    因为主要目的不是攻占日军的阵地,或是要歼灭日军有生力量,破坏其野战工事群,所以在这次夜航轰炸中所投掷的炸弹之中,除了少部分高爆炸弹之外,主要以美式子母燃烧弹与凝固汽油弹为主,这些燃烧弹和凝固汽油弹,给正成攻势,野战防空能力不强的日军,带來了严重的伤亡。

    尤其是被重点遭受空袭的三十二师团,十六枚特种航空炸弹,即便是在山区的地形之中,限制了相当一部分威力,而且这十六枚特种航空炸弹,相对于在康保战场使用的那十几枚來说,当量也比较小。

    但这十六枚特种航空炸弹,却依旧让三十二师团损失相当的惨重,特别是轰炸重点的孟家、大小窑头、淖马一线,平均每个日军集结地,落下两到三枚空气燃料炸弹,虽然因为山区地形,限制此种炸弹威力波及面积。

    不过也正是因为顺着山沟内投掷,在山沟内爆炸的空气燃料炸弹因为散布面局限在山沟之内,反倒是变相的增加了局部的威力和杀伤力,被选定目标山沟内的日军,在爆炸之中几乎无一幸存。

    而在太原城东作战的三十二师团,沒有对卧虎山一线发起攻击,除了在轰炸之中损失惨重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太原城内的剧烈爆炸,将三十二师团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去,还真沒有來得及发现卧虎山这里,居然还有一支抗联小部队在坚持。

    另外最关键的是一点是,此时的三十二师团,即便沒有在一整夜的轰炸之中损失过大,其实也有些打不下去了,在他们身后的太行和增援的冀南军区部队,虽说未能牵制住该师团的行动,但却以惯用的游击战与运动战结合,切断了三十二师团的补给线。

    别说与三十二师团后勤补给基地正定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就是与榆次、阳泉的补给线,也处在时通、时不通的情况,运输一批粮食和弹药,需要至少一个步兵大队护送,才能安全抵达。

    可眼下三十二师团根本就抽调不出这么多的兵力,來护送后勤补给物资,要是每一批的物资,都抽调一个步兵大队,那么三十二师团要将三分之二的兵力派出去保护补给线,才能够满足需要。

    而且榆次、阳泉两地的储备物资,也无力支撑太多的日军补给,与太原最近的榆次储备的粮食和弹药,都调拨给了三十二师团,也满足不了需要,此次晋北战役打响很突然,日军根本就沒有來得及事先准备,太原被围攻,更是出乎日军的预料之外。

    各地储备的粮食,除了太原这个交通枢纽储备量较大之外,其余的各个据点,并未进行战时特别储备,所有的存粮数量,并不是很多,即便是榆次这个正太线的重要据点,储备的粮食和弹药,也只能供一个步兵大队一周所需,这些粮食和弹药,对一个完整师团來说无异于是杯水车薪、

    后面的粮食迟迟的运不上來,到最后的几天三十二师团从上到下,平均每天只能吃上一顿饭,更为重要的是,三十二师团自身携带的弹药,不仅在战斗之中消耗很大,而且在抗联空袭之中损失过半。

    在后方补给迟迟不到的情况之下,其单兵每天配发的子弹已经降到了三十发,而炮弹的储备,更是已经降到了一个危险的数字,步兵炮和速射炮,炮弹已经不足一百发,重炮和山野炮弹,平均每门炮只剩下十发的炮弹。

    这还是作为日军大队级别支援火力的步兵炮弹和速射炮弹,在榆次有一定的库存量,在三十二师团抵达太原以东之后,榆次的日军守军一个中队,将所有的炮弹第一时间都调拨给了三十二师团,否则,现在的三十二师团连一百发都凑不出來。

    眼下扛不住的,不仅仅是兵力消耗极大,已经无力继续防御的杨继财,还有这个几乎从人嘴,到枪炮口都要断顿的三十二师团,相对于陷入困境的三十二师团來说,在城南和城西作战的四十一师团的境遇到是好的多。

    四十一师团后勤虽说在太岳军区的骚扰之下也是早不保夕,也被迫抽调大量兵力护送弹药和粮食,但情况虽说也勉强满足自身需要,却要远远的好于这个三十二师团,而且其背靠晋源、清源、交城,都能抽调出一部分粮食來。

    同时因为行军距离沒有那么长,后勤补给多少还能部分满足需要,虽说也无法形成储备,但是总比三十二师团快要断炊好的多,如果杨继财在扛住一天,恐怕首先撤退的就是不是他,而是这个几乎已经断炊的三十二师团了。

    这一切,苏英奇虽然不知道,但是杨继财却已经从日军俘虏的口中了解的一清二楚,但无论三十二师团是不是首先扛不住,这对于杨继财來说,并沒有什么不同,三十二师团现在几乎断顿,唯一的作用就是在自己撤退的时候,可能会遭遇的日军追击的风险要小很多。

    急于进入太原城内补给的三十二师团,却发现什么都沒有剩下,就连第一军司令部,从上到下都已经饿的直打晃,非但无法给三十二师团提供补给,甚至还要援军來救济,无奈只能就地征发,也就是抢粮食,并派出部队立即回阳泉抢运粮食的三十二师团,压根就沒有顾及得上卧虎山还有一支抗联小部队。

    而三十二师团断粮、四十一师团因为伤亡更大而无力追击,而沿途日军主力几乎已经被抽光,留守的部分伪军压根就不敢有任何动作的敌情,让杨继财在撤退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沒有受到日军任何的拦截和追击。

    但问題是,很多时候战场上面对的并非只是敌人,更多的时候,改变计划的原因是不可预见的对手,按照原计划以最大速度撤离的杨继财,在离开太原之后撤退的速度,却远非他计划和想象的。

    从太原到黄寨,他的火车车队足足跑了小半天,要不然也不会只有几十公里距离的情况之下,却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给苏英奇下达总撤退的命令,破烂不堪的铁路设施,大大小小的隧道和桥梁,都成了车队行驶速度提不上去的原因。

    甚至为了保证运输的安全,每到一个道岔口,随同撤离的晋绥军区驻同蒲铁路地下工委的人员,都要下车查看一下,以免道岔被日军搬开,出现一些本应该可以避免的意外,而明显超载的每列火车,即便前后各一个车头一个推一个拉,但在复杂的路况之下也无法以最大的速度行驶。

    山西多山地,地形相对來说要比河北复杂的多,虽说修建同蒲铁路的时候,已经尽可能的避开过于复杂的地形,但是山西的实际情况在那里摆着,无论这条铁路走那个方向,都必不可免的要穿越大大小小的无数山区,以及无数的沟沟汊汊。

    而这些沟沟汊汊上,也架设了无数条桥梁,整个同蒲铁路的隧道数量虽说比不上正太路,但也足以让主要修建在平原地形上的津浦铁路汗颜,尽管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并已经制定了详尽的计划,一切行动也按部就班的按照计划实施的,但速度和效率依旧让杨继财头疼不已。

    一路上走走停停,将近十个小时过去杨继财的车队才抵达黄寨,如果不是杨继财采取了一些手段,再加上昨晚的夜间和今天上午的轰炸之中,抗联的航空兵倾尽全力掩护,以及三十二师团因为补给困难无力追击,就按照这个速度,日军早就兜着屁股追上來了。

    即便是过了黄寨,也并不意味着杨继财的撤退行动一路顺利,在过隧道的时候为了保证安全,杨继财不得不改变计划,拉长了列车间隔的时间,在通过段家岭等比较长的隧道,耽误的时间更长。

    因为同蒲路上的这些隧道,当初是按照窄轨铁路通行标准修建的,隧道的高度,普遍相对低矮,装运设备的火车,只有小心翼翼的才能勉强通行,否则一旦在通行的时候,出现了刮碰,损坏的不仅仅是设备。

    而更为耽误时间的是同蒲路上当初修建时候,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之下为了节省费用,很多原本应该是铁桥,却被用木桥代替的简易桥梁,这些架设在无数沟沟汊汊上的简易木桥,根本无法担负过重的重量,一再降低了本就沒有达到计划的通行速度。

    在通过这些偷工减料的桥梁时候,杨继财不得不将一列火车一分为三分别的通行,否则这些无法负担重荷的桥梁,非得将他的车队全部扔到河沟里面不可,尽管这些桥梁,都是一些小桥。

    反倒是路线上的那些大型桥梁,则因为日军在更换路轨,将原來的窄轨变为标准轨的时候,已经经过日军的加固,以及当初修建的质量还算不错,到是沒有惹出太多的麻烦,所有的火车,基本上按照计划行驶的方式,一次性的通过。

    至于超载通过,会不会对这些桥梁有伤害,那不是杨继财现在有心思去操心的了,可就是这些远远的超过那些大型桥梁数量,架设在无数条即绕不开,又无法填死,在枯水季节基本上是干枯一片的小河小沟上的木制铁路桥,让杨继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二百六十六章 风云将变
    尽管强行通行,这些木制桥梁也不见得真的无法承受,但杨继财实在不敢冒着这个风险,不管不顾的从这些最长不过几十米,数量繁多的小桥上强行通过,只能采取分段通过的办法,又使得速度远远落后于当初的计划。

    甚至十几个小时之后才出发的最后一波掩护部队,因为走的是公路,也无需考虑桥梁的承重能力,反倒是沒有那么多的麻烦,在行进速度上赶到了他们的前边,抢在他们之前抵达的石岭关一线,等杨继财带领的火车车队赶到石岭关的时候,苏英奇已经在这里等他近两个小时了。

    如果不是杨继财提前将侦察部队派了出去,秘密的控制了同蒲路忻县以南的各个日军据点,同时陈翰章派出骑兵、装甲集群,南下进抵原平一线接应,抢在日军援军抵达之前,抢占了忻口、原平,保障了原平以北撤退路线的安全。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从太原到大同三百多公里的铁路,足足走了整整两天时间的杨继财恐怕很难平安的撤出來,因为就在杨继财撤退的列车队,刚刚通过忻口、原平不到三个小时,日军的援军就已经抵达这里,彻底的封死了北同蒲铁路。

    而随着掩护的部分晋绥部队和晋察冀部队,在车队抵达石岭关一线的时候,就已经全部下车,撤回了各自的根据地,整个车队除了晋绥军区的一个基干营,以及苏英奇带领的部队之外,已经再无掩护部队。

    哪怕只晚上三个小时,他将面对的不是一个中队,也不是一个联队的日军,而是整整一个旅团,并配备了大量炮兵和毒气弹的日军一个旅团规模的支队,以他手头现有的不足两个营的兵力,全军上下所剩无几的弹药,以及仅剩的十一辆,已经几乎打光了炮弹的坦克,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还要保护这么多设备的同时安全突出重围的。

    就在杨继财因为桥梁承重的原因,被大量耽搁了撤退的时间时,在他身后山西战场此时,已经是风云突变,就在杨继财慢吞吞的向大同撤退的时候,新一波的日军援军,却在抓紧时间向太原和整个山西战场星夜兼程的疾驰。

    从华东中国派遣军抽调出來的援军,已经在杨继财撤离太原当日,突破娘子关一线进入山西,其作为先头部队的山村支队,就在杨继财通过的三个小时之后,便经五台强行突击进入忻县、原平一线。

    同时日军虽说一时无法修通正太铁路,但是已经打通井陉至阳泉一线的公路,正在抓紧时间向山西战场调集粮食、弹药和物资,而驻扎在长治和临汾的日军,也正在沿着南同蒲铁路,以及白晋铁路向太原调运粮食。

    如果杨继财在撤退的时候,哪怕是只耽搁一天的时间,等到日军的援军和物资全部运到,那可就真的想走也走不了了,一旦日军增援兵力赶到,四面合围上來,切断北同蒲铁路,除了全军覆灭在太原城下之外,他几乎沒有第二条路可选。

    与这个山村支队同时出现在整个华北战场上的日军援军,还有师团规模的武内支队,也在邯郸下车之后,经武安、涉县、黎城、辽县,向榆社、太谷方向疾进,如果不是担心因为正太公路拥挤,遭受轰炸而出现无谓的损失。

    以及冈村宁次对这个武内支队,另有使用计划,使得这个武内支队途径的路线,选择了晋东南,距离比较远,而沒有走正太公路,如果这个武内支队走井陉、阳泉、阳寿的话,早就赶到太原一线了。

    而就在在这个武内支队主力,已经赶到榆社同时,日军大本营从东南亚战场抽调的两个师团之中的四十七师团在天津登陆之后,沒有做任何的休整,正在经平绥铁路向张家口全力进发。

    该师团不仅完全齐装满编,而且携带了一个从菲律宾战场上带过來的大正四年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联队,同时该部还加强了从菲律宾战场缴获的十三门野炮,临时编组成的一个野炮大队。

    先期在塘沽登陆的六十九旅团,则加强了两个山炮中队、一个野炮中队,外加四个从本土抽调出來的速射炮中队,则已经进抵涞源至灵丘一线。

    得到了大量援军的冈村宁次,不顾此刻大同战事已经基本结束,其驻大同守军的十五师团一部,独立第三混成旅团主力已经全军覆灭的实际情况,而不断的频频在调兵遣将,寻找突破口,试图一举将抗联在晋北的部队,以及挺进军主力全部击溃,以挽回眼下的败局。

    在华东日军的援军先行赶到山西战场之后,冈村宁次似乎并不急于将从东南亚战场调來的两个师团,立即全部投入到一线作战之中,除了四十七师团正在全力增援张家口一线之外,他留下二十一师团,进驻获鹿、正定、石门一线。

    并且冈村宁次正在调动物资,给这个师团补充了大批的骡马等山地作战所必须运力,并从其方面军直属的炮兵之中,抽调了最后四个山炮中队,替换下这个师团的并不适合山地作战的野炮,还将方面军所属最后一个直属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大队,也配备给该师团。

    同时日军留守在河北的几个独立混成旅团剩余兵力,也正在频繁调动,在轰炸之中损失惨重退回石门后,又撤至清风店整补的十五师团,也获得了一个野战补充队的补充,虽然未能补充完整,但是实力已经有所恢复。

    面对着察南与山西战场敌情出现新的变化,此时已经返回抗联通辽总部的杨震,也在不住的调整部署,已经拿下化德和商都,将一一零师团主力已经彻底打垮的杜开山所部,除了留下一部兵力打扫战场,并彻底解决困守在化德与商都之间的一一零师团少量残部之外。
1...10361037103810391040...11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