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那一个连的b快速坦克,如果油料断绝无法使用,就全部彻底的炸掉,不要有任何的心疼,一切以保护他们自身安全为最关键的,路上无论出现什么问題,他苏英奇都要保证将这批防毒面具,以及火炮、炮兵,安全的送到太行根据地。
太行军区的两个主力团,已经在正太路以南准备接应他们,但是在晋东北,只能依靠他们自己,北岳区以及晋察冀在正太路以北活动的几个分区,会起到一定的配合作用,但是这一路上,主要还是依靠他们自己。
之所以选择苏英奇,是因为他是关内抽调出來的干部,游击战经验丰富,在关内部队之中不仅有众多的老战友,配合方面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題,而且在关内部队几年的地方部队游击生涯,养成了相当强的独立作战能力。
独自的生存能力,甚至还要超过一般的抗联军事干部,即便退路被切断,要留在太行区坚持,依靠他的自身能力,也可以保证部队的安全,在接到杨震的电报之后,陈翰章第一个想到的执行护送任务的人,就是他苏英奇。
接到命令,苏英奇虽说多少有些犹豫,但是对于他來说,命令就是命令,这是沒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是他很好奇为什么此次行动,上级沒有抽调杨继财那个胆大包天的家伙负责,而只点名让自己单独行动。
这次行动如果由杨继财那个家伙负责,以他脑子里面那些层出不穷的稀奇古怪点子,计划实施肯定要顺利的多,但陈翰章只是告诉苏英奇,杨继财有更重要的任务,这次行动杨继财无法参加,所有指挥只能靠他自己。
苏英奇的老部队,早在康保战场就已经伤亡过半,新接手的一个团,再加上自己老部队残存部分,在太原城下也基本拼光了,此时他所指挥部队剩下的骨干,在返回大同之后,已经跟随后勤补给车辆返回东北,作为架子部队准备进行整补。
被陈翰章留在西部集群指挥部,暂时担任团职参谋的苏英奇,除了自己的一个警卫员之外,此刻手中已经沒有任何的部队,在兵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之下,陈翰章也沒有挑选其他的部队,直接将他司令部警卫营中抽调了两个连交给苏英奇,担任此次南下穿插作战的主要力量。
至于北岳区配合的部队,也是老总亲自挑选出來的,在原政委已经在去年的反扫荡作战之中牺牲,在新任政委始终还沒有到位的情况之下,老总亲自找那个团的团长谈话,让他在行动的时候,要服从苏英奇的指挥。
两个人虽说分属不同建制单位,但是两个人都是团长,尽管无论是抗联还是关内部队,历來讲究的都是能上能下,但是毕竟大家都是带兵的人,都是心高气傲的主,大家职务都是一样,凭啥你來指挥老子。
此次护送人,抗联抽调出來的部队步炮协同能力强,并且受过地空火力协同训练,北岳区部队熟悉地形、民情,精通游击战术,这个团,也是北岳区的尖子团,两军配合的好,此次护送任务事半功倍,如果协同不好,很容易耽误大事的。
但问題也就出在这里,两个团长都是心高气傲,在自己部队说一不二的主,这个时候配属别人,还是同级干部指挥,这脾气和性格,能不能捏到一块去,老总和陈翰章都有些担心。
所以老总才亲自找他挑选出來的这个团长谈话,就是为了避免出现之前晋绥部队与抗联在配合上出现的问題,之前晋北战场上的晋绥部队,基本上都是负责二线作战,相互配合不好,还不容易耽误什么大事,但是这次南下护送炮兵去太行,一旦配合不好,那可就真的要出大问題的。
其实老总有些多虑了,这个团长是苏英奇在四方面军的老战友,还是他当班长的时候,他带出來的兵,脾气又不像他那样,一上來不管不顾的,再加上在长征途中,跟随自己的部队被并到了一军团,又沒有参加西征。
抗战开始在一一五师分兵的时候,与挺进军政委一同留在晋察冀,随着部队的发展与壮大,像他这样的军事干部自然职务提升的很快,苏英奇那个家伙一直沒有提起來,原因是出在他自己的身上,可怨不了别人。
虽说在苏英奇被调到东北之前,这个团长在职务上已经高于苏英奇,实际上成为他的上级,但这个时候战友之间枪林弹雨一同厮杀过來的感情,可不是后世酒桌上喝出來的,大家都是拎着脑袋一同厮杀过來的,老班长永远是老班长。
这个时候的干部,也沒有后世的人那么看重自己的官位,能上不能下,也一样能上能下,服从命令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别说让自己曾经的老班长指挥,就是换了别人來指挥也都是一样的。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二百七十六章 时间紧迫
就像这次苏英奇跟随抗联打回关内根据地,在太原城下晋察冀部队的一个伙夫看到他,直接喊他苏二牤子,你个狗日的洋气了,去了一趟东北坐上小汽车了,奶奶的当官,就不认识老子了,还不赶紧下來给老子來根烟,言语之中不仅相当的出言不敬,还满嘴骂骂咧咧的。
看到这个浑身上下油腻的伙夫,苏英奇不仅沒有生气,反倒是眉飞色舞、兴高采烈不仅马上把烟乖乖的交出去,还得屁颠、屁颠的给人家点上,陪着抽完一根烟,又说了一会话才离开。
无他,那个伙夫是他在红军时候的老排长,后來因为脑袋受过伤,又不愿意离队,就改行做了伙夫,那个伙夫喊他的时候,大大咧咧的沒有半分的不好意思,听到自己这个老排长喊自己,苏英奇也屁颠、屁颠点火的伺候,也沒有感觉到一丝的难堪。
临走的时候,还将自己身上和自己警卫员身上,给自己存的烟都主动给拿了去,连给自己配发的罐头和压缩饼干,也一同塞到那个伙夫的手中,这个年代的人单纯,老上级永远都是老上级,远沒有后來上下级那种等级森严的情况,别说他苏英奇当了团长,就是当了军长,他也不敢在这个现在仅仅是伙夫的老上级面前支毛。
同样这个他当班长时候,手把手教会开枪,带出來的新兵,即便原來职务一直比他高,现在两个人也算是平级,但在他的面前,永远还是那个新兵蛋子,老上级一句话,还是不会有任何犹豫的执行,更何况还有上级的命令。
南下需要准备的装备和人员都是现成的,陈翰章准备的速度很快,这个时候更沒有什么欢送仪式,准备工作完成就等于做好出发的准备,在接到杨震命令的当天午夜,苏英奇就带着所需的人员和装备,在护送部队的掩护渡过桑干河,向内长城以南进发。
护送的北岳区的那个团,因为过于匆忙而沒有來得及换装,但老总亲自从晋绥军区返回的部队之中,给他们调剂了一批日制装备,完成了换装,现在全团清一色的日制三八步枪,歪把子和九二重机枪也全部满编。
虽说现在是小团编制,但是却显得短小而精悍,全团五个大连现在齐装满员,在补充完毕弹药和装备之后,全团武器弹药充足,别说对付日伪军的小股部队什么问題都沒有,即便是对付日军一个中队也沒有任何的问題。
这种编制执行这种护送任务,明显要比抗联的编制过大的一个团灵活的多,短小精悍、编制灵活,虽说只有五挺重机枪,无迫击炮编制,压制火力有些偏弱,但是每个班一挺轻机枪,一个排两个掷弹筒的班排火力,却是与日军一个小队单独对抗不落下风,这种编制,很适合此次这种分散护送行动。
在加上所护送的抗联这些技术兵种所使用的武器,不单单是手中的火炮,手中防化器材,以及医疗卫生用品,炮兵每人与步兵一样,配备一支自动步枪,七个弹匣一百四十发子弹,在需要的时候,这些炮兵随时可以转换成为步兵。
其他的技术兵种,也是每人一支冲锋枪,四个弹匣一百二十发子弹,这些人员,再加上抗联派出的护送部队,即便是遭遇到日军的一个步兵联队,也未尝不是沒有一战的实力,要知道抗联无论是炮兵,还是卫生兵或是防化兵,都完成了最基本的射击与投弹训练。
步兵战术虽说不是特长,但是也并不陌生,都完成了步兵的基础训练,这些人,一旦局势需要随时都可以转化成为步兵,不过考虑到这一路上的危险性,苏英奇还是做了最坏的准备,将所有驮载的火炮身上,安放了炸药。
一旦真的遭遇到危险,并失去了突围的可能性,这些火炮他只能全部炸掉,尽管陈翰章已经再三精简了护送的兵力,并沒有按照一号的指令,但苏英奇还是感觉到自己指挥的这支部队,过于有些庞大。
不单单是步兵、骑兵,外加一个坦克连的护送部队,本身连同防化兵在内,需要护送的人员有上千人,再加上驮运为太行和太岳部队调运的防毒面具、医疗器械,大批炮弹以及其他物资的两千多匹驮马,在加上一个坦克连的兵力不多,只有十五辆,但这一跑起來,也是很有些惊天动地的味道,而且加上这个坦克连,只能走公路。
这么大的一个目标,即便沿途有晋察冀军区部队掩护,但需要穿行二百余公里,也很难百分之百保证不被日伪军发现,一旦日伪军调集大批部队围追堵截,到时候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很难避免部队不会被分割合围,为了妥善一些,不使得在困难时候,这些火炮反倒落入日军手中,苏英奇还是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
临出发准备的时候,苏英奇手中的地图都快翻烂了,这条路线他并不陌生,自己当初在一二九师的时候,无论去冀鲁豫军区部队任职,还是去延安集中去东北,走的都是这条路线,也曾经跟随一二九师在这里,活动过不短的一段时间。
这一带的山山水水,就好像在他的心中一样,只是虽说这么熟悉,但这两年的形势变化,以及目前的大战引发的敌情变化,也让他对于此次任务心中相当的沒有底,尤其是眼下敌情不确定,整个晋东北战云密布的情况之下。
看到脸上多少阴晴不定的苏英奇,陈翰章笑了笑道:“怎么样,对这次的行动沒有信心,如果你实在有些不敢去,我现在换人还來得及,也是,这要是路上出了一些什么意外,你小子这两仗打下來的英名可就毁了。”
对于陈司令员的话,苏英奇又岂会听不出來里面的意思,脸色涨的通红的他,将地图仔细叠好放进挎包里面之后,沒有回答陈翰章的话,只是接过警卫员手中的马缰,向陈翰章敬了一个军礼之后,翻身上马,手一挥带着他的先头部队出发了。
看着苏英奇的背影,陈翰章微微一笑,沒有对这个团长有些不礼貌的行为有任何的不快,苏英奇虽说掩饰的很好,但骨子里面那股子桀骜不驯的性格,却是很得陈翰章喜欢,他就喜欢这种有冲劲的干部,尤其是军事干部。
在苏英奇护送人员出发之后,老总与陈翰章又马不停蹄的将杨继财找到自己这里,沒有办法,左间支队的主力凭空消失,无论是对于赶到晋北坐镇的老总,还是负责指挥晋北作战的陈翰章來说,都是一个相当不太好的消息。
在这个左间支队消失之后,眼下老总很是担心,杨震在上一封电报中的提醒会成为现实,神池、宁武、五寨,都是晋西北根据地的核心地带,不仅距离兴县,晋绥边区和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相当的近,最关键的距离陕甘宁边区的距离,也并不是很远。
而现在抽调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调往晋绥军区参战的陕甘宁边区,兵力是相当空虚的,要是真的被日军玩了一个黑虎掏心、声东击西,攻入陕甘宁边区,那乐子可就真的太大了,别说被日军大部分攻入陕北,就是进去一个中队,那么对于中央的安全都是一个威胁。
先找到这个左间支队主力的所在地,并紧密观察太原城下的三十二师团主力整补进度,以及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同时催促晋绥军区主力,加快返回速度,已经成为老总眼下的当务之急,其急迫性,还在其他事情之上。
老总已经给晋绥军区下达了不惜一切代价,查明这个左间支队主力所在区域的命令,并严厉叮嘱晋绥军区代司令员,整个晋西北的日伪军,无论是日军还是伪军所有的调动,一切都做到掌握。
至于将杨继财找來,陈翰章是准备调给他一支部队,由他指挥进入管涔山寻找这支日军的动向,按照陈翰章的推算,这个左间支队主力,应该还潜伏在管涔山之中,因为这一带,也只有管涔山至芦芽山一线,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个左间支队数千兵力潜伏。
既要找到这支日军支队的位置,又不能打草惊蛇,在这种要求之下,部队不能带太多,而且现在整个晋北战场,能够抽调出來的部队也沒有多少,这个任务换了别人,陈翰章实在有些不放心。
杨继财这小子,在陈翰章心中胆大心细,最关键的是鬼点子多,在必要的时候,也是相当的敢想、敢干,尽管杨继财已经被一号亲自调到老总身边当参谋,但是犹豫了良久,陈翰章还是决定将这个任务交给他來执行。
简单扼要的交待一下任务之后,陈翰章看了看眼前以标准军姿站在自己面前的杨继财,摇了摇头道:“本來这次应该让你休整两天,但是现在这个任务很急迫,一天不查出这个左间支队的确切位置,整个晋北战场和晋绥军区都犹如芒刺在背。”
“甚至中央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也要受到相当的威胁,在抽调出的部队兵力不会太多的情况之下,负责的指挥员必须胆大、心细,敢想、敢干,这个人选,我琢磨了良久,还是决定你去,就带着你在太原带着的那个侦察中队,我再给你调两个侦察连。”
“情况已经跟你说明,现在就是这个态势,我想问问你对目前这种情况,有什么想法或是看法,这一片地区位于管涔山和芦芽山的北麓,不仅山高林密,而且与晋中地区山水相连,时间紧迫,我们不可能大海里去捞针。”
“这次行动,沒有一个重点方向是不行的,所以这次找你來,就是想和你多谈谈,听听你的分析和判断,因为我们沒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浪费在晋西北的崇山峻岭之中,尤其是你这个做指挥员的,沒有一个重点查找方向,只能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最关键的是,整个战局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现在趁着局势尚未完全明朗之前,我们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找到他们并干掉他们,以保证陕甘宁边区的绝对安全,记住,这是一号的亲自命令。”本书首发来自17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们就隐蔽在哪里
陈翰章的话音落下,边上一直在打量杨继财的老总突然插话道:“这次不单单你们自己的侦察部队,整个晋绥军区的县区武装你也可以随时调动,我已经让在太原和你合作过的八分区司令员,赶到兴县司令部待命,让他配合你们这次行动。”
“杨继财同志,我们虽说接触的时间不长,但是你这个同志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你在太原的表现,很是出乎我的意料,这么一个年轻的干部,能在形势那么紧张的情况之下,如此的沉着、冷静,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交待的任务,我们望这次能够再接再厉,再一次给我们一个惊喜。”
听完老总和陈翰章的话,杨继财却是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看了看眼前的大幅晋西北地图,又看了看身边的老总与陈翰章,沉思了好大一会,才对老总与陈翰章道:“首长,我认为这个左间支队,现在并不在管涔山与芦芽山北麓之中。”
“也就是说,他们目前极其可能已经不再神池以南,白石掌以北的芦芽山、管涔山区,如果在这个位置,在晋北我军大军云集的情况之下,不可能无法发现他们的位置,就算隐藏的再好,在两军交界地带,他们也不可能一点不暴露。”
“除非他们压根就沒有在这一带,已经南下转移到其他的方向,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将搜索的视线,向苟岚、宁化堡以南的芦芽山南麓,如果按照几位首长考虑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应该将主要的目光放在蔚汾河与岚漪河之间。”
“如果我们调动的力量能够再充足一些,我建议我们可以向湫水河上游的黑茶山一线也进行一下搜索,保德以北不用考虑,那里地形很是复杂,又是峡湾众多,并不适合大军渡河,尤其不适合重武器渡河。”
“而保德以南地区,直到兴县三里一渡,五里一口,尤其是兴县境内,仅仅大型渡口就有九个,极其适合作为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出发点,从兴县到静乐一线,又有公路相连,交通也勉强算是便利。”
“这个左间支队如果真的打算围魏救赵,无论是佯攻陕甘宁边区,还是扫荡我晋绥军区腹地,吸引我军全力南下的话,他们所在的隐蔽区域,应该是静乐附近,甚至就在临县、方山、岚县、娄烦之间。”
“这里正处在芦芽山南麓,与关帝山相连部位,不仅山高林密,而且原本就人烟不稠密,如果日军能够解决部分给养來源问題的话,那一带极其适合大部队持久待机,别说左间支队这几千人,就是再來一个师团,也并沒有什么太大的问題。”
“老总、司令员,其实摸清他们所在的位置,并不是很困难,有一个办法,是最简单的,那就是去年日军在对我晋绥根据地实施大扫荡的时候,那片区域被日军有意识的屠杀最惨,那片区域已经被日军制造成无人区,同时又留下一些小算起眼的前进据点,这个左间支队,可能就会隐蔽在哪里。”
“因为就算晋绥军区主力已经跳出外线作战,但以我军一向对根据地的控制力,以及严密的地方各级政权和武装,就算这个左间支队只有几千人,但这几千人总归还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再加上大批驮运重武器的驮马,这么长时间沒有被我军发现,几乎不可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