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同时过于充沛的动力,以及相对牢固的结构,使得这种坦克我们还有进一步升级的空间,与那种除了装甲厚之外,几乎是一无是处的马尔蒂达坦克相比,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坦克。”
“一号,您能不能与英国人协调一下,将给我们的玛蒂尔达坦克,都换成十字军巡洋坦克,玛蒂尔达坦克,对于我们來说实在是不适用,咱们国内的地形复杂,这种坦克机动性能又差,尤其是在通过积雪和复杂地形的时候,简直就是寸步难行。”
“冬季作战坦克两侧的裙板,经常被雪快给堵死,使得坦克的行走系统也随之被堵死,在冬季作战,乘员还得不时冒着敌军的炮火,下來清除裙板和行走系统之间的雪块,还有悬挂系统,也经常在严寒的天气之下被冻住。”
“到了夏天,我估计按照咱们国内恶劣的,基本上都是土路的道路环境,这种坦克冬天出的毛病,在夏天也一样会出现,不过差别在冬天的雪块,到了夏天恐怕就是大量的淤泥了,我们大多数的土质公路一到雨季,就会成为一个烂泥塘,就这种坦克的结构,沒有麻烦那就怪了。”
“英国人同时搞出这两种坦克,也不嫌麻烦,他们完全可以使用十字军坦克的发动机,提升玛蒂尔达步兵坦克的性能,或是用马尔蒂达坦克厚重的装甲,改进十字军坦克的防护性,将二者取长补短,合二为一吗。”
陈翰章的抱怨,让杨震笑了笑道:“坦克是一战时期,才出现的新型武器装备,在一战结束之后,打的民穷财尽的西方大国,又在拼命的压缩军费恢复元气,中间几乎停顿发展了十多年。”
“导致直到欧洲战场战事全面爆发,世界各国对坦克这种还比较新鲜的武器装备怎么运用,依旧都处在摸索期,而且依据一战经验,坦克这种武器装备,不是用來对付同类的,而是对付步兵阵地的,怎么样能快速突破敌军设防阵地,才是各国对坦克战术研究的最终目标。”
“各国都在根据自己在一战之中使用坦克的经验,不断的在摸索坦克研发和制造技术,火力、防护力、机动性,这坦克的三大要素,究竟该怎么去平衡,并无一个明确的借鉴,而且之前的技术发展,也使得这三大要素很难取得平衡。”
“要么在当时反坦克火力之下,保证防护力搞出这种装甲厚,但是行动缓慢的步兵坦克和重型坦克,要么保证机动性,搞出巡洋坦克和轻型坦克,至于火力,大家一样都是和反坦克炮看齐的,不是沒有能力研制更大口径的坦克炮,而是大家觉得都沒有必要。”
“也不是沒有两者兼容的坦克,但是这种坦克因为受制于目前冶金技术和发动机制造技术,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那就是可靠性相当的差,苏联人有种重型坦克,到是弄的装甲也厚,理论上的形势速度也可以,但是可靠性,只能是别说了,所以大部分的国家,在两者无法兼顾的情况之下,分别搞出轻型和重型坦克來,分别应对两种不同的战术。”
“相对于其他国家轻重坦克并举的情况來说,英国人则干脆搞出了两种坦克,一种坦克装甲薄,但是机动性能好,可以利用速度迂回包抄敌军阵地的侧翼,一种是掩护速度与步兵推进速度相等,专门用來掩护步兵从正面突破。”
“这与苏联人研制二八多炮塔中型坦克和二六轻型坦克的同时,还研制了快速的b型号坦克可以说异曲同工,大家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突破敌军即设阵地上,而沒有考虑到对敌人坦克作战,大家的主要精力,都是放在了与守军阵地的反坦克炮作战。”
“所以大家都将坦克作为传统兵种附属装备使用,要么配备给步兵实施正面强攻,编入步兵序列,要么配置给骑兵,与骑兵的机动性配合实施侧翼包抄,英国人的这种做法,也是跟着当时的世界潮流走,其实也不过就是一个名字,两种叫法而已。”
“其实最早将坦克独立编成作战集群,步兵配属给坦克还是苏联人,只不过他们因为政治的原因,走了很大的一段弯路,才让德国人走到了前面而已,直到此次欧洲会战,德军运用坦克集中单独实施快速突破,才让全世界的军队梦醒。”
“只不过固有的研制体系,在短时间之内很难得到改变而已,其实德国人的坦克集群,也不是为了对付敌国的坦克准备的,他们只是将原來配属给步兵的坦克,集中到一起使用,增强的突破能力而已,德国人的战术是先进的,但是他们的装备研发理念,也不过与其他国家相同,并未比苏联人强到那里去。”
“这次世界大战对于战术的更新和变化,快的让人措手不及,与一战大家守着阵地大打战壕战的传统模式相比,大范围的空地一体化穿插成了主要作战模式,大家统统都挨了对方一顿胖揍之后,才发现最好的反坦克武器还是坦克。”
“在未來,不管是轻型坦克和重型坦克,还是巡洋坦克或是步兵坦克,这些过于剑走极端的坦克,都将会注定被淘汰的,像三四坦克这种火力、机动、防护性相对來说平衡一些的中型坦克,才会成为主要的坦克发展潮流。”
“最早的苏联人,眼下在苏德战场上吃了大亏的德国人和英国人,包括在不远的将來参战的美国人,都会以中型坦克为主要装甲力量,这种将会是未來坦克主要发展潮流,将在战场上承担主要作战任务以及作为主要坦克装备的坦克,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主战坦克。”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决困境的方法
说到这里,杨震看了看面前已经完成当天训练计划,现在已经排的整整齐齐两个完整坦克团的苏制坦克,摇了摇头道:“对于英国人來说,面对着现在北非战场,未來的欧洲战场德国人庞大装甲集群的巨大压力,他们不会将性能最好的坦克给我们。”
“像这种他们已经陆续开始淘汰的玛蒂尔达二型坦克和十字军巡洋坦克,才会转交给我们,你们看着吧,等到不远的未來,美制性能优良的中型坦克大量生产出來之后,我们将会与英国人和苏联人,争夺美国援助的配额。”
“英国人为了搞到性能更加优秀的美制坦克,肯定会采取一些花样,我估计这些英国坦克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成为对我们的主要援助装备,至于我们自己制造的坦克,你还得等待。”
“不过那些英国坦克,在面对德国人的时候,也许是已经落后了,但是对付日本人,性能还是足够了,也许是对手不同,日本人的坦克不仅更加不适合反坦克作战,其实连担负掩护步兵攻击的任务都很勉强。”
“装备的都是更适合火力压制的榴弹炮,而不是与坦克作战的加农炮,最大口径五十七毫米榴弹炮,穿甲能力还不如我们的二六坦克,甚至装备更多的是连火炮都沒有的九四式装甲车,面对这样的对手,这些装备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还是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
“所以,你们不要考虑这些装备的缺点这样或是那样的多,而是要尽快的熟悉这种坦克性能,想办法通过战术的运用,避开它们的弱点,争取早日让它们投入到战场上,发挥最大的威力,成为对付日军的利器。”
“老陈,总部会想办法为你们争取性能先进的装备,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装备,能不能成为一种打击日军有力武器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在你们这些使用的人身上,人无决胜之心,到了战场上贪生怕死,给他们什么样的装备,都最终都只能成为一堆废铁。
“对于这些美英苏提供的坦克,无论他们有什么缺点,你们都要接受并熟悉,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发挥他们最大的威力,总之一句话,能杀鬼子的武器,就是好武器,能在战场上减少我们牺牲的装备,就是最好的装备。”
“不能因为这些装备有这样和那样的缺点,我们就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去熟悉它们,这世界上沒有完美无缺的武器装备,更沒有完美无缺的战术,所以无论接收到什么样的装备,你们的心态一定要摆正,既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弃之如敝屐。”
“技术保障人员不够,就想法子自己培养吗,在培养的程序上,多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你们装甲兵是出了航空兵之外,全军重点知识分子调拨对象,我想我们只要努力,还是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你之前依托正在建设的坦克制造厂,培养技术人员的办法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不继续,文化程度低不要紧,我们多少人入伍之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就那么一点文化还是到部队之后学习的,既然我们能把一个字不识的人培养成高级指挥员,那么为什么他们里面就不能培养出技术人员。”
其实陈翰章也就是发发牢骚,这些坦克虽说各自有各自的毛病,但要是真的不给他,都调拨给步兵部队,恐怕他这个装甲兵司令非得尥蹶子不可,杨震既然已经将话说的如此之透,以陈翰章的为人自然闭嘴不会在谈。
至于技术保障人员不够的问題,的确是实情,但是也并非一点解决的办法沒有,早在装甲兵刚一成立,他就从机关和后勤人员之中选派了一批伪满国小毕业的干部和战士,到苏联援建的坦克生产厂去学习。
虽说坦克生产厂到目前为止,还沒有彻底的完成建设,而且也未生产出一辆的坦克,但是他的装甲兵依托工厂苏联技术人员办的生产技术培训班,第一批就培养出來二百名维修保障人员,而且这个模式,到现在还在进行着。
而后期军区调拨给他们的伪满国中文化程度的新兵,他都是一半按照作战干部,一半按照技术干部培养的,而且采取了以老带新,加快培养速度的办法,但是面对着一下子扩大了不少的装甲兵编制和装备数量,目前技术保障人员的确数量不算充足,但是也足以满足军区扩编的几支拳头部队最基本的需要。
他这番叫苦,实际上与当初的熊大缜目标却是差不多,就是想要杨震在知识分子调拨数量上给开点口子,多给装甲兵分配一些至少也是国中毕业生文化程度的新兵來,沒有办法,按照军区调拨的那些数量,对于正处于飞速发展中,如饥似渴的装甲兵來说,远远的满足不了需要。
至少按照他在上月底军区高级干部通风会上,了解到抗联与美英苏达成了援助协议之后,返回部队立即亲自着手制定的装甲兵发展规划來说,真的是满足不了需要,走一步,看三步这种棋盘上,也是人生的哲理,下的一手好棋的陈翰章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沒有办法,战争不等人,时间不等人,如果他有苏联人在战前那么长时间和平建设时间,可以稳扎稳打的一步步去进行,他也不会这么着急,但是现在的形势,却给不了他那么多的时间去步步为营。
只要一号开口了,政委和东北局那边肯定是基本上一路顺风,所以陈翰章在叫完苦之后,就一直很期待的看着杨震,盼着杨震点头,答应在征兵的时候,对于国中毕业生文化标准的新兵分配上给装甲兵一定的照顾。
他之所以抱怨英国坦克,只不过是抛砖引玉的一种手段而已,自从军以來,无论再大的压力,再困难的情况,也从來沒有主动叫过苦的陈翰章,这次多少有些唠唠叨叨的抱怨,尽管也是事出有因,但也的确是开天辟地。
只是杨震在这件事情上,却是好像什么都沒有听出來一样闭口不谈,只是和他这个装甲兵司令谈了一下坦克发展历史,顺便给面前的这种苏制中型坦克,起了一个主战坦克的新名字,至于维修保障人员的缺口,却是明白的告诉他自力更生。
杨震既然已经变相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以陈翰章为人也就闭口不敢再多言,熊大缜因为这件事情,多次碰了一鼻子灰的结果,他陈翰章还是很了解的,一号既然闭口不谈,那么就是这件事情上沒有商量的余地。
尽管他很清楚对于自己的那番抱怨,一号绝对是听的出來并非无的放矢,但一号沒有吐口,恐怕是军区在这件事情上也确实为难,陈翰章不是沒脸沒皮的熊大缜,杨震既然避而谈,也知道目前实际情况的他,也就沒有在继续叫苦。
作为军区党委一员的他,对于眼下军区在人才面前的困境还是很清楚的,他知道目前都在扩编的各个军兵种,根据地内正在大批组建的各种学校和工厂,都在盯着每年毕业学生的分配数额,军区在考虑国中以上文化程度青年分配的时候,肯定要先重后轻。
看着面色有些沉重的陈翰章,杨震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困难是很大,但是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也绝对不是沒有一点办法解决,只要你们肯从内部下决心去瓦解一部分潜力,再多想想办法,还是能够暂时解决的。”
“但是从眼下我们所处的环境來看,要想在根本上得到解决这种困境,别说你们,就是军区现在也沒有办法,对于我们來说唯一的出路,就只有你们的装甲兵将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我们好攥紧最有力的拳头,打破我们目前局限一隅的困境,只有打出去,我们才能真正彻底的解决掉所有的困扰。”
说完这番话之后,杨震就闭上了嘴,一直到晚饭前什么都沒有再说,在晚饭的时候,知道杨震脾气和秉性的各级干部,包括陈翰章在内的所有人,也沒有一个人主动去陪杨震吃什么工作餐。
而杨震在吃完晚饭后,也一直沒有离开他那间临时办公室,直到晚上九点将陈翰章找过來之后,才打开一张绝密地图道:“你先看看上边的作战态势,考虑一下如果你指挥西线作战,目前在兵力和部署上还有什么不足,同时,你把你自己的想法也和我说说。”
说罢杨震沒有看在见到这张地图之后,微微一愣的陈翰章表情,而是点了点地图道:“这个下一阶段的作战计划,是总部拿出來的,但并不是说这就是最终的计划,最多也就是一个初步的草案。”
“你是装甲兵司令员,同时也是我军最擅长合成指挥的高级指挥员之一,而我们下一步作战,在西线和东线,装甲兵将会是主要的突击手段,所以我现在需要在西线作战方面征求一下你的想法。”
“记住我刚才说的话,你所有问題考虑的出发点,是要以整个西线战役突击集群指挥员的身份來思考,其他的战略方向你不用管,对于你來说现在需要思考的就是怎么样达成总部的作战意图。”
“你的整个任务指挥突击集群以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为进攻出发地,直插包头、归绥一线,你的攻击停止线为西至黄河,南到外长城一线,并随时准备进入晋北,策应关内部队作战,与你配合的除了挺进军一部之外,还有关内的晋绥军区部队,另外晋绥军区大青山游击支队,也会全力配合你们。”
尽管让陈翰章拿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是杨震并沒有直接告诉陈翰章,在下一阶段作战之中,他将会担任整个西线突击集群的指挥员,尽管已经大致确定,但确定并不能代表着最终拍板。
关于这个指挥员的人选,杨震还是要仔细在掂量和斟酌一下,尽管陈翰章的确是他的首要人选,但陈翰章能不能最终走马上任,担任这个集群最高军事指挥员,杨震还是要看他拿出的最终想法是什么,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一百四十章 最终人选
看着地图上详细标出的各种作战态势,以及预定在西线发起攻势所使用的兵力,陈翰章眉头深深的皱了起來,沉思良久之后道:“一号,蒙疆驻屯军到是无所谓,此战最大的变数,应该还是京津一带以及晋北的日军可能会增援的力量。”
“日军各部一向都是在战略上配合紧密,从來都沒有过见死不救,如果我们发起对蒙疆驻屯军的攻势,驻扎平津一线的日军各部以及山西的第一军,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最大的困难不是蒙疆驻屯军。”
“在地势平坦的情况之下,别说只有一个二十六师团和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外加一个骑兵集团的蒙疆军,就是再多一两个师团,也很难抵御住我军坦克集群的冲击,这一战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华北其他方向的日军,可抽出北上增援的兵力究竟会有多少。”
“一号,平津一线的日军有兄弟部队对付,同时可以依托大马群山、燕山山脉、七老图山以及努鲁儿虎山等一系列山地进行防御作战,但是晋北的日军,却是我军西进集群的最大威胁。”
“而且在阴山以北地区,虽为高原地形但是地势相对平坦,我军可以发挥我军机械化快速突击的威力,但是在阴山以南地区,除了归绥以西的土默特平原之外,集宁、卓资、丰镇大部分都是山地、丘陵,中间夹杂着少量的山间平原。”
“这种地形却反倒是限制了我军坦克集群的运动,一旦日军依靠各个山口固守,形成一条整体防线,反倒会使得我军陷入逐点争夺的消耗战之中,而这一线,却正是我军与晋北出击日军的主要作战地域。”
“一号,我认为如果想要实现我军抢占绥东的战役目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快,抢在晋北日军尚未反应过來,或是抢在他们大规模出动之前,以主力穿越浑善达克沙地,不要后方强行向卓资、丰镇一线推进,只要能抢在晋北日军出长城之前,抢占丰镇堵住晋北日军北上通道,那么这一战的主动权就在我们手中了。”
“我建议以一部对二十六师团主力发起强攻,将二十六师团缠住,并将日军所有的目光吸引到察南地区的同时,再以一部骑兵、机械化集群,利用阴山以南山地之间的不多平原地带,不顾周边日军各部拦截,强行穿插前进抢占商都、丰镇一线,依靠地形优势将晋北日军堵在长城以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