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而且在今年第一阶段会战完成后,利用大量缴获的日军新式武器,抗联对该师轻武器进行了换装。全师上下清一色都是在第一阶段会战之中,缴获的日式九九式轻机枪和九九式步枪。

    火力与原来相比,虽说没有太大的增强。但是武器装备的性能,却是要比该师原来装备的三八式步枪与歪把子要好的多。但该师杨震一直以轻装师为标准打造的,所以该师的炮兵火力并未增加。

    但是适合山地作战的迫击炮编制却是增加了,师直属炮兵增加了一个装备了十八门日式一百五十毫米迫击炮的师属重迫击炮。另外在师直属炮兵之中,也增加了一个十二门两磅炮建制的反坦克营。

    该师目前是抗联唯一的轻装师,也是唯一的全日械师。战斗力也算是不弱,也足可以列为抗联二等的主力师。特别是因为自组建开始一直在东部山区作战,该师尤为擅长山地作战。该师目前已经无其他民族的干部,从上到下清一色的都是朝鲜人,部队内部的向心力也极强。

    考虑到热河境内多为山地,此次会战重点又是在西部,再加上一些政治上的考虑。所以杨震将这个抗联所有部队之中,人数和编制最大的一个师调往了热河战场,增强热河战场的实力。

    只是谁也不知道杨震这个全军一号究竟是怎么想的,这个师眼下实际上已经达到一个军的编制和实力。但是在抗联编制表上,却是始终以师的番号出现。并未因为部队扩编,而改为真正的朝鲜军,番号也改为朝鲜师。

    此次作战,除了总部手里留下四个师部署在哈尔滨周边作为总预备队之外,抗联与挺进军几乎全部出动。除了因为缺乏装备,还在组建的新部队之外,抗联的航空兵、装甲兵、炮兵等技术兵种,也全部投入到一线参战。

    用杨震在战前高级干部会议上的话来说,这是砸锅卖铁的一战。打赢了,抗联可以获得关内充足的人力与物力的支援,真正摆脱目前孤军作战的局面。打败了,恐怕连退路都不会再有。所以此次行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战役发起时间的顺序,先东北后南线,至于西线最后发起。东北战场与南线率先打响,将日军的主要注意力,从察东吸引过来。在东北与南线打响二十四小时之后,察东一线发起全线攻击。

    中线与西满地带的作战目标是以钳形攻势,彻底的消除新京日军突出部,将日军压缩至四平街一线。并攻占整个热河省,为此次会战整个西部战场创造一个稳定的后方,并威胁日军大动脉北宁铁路。

    此次攻占新京,杨震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要背上新京几十万人口的这个大包袱。这个突出部对抗联中部战线的防御整体态势,威胁实在太大,也距离北满重镇哈尔滨的距离也太近。这个突出部,对于中线的态势牵制很大。

    相对于中线,在东线杨震并未打算太过于深入。东线的攻击截止线在西安、东丰、金川、临江一线,中线的进攻截止线在梨树至西安一线。在东北的攻势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压缩关东军控制区域,拓展根据地的空间,并尽可能的夺取松辽平原的产粮区。

    同时牵制与吸引关东军主力,无法向西增援日军华北方面军。至少在目前,杨震还没有深入南满的打算。因为这样将会面临关东军与朝鲜军的两面夹击,对抗联东部防御的压力有些过大。

    所以杨震还是决定将攻击的停止线,定在奉天、吉林交接。而将停止线定在这里,是有原因的。在这里随时可以向南满的钢铁、化工等工业重镇,鞍山、本溪湖、宫原、抚顺实施威胁。

    而在南线察南方向的作战,主要是牵制张家口至平津一线的日军无法西进增援日蒙疆驻屯军。并抢占大马群山至燕山一线,与东边在热河发起攻势的部队,利用地形连成一条整体防线,保证西进战役的顺利进行。

    航空兵部队所有兵力,除了留守根据地担任防空任务的作战部队之外,其余的部队全部参战。重点除了支援地面作战之外,对日军纵深地带主要是津浦、同蒲、北宁、中长铁路南线,以及平包铁路进行空袭。

    根据杨震的要求,各个部队要在三月十三日开始,向进攻发起地域开进。除了西线与南线部队,因为路程的原因,在十九日凌晨之前抵达作战地域之外,其余的部队要在十八日黄昏之前,全部抵达作战地域,十九日落日之前要完成作战的最后准备。二十日凌晨,所有进攻兵力要完成全部的展开。

    为了保证部队开进的隐蔽性,各个部队开进的路线,必须要严格按照总部选定的路线。尤其是西线各个部队采取以团为建制逐次开进,到制定作战地域集合的办法。而预定的迂回穿插部队,集结地则设置在了距离前沿有一定距离的西乌珠穆沁旗与阿巴嘎旗交界处。

    因为预定采取大纵深迂回穿插的部队,除了骑兵之外都是清一色的摩托化与机械化部队,机动能力极强。按照计划这支迂回穿插部队出击的时间,是在西线正面全线打响之后二十四小时之内。

    而为了保密,这支部队将从在十九日抵达西乌珠穆沁旗与阿巴嘎旗境内即可。但目前面临最困难的是,怎么才能铁路输送将这么大规模的部队以及装备的调动,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之下运往西满指定集结地。

    尤其是迂回部队,虽说是骑兵机械化集群,但是从北满到西满这么远的距离,不可能全部依靠机械化行军。这样对坦克的机械磨损,会是相当大的,部队也会异常的疲劳。最好还是在根据地内采取铁路输送,到距离前沿最近地带下车。。

    物资和弹药好隐蔽,但是几百辆坦克以及大量的汽车、重炮,却很难完全做好隐蔽工作。如果部队选择从通辽向指定集结地开进的话,那么需要经洮昂铁路抵达洮南之后进入四洮线,在双辽向西进入通辽。

    但四洮线自双辽以东的东辽河一线,是前一阶段会战结束之后抗联与关东军的对峙地带。日军用望远镜,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东辽河西岸双辽境内的铁路运输。一旦被日军侦察到这些坦克西运,那么对迂回作战的突然性会相当的不利。

    为了保证装甲一师与五师大量坦克与车辆,尽可能的秘密抵达西乌珠穆沁旗集结地。杨震亲自拿着地图,一点点的测量。最终拍板西线所有的参战部队,重装备不走四洮线,而走洮阿铁路运输。从喜扎嘎尔旗站下车。以机械化和摩托化开进的方式,进抵西乌珠穆旗集结地。

    尽管洮阿铁路的运输能力,与四洮铁路相比还是比较差。在去年的会战之中,这条铁路损毁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是抗联根据地内所有铁路线之中,在夺取之后破坏的最严重一条,几乎所有的桥梁与隧道全部被炸毁。

    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抢修,但是很多路线都还只是临时完成抢修,大多数修复的桥梁还是用木料临时搭建。而隧道也只是完成了清理,以及对战损铁轨的更换。对于战损的隧道因为技术能力不足,还无法进行加固。

    当初军事交通部在除了依靠这条铁路运输粮食和部分物资之外,并未考虑到使用这条铁路运送部队。就是因为这条铁路线,到目前为止路况并不理想。在这条铁路线上,火车不仅运量有限,而且只能以匀速行驶。

    运输这么大规模的部队以及重装备,再加上大量的弹药与物资,对于这条铁路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是这条路线胜在隐蔽性,要远远的高于走四洮铁路。几经慎重考虑,杨震还是决定使用这条铁路运输运回部队。

    而从正面发起攻击的装甲一旅以及三个坦克营,则采取夜间快速通过的办法走四洮线运输。采取这个办法就是为了将日军的注意力,吸引到装甲一旅身上。而为迂回部队的穿插行动,创造最大的突然性。

    这样通过四洮铁路转运的部队,可以吸引部分日军的注意力,部分保证侧翼迂回穿插部队行动的突然性。以四洮铁路洮南至双辽段与日军前线阵地距离之近,这么大规模的铁路输送,即便是夜间保密运输也很难保证不被日军察觉。

    用装甲一旅的车运吸引日军的注意力,将日军的目光全部吸引到四洮铁路线上。保证经洮阿铁路运输的装甲一师以及五师的侧翼迂回穿插部队的运输,也算是另外的一种战略掩护行动。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一百七十章 最后阶段的准备
    当时间进入四二年三月份之后,抗联在完成部队装备最后调整后,各个方面已经进入大战最后准备阶段所有弹药、物资,尤其是油料已经运抵在前线各个方向的秘密囤积点。在西线活动的直属侦察部队,已经完成对横穿浑善达克沙地进攻路线的侦察,并查明浑善达克沙地之中的水源地。日军一线阵地的雷场,宽度与密度已经被查明。

    对于在前线发现的日军首次如此大规模的使用地雷,进行防御作战而布设的雷区。抗联军工部门紧急制造了一批排雷器材,下发给各个师属工兵营。并动员各师,也就地取材利用上级配发的,自行制造排雷装备。

    同时航空兵部队,也已经完成战前飞行转场的最后准备。察东各地野战机场秘密选址与设置工作已经完成,无线通讯与导航分队先期已经南下准备。卫生部门也做好了大批接收伤员的准备,并完成了野战医院的建设。

    抗联这些准备工作,虽然进行了严格的保密,但是一点风声不传出去几乎不可能。尽管从抗联根据地内传来的情报有限,日军也多少嗅觉出一丝不寻常。尤其是一线作战部队先期对浑善达克沙地、察南山地进行地形侦察,不可能完全不被日军察觉。

    而日军为了侦察抗联的动向,也是下了大力气的。虽说从根据地内收集的内部情报之中,有用的实在不多。但是两军对峙的前线地带,日军战术侦察与反侦察的力度一向都很大。尤其是华北方面军,几乎是可以说下了血本。

    抗联在前线进行的所有战术侦察行动,在这种情况之下根本就无法避开日军的视线。尤其是环境比较特殊的西线,是双方最早接触的地区。自进入四二年以来,双方侦察部队遭遇战并未少打。

    此时的浑善达克沙地虽然面积不大,与中国西北的那些大沙漠相比,规模小的可以直接忽略。但是这里的地形、地貌,那里可以作为沙漠作战最重要的水源补给地,以及那里可以让部队大量的通行,对于攻击发起一方的抗联来说都相当的重要。

    大战在即,抗联不可能不摸清这里的情况,冒冒失失的就发起攻击。尤其是沙漠里面的攻击路线,选择必须慎重。即便是这个时候的浑善达克沙地面积,远没有乱垦乱牧的后世大。但是这里现在保存极好的原始环境,也要比后世复杂的多。

    浑善达克沙地里面,可不单单全都是沙子。这里是草原、沙漠交错地带,沙漠之中有着大量的湖泊。甚至在最主要的内流河高格斯台河两岸,还有大片的沼泽地。这种复杂的地形,如果不先勘测出道路来,很容易在部队进攻与后勤补给方面,出现重大的问题。

    沙漠里面开车与开坦克,可不是单纯的步兵穿越的。几吨,甚至十几吨的装备,搞不好就被陷到沙窝子里面去。而且那里可以给部队补充水源,那里的地面可以支撑大兵团运动,那里可以作为后勤补给线都是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浑善达克沙地之中虽然不缺水,但是那里的水并不是人都能随便喝的。很多水不是硬化程度很高,不能作为饮用水。就是都是咸水或是含碱量过高,无法进行任何的引用。在这块沙地里面作战,即便面积不大,但是水源地的选择必须是第一重视的东西。

    在第一阶段会战之中,陈翰章带领的部队就在科尔沁沙地吃了不少的亏。部队在沙地之中行动迟缓,进入沙地作战的部队找不到水源。而且在风沙较大的地区,坦克的发动机功率下降相当厉害,不少的车辆都陷入了沙窝子之中。

    那次在科尔沁沙地之中,几乎就是行军,大规模的穿插战斗极少。如果真的有大仗的话,对沙漠作战几乎是一片陌生的部队非吃大亏不可。有了前车之鉴,杨震自然不会大意。早在进入一月,前线对峙地区的部队,就派出大量的侦察人员,配合军区直属侦察旅的两个中队,对这一片的沙地进行了彻底的摸索。

    自进入三月份后,随着战役的时间越来越近,一线部队的侦察强度提高了许多。战役虽然还没有打响,但是进入沙地侦察的部队,与日军同样进行侦察的小股部队之间的战斗,几乎是天天有。双方伏击、反伏击的行动,进行的相当频繁。

    还有察南的山地,虽说有关内部分部队配合。但是那里可以通过重型装备,那里可以作为集结地,那里更适合作为攻击发起地域,都是需要一线作战部队重新侦察的。装备不同了,作战所需的条件也不同。

    为了摸清楚这些情况,在两军对峙期间抗联抽调了相当一批的侦察部队,渗入南线与西线进行了广泛的侦察。尤其是西线整个作战地形对于抗联来说,基本上是一片陌生。真正的沙漠作战,对于抗联来说还是第一次,杨震不可能不慎重行事。

    而且即便是抗联内部的情报虽说一如既往的不多,但是四洮铁路上夜间繁忙的运输,日军还是可以清楚的察觉到。尤其是抗联有意识暴露的,满载装甲一旅所装备二六坦克的军列,以及大量的油罐车,途径双辽、通辽一线,向西线运输的时候,日军在高倍望远镜之内看的很清楚。

    而且虽说部队在调动期间所有的蹬车行动,全部都是在夜间,但是对整个铁路的运输,不可能不产生一定的影响。至少所有的货运列车,都需要按照军事行动来调整时刻表。组织这么大规模的铁路运输,一点消息不外泄几乎不可能。

    在进入三月份发现当面抗联在前线各地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以及少量的内部情报之后,虽说还不清楚抗联的攻击重点是南线还是西线。但相比某些方面动作迟缓的军队来说,日军此次的反应速度可谓是奇快。

    就在抗联开始进行总动员的几乎同一时间,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也同时立即进行了高度戒备。整个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所有与抗联对峙的前线部队,全部在最短的时间进入临战状态。

    弹药和作战物资,开始大量的下发到一线作战部队手中,炮兵阵地也开始进行最后的伪装。工兵不断的对雷区的密度与宽度,在进行着最后的增补。同时前沿日军各个野战师团,对抗联前沿阵地的侦察也越来越频繁。

    在东北的四平街、奉天,华北的北平、天津、张家口、太原等几个大型铁路枢纽站也调集了大批的军列,随时准备调动兵力。日军也陆续结束了对华北各大敌后根据地的扫荡,将所有参与扫荡的部队开始进入集中状态。甚至为了收缩兵力,主动放弃了在扫荡期间,在山区占领的一部据点。

    进入三月份无论是抗联方面还是北中国的日军这两大战略集群,都在为一场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尤其是进入三月十日开始,双方对峙的前沿地带已经是剑拔弩张。空气中浓重的紧张气味,就是傻子都能闻的出来。

    而这场大战虽然对于中国抗日战争,以及抗联今后的命运是一个关键之战。但对于战火已经燃遍全球的世界大战来说,只不过一场普通的战役而已。只是这场大战却还没有真正的打响,因为发起的时机,却已经吸引了多方面的注意力。

    此刻在东南亚战场上,缅甸的英军复制了在马来亚的大溃败。进入三月份丢掉了缅甸首府仰光的英国人,一路向缅甸内陆地区撤退。重庆方面组织的远征军三个军,也正在兼程进入缅甸。

    而在西南太平洋方向,日军正在持续攻城略地。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美英澳荷联军,已经解体。荷属东印度群岛所有的守军,已经全部停止抵抗。菲律宾的美军,已经全部撤到了巴丹半岛,正在进行最后的垂死挣扎。

    同时日军已经陆续攻占西南太平洋上的战略要地拉包尔,并攻占了整个俾斯麦群岛。澳大利亚守军的抵抗,几乎是一触即溃。尝到了甜头的日军为了保证拉包尔的安全,正在向所罗门群岛发起攻势。

    整个亚洲及太平洋战场上,为了保住最后一条对外交通线,已经出兵缅甸,眼下正为美援数额与美国人讨价还价的重庆方面。被日益恶化局面,搞的焦头烂额的美英两国。刚刚结束莫斯科会战,将德军赶出了莫斯科城下的苏联人。更还有为这场大战,同样在调动兵力配合抗联作战的延安。

    此刻无论是国内的目光,还是国际的目光,或是因为利益之争,或是因为未来的发展,或是因为目前不利的战局,都在密切的关注着北中国。各方面的情报机构,几乎全部飞速的运转起来。

    尤其是此时心中五味俱全,甚至是不知道什么滋味的重庆方面,无论是在东北还是平津,无论是中统还是军统,或是某一战区情报机构都全力展开,试图收集一切关于两军调动的情报。

    对于外界或是期待,或是五味杂陈,不知道什么滋味的目光,杨震并未理会,他仍在按部就班的做着战前的最后准备。对于现在的杨震来说,越是关键时候,他的心态越是平静。对于此次关系到抗联,甚至整个中国命运的会战,杨震几乎没有半点的波澜。

    在三月十日,在所有作战计划最终敲定,所有物资准备和转运工作全部结束之后。三月十一日杨震召开抗联师以上,挺进军纵队以上干部,以及抗联的各个军兵种,三总部二级部长以上干部联席会议,下达整个作战计划,部署各方面行动方案。

    按照杨震的要求,三月十三日各个参战部队按照总部下达的调动计划,开始通过铁路大规模的进行调动。并严格按照总部下发的调动计划,在指定地点,指定车站蹬车。并要在规定时间之内,全部开抵作战区域。
1...985986987988989...11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