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东方不败嫣然一笑,傲然道:“我东方不败什么时候怕过?”
这时,一旁的陆青青撇了撇嘴,一把抱住了杨莲亭的手臂,道:“姐夫,我也想给你生个孩子。”
唰!!
闻言,杨莲亭和东方不败顿时寒毛一炸!(未完待续。。)
( 穿越杨莲亭 p:///3/3307/ )
第三百零一章 誓师出征
秦国下上对于即将到来的决战显得空前的激昂,因为只要解决掉这个除了秦国之外最强盛的明帝国,意味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统大业讲迈出最大的一步。
an 在这场战争之中崭露头角,立下战功者都可能留名青史。
哪怕是一些小兵,也报着多抢人头,积攒军功的念头,不仅能获得丰厚的回报,日后也有了向人吹嘘的资本。
至于这一战,秦国会败,这个可能,秦国所有文武大臣和军士,本就想都没想。
秦国的皇是杨莲亭,是能预知未来的天帝。
秦国所有军士,除了落尘和杨莲亭收养的那些人,几乎都是天帝教的信徒。
天帝不会败!
天帝的军队也不会败!
这就是他们共同的念头。
而这七年多来,秦国也从未打过败仗!
面对全军装备热兵器的秦国正规军,就算是孙武、白起、项羽、诸葛亮……这些妖孽都挖出来,也一样无力回天。
八月十五,秦国终于举行了出征之前的誓师大会。
这是回归中土之后,杨莲亭第一次正式的出现在百姓和军士的视线之中。
不是每个人都有杨莲亭那份千里眼一般的眼力,真正能看清杨莲亭容颜的并不多。但能亲眼看到自己敬畏和信仰的对象,极大部分人都显得很激动。
这次出征的统帅是落尘,落尘除了剑法之外,其他能力并不出众,但多年来耳熟目染,基本遣兵调将能力还是有的。以秦国的实力,此战碾压明军不在话下,哪怕是换一头猪做统帅,只要会说一句‘开枪’,就基本没有输的可能。
落尘仅仅只是挂个名,这一战该这么打。只有一群参谋去谋划。杨莲亭之所以任命落尘为统帅,只是因为他是他肝胆相照的好兄弟,因此送他给一份足以留名史册的天大的功劳。
而这一战,杨莲亭却是不会去御驾亲征,因为他和东方不败的第二个孩子就快出生了。
无论是亲手埋葬掉大明王朝,还是手刃仇人,这个时候在杨莲亭心中都远远比不上陪在东方不败身边来得重要。
“吾等前方,再无敌手!!”
当杨莲亭亲自宣布完出征宣言之后,这场注定被载入史册的誓师大会在一轮震耳欲聋的枪声和呐喊声下结束了。
…………
在秦国誓师之前,明廷已经提前做好了迎战准备。而如今大难当头。这一战不仅是国难。对朱姓皇族来说。也是家难,那些皇亲勋贵谁都明白,大明若是完了,他们也得跟着完蛋。是以。各地藩王、总兵有不少向朝廷发出了领兵进京勤王的奏折。
看着那些奏折,朱厚照不由感叹关键时刻,还是自家人靠得住。殊不知,宁王朱宸濠已经打起了趁机造反的主意,并且已联合了不少人,其中就有安化王朱寘鐇、刘瑾和徐季。
秦国奸细的身份被杨莲亭揭穿之后,徐季硬是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朱厚照面前辩称这是秦国的‘反间计’,从而逃过一场杀身灭族之祸。
但实际上。徐季却是已经明白了,小皇帝朱厚照已经不会再信任他了。因为他全家都如今已被软禁监视了起来。
面对这样的事情,不少帝王估计都会选择‘宁杀错,不放过’。
徐季的‘反间计’之说,朱厚照是半信半疑。而半疑,已经足以令一个帝王狠下杀手。
朱厚照之所以不杀徐季,是因为他还有用。因为他若一怒而杀了徐季,岂不是反证了徐季是奸细的事实。
一家三口被一个江湖骗子忽悠了七年,任谁也受不了。而这一家三口还是两个皇帝一个皇后,那就更加就是天大的笑话。
自大自傲的朱厚照自尊心极强,绝无法忍受此等会被世人嘲笑,且还是世代流传的丑闻发生在自己身上。
所以,无论朱厚照心中多么想杀了徐季,为了保住自己和他父母的名声,他都不得不占时留徐季一条狗命,尤其如今秦国向朝廷宣战,这是生死之战,在这时刻,任何会打击到士气的事情都不能捅出来。
正是因为想通了这些,意识到自己危险的处境之后,徐季才会想要‘另投明主’。徐季背叛了杨莲亭,明廷若被灭,他连投降的资格都没有。杨莲亭与朱宸濠之间的恩怨,以及朱宸濠的野心,曾权倾朝野的徐季是知道一点的,敌人的敌人便是盟友,是以徐季才会选择与朱宸濠合作。
而刘瑾的处境,也没有比徐季好多少,甚至比徐季更加的危险,最起码朱厚照杀刘瑾没有任何顾忌。
作为一个太监,刘瑾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权倾朝野,一切都是皇帝赐予他的。而他实际上只不过是朱厚照养的一条平时哄他开心,需要时帮他咬人的狗。
帝王的信任和宠信很值钱,同时还很廉价。
朱佑樘当年也很宠信杨莲亭,但最后不还是一样因为他功高震主而生疑。
一旦事关身家命,哪怕是最老实巴交的农民也会拿起家伙反抗,更别说是一个皇帝了。一旦心生猜忌,就算是骨血亲都会翻脸不认。雄才伟略如汉武帝者,连自己的老婆、儿子、孙子都毫不留情的给杀了。宽厚和善如朱佑樘这样的好皇帝,必要之时也不会心慈手软。
皇帝杀人,不必自己动手,而是轻描淡写的像吃饭之时点菜一眼,动一动嘴皮子,下一下命令,所以皇帝杀起人来才是真正的做到杀人不眨眼。
朱厚照就是皇帝之中最典型的,也是最特立独行的。
作为皇代,并且是唯一继承人,从小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就是以未来皇帝的身份而养成的。
在他心目之中,他就是在天下的主宰,他要什么就必须有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就因为他自己生肖属猪,所以曾一度敕令全国禁食猪,但他自己仍食用猪。而他想打仗的时候就把太监组成‘净军’,封自己为将军。信佛的时候。就自称为‘大庆法王西觉道圆明自在大定丰盛佛’。
朱厚照放任刘瑾在朝廷搅风搅雨,不过是因为在和大臣之间争夺权力之时,需要刘瑾来攀咬一些他讨厌的大臣。
这么做的原因,不是因为朱厚照这个小皇帝政治智慧和手段有多么高。而是朱厚照打心底了讨厌一些大臣,不仅是他觉得一些大臣碍手碍脚,爱管教他。最重要的是因为先皇帝朱佑樘登基之前全无基,继位之后也是战战赫赫,作为一个皇帝却生怕自己会做错事而被大臣弹劾进谏。
对于朱佑樘来说,别说继承皇位,就连他能活下来。还是亏得有人可怜他接济他。而若无周太后护着。他早被万贵妃弄死了。
所以,某种程度来说,朱佑樘之所以能做个好皇帝,多多少少是被逼出来的。他年轻之时可没有当昏君的资本。若他跟朱厚照一个德行。说不得当时的周太后和内阁大臣就会联手废了他。
幼年的经历和生母的死,一直是朱佑樘心底最深处的影。在死亡的威胁之下,他学会了低调,学会了谨言慎行,在皇之中步步为营。
从皇子、到太子、再到皇帝皆是保持着这样的格。直到晚年,大权在握,被害妄想症减轻了之后才敢犯了一些错误。
作为皇帝,却在大臣面前不敢摆皇帝的谱,甚至有些害怕臣子。朱佑樘的这些事情。从小朱厚照就略知一二,因为朱佑樘对这个唯一的儿子一直言传身教,想让他当个明君,可以却最后起了反效果。
对于大臣,朱厚照不仅没做到朱佑樘要求的那般虚心求教。以礼相待。反而是打心底讨厌这些既不听话,又罗里吧嗦的大臣。
刘瑾跟在朱厚照身边多年,他的心思,刘瑾自然知道,所以他才敢那么猖狂,肆无忌惮跟那些大臣死磕。
但今时不同往日,在秦国这个强敌的威胁之下,朱厚照再自大再荒唐,也明白如今必需满朝文武相助才有可能抵御秦国,保住自己的皇位和小命。
以前,朱厚照讨厌大臣,需要刘瑾帮他咬人的时候便宠信与他。如今,朱厚照需要文武大臣团结一致的保家卫国,刘瑾这个得罪了大批人,惹人生厌的太监已经没用了,或者说,最后的作用就是杀了刘瑾,来讨好大臣。
刘瑾知道,自己死期将近,甚至不但是他自己,就连他的宗族都可能被朱厚照顺口给灭了。
刘瑾平时就与徐季走得很近,也拿过朱宸濠不少孝敬,如今朱厚照过河拆桥,他无路可走,除了铤而走险,与他们狼狈为奸之外还能怎么办?
可惜,刘瑾没徐季命长,秋收之前,朱厚照动了动嘴皮子就让人把他押上刑场给凌迟处死了,他的兄弟和子侄也陪他一起上路了。但抄家之时,家当却是没有预料中的那么多,因为在此之前,刘瑾拿去资助朱宸濠起兵。给的远比当初朱宸濠贿赂他的要多得多。直令朱宸濠欢喜不已。
但朱宸濠的好日子也到头了,朱厚照没批准他领兵进京勤王,军队太多了京城也容不下,朱厚照也害怕秦国会趁各路诸侯勤王之时,各地守卫空虚而被趁虚而入,到时保住京城一地却失去了其他领土,明朝照样会完蛋。
而杨莲亭也没忘记朱宸濠,除了直捣京城的舰队之外,特意派出三万陆军进攻江西去生擒朱宸濠。
ps:
出门去了一趟医院复查,昨天抽血的时候要不是老爸扶着差点就晕在了医院。
因为化验的项目多,抽了六管,最后一管的时候血一直没喷出来。
估计跟我低血压、低血糖有关。
看着护士摁着针头抽来拧去,我嘴角都抽了。
到血终于出来的时候,小手顿时有些冰凉麻痹,心脏压抑,就跟便秘蹲久了猛然站起来一样头晕眼花。
( 穿越杨莲亭 p:///3/3307/ )
第三百零二章 喜得贵子
秦国进攻江西,虽只有三万人,但却势如破竹,吓得朱宸濠向朝廷一再求援。
an 当今之世,若论最招人恨的,当朱宸濠莫属。
杨莲亭、东方不败还有那些被朱宸濠祸害过的人都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
任我行、左冷禅等人也恨朱宸濠,因为要不是他让手底下的盗匪去洗劫代州,又岂会有今日的东方不败和杨莲亭?今日一切都是朱宸濠间接造成的。
而最无辜,却损失最大的小皇帝朱厚照在知道一切因果之后,亦是恨不得把朱宸濠给宰了!
朱厚照之所以在知道朱宸濠竟有不臣之心之后却装作不知,按兵不动,那是因为朱厚照知道在如今这个情况之下他本就不能动朱宸濠一丝一毫。否则,不等秦国发动总攻,他们老朱家先内讧,最后捞便宜的还是秦国。
而朱宸濠的老巢正好与广东接壤,无论于公于私,杨莲亭都不会放过朱宸濠,而朱宸濠也很明白这点,为了自保,必然也会拼了命去抵御秦国的进攻。这才是朱厚照明知朱宸濠有造反之心,却故作不知,任其蹦跶的最大原因。
杨莲亭若灭了朱宸濠,则是帮朱厚照除去了一个反贼。即便朱宸濠侥幸抵挡住了秦军,也必然元气大伤,对朝廷产生不了多大的危险。尤其如今朱宸濠名声狼藉,即便振臂一呼扯起造反大旗,还真没多少人愿意搭理。
不得不说,朱厚照这个皇帝虽荒诞不羁,但终究是一个皇帝,心智手段还是有其过人之处。
对于江西一战,杨莲亭倒是不怎么上心。
朱宸濠手底下的兵不是盗匪就是土狼兵,历史上王守仁临时组起一支勤王军,只用了一个多月就轻松灭掉这群乌合之众。装备齐全的三万锐秦国就算遇上百倍于己的明军也只是来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无非是多损耗一些枪械弹药罢了。
这种小打小闹的小场面。且有内应辅助,秦军要是做不到零伤亡,杨莲亭都觉得有些不成器。要是还输了的话,那灭明之战也不必打了,直接撤兵回天竺算了。
更别说,杨莲亭早在许多年前就在江西安不少人。如今多年过去,已有人混入了朱宸濠的身边。否则杨莲亭也不会下达了‘生擒朱宸濠’的命令。到时,这些人自然会在最关键的时候排上用场。
最注重结果的事情,当属战争无疑了!
而这两场战争的结果,杨莲亭早已料到。是以本就没什么好在意的。
杨莲亭如今在意的是如何将左冷禅一等彻底的一网打尽。
论武功。左冷禅或比不上任我行。但任我行没多少时日可活了。左冷禅等人却不同。杨莲亭不惧左冷禅那些人,但对他的亲友来说,却是一群危险人物。若不斩草除,始终是个隐患。
然而。监视了劳德诺许久,杨莲亭设了几次局都没能引出左冷禅。
不过,杨莲亭心知着急的不只是他,左冷禅比谁都急,一旦杨莲亭把朝廷和朱宸濠给灭了,到时就轮到抗秦联盟了。
誓师大会之后,林平之和岳灵珊的大婚也定下了日程。
这婚事却还是林平之的外公王元霸给催促着办的。
自家外孙跟岳灵珊定了亲,身在洛阳的王元霸可谓担惊受怕,生怕因此事而被朝廷和嵩山派清算。王家基在洛阳。为了自保,王元霸不得不加入抗秦联盟。
如今,眼见秦国与朝廷即将决战,王元霸又怕日后秦国顺手把王家给灭了。
是以,王元霸稍书于林平之。让他在杨莲亭面前说说好话,且让林平之赶紧趁早完婚。
随着岳灵珊和林平之感情日深,宁中则也赞成让二人早点成亲。
杨莲亭自然也不会去反对,而且二人早点成了亲,也好早点彻底断了令狐冲的念想。
到是岳不群想趁机出出风头,力主婚期定在天下平定之后。
因为作为华山掌门,他岳不群嫁女不管是否是真心实意要请人来,都要广发请帖给武林同道。而以如今的局势,除了云贵两广等地的门派,还有哪几个门派敢冒着火以及被朝廷和抗秦联盟诛杀的危险来参加婚礼?
当年真小七的那场极其隆重的婚礼,岳不群都还记忆犹新。义女的婚礼都那么隆重,如今他们的身份更胜从前,亲生女儿嫁人,岳不群自然不愿太过‘寒酸’。
所以,岳不群力主婚事定在天下平定之后,而且还要回华山举行。岳不群探问过杨莲亭,知道只要一切顺利,用不了半年便扫平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