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极品宝镜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宝镜

    她最近心事重重,担心的,就是阿武。

    她倒不是关心自己的保镖,若不是阿武轮廓和秦云峥有些相似,身上更是有同属于军人的气质,许晴都不会正眼看他,又岂会关心他?

    阿武已经几天没有和自己联系了。

    许晴担心的,是阿武会不会也失败了。

    不会的,她曾经见识过阿武的枪法,说是神枪绝技都没错,南县,又不像是港城,没有霍家帮忙,徐宝镜怎么可能逃过阿武的暗杀?

    许晴努力说服着自己,不知为何,心里却终是难安。

    ……

    京大,迎来了期末考试。

    外语系一共要考十来个科目,全部浓缩在三天内完成,不管是谁,此时都没时间去管其他事,临时抱佛脚也好,胸有成竹淡定学霸也罢,都得先过了期末考,再说其他。

    李兰芯全然将谭曜的请求抛之脑后,直到这日考完最后一科,章则走出教室就说了一句:

    “兰芯,我暑假准备继续留在谭师兄的公司兼职,不打算回老家,你呢?”

    这话问的,就差直说,让李兰芯也留在京城陪他了。

    回南县陪陪爸妈,和亲人们聚一聚,还是留在京城陪男友做兼职,李兰芯本该毫不迟疑选择前者,被章则深情款款看着,李兰芯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泻。

    “你让我考虑考虑。”

    章则笑起来,阳光下年轻男孩儿的脸熠熠生辉,李兰芯心也跟着砰砰跳。

    她还想着要怎么和家里人说,直接说交男朋友了,她妈那关首先过不了。

    想起章则的兼职,李兰芯忽然有了另一个想法:若是说社会实践呢?她若是答应给谭师兄补习英语留在京城,也不算是对家人撒谎了吧?

    李兰芯心里忐忑,她一直被保护的很好。

    外公更是教她要做个立身正的“君子”,长到这么大,李兰芯从未对家人撒过谎。




重生之极品宝镜分节阅读284
    第一百一十三章 喜报冲击,保姆黄英

    第一百一十三章喜报威力,保姆黄英

    83年,中考成绩是要分别用到各自学校的,电话查分什么的,根本不可能办到,更别说网络查分。

    蓉城第七中学的真学霸,总分只失了1。5分,其中作文扣一分,英语作文扣0。5分,分数通报出来时,当初坚持特招真学霸进入七中就读的招生主任笑得合不拢嘴。

    “徐宝镜同学,肯定是京大华大的苗子了,只要高中她不走弯路,高考时绝对可以冲击全国高考状元!”

    出一个全国高考状元,对身为省重点中学的蓉城七中来说肯定是大事。

    每个人都有向上走的追求,蓉城七中的校长也有,他想带领着蓉城七中走向“全国重点示范中学”的辉煌。

    有一个全国高考状元,对校长来说,迈向全国重点的步伐简直跨出了一大步。

    七中会得到蜀省更多的教育资金扶持,会有慕名而来的更多优异学生,状元带来的效益,或许将影响蓉城七中未来十年的发展。

    “必须要确保,徐宝镜同学仍然报读七中高中部。”

    校长给招生主任下了死命令。

    就是宝镜的班主任,三年里除了考试时,根本没有接触过她,又岂能用师生情谊打动她?

    班主任还想到了一个最坏的可能,“中专是提前录取的,徐宝镜同学年龄毕竟不大,若是被中专招生的老师忽悠了……”

    班主任说得没错,80年代的中专是四年制,择优录取初中毕业生,不少成绩优异的学生会被中专“包分配”的政策所吸引,脑子一热,就报读了中专。

    中专学制是从苏联传过来的,是各省市县级政府定点培养人才的摇篮,注重专业性和对口性,读四年中专出来,就能通过分配成为国家公务人员,什么林业局、矿务局等等,都需要专业对口的中专生。

    在教学质量不是特别好的乡镇学校,能考上中专,已经是学生家里祖坟冒青烟,毕业包分配,还能户口“农转非”,吃上皇粮……呵呵,大部分学生认为,考高中的人才是傻子呢,等读了高中再考大学出来,一样是包分配工作,中专四年,显然能比大学生们占据更好的工作岗位嘛,而且多了几年工龄!

    当经济快速发展后,这批成绩优异,原本可以按步照班读高中考大学的“中专生”,肠子都悔青了。

    第一学历是中专,与第一学历是大学重本,只要工作十年后,从升迁上就有本质的差别。

    徐家,好歹也是县城里的,父母看上去挺有文化,应该不至于这么短视吧?

    七中的招生主任,带着忐忑,三年后,再次去往南县徐家。

    敲了半天门,根本没反应。

    招生主任的心都凉了大半,大周末的,徐家人不会是在躲他吧?主任捏着红榜,脑门儿上的汗密密麻麻的都比黄豆大,足见其心情。

    隔壁张鹏奶奶听着不对劲,打开门出来,眼神中带着警惕:“同志,你找谁?”

    “老人家您好,我是蓉城七中招生办的,请问徐宝镜同学家里的人呢?”

    张奶奶眼神发亮。

    “七中招生办的?”

    哟,她大孙子张鹏也是七中的嘛,张奶奶满脸热情请主任进屋。

    “老师,你喝水还是喝茶?”

    嗓子火的冒烟,主任向张奶奶讨了一杯水。

    张奶奶学着张鹏那样,从冰箱里拿出柠檬切片,给主任泡了一杯柠檬薄荷水,清清凉凉的,特别解暑热。

    主任将一杯水喝尽才缓过劲来。

    “老师,你找宝镜,是不是中考成绩出来了?我孙子也是七中的,他叫张鹏,不知道考上七中高中部没有?”

    张鹏?亏得来南县的,是招生主任。

    招生的活儿不好干,主任将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记得差不多,张鹏多少分他不记得,不过按照录取比例,张鹏肯定是能顺利升入七中高中部的。

    主任和张奶奶一说,老太太高兴得都不知道怎么办。

    “那宝镜呢?”

    主任矜持一笑,他兜里揣着的成绩单,是特意用红纸写的。

    “全省第一。”

    张奶奶倒吸了一口凉气,尖尖小脚站不住,赶紧坐下来平复激动的心情。

    全省第一啊?像是在意料中,可当真的证实了,消息还是叫人惊讶的。



重生之极品宝镜分节阅读285
    “老师你得去蓉城,徐家会搬到蓉城去。”

    张奶奶给了徐家正在建房的地址,招生主任又急冲冲赶回蓉城。如今建筑材料不便宜,事实上人工却不贵,只要能买齐砖瓦水泥还有钢筋、预制板,徐家的五层楼就是打地基时耗时多,等到地基打好,那真是以三天一层的速度在往上修。

    主任按照张鹏奶奶说得地址找去,徐家五层楼的房子已经在封顶了。

    工地现场,只有徐海东在,李淑琴今天要去面试替宝镜外公外婆请得保姆——其实也算知根知底了,就是李淑琴开在农机厂对面请得第一个厨子黄嫂子的妹妹。

    “老板,我妹妹真的特别能吃苦,干活儿细致,家里负担重,我妹夫偏偏有些封建思想不肯让她出去打工,当然,照顾老人又不同了,老板您父母都是文化人,我能说服妹夫。”

    黄嫂子现在不叫黄嫂子,她是继王月琼后,李淑琴提拔的新店长,是李淑琴仰仗的干将,黄店长就算为了自己的工作,也不敢介绍不靠谱的人给李淑琴。

    招生主任一到施工现场找到徐海东,暗自高兴。

    能在蓉城买地皮盖五层下楼的人家,不管怎么看,经济上肯定很宽裕——那就不会为了孩子早几年工作赚的那点工资,鼓动徐宝镜去读中专,眼见徐家经济条件不错,主任老高兴来着。

    “这份喜报,是必须亲自交到徐宝镜同学父母手中的,感谢两位为七中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学生。”

    喜报:徐宝镜同学在83年蜀省统一初中毕业考试中取得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

    徐海东的手上还粘着水泥灰,他此时全无形象可言,握着红纸喜报的手微微颤抖。

    依稀记得,在宝镜忽然开窍,一举考得南县小学联考第一成绩时,妻子李淑琴曾和他展望,他们的女儿将来或许能摘得中考状元,甚至是高考状元……徐海东当时理智压过了感性,还因此反驳过李淑琴,两口子闹了不愉快。

    哪曾想到,李淑琴一语成谶。

    全省第一,肯定能算高考状元了——就算此时把全国的初中毕业生聚集起来统一考试,徐海东也有一股对女儿的盲目信任,宝镜说不定能考全国第一呢。

    “我、我去通知她妈……”

    徐海东都顾不得监工了,招生主任连连叫了他几声,奈何这人就像没听见,骑着自行车就跑了。

    家里的小车,一直是李淑琴在开,徐海东对于老婆开车自己骑自行车并不抗拒。

    宝镜外公早年在蓉城是分得一套宿舍的,南县的房子,更准确来说是宝镜外婆娘家的祖产,外公孑然一身从外地来到蓉城,经人介绍和外婆结婚。

    李淑琴就让黄店长的妹妹到父亲的蓉城房子里面试,徐海东一找一个准儿。

    那边,正面试呢。

    李淑琴也管理了两年小吃店,怎么招聘员工是有经验的。

    大概黄店长刻意祝福过,她妹妹黄英穿着一身蓝布衫,半新不旧的,倒是浆洗的干干净净,就是衣肘上有两个硕大的补丁,足以看出黄娟不是说假话,她妹家庭条件是真不好。

    人不算顶聪明的,真聪明也不会把日子过成这样。

    不过仅观察了一会儿,李淑琴就发现了黄英的优点:听话。

    比如宝镜开得那些食疗方子,黄英不认识的东西她绝对不敢乱放到锅里,一五一十问清宝镜外婆才敢进行下一步。

    李淑琴需要的是一个能帮忙照顾老人的保姆,不是想给自己找个“姐妹”,保姆只要会干活就行,哄老人特别厉害的,李淑琴还担心呢。

    一时也没说到底要不要黄英,李淑琴想着把黄英放在父母身边试几天。

    这边正说着,徐海东骑着自行车跑来。

    “淑琴,中考喜报来了,小镜考了全省第一!全省第一!”

    他扬着手中的喜报,还没递到李淑琴手中,被宝镜外公一把夺下。老人仔细看完了喜报上的每一个字,确认女婿所说的,才将红纸递给女儿:

    “不错,不过让小镜要戒骄戒躁,继续保持。”

    老爷子说着,一脸若无其事背着手回了自己房间。

    外婆小声嘀咕道,“别理他,准是躲起来自己乐呢。”

    李淑琴将红纸喜报翻来覆去看,上面的每个字都认识,合起来那意思,好像又变得陌生起来。

    “真是第一啊?”

    她都不知道,这么聪明的女儿,自己是怎么生出来的。

    徐朗虽然才三岁,却比同龄小朋友要聪明许多,是个不容易糊弄的机灵鬼。若说徐朗将来有出息,李淑琴是愿意相信的,不是重男轻女,而是徐朗如今说展现出来的机灵劲儿。但宝镜的情况完全不同,小时候傻傻的,嘴巴也不利索,自从三年多前,女儿开始“蜕变”,如今竟能聪慧到这地步!

    “还有假?是七中的老师亲自来通知的,就是那年去南县,亲自招小镜儿入学的老师……完了,我把老师给撂工地上了!”

    徐海东一拍脑门子,才想起来自己只顾着报喜,却把七中的那位老师忘在了工地上。

    李淑琴白了他一眼,“那就赶紧回去。”



重生之极品宝镜分节阅读286
    两口子还是很尊敬老师的,李淑琴走了两步,看见黄英手足无措站在原地,她人逢喜事精神爽,也顾不得之前打算试用几天的想法,直接道,“黄英妹子,那你就留下来吧,工资的事,按黄娟之前和你说过的,你看行不行?”

    只负责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黄英在家也干这些事,却还要被丈夫嫌弃不赚钱吃白饭。

    可给两个老人做保姆,李淑琴一个月支付她基本工资100元,过年那个月享受双倍工资,一个月两天假,干得好还有奖金。

    给人做保姆,主人家基本包揽了吃住,黄英掰着手指算了算,自己一年最少能领到1300元。

    在南县,这是一个双职工家庭才有的年收入,黄英为啥会不同意?

    “恩,李姐,我会好好做事的。”

    黄英面带激动向李淑琴表着决心,李淑琴冲她挥挥手,临走前,往宝镜外婆手里塞了一个牛皮纸大信封。

    “是什么?”

    “你外孙女孝敬二老的,让你们吃好一点,这是一个月的菜金。”

    外婆特意避着黄英才打开信封。

    果不其然是两叠大团结,外婆数了数有两千块。

    一个月菜金能吃掉两千块?外婆有些被吓住了,拿着信封去找外公。

    老爷子倒是挺淡定,宝镜有空时还会和他讨论下公司经营,家里没人比他更清楚宝镜名下生意的规模了。

    “拿着吧,你还能享受几年?别攒钱,攒着也是便宜别人,儿孙自有儿孙福,遇到个孝顺的外孙女你就好好珍惜,别把外孙女孝顺的菜金攒起来,去贴补不争气的儿孙。当长辈的,最忌讳有均富心理。”

    外公说得外婆哑口无言,老太太嘀咕道,“不均富,难道看着富的花钱大手大脚,穷的连给孩子定瓶奶都要计算着工资?”

    外公眼睛一瞪,干脆挑明了:

    “怎么,老二家,连给明雨定奶的钱都拿不出了?你若是浪费宝镜的心意,不如不要收这个钱,那就不用纠结,要不要拿钱贴老二一家了。”
1...99100101102103...3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