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继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狐天八月

    瑞王的处事能力开始崭露头角。

    等太子禁足解了,又回到户部后,太子无奈地发现,瑞王已经将整个户部清扫了一遍。

    也不是说瑞王在户部将太子的人全部踢了出去,转而安排上了自己的人,而是瑞王将整个户部的风气都洗了一遍,那些贪官污吏,太过明目张胆的,已经被他扫地出门了。

    太子禁足时发生的几件大案要案,查处的便是这些官员。

    这当中,太子的人占了八成。

    好在这些官员也知道抄家流放是肯定的,也没有把太子给攀咬出来。

    他们很清楚,他们唯一的翻身机会,便是太子登基,大赦天下那会儿。

    几乎所有人都将翻身的赌注,压在了太子的身上,希冀太子到时候能够帮他们脱离困境,让他们重新恢复往日的荣光。

    少了这些害群之马,户部风气一清,账册开始记得明白简练,一目了然。

    太子想要再插手,却有些畏首畏尾了。

    因为在这干净的账册上做手脚,简直蠢得让人笑掉大牙,太子不敢这么做。

    也因此,太子对瑞王的敌视甚至是仇视更甚。

    太子开始在户部和瑞王打起了擂台。

    尽管瑞王对此总是退避开,躲着太子走,可太子却依旧咄咄逼人,就瞅准了瑞王打压。

    户部内斗,却便宜了其他五部。

    祁王等四位王爷,加紧发展了自己在各自所掌控部厅的势力。

    元武帝以推广科举来考察天下学子,任为官员,凡以科举入仕的人,都是天子门生。元武帝对这些人格外优待,给他们历练的机会,并提供一定的实权。这当中,从吏部签发出去的外放官员就占了七成。

    外放官员原则上每三年要回京述职一次,由吏部考核政绩,以上、平、下、极下为考核成绩,酌情考虑是要升官、平调、留任、还是降职。

    整个大魏的地方官,官员赴任都要有吏部签署的文书,才可被认可身份。

    掌控了吏部,那就等于掌控了整个大魏的地方官。

    祁王本就任职吏部,如今已发展到,他一句话就可以影响一些底层官员的升迁这样一个势力了。

    比起总是笑得如沐春风的祁王来,两面三刀的礼王也不遑多让。

    第九十六章 分庭

    礼部不像户部、吏部那样,是一个十分有油水的地方,但礼部却也不能轻易得罪。

    皇家的那些个辈分大的祖宗们,可都是扎根在礼部的。

    他们要是站出来说上两句话,有时候还能够左右皇帝的选择。

    礼部讲规矩,一些礼仪规范上的规定,都有礼部在其中参与的影子。

    通过礼部,想要更改一些先辈流传下来的规定,制造一些适合自己的规定,那便便利得多。

    礼王在外人看来,是一个喜欢和稀泥的老好人。这样的外在形象,也让他十分得礼部一些刘姓长辈的青睐和信任,掌控起礼部来,简直如鱼得水。

    没什么实权又如何?拿礼部制约其他几部,谅其他几部也要掂量掂量得罪了老祖宗们的后果。

    与祁王、礼王不同的是,排行第四的祝王掌控刑部,却是用他那毫不温和、甚至是极其暴虐的施行手段。

    祝王一向直来直去,性子也火爆非常,到了刑部后,每每审案他总没有耐心去听那些冗长的立案、听审、辩论等过程。只要有他在场,刑讯现场一定会出现血水。




继妻分节阅读78
    祝王不管什么屈打成招,他要的只是结案的效率。

    这样的为人,刑部中人畏惧更多过服气。

    祝王用恐怖施刑手段掌控刑部,也不知道是否会长久。

    这三位祁、礼、祝王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自己的势力,而最后剩下的行六的岑王,则显得更为低调。

    岑王供职工部,这是一个比起吏部、户部要不起眼很多的地方。

    工部掌经营兴造等众务,研究农具、兵器、城池建设等这些特别细节的事,着眼的地方显得很小。

    照臣子们私下讨论来说,瑞王去工部倒是合情合理,岑王嘛,就有些不搭了。

    太子向来认为工部就是个奇技淫巧的东西,那地方没用处,所以岑王对他来说,连对手都够不上。

    岑王如何掌控工部,他也不关心。

    岑王到底怎么将工部变成了他的地盘儿,估计太子也不知道。

    反正岑王就在太子眼皮子低下,在工部发展了他的势力。

    五位王爷都在各部有了实力,剩下一个兵部,元武帝自在宴请鲜卑使团的宫宴上捋了瑞王在兵部的职后,兵部就一直没有给出来让自己的儿子们染指。

    太子忙着在户部为难瑞王,给他出难题,却给了其他几个兄弟发展势力的喘息机会。

    等到太子反应过来,几位皇弟的势力已不容他小觑了。

    等到太子要对他们也戒备起来时,却陡然发现,他身边一个可信任的、能帮助他的兄弟都没有。

    而其他几位皇弟,是各自为阵,还是互相之间有合盟,还不可知。

    太子对这种局势超出了自己的掌控的情况,由衷地感到惶恐。

    他与幕僚商量过后,决定在早朝上,试探试探元武帝对他们做出这样威胁他地位的事,有什么看法。

    忐忑不安的一夜过去,第二日太子早早起身,换了朝服,争取以最好的状态上朝。

    这日正好是大朝,文武百官站满了整个大殿。

    元武帝坐在龙椅上,眼前是晃动的前旒。

    太子就站在最靠近龙椅前玉阶的位置上,一身太子朝服衬得他整个人俊秀非常。

    唱礼太监喊了句有事启奏后,便陆续有官员执着玉制官牌,一项接着一项将自己启奏之事说了出来,静待元武帝做决定。

    今日是大朝,原本刘桐几乎是从不会参加大朝的,瑞王也能躲则躲,免得被太子注目。

    可自从瑞王因为廊西溃堤之事在元武帝跟前露了脸,每日上朝,无论大朝小朝,瑞王都得上。

    从前那些用烂了的、元武帝也不在乎的告假理由,通通不管用了。

    如今刘桐替瑞王办事,在大朝时也有了他的一席之地,仍旧是紧挨着瑞王。

    他数着一个接着一个大臣出列来对元武帝启奏,可有可无地听着他们说的那些事,暗地里低头打了个哈欠。

    其他的事情他不关心,他只要将瑞王吩咐的事情办好就行了。

    刘桐这般想着,便微微朝瑞王的方向挨近了些,正要和他说话,余光却瞄到瑞王正聚精会神地听着内阁的一个糟老头子奏事。

    刘桐面上的表情便一顿。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了。

    每次看到瑞王露出这样仔细聆听,时而淡笑,时而皱眉,时而怒目的表情,刘桐心里对太子的不忿和对瑞王的可惜便多一分。

    晃神间,那个内阁的老头已经奏完事退下去了。

    元武帝面含微笑,声如洪钟道:“诸位爱卿,可还有事要启奏?”

    陆续又有几个大臣站了出来奏事。

    刘桐百无聊赖地扫了一圈大殿中的人,忽然神情一顿,眉头轻皱了起来。

    “五哥。”刘桐利用瑞王的身体,挡住了从某个角度能看过来的视线,压低声音对瑞王道:“我看到太子的表情不太对,他会不会有什么计划?”

    瑞王不动声色地遮住下半张脸,轻声说道:“有也不奇怪,他如今也急了。”

    大好的局面,生生被人破坏了,还无从找修补的手段,太子能不急吗?

    刘桐道:“且先看他出招吧。”

    太子沉不住气,很快就出了招。

    他挑了个群臣奏事的空隙,强行插|入了进来。

    “父皇为大魏国祚绵长而尽心竭力,宵衣旰食,儿臣心中感佩。”

    照例说了句拍马屁的开场白,太子道:“如今已入冬,天气寒凉,北方自然尤甚,鲜卑是否会再度侵扰燕北之地尚且未知,但儿臣认为,总要先做好打算。不知道在对鲜卑用兵的问题上,兵部是如何计划的?”

    说鲜卑,其实就是为了引出兵部。

    太子和幕僚们商量过后的打算,便是曲线救国。

    既然户部已经有了一个瑞王和他分庭抗礼,而其他礼、吏、刑、工四部,他暂时也插不了手,那他只能将目光着眼于还没有被瓜分势力的兵部了。

    太子觉得,他提出兵部,如果元武帝让他暂摄兵部的职位,那说明元武帝对他仍旧有信任和倚重的心,也能借此告诉祁王他们,他太子的尊位,还轮不到他们肖想。

    可如果元武帝没有如他所期待的那样,将兵部交给他……

    太子深吸一口气,紧张地盯着御座下元武帝的一双绣龙皂靴,等着元武帝说话。

    第九十七章 抗礼

    令太子万万没想到的是,元武帝就顺着他问的话,直接答了他的问题,便让下一个臣子奏事了。

    “对鲜卑用兵还是燕北诸将更为熟悉,兵部没有亲临燕北之地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如何纸上谈兵作出用兵计划?何况,鲜卑是否侵扰燕北关,还并未得知。朕让钦天监观了年景,往后三年应当都是风调雨顺之年,冬日时天气不会太寒冷。若钦天监推算正确,那鲜卑人想必也能消停一段时间。”

    元武帝细细说了一通,道:“不过、有备无患总是好的。朕会拨一笔军费给燕北驻军,棉衣、粮食和新制兵器,也会尽快运去燕北。”

    元武帝说完,便又问是否有臣子奏事。

    太子立在原地,双眼发直,呆若木鸡。

    刘桐虽然不知他为何一副受了巨大打击的模样,但见他脸色不好便知他倒了霉,心里顿时涌起一股快慰来。

    瑞王却是若有所思地想了会儿,然后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随后有些失笑地摇头。

    刘桐忙问道:“五哥,你猜到了什么?”

    瑞王笑笑,轻声道:“此地不宜多言,等空了我再同你说。”

    刘桐自然是忙不迭点头。

    这次大朝风平浪静地结束了。

    刘桐跟着瑞王退出大殿,走在宫道上,路遇的大臣多半都会和瑞王打声招呼。瑞王也都一一回应。

    刘桐等不及问道:“五哥,太子到底怎么了?”

    瑞王轻叹一声,左右看看,确定周围不可能有人偷听,便道:“太子今儿提及鲜卑,又说到兵部,问父皇兵部对鲜卑用兵如何……父皇今日是特地这样一字一句掰开了解释给他听的。”

    “为何?”刘桐不解。

    瑞王道:“因为太子问了一个蠢得没边儿的问题。”

    瑞王顿了顿,道:“鲜卑之患多久了?每年到了冬季,朝廷都要开始为燕北捏一把汗,生怕鲜卑又来滋扰,万一真被他们越过了燕北关呢?对鲜卑用兵这样的问题,根本不需要讨论。大魏一向是鲜卑侵犯过来了便打回去这样的用兵。何况,对鲜卑用兵,前线的用兵策略惯来是燕北驻军的事,兵部从未干预过,和兵部扯得上什么关系?”

    刘桐恍然道:“那父皇……”

    “父皇自然会猜测他问这话的用意。”瑞王道:“父皇多半以为,太子想要入主兵部。”

    “父皇拒绝了他。”刘桐道,想了想又觉得奇怪:“为什么呢?父皇不知道太子在户部有些寸步难行吗?”

    瑞王皱眉,敲了敲自己的脑袋瓜子,叹道:“太子是在给自己找新的路,其他几部他插不上手,所以只能着眼于兵部……太子只提兵部,父皇可能想得没有那么多,只以为他看上了兵部的权势和便利,所以没有回应。至于吏部、礼部、刑部、工部这四部的情况,父皇应当也是知道一二的。大概,父皇是在等着太子想办法解决吧。”

    瑞王轻声道:“父皇治理大魏疆土近二十载,上承高祖遗志,下也对江山万代留有希冀。父皇不可能就那么把大魏江山拱手交到太子手中。若太子连兄弟们之间的争权夺势都无法平衡解决……”

    瑞王说到这儿,恍惚了一下,失笑道:“行了,那都是太子要考虑的问题,咱们就别胡猜了。走,今个儿去五哥府上用午膳去。”

    刘桐应了一声,望着瑞王当前去的背影,轻轻捏了捏拳头。

    午膳时,瑞王忽然想到了什么,对瑞王妃道:“小九和你妹子的婚期要到了,如今太子禁足也解了,她在太子府的差事可去卸了?”

    常沐之一愣,然后道:“王爷不说,我还真没想起来。”



继妻分节阅读73
    刘桐沉吟了会儿,方才说道:“那两人,一个是显嫔娘娘送的,一个是贵妃娘娘送的,都很老实本份。莫氏过门前,我问过她们想不想出府嫁人,她们说她们年岁不小了,就算嫁人,也嫁不了好的,倒不如就留在皇子府。我也同意了。”

    刘桐诚恳地对常润之道:“人无信不立,我既然允诺过她们,不会让她们出府,便不好言而无信,失信于人。你不要生气。”

    常润之并不会对刘桐这样的处置生气。

    她从最初见到刘桐的时候就认识到,这个男人是一个心肠好的善人——即便他面上冷。他不会主动去伤害别人,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她便是欣赏他这一点,所以才会对他渐生好感,又怎会生他的气呢?

    常润之抿唇笑了笑,摇头道:“我不生气。”

    顿了顿,她问刘桐:“为什么莫氏过门前,你想让她们出府嫁人?而既然你答应她们不送她们出府,又为什么不提一提她们的地位,仍旧让她们做通房呢?”
1...4647484950...1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