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校花军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沈阅
说完噗嗤一笑,大概是实在忍不住了。
明好也笑。
也不知道这是笑刚才二舅妈的话,还是在笑有些奇怪的意见。
明好瞬间明白,有些事情要符合实际,提意见这种召开大会亲自提,显然更合适一些。
要不然二赖娘那些人多了,恨不得地球围着自己转,要真的提了以后没有实行,怕是又有别的想法。
福云村经历了提意见,意见删选,公布分田的主要方式等之后,正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分田了!
县里特意派驻了工作队,对沈英亮他们的做法很是肯定。
那是相当的重视。
当然,这些明好虽然关注,可也没能每天都去。
她现在的重心,几乎都放在赚钱上面,每天收摊回来,跟丽姐那边饭店对接一下需要多少果醋,次日买菜的时候,顺带地把东西买好,麻辣烫的材料送回村子。
有时候是她把东西送福云,有时候则是兰青过来取,这样持续不过几天,明好就觉得这样冤枉路实在太多,做了两次调整。
第一次,明好带着这些东西去摆摊,反正她们都是提前去的,而饭店那边,一般都是中午才会需要,兰青则是先去送东西再回来卖豆腐花。
第二次,这样依旧还是不太好,明好则是跟饭店直接定下供应的量,有前几天的经验,大体上也有些估算,然后明好直接买好原料囤积在福云村,兰青每天自己送货过去,要是到中午还需要更多,直接让人到福云村来取。
如此才算是解决了问题。
福云村那边分田到户的事情,依旧还是天天泡在那边的李志国回来说的。
“场面可大了!连县里面都来了人!”
“别的村子里的人也多!”
明好完全理解,县里面重视也是应该的,作为整个县第一个包田到户的村子,要真的做好了,推广起来有个参照的也容易许多,要真的出了什么事,这研究着最少的也还要浪费半年,总不能耽搁了春耕吧。
半年一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太多东西了!
李志国说不出的羡慕,“福云村就跟那过年似的!比秋收的时候还要热闹!对了,亲家那边让你们这两天回去一趟!这也算是大好事呢!”
明好跟楚天阔,也不需要抽空了,骑车就往福云村去。
没错,是明好骑车。
楚天阔缩在车斗里。
“没事浪费这个电做啥啊,三轮车有什么难的!”明好道。
她才不会说这要是自己骑习惯了,以后自己进货就靠这个了呢。
 
第165章 六七八亩田
楚天阔看明好没有再要上车的意思,表情放松下来,好死不死问道:“不上车了吗还是觉得走路更轻松一些”
明好身体一僵,这个不知死活的!
她扭头,斜斜看了楚天阔一眼,就扭头看两边。
福云村进村的道路,两边都是稻田,砂石路并不平整,路两边还没有什么遮挡,都是水田。
她这要是进村了,要是把握不了方向,反而翻进田里,她丢不起那个人!
楚天阔这是什么意思
输人不输阵!明好很自信地看看四周说道:“我这瞧着这田里人多呢,感受感受这分田的喜悦!顺带地等咱分田也有个经验不是,你这非要那么急回去你确定要我再骑车”
“不确定!”楚天阔赶紧道,小命要紧,认怂算什么东西。
明好咧嘴笑了。
“姑姑,姑姑——”福云村分田,连带着小学都提前放了假。
安安一见明好,骑车瘾犯了,跑过来很自然地接过车把:“姑姑,我来,你歇会儿。”
明好放手,看着安安跟车差不多高的那小身板,但是这个不是重点,上车都艰难爬上去也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小不点儿,自己很顺溜地,就蹬走了!走了!
明好在原地石化。
自己这是,比不上一个小学生的意思
要不然,楚天阔笑成那副德行怎么也不翻车!
安安当然不知道明好在想什么,往前走了很长一段,然后又往回了,也不知道是为了多骑一段路,还是特意等着明好。
小脸兴奋得,整个人都在放光。
明好:小砸,炫耀是要付出代价的!
如此反复几次,明好忍不住了,主要是楚天阔的眼光太刺眼,明好果断夺过车子,把安安弄下车,“你姑父人太重了,瞧你累的!姑姑来。”
安安还有一些意犹未尽,道:“姑,我不累——”
明好声音就大了一些,一字一句说道:“不,你累了!小孩子不懂,图的一个猛劲,明天你就知道自己脚酸了,姑姑可是为了你好。”
安安这才没说什么,明好也松了一口气。
道路两旁田里,四处都是人,整个福云村都沉浸在喜气洋洋之中。
见到明好跟楚天阔,都打着招呼。
明好也都一一回应了。
这才几天啊,一切都不同了,有一种日月换新天的错觉。
“翠芬,这田现在是俺的,不过你在这上面种了菜,也不打紧,你就暂且用着,不过等开春了可就不行了。”
“那多谢嫂子了,当初还以为这是队里的地,我就种了点,你放心,咱家那也分了好几亩呢,也就是这种上了不能浪费,等菜吃到冬天也败了,当然不能占了你的田。”
“那敢情好。”
这是在给自己家田垒田埂的两个嫂子,在地里兴致勃勃商量菜地的事情呢。
至于男人们,则是在远一些的地方忙活,就算是水田,现在也已经都干着呢,毕竟是冬天,一群群地聚集在一块儿,田里还有很明显的石灰的痕迹,顺着石灰的人,则是在修小水渠。
这大家分田了,以后一片片的田,则是变成一个个不规则的方块,为了保证公平,当时分田的时候可是分了好几个区域的,因为有些地方的田,就是比另外一片的要好。
“老铁头,你就放心吧!这小水渠弄好,你们自己铺田埂,这时候担心这么一点田,到时候灌溉的时候水进不去,还不是自己哭!”
“这可都是当初商议好的,这个地方也是留出来的小水
第166章 有钱了
沈英亮依旧还在跟楚天阔说话。
“田就是这么多,地不太好分,不过我们也已经划分成小块了,有好些个岭头,都是可以种东西的,这样几家一片,就不再细分……
对了,一直忙着这分田地的事情,岭头上的那些木薯可以收了,今年肯定还是大家伙儿一块分,到时候你们挑一些回去,这东西以前种植是因为耐饱,煮熟放水里泡几天,吃的时候炒炒,还算像样。”
沈英亮说到这个,也很是开心。
明好则是跟周小琴在灶房里忙活,明好不由得想到自己第一次回娘家的时候,老头儿在张老三的肉摊前,买两毛钱的肉时候的场景。
就算是那么点肉,都是留给康康跟安安吃了,大人哪怕在秋收的时候,也是吃一点肉皮之类的。
那样的境况下,大嫂还毫无怨言地给自己送一个月的工资……
明好低头笑笑,往灶里又添了柴火。
听周小琴在那说话,“你二哥领工资了,之前咱不是清洁工吗,后来转去车间了,那个月的工资听说什么按高还是怎么算的,反正拿回来这个数!”
明好一看,四个手指头,四十块也不算少了!
做清洁工的时候可是没有这个数,当初李秋芳在食堂做临时工,每个月才十八块五呢!虽然后来说是要加五块,但这不是不去了吗
“你二哥非要把钱给我,我原本想着他这不是要进城里看看吗又是需要钱的地方,可我干脆就接了过来,你大嫂不是那不讲理的,咱也不能欺负了她,这钱一起拿着,到时候图强进城里给多少钱去,一起商量,要不然你大嫂心里该有疙瘩了,这点我还是知道的。”周小琴跟明好絮絮叨叨说着这些。
明好也就笑着静静地听。
老妈可没糊涂,大嫂对家里一直都不错,上一回明好就知道了,换一个人试试,谁能做到弟媳妇花家里的钱念书,还帮着带孩子的
这二哥赚钱了,当然是给老人,然后再一起分配,大嫂也能参与决定,而不是二哥领了钱直接就拿走,虽然钱依旧是那些钱,甚至用途都一样,可自己参与跟不参与,还是本质上不同的。
就算是大嫂人心宽,可要家里什么苦都是他们在吃,二哥自己的工资又自己拿着,难保没有什么想法,久而久之,什么情分都磨没了。
“妈你做得对!听大嫂的没错!”明好说道。
有明事理的老人,比什么都重要。
周小琴接着又道:“你大嫂最近可忙,每天都去镇上送货,说是你给找的活,这每天送每天有钱拿……康康的事情不少,又要送货,又要做那个豆腐花跟鸡蛋卖钱,太辛苦了。
每天还乐呵呵的,我就带着康康,你大哥最近天不亮就起来,磨黄豆,这样你大嫂就没那么累……”
正说着呢,兰青爽朗的声音传来,“妈,我有什么好累的!明好,你来了——”
兰青一脸的笑意,她这刚去菜园子摘菜,抱着一大捆菜花进门,明好她们回来她听安安说了,这刚回来,就听见婆婆跟小姑在灶房说自己不容易,有些好笑。
嫁进沈家,她可从来没有后悔过,安安爸是个知冷知热的,什么都让着她,就算是有时候她发脾气,公婆也会教训儿子,当然自己也被说过,但她也不会因此放在心上。
夫妻两个好好过,以前有个不太懂事的小姑,不过就是小姑娘,后来秀兰要上学,也是全家都同意的,秀兰有学问就上学,她也没有多惦记,一家人说那么多做啥。
就是最近,小姑要摆那个卖麻辣烫的摊,后来她想着过去帮忙,自己不也是赚钱了还有那个什么送饮料的活,要真的计较太多,要当初自己说什么都不去,这些可是会有
有些话,不需要多说,她
第167章 沈图强进城
当时明好带着兰青去饭店送饮料的时候,她其实就已经激动过一次了。
只是觉得赚钱似乎也没有那么难,只是找准点就好办。
但那时候是因为送出去饮料并且拿钱,那些钱是全部的款项,并不是她自己一个人的。
而今,实打实的,拿在手里的可是五块钱!还差两毛五那个事情已经被兰青自动忽略了,之前为了康康,也不是没有买过两毛钱的肉,三两都不够,细溜儿一小条的,这才多久,两毛五就看不上了。
“大嫂啊,你可是要习惯,这以后铁定会有更多的!”明好道。
兰青这才反应过来,把钱递给周小琴,道:“妈,钱你存着!”
周小琴也没有推辞,拿过钱,收下两块,剩下的又递回去,道:“这赚钱了,这个你拿着,给安安康康买点东西,你每天镇上去的,这买菜什么的也花钱,田也分了,安安也快放假了,到时候回她外婆家那边看看,多买点东西,到时候再来拿钱。”
这么一进一出的,明好没有什么话,只觉得这样也不错,大嫂也为家里出一份力,至于周小琴,再把钱还出去就是了。
兰青乐得眼睛都看不见了,笑眯眯的说道:“妈,我有钱呢!这钱你拿着,要不然这样,这个送货的钱给你存着,家里以后办大事什么的都需要,我这不是每天卖豆腐花跟鸡蛋吗一天也能赚一些,这些钱咱拿着日常开支,差不多也够了。”
周小琴又夸了几句,几个人在灶房里其乐融融。
兰青的干劲十足,道:“听饭店那边说,年底有好多工厂里的人,什么车间的在他们那边聚餐,到时候果醋饮肯定是要多上的,还有也许多人摆酒席了,今年日子好过,她们饭店用咱们的饮料,许多人也听说了,指明摆酒的时候要上,现在饭店在镇上可是头一份……”
“行,你也给自己存一点,老二那边也领工资了,秀兰还有一年多就毕业,以后肯定会更好的。”周小琴说道。
明好算了一下,现在兰青的豆腐花卖的还挺好,她手脚麻利,又干净,竞争对手也没有,糖水的分量也足,每天一水缸豆腐花,其实成本不多。
一碗卖五分钱,一天下来百八十万碗是有的,算起来就是四五块钱,可黄豆跟糖的成本其实也就是一块多,净赚两三块是肯定的。
这还没有算鸡蛋呢,也没算那个果醋饮的钱。
不过也不能每天这么算,有时候下雨刮风天,就卖的少一些,算起来五六十左右一个月应该是有的,比领工资也不差了,加上二哥的工资,单单是收入就有上百块了,在村子里而言,也算是过得不错的。
况且家里秋收的时候还要分粮食,分钱,在家开支不大,除了买肉之外其余的都有,开支最大的还是孩子跟二嫂的费用,加上添置一些东西,其实能剩下的也不多。
不过总是会越来越好的,不是么。
“行了!吃饭吃饭!”说话间,已经做好了饭菜。
天气有些冷了,吃的是一锅熟。
筒骨炖了大块的萝卜,周小琴剁肉做了豆腐酿,用的是水豆腐,放在汤里翻滚,刚刚从菜地里掐回来的菜心也洗好,放在一旁。
一家人围得整整齐齐,坐在炉子前。
“爸,我昨天买了一桶酒呢,以后喝酒就不用以前那么省了……不不,还是少喝点,听说喝太多身体不好!”兰青拎了一桶酒上来。
沈英亮笑眯了眼睛。
“我这都还没到七老八十呢,就先享上福了!”
沈家吃饭没有不能说话的那一套,聊得火热,说的最多的,无非就是田地已经分了,以后家里种地,自然还能种别的东西。
“到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