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金玉良颜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姚颖怡

    金老太太受宠若惊,今天这是什么好日子,竟然能见到智觉大师这样集高贵与神圣为一体的人物。

    没有多带仆从,只是由金贤陪着,祖孙三人跟在年轻僧人身后,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径向寺院深处走去。

    他们以前来过永济寺,却不知道永济寺深处别有洞天。拐过一座小山,面前豁然开朗,一条小溪淙淙如琴,几只白鹤在溪边安详踱步,看到有人来了也并不惊慌。

    溪边绿树掩映,几枝桃花探出花枝,八角凉亭里坐着一位灰衣僧人。

    僧人的面前摆着棋盘,他的对面还有一杯没有用完的香茗,显然,方才这里还有一个人。

    “主人,金老夫人和金五小姐来了。”年轻僧人恭恭敬敬。

    智觉大师这才把目光从残棋上移开,看向凉亭外的两个人。

    金老太太和玲珑施了福礼,金老太太陪笑道:“民妇府里的丫鬟走失,承蒙大师相救,不但是她们的造化,也是我们金家的造化。”

    玲珑偷眼望过去,这位智觉大师竟是位清隽之极的人物。温润的气质,朗朗风姿模糊了他的年纪,那颗光亮如珠的脑袋更有珠玉在侧之感。

    玲珑狠狠咽下口水,活了两世,她见过的最好看的男子,竟然是眼前这个和尚!

    她的脑海里忽然就浮现出一张脸,那张脸和眼前的人有几分相似,但却少了一份成熟。

    美景在旁,美人在前,怎么会想起十二皇子那种坏人!

    玲珑收拢心神,重又偷偷打量这位智觉大师,眼前的佛子端庄沉静,他应已不再年轻,但岁月的沉积却让他如同一枚美玉,润泽美好不可方物。

    这样的人,这样的出身,怎会舍下万丈红尘,就在这寺院之中,一棋一茶,青灯古佛。

    玲珑摇摇头,为美人惋惜,可惜啊,真是吃饱了撑的。

    见她摇头,智觉大师微怔,这小姑娘死盯着我看,本大师有哪里不对吗?

    智觉大师从记事那天起,就知道自己是小男神,小男神长成大男神,又变成芝兰玉树的僧人,他的水仙花气质也养成了,除了自恋,还是自恋。

    无论小姑娘大姑娘还是老姑娘,都会偷偷看他,但像这个小姑娘,边看边吞口水,边吞口水边摇头的,他还是头回遇到。

    那小子,这是什么眼光啊!

    一一一一一一

    第二七三章 红珊瑚佛珠

    春日的微风夹杂着草木的清爽,有几片花瓣随风而落,有一片飞进凉亭里,落在智觉银灰色的僧袍上,他浑然不觉,脸上是疏离淡漠的笑容。

    “这位就是金五小姐吧,果然是福泽深厚,富贵之相啊。”

    好吧,金老太太惊呆了,她在京城时日不长,但也听说过智觉大师的名头。来永济寺上香的人多了,可从没听说智觉大师召见过哪一个,更别说还要相面的。

    方才这两句话,分明就是相面啊,但从智觉大师嘴里说出来,这就是佛音。

    玲珑下意识摸摸脸上的痘痘,莫非这就是富贵的象征?

    福泽深厚,富贵之相。

    金老太太恨不能让智觉大师把这八个字写下来,按上手印盖上印章,送到顾家这样就能把孙女卖个更好的价钱,别说是盐引了,就是铸官银的差使也是金家的。

    智觉大师看一眼那位年轻僧人,轻启朱唇:“梵静,去把那串红珊瑚佛珠取来。”

    过不多时,那位叫梵静的僧人便捧了一只紫檀木盒回来,智觉打开看了看,便对金老太太道:“这串佛珠是早年东瀛州献给太后的,太后又赏给贫僧,经先师南林大师开光,贫僧珍藏多年,今日就赠给金五小姐吧。“

    金老太太吃惊不小,从寺院里寻得一两件圣僧开光的物件倒也不难,多添些香火钱便是,但这串佛珠却与众不同,这是太后赏赐之物。

    智觉大师本就是先皇皇子,太后的幼子。

    金老太太双手接过紫檀木盒,见里面是一串红珊瑚佛珠。长长的一串一百零八颗,可以一圈圈缠在手腕上,是女子常戴的款式。

    金老太太忙道:“这孙女年幼,怎能受得起如此贵重之物啊,大师还是”

    没等她说完,智觉大师便双手合什:“阿弥陀佛,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系诸佛,珠可助道。此珠与令孙女有缘,没有受与不受之理。”

    话已至此。金老太太不能再推脱,让玲珑给智觉大师行了大礼,便由梵静送她们离开了溪边。

    还没有回到居士寮房,就见寮房外已站了许多人。都是来上香的各府女眷。

    原来方才梵静请金老太太和金五小姐去见智觉大师的事,这会子已经传遍了。永济寺寸土寸金。能在寮房里小憩的,都是捐了大把香火钱的,因此在这里的都是京城里大户人家的女眷。

    金家虽然有钱,但在京城根基太浅。又是商户出身,这些女眷原本也没把金家放在眼里,否则也不会有丫鬟为了座位争吵的事。




金玉良颜分节阅读147
    可听说智觉大师竟然请了金家的人。这些女眷们全都吃了一惊。就有人说了:“听说上个月南阳郡主来这里上香,想与智觉大师见上一面。枯等两个时辰都没有见到呢。”

    宗室都沾亲,南阳郡主是智觉大师的堂妹,她的夫君显阳侯如今掌管金吾卫,甚得圣心。

    如南阳郡主这样的身份,都没能见上智觉大师,金家一个只出过两个进士的商户,怎么就能得了智觉大师的青眼?

    大户人家也有三姑六婆,且,比小门小户的正多一些,因为她们不用操心柴米油盐,大多时间都用来嚼舌根子。

    这些女眷们等在这里,就是要亲眼看看这件事。

    梅姨娘是个机灵的,一看这个阵式,心里就都明白了。看到梵静陪着金老太太和金五小姐走过来,她立刻迎上去,给金老太太和玲珑行了礼,又谢过梵静相送。

    见玲珑手里恭恭敬敬捧了只紫檀木盒,她便问道:“五小姐啊,这盒子里该不是您从智觉大师那里得来的法物吧?”

    她的声音并不大,但确保那些女眷都能听到。

    那些女眷果然都屏住呼吸,立起耳朵听着。

    玲珑苦笑,这里面的东西只有祖母看过,我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也不知道是不是值钱的好东西。

    你们这样好吗?

    她点点头,眼睛看向双手合什的梵静,轻声道:“这是智觉大师相赠的佛珠。”

    天啊,这金家是交了****运吗?对于京城的公卿和官宦之家而言,智觉大师赠给金家佛珠,说起来这比从皇帝那里得赏赐还要难些!

    梵静就是一旁,那这件事就不是金家吹牛,这是真的。

    待到梵静离开,金老太太和玲珑回到寮房里面,就有女眷进来,想要见识见识智觉大师赠的佛珠,也沾沾福气。

    金老太太喜得合不拢嘴,让玲珑把那串佛珠拿出来,把智觉大师赐给玲珑的那八个字说了一遍,又补充说这串佛珠是东瀛洲的贡品,太后之物,南林大师开光,智觉大师珍藏多年,总之,那就是既高大又神圣,珍贵得不要不要的。

    不到三日,大半个京城的贵女们都知道了这件事,智觉大师将太后赐的佛珠赠给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闺秀,金家五小姐。

    这金五小姐哪来的?金家又是从哪来的?

    京城再大,也就是那么多人,没几日,金家的事就被翻出来了,金家是活财神的后人,说起来当年太祖起兵还得了金家相助,智觉大师应是感念金家祖上的功德,这才将佛珠赠于金家后人。

    但那位金五小姐,想来也是个有福的,否则金家各房那么多人,为何独独赠给她了呢。

    “听说金五小姐的生母早就疯了,去年她家府里有个姨娘也疯了!”

    “金五小姐的岳家就是以前的永安伯府,这会儿别说伯府了,就连伯府的房子也早就卖了。”

    “金五小姐去年才来京城,你们还记得去年龙舟会上落水的金家小姐吧,那就是金五的庶姐金三,救人的就是金五自幼定亲的许家二爷,被她庶姐那么一折腾,好端端的亲事也没了。”

    “听你们这么说,这金五怎么也不像是有福的,智觉大师怎么就独独说她福泽深厚,富贵之相啊?”

    玲珑在府里,外面这些传言她一概不知,那串佛珠她倒是戴上了。

    珊瑚是佛家七宝之一,这串红珊瑚一百零八颗佛珠,难得的是每颗都打磨得一样大小,鲜红夺目,圆亮润泽,绝非海竹珠子可以相比。红珊瑚价格超过黄金,不谈这串佛珠的来历,仅是这串红珊瑚珠子就已价值千金。

    念在这佛珠太出风头了,玲珑决定就不拿到白员外那里变卖了,索性戴在手上。

    一一一一一

    第二七四章 小气的师父

    自从永济寺回来,玲珑在府里的待遇便直线上升,以前她每天早上都要去服侍金老太太梳洗,现在金老太太不但免了她的晨昏,还请了女先生教她丹青,

    这个孙女,不但皇后召见又赏赐了,就连避世多年智觉大师都盛赞了,不就是不懂丹青吗?金家有的是钱,有钱就不信请不到好先生,在金老太太看来,只要有钱,就能让孙女从不懂到精通。

    自从焰大奶奶陈氏有了身孕,玲珑又病了一场,她也有些日子没去东府了。现在整日都要跟着女先生学习丹青,就更没有机会出门了。

    以往她去甜水巷,或者偷偷出城去看望母亲,都是打着去东府的旗号,现在根本没有机会了。

    那日女先生家里有事,不能来给她上课,她便借口到东府看望陈氏,溜出了家门。

    她先去了甜水巷,把她给母亲做的几件春装和补品药材都交给李升,让他出城送到庄子里。

    她又问起鑫伯铺子的事,年前二堂兄金子焕帮她看中一家绸缎庄子,那铺子的东家晚年丧子,没有人继承家业,他也心灰意冷,便想卖掉铺子回老家安享晚年。玲珑早就请金子焕帮她留意了,因此听说这家绸缎庄要卖,金子焕便想到了玲珑,绸缎庄做的是女眷生意,日后玲珑出嫁,用这家铺子赚点私房钱,夫家知道也不会说什么,且,这家铺子并不大,连货一起盘下,也不过二千两银子。

    那时玲珑刚刚买下浚仪街的宅子,手头吃紧,这二千两真的拿不出来。

    金子焕索性自己掏了二千两。给玲珑垫上,让她赚了钱分期还上。

    石二走的时候,还给玲珑七千两,玲珑拿了银票,立刻就把那二千两还给了金子焕。

    东府里没有分家,这二千两都是金子焕的私房钱,她不能让二堂兄吃亏。

    正逢过年。牙行也歇业了。玲珑又病了些日子,待到绸缎庄正式买下来,文书货物全都交清时。已是二月初。

    玲珑把铺子交给鑫伯打理,定在三月末正式开张。

    她急着来见鑫伯,就是询问铺子的事。

    鑫伯笑着道:“这铺子虽然不大,但原先的东家也做了十几年。眼下铺子还没开张,就有一些府里的丫鬟婆子过来询问了。东府焰大爷刚从苏州过来的一批货,前几日已经送了一批过来,都是京城里还没有的花色。”

    玲珑听着就放下心来,一回头。就看到双喜伸头探脑的,像是有话要说。

    双喜只有十岁,长得虎头虎脑。自从五小姐让他多在城里走走,留意外面的风声。他便整日不在甜水巷,今天恰好还没出去。

    玲珑冲他招招手,让他进来,问道:“你打听到什么事了?”

    双喜摸摸后脑勺,似是在纠结是说呢还是不说。

    玲珑假装没看到,对他说:“我这阵子不方便过来,你要是不说,我就走了。”

    见五小姐像是生气了,双喜这才急了:“不是不是,双喜要说的。”

    玲珑板着脸,淡淡道:“那你说吧。”

    双喜却憋红了小脸,有点儿不好意思:“就是那天从朝阳胡同来的两位娘子,我后来又遇到了。”

    去朝阳胡同请人的是双喜,跟他来的两位娘子就是浮苏和那个绝美的女子。

    玲珑又惊又喜,那天她真的没有看错,在灯市大街出现的就是那个女子,浮苏也在京城,那就意味着师父回来了?

    ”这两位娘子没在一起,我也不是同时看到的。那天我又去了朝阳胡同,看到有位娘子和个男的从朝阳胡同出来,我一眼就认出那位娘子了。“

    玲珑蹙眉:“哪位娘子,和她一起的男人是什么样的,是那天受伤的人吗?”

    “就是那位特别特别美的娘子,扶着受伤的大爷进马车的那位。可那男的不是受伤的大爷,是个是个就是怪怪的。”

    他遇到的是那个带着杀意的女子。

    可是怪怪的男人是谁?

    “怎么个怪啊,你仔细说说。”

    双喜又抓后脑勺了:“我也说不好怎么怪,就是吧,他像女的,可又是男的。”

    像女又像男?

    阴阳人?

    太监?

    玲珑又问:“那另一位娘子,你是什么时候遇到的,她和谁在一起?”

    “也是在那里啊,特别美的娘子和像女人的男人从朝阳胡同走出来,走到一顶轿子前面,从轿子里出来一个人,就是那个和五小姐您骑马回去的娘子。”

    玲珑兴奋得小脸微红,急问:“那她们去了哪里,你看到了吗?”

    双喜的眉眼皱到一起,哭丧着脸:“我没看到,她们看到我了,坐轿子的娘子给了我一包糖,让我不要告诉主子。”

    好在他做了一番思想斗争,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五小姐了。

    虽然那包糖很好吃,可是如果不对五小姐说实话,一定会生蛀牙的。

    玲珑沮丧,师父不想见她!

    她的好心情全都没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人品。

    她还不到十三岁,却已经被师父嫌弃了。

    她仔细想了想,除了变相追讨回七千两银子,她好像也没什么让师父嫌弃的了。
1...113114115116117...326
猜你喜欢